-->
又是森见登美彦,更重要的又是汤浅政明,几乎是有资源时就下来看了,不过第一遍只能算是看的颇为酣畅,很多点并没有gai到,这周虽然很忙,但是终于断断续续把本片认真看了第二遍,虽然依然很多点理解不上去,好在也算是下笔有了点底气,也感觉不能再拖了,过来自high的写个无责任长评吧。
首先我是《四叠半神话大系》的忠实粉丝,不论是动画还是小说原著都看过,可惜算下来也是七年前的事儿了,很多细节记不清了。作为四叠半的姊妹篇,《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动画继承了前作大量的特点,包括奔放的画风以及色调,洒脱而有张力的表现形式,甚至部分道具人物都借过来出场,也算是对本片主题的一个映衬吧。
说到主题,我思考了很久,蓦然回首,发现主题剧里就有:“缘,妙不可言。”(泥奏凯
剧情方面,本片主要将少女一夜的冒险分为春夏秋冬四个部分。春是女主和李白斗酒,偿还直子她爹的高利贷;夏是旧书市场,二人寻找《窟嚓嚓》的闷热之旅;秋是学园祭上迷你歌剧的试探表白;冬是大战孤独的感冒风暴,迎接爱情的救赎。
有趣的是,通篇看下来,发现精髓反倒凝结在开篇高潮——女主和李白斗酒这一幕上。李白认为人生只有虚妄,而少女则认为人生充盈着意义。李白认为人终究会孤老一生,少女则认为每个人之间都存在缘分的联系。不知道是讽刺还是因果必然,原本势均力敌的两个论点,却正是因为消极论点的消极而呈现了一边倒的事态。于是在接下来的三幕里,几乎又走了三个轮回。夏夜,消极的孤立善本败给了反垄断的古书市之神小小津;秋夜,孤高的校园特殊事务会长败给了一心寻找惊鸿一瞥的胖次大番长;冬夜,孤独的感冒风暴败给了少男少女悸动的羁绊。
单纯讨论每个情节基本都有很多惊喜的发现,因为全片的主旨就是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都是缘分。所以,像“两杆大烟枪”一样,不相干的人相聚,各自发展,再相聚的桥段比比皆是。全片看完,几乎每一处怪异的设定都是一个巧妙的埋伏和噱头,在后续剧情里得到诠释和回应。也相信每个人看完都有自己的答案,能将各处细节自圆其说。这里也就不沾沾自喜的罗列自认为看到的每个彩蛋了,就简要说一说个人对片子最主要矛盾的理解吧。
当年看四叠半时,感触颇深也算得益于正值苦苦寻觅真爱而不得的年纪,七年过去,别说脱光,婚都结了许久了,看着把孤独写的这么透彻的片,除了能勾起对往昔的怀恋,偶尔会有些无病呻吟的异国感。不过联想到当年去日本看宁桑的经历,也就不得不叹服原著的受欢迎程度和文学地位了。
众所周知,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资源非常有限,人均资源严重不足,东京更是如此,总体感觉就是拥挤(也难怪现在寸土寸金的小户型都喜欢日式装修),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就是把100只老鼠放到一个盆里,结果自然是头破血流。而人更是如此,所以为了缓解这种矛盾,日本人都比较内敛,形象点说就是“尖儿朝内”,这大概也能解释为啥自杀率这么高,犯罪率这么低。即使很拥挤,每个人的内心安全领域却是极强的。当时每天坐地铁公交,大声喧哗的基本都是热情的国人亦或是棒妹,吸烟也是都圈在室外的一块地方,很少见到边走边抽的大叔,除了闹市,都极其干净,每个人走后都像没来过一样,干净到脚下可能都没灰,踹墙一脚连个印儿都木有。家人也是一个很独立的概念,所以也会出现《逃避虽然可耻但有用》这样的协议婚姻,也会出现《四重奏》这种夫妻相敬如宾两年到同床异梦。
在东京待了一周,最大的感触就是强烈的异国感和孤独。甚至耻感高一点(就是作为一个要脸儿的人),很多时候和别人做的不一样都感觉很丢人,这和异国感又不同,后来去欧洲玩,也是各种不懂,各种丢人,却没有感觉有什么可耻。除了人和人之间的生疏感作祟,大概就是存在感的稀薄。也是拥挤造成了过度的敏感。比肩接踵的环境下,伸个懒腰都感觉能打到人,而在欧洲从来都没有这样的体验。这也就是男主最后脑内一直在开理智的国会,本能的冲动却始终进不了大雅之堂的原因吧,单纯只是怕伤害别人,更是怕伤害自己。
最后抒发一下个人看完畅快的感受吧,首先,看到四叠半里的种种老段子,“他乡遇故知”的喜悦溢于言表。而全片四大块情节里,最喜欢的莫过于斗酒这一段,尤其是酒的设定,伪电气白兰,给人回味悠长。作为私自酿造的仿白兰地的假酒,名贵程度与奢侈品都不能比,因为奢侈品看价钱,这东西看缘分。这也为原本充满魅力的春宵,再次披上玄幻又神秘的面纱。起同样作用的是四叠半里的猫骨汤拉面,传说中用猫的骨头熬制而成的汤底,奇香无比,店家也只是各种随缘(很难想象这种魔幻的食物化身各种来历不明的地沟油外卖飞入寻常百姓家)。而这两部片则继承了这两种食物的特点。
伪电气白兰是酒,是不拘束,是可怜春宵苦短而一味奋进的旅程。猫骨拉面是深夜果腹的路边摊,一次次熬制的汤底是定式,命运,逃脱不了的四叠半轮回地狱。喝一杯伪电气白兰,能放大你的一切情绪,包括点滴喜悦,一丝惆怅,都能成为冲破你极端理智到甚至沦为诡辩城墙的洪水,而尽情随波逐流的感受生活。吃一碗猫骨汤拉面,填满的是辘辘饥肠,明天再把今天的日程再来一遍。这大概也就是不论是四叠半还是春宵苦短的男主,原本都在原地打转。也是我在看到本片男主大四时想起自己大一存下来的才能,拍了半天存钱罐,只弹出一句“点滴的积累”时,心中一紧的原由。
本片再次踩准并踩穿了我的喜好,可惜略微小众的画风,一些需要和四叠半有些连带的细节,以及需要胡思乱想瞎联系的观影习惯,可能造成口碑流失和观影门槛。
三月底的时候在日本电影院看到了预告,可惜来不及等到上映,后来又因为男solo之光的配音再次出现在视线里,所以一直关注着。
是因为作画想去看的,所以期待值不低,而在这样的基础上依然让我惊喜,很有sense,着眼于色彩的我给出的最高褒奖大概是每一帧画面都能拿来做教学案例了吧。 几个小部分组成的不思议之夜,一晚的时间内情节满当当,充满幻想,太美妙。说不好算不算主线的纯爱线索像故事的背景板,隐藏在夜色的装饰花纹里,天亮的时候一切明晰也很可爱。或者还是觉得主线是人情味吧,典型的日本故事。很喜欢古书屋那一段,书籍串联着世界,小河童精灵一样的古书之神说着一个接着一个作家的故事;而书的主人是谁呢,人的生命数十不过百年,书却可以流转保存千百年的信息(像刀剑一样w),也是人的繋がり。所以不持着“拥有”这种心情(想去占有大概是人类最大的野心和不自量力(笑),变成过客心情去经历倒是豁然开朗。 用钟表不同的刻度计时去展现不同年龄段也好妙,表面上是盛大的荒诞剧,其实都是温情积极的东西,和可爱的恋心。酒量了的的少女与李白さん拼酒时两方说的正反対的话,给风寒的人送去酒酿蛋汤,觉得人生虚无每个人都是孤岛的我,也被直球打得动摇了。 不过中间的小插曲,パンツ番長和苹果少女(不剧透w 我喜欢的人设哈哈)那段临时戏台的高潮,又很荒诞了,想起波琉哪部土十,人之间的爱情真是莫名其妙哈哈,非要说得话也许是全片唯一的小恶魔悪戯w
看完这部电影,居然在现实世界里也真实经历了奇妙的絆,和许久不见的朋友在同一个剧院里看了同一场电影(这一部),而后坐上同一辆车回家,她就在我的后座。sns上彼此交换信息,快要起身下车时才确认的坐席。因为SIFF结识的朋友,又因为SIFF在几年后遇到,真神奇呀。
-------2017.10 更新-------
夏末秋初,暑气还未完全散透,是我擅自认为非常适合在京都散步的季节。如上所述,夜游鸭川非常惬意,和人群熙攘的河原町通只隔着一排建筑,却非常安静(可能也因为并非旅游旺季吧w)。
另外十一月在东京的神保町古书街有古书集市,不知豆瓣er有没有看到京极夏彦亲自去摆摊的微博(笑),私自认为那就是电影中的原型了,即使赶不上集市,平日去走走也非常推荐,难以估量的作品集、原版画册,画廊与书店并立,而且会发现鲁迅先生红遍两地哈哈。因为是旧书街所以需要废上一点心神去探索,也是乐趣,个人来说会空一整天翻书,走累了(买完了?)也可以去代官山的tsutaya继续坐呀哈哈。
“她穿上红色的裙子,戴上红樱桃耳钉,跳进残余的温浪之中。心帆被夏夜风吹得臌胀,她在孔雀蓝的夜色中全速航行,一往无前。”
前两天在豆瓣上看了一段话:
“成年人该有成年人的相处方式,人与人需要交换的是简单从直的心,不是暗自攀比嫉恨唯独表面热闹。成人该懂得“克制表达”和“点到即止”,不会让别人不舒服。成人该懂得爱、悲悯、给予,而不是一味索取,或者等待交换。”
来自这篇:《哦,我就是那个开不起玩笑的人》 //www.douban.com/note/666331095/
“美德”是好的,可一旦成为绑架他人的借口,它便不再是美德了。玩笑和友情的基础,首先该是你情我愿、互相尊重吧。
我是个喜欢有趣的人,所以不讨厌喝酒,但是讨厌借酒发癫、阴阳怪气。酒就该想喝才喝,爽快地喝,通畅地喝!清凉也不讨厌玩笑,只是,让双方都发自内心地笑才配叫“玩笑”啊,是化解尴尬而不是使人尴尬,是轻松气氛而不是紧张气氛。高级的玩笑该有智慧和体谅在,否则,只配叫恶毒,只是阴暗心理的低级发泄。
到这个年龄就知道,没有哪个真朋友是需要曲意逢、割舍自尊换来的,真朋友喜欢的是那个骄傲有骨气的你;没有哪种过硬的友谊是靠终日狎昵、逢场作戏赢来的,在关键时刻出手相救的,往往是平日“淡如水”的君子之交(淡如水是因为各有各的事要做嘛)。没有哪个珍惜生命的人,会愿意浪费宝贵精力去维护表面热乎私下攀比的“塑料情”。简单从直,快刀斩乱麻,才是成年人的社交宝典。
昨晚看了一部让人想喝酒的电影《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我很少看日本漫,仅看过宫崎骏和金敏代表作,及另外几部出名的。不过这一部少女漫,感觉到达到艺术的高度了。
一袭红衣的少女走入凉凉夜色,如一股清泉注入成年人酒色财气的混沌世界之中。但这不是什么知音体的“清纯少女堕落记”,而是一个元气满满、温馨有趣的小品。短短一晚,酒吧、宴席、画舫、古书市场、各种角色的家……少女对万事万物都好奇,对一切怀有温柔。“世间有酒,我就喝不够”,翻译过来不正是:浮生有光阴,我就要尽情品尝?
她这样形容淘古书的心情:
“这里简直就像书的海洋,我此刻化身为深海鱼,为了捕获猎物而在这里游荡。有时会遇到自己长年寻找的书,有时自己边走边想起的书正巧出现在眼前,就像是受到了命运的指引。
也许古书之神就在附近,暗中帮我与心仪的书本喜结良缘。或是让我与过去一度分别的书本重逢。”
摘一段少女与“李白”的对酒词(注:影片只是借用了李白这个名字,其实只是个爱喝酒藏书的猥琐小老头儿,和真李白没啥关系):
李白:电气伪白兰(酒)缩短了人生的虚妄。
❀少女:我觉得是能够将人生彻底变得温蕴的丰润之味。
李白:小小稚儿,哪懂什么叫人生。人生是虚妄的。
❀少女:丰满的。
李白:着实虚妄,人生孤独且空虚,稍纵即逝。人生就是相互夺取。
❀少女:相互分享。
李白:痛苦。
❀少女:欢愉。
李白:你为何要持酒而前行。
❀少女:因为我收到缘分的指引。如今能够坐在这里与李白先生共饮,在我看来也是所有缘分相系而成的结果。
李白:马上你就懂了,那是酒蒙蔽了你的双眼。现实是声色犬马的荒凉世界。人与人并未相系而是孤独的。老夫喝不下了…….
成年人把酒和“礼节”、“浇愁”或“色情”联系起来,赋予饮酒这样那样的意味。但少女就是单纯喜欢酒的芳香和暖意,喝酒不为挑逗、社交、逞强或别的什么,只为爱喝而喝。所以每一口下去都绽放出花儿,每一口都是“使人生变得温蕴的丰润之味”。
在这一场对酒中,“李白”喝下的是荒凉虚无,少女喝下的是温润酣畅;李白喝酒是因为觉得什么都没意思,少女喝酒是因为觉得什么都有意思。少女自然赢了。
简单从直的心,最能感受这个世界善意和美妙。❀❀❀
穿红衣的少女,也让我想起自己从前写过的一篇小言,其中恰好有这一句:
“她穿上红色的裙子,戴上红樱桃耳钉,跳进残余的温浪之中。心帆被夏夜风吹得臌胀,她在孔雀蓝的夜色中全速航行,一往无前。”
《春宵》里描写的少女黑发红裙,温柔可爱。她的世界里永远没有感冒,做什么都很拿手,见到的大鬼小鬼都喜欢她。即兴表演,剧本过目不忘;感冒了,会煮热汤。永远大大的笑容,十六岁少女般不加妆饰。又爱独自一人去酒吧点鸡尾酒,遇到老男人调情一个“朋友之拳”打倒,春宫图暗示的世界潜伏在这夜色之中却与她绝缘。
春宵苦短。少女没有迷失于夜色,却等到了纯真善良的少年?
估计男孩子都喜欢这样的少女吧。少女,理所当然天真,却拥有能够与世界相较的惊人力量。不知道为什么她往往超出同龄男孩子很远,他们在她面前显得慌乱又自卑。少年还不能熟练于世故,在情事面前又不懂进退。学业与事业未来道路迷茫,急着长大自立。又一边心中自慰,“哦没关系,仍是少年。” 在这同时,少女独自一人向茫茫夜色进发了。
你不觉得吗?他不长大,所以她必须长大。少女披荆斩棘,逆风而行,却乐观明媚,纯洁近乎于幼女。但是她来拯救你了。她是去对抗世界的那一个。
故事里总是少年痴恋于少女,最终他一人过关斩将,自我感动。实际上,怎么不是她血流成河呢。故事里少年长久的煎熬,羞于启齿的渴望,一夕之间竟然等到她奇迹般向他含羞低头。凭什么?
男孩子,不要再以为自己是这样的少年了吧。像《春宵》中这样的学长,懵懂又羞怯,虽然好像也可爱,但在年长男性面前实际举止可笑。自己拒绝长大却以为自己是被整个世界捉弄。“少年”为自己的孤独而哀愁,你怎么没有想过比起她的超能力,你何德何能。
少女在你逃避世界规则的时候,已经去接受父权的挑战。她跟坏脾气的白发老鬼拼酒。老鬼李白洋洋得意,以为小女孩必输。结果少女第一口下去,酒在她身体里化成向上飞腾的蝴蝶。老鬼第一口下去,世界黯淡,哀容满面,开始大发人生孤寂的感叹。
“伪电气白兰乃人生虚无之味”,他说。
“我尝到的是宛如从内心深处温暖人生般的丰润滋味”,少女抬头笑答。
老鬼嘲弄般断论,“你这小丫头懂得人生吗。人生孤独而空虚,转瞬即逝。互相掠夺。”
少女抬头又一杯酒,笑接,“相互给予。”
他:“痛苦。”
她:“快乐。”
老鬼越喝越醉头愈发下垂;少女越喝越乐神采飞扬。同一杯酒,少女喝出的是世间的缘分和甜,李白喝出的是世间的苦与虚无。“那是酒带来的假象,现实乃是充斥物质与欲望的荒凉世界。人们并无联系,唯有孤独。” 李白不胜酒力,终于醉倒。而少女此时身后不断开出花朵,眼神放光。大家欢腾,都说少女胜利。少女有一种你们都要称奇的力量。
不是你们做不到,所以要她都做到,要她天真妩媚,又要通达乐观,又要力量无边么?
少女的人设既然如此,我多么想像她一样啊。你也想我像她一样。像她一样不论世界的冷酷暴力也毫不相信,总还要笑嘻嘻地千杯不倒。
但是我做不到。我质疑,也没有少女真的就那么容易就做到。女孩子,进入这个游戏之前,早就在他之前一夜之间撕心裂肺地长大。想想现在的女孩子们是怎么长大的,我都笑不出来。女孩子维持生活下去的欲望,笑下去的欲望,以为自己能战胜一切的妄想,是多么难地得来的。
所以李白和少女,才是可以把酒相谈的对手,是同一个历劫前后的灵魂。没有李白所体悟的人生之空无与苦寂,就没有少女所象征的绝望之后金光万丈的重生。
女孩子的痛,为生长而痛,为爱欲而痛,为社会的痛,心连十指。所以啊“学长”们啊“少年”们,还有什么小愁绪是你放不下的呢。你也该血淋淋跟老男人打一仗的时候了。你也该到知道不管你打不打她都已经也会接着打下去了。长大成人便是为人知痛楚的时候了。
我还是理解,你喜欢看甜美的少女笑,“你怎么不能做个治愈系的元气少女呢,哭哭啼啼的样子没有出息。” 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你试一试。少年总有母亲和姐姐护佑。少女没有母亲,她不能有母亲。少女要欲望,独立于母亲而亲自成为母亲的欲望,才能成人。那里是她你所觊觎的力量的源泉。在成为母亲之前,首先要亲手断绝母系的牵连。成为自主完全的个体之前,首先要弑母,克里斯蒂娃说。不论男女。但对女孩自来说,过程会更复杂一些。因为,我也是她,她也是我啊,杀死她,不另于是一种自杀。
少女必须首先经过这精神与肉体上剧痛的撕裂,她才最终可以说,人生“是相互给予。快乐。” 你看到了。春宵苦短,不能停止前进。
他们造的“少女”不是真的她。幼女般纯真的“少女”再一次,是少年拒绝长大的借口。你的姐姐和母亲,你的女孩,是永远痛苦的。你觉得无法接受,你不愿承认这世界存在与女人身体俱来深渊般的痛苦。所以少年恐惧李白,少年也恐惧少女。李白与少女本是无谓的一人。承认生存之完全苦痛之后,才可以彻底开放于生之喜悦。
当你愿意去容纳她和她的深渊时,你就不再和那些“少年”一样了。等到那个时候,她就不用在你面前假装“少女”。她会成为因为你奋不顾身地前进的女人,母亲,妻子,情人。她会拥有你无法想象的魔力。
今年是日本动画导演汤浅政明的丰收之年,他在今年年内制作推出了两部90分钟以上的长篇动画电影。
其中的《宣告黎明的露之歌》还获得了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最佳动画片水晶奖。
宣告黎明的露之歌
另外一部就是今天的主角,《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改编自日本著名作家森见登美彦的同名小说,讲述了男主“前辈”为了追求自己喜欢的女主“黑发少女”,追随她的足迹在京都城的夜晚经历了一次奇妙的旅行,最终和心爱的黑发少女在一起的故事。
剧中男女主角的名称没有特别说明,因此本文只按照剧中的称谓,将男主称为“前辈”,女主称为“黑发少女”。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直白的爱情故事,本应该是清新舒缓的纯爱风格的题材,在森见登美彦和汤浅政明手里变成了一部92分钟全程高潮的京都幻想浪漫动画。
森见登美彦和汤浅政明能够做到让一个白开水般的故事从开头高潮到结尾,归结于他们两人充满恶趣味的想象力,超强的画面感染力和对剧情节奏的把控能力。
单线条画风夸张和失真的效果在《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当中的运用感染力十足,单线条画风夸张和失真的效果加上干净利落的剪辑,可以让人在动画的每一帧里发现大量的信息,大信息量的作画风格能够保证在剧情节奏略慢或者反转略显苍白的时候依旧保持持续的吸引力,不让这部分桥段显得低迷。
可以说单线条画风是《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能够全程高潮的支架。
最早作为《樱桃小丸子》美术设计和《蜡笔小新》作画监督的汤浅政明,对于不使用阴影的作画风格十分娴熟。
一直到《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汤浅政明对于单线条作画风格的驾驭上变得更加考究了。
动画开始于黑发少女的脸颊,单线条无阴影的作画风格依然保持了脸部很高的质感。
此时除了没有刻意突出立体感,画风尚且正常。
伴随黑发少女的自述,镜头随着背景响起的火车汽笛声开始拉远,直到看到身体歪曲的前辈。
略微变形的镜头焦距当中,前辈的身体在其中以不自然的角度倾斜。
镜头中通过前辈身体夸张的倾斜角度和周围环境造成的极度不和谐感,突出了前辈对黑发少女望眼欲穿的思慕情怀。
不仅如此,在黑发少女的幻想中,她躺在漂浮于注满朗姆酒的海洋上,大口大口得喝朗姆酒。
这个镜头被拍成了类似设计图的扁平化效果。
在菱形所代表的梦幻般的闪光下,黑发少女(这里变成了白发)吮吸上来的朗姆酒可以在吸管里被明显得观察到,而少女微微鼓起的肚子,仿佛没有任何拘束般得透着闲适和慵懒的感觉。
除了扁平化元素外,许多镜头里还借助花瓣和蝴蝶来烘托场景的气氛,像下面这张截图里,两群喝得醉醺醺的人聚集在一处,四周迸发的花瓣烘托出奇幻的,充溢着酒精气息的香甜氛围。
李白初登场时,他乘坐的电车车灯的灯光穿过建筑的间隙,像是在平面上打开的探照灯,给人一种仿佛来到异世界的感觉。
在古书拍卖会的会场,当火锅的锅盖打开的那一刻,一股扑面而来的巨大火焰让人身临其境得感受到“李白火锅”炙热的气息。
此外还有在古书市场那一幕宛如进入书籍海洋的描绘。
画面仿佛真的进入了海底一般,在浅蓝色的海水里,每个人的衣角都飘了起来。
这部分镜头中大多数出现在情节进展承上启下或是相对缓慢的地方,原本的尿点在风格化明显的构图和夸张失真的形象带动起来,变得不再沉闷了。
除了前辈和黑发少女两名主要人物以外,对于“内裤”和“身体”的恶趣味充斥着整部动画。但是片中表现出的”味道浓郁“的恶趣味并没有趋于恶俗,反倒十分有趣。通过剧情的推进,针对”内裤“和”身体“的恶趣味也逐渐消散,就像是完成了使命的注射器,当药水打进身体之后就失去了意义,自动消失了。
充满恶趣味的人设给《嘲笑苦短,少女前进吧》带来的趣味性,是该片能够全程高潮的手段。
动画一开始就借前辈的口为大家介绍了两个恶趣味满满的人物。
第一个是喜欢男扮女装的学园祭事务局长。
虽然局长喜欢男扮女装,但是片中大部分时间仍然是以男装示人,而且是以学园祭事务局长的面貌。
虽然学园祭事务局长长相秀气,本人却十分喜欢卖萌。
比如这样。
接着是心愿达成前绝不换内裤的内裤大头目。
内裤大头领可以说是片中针对”内裤“元素最恶趣味的一个人物了。
他不但刷新历代不换内裤的记录,还被人们称作”浪漫主义者“。
不仅如此,内裤大头领还是一个十分有教养的好男人,当内裤大头领和樋口缩在暖炉旁边吃火锅的时候,因为自己并没有洗内裤,所以坚决不把脚伸进暖炉当中去。
可以说内裤大头领是一个有原则,有教养又浪漫的好男人。
和内裤大头领一起吃暖锅的神秘男人樋口自称天狗,除了经常出现在黑发少女身边以外,也有一个关于”内裤“的恶趣味。
他穿浴衣从来不穿内裤。
这个叫樋口的神秘男人会许多技能,比如樋口流飞行术。
吐鲤鱼形状的烟圈。
和”内裤“恶趣味相关的还有喜欢抢走别人内裤的李白。
李白拥有片中所有传说中的宝物,像伪电气白兰,《窟嚓嚓》绘本和治疗感冒的特效药润肺露。
但是李白的人生却十分灰暗。
还有喜欢把冰激淋洒在前辈特殊部位的古书市之神。
比如像这样。
或者这样。
这些有着特殊恶趣味的人物不仅仅负责搞怪和脱线,它们自己身上也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发生。具体有多精彩请自行观赏,这里就不再剧透了。
《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的主线是前辈追随他深爱的黑发少女,在京都的夜晚发生的故事。
动画由黑发少女和前辈两个人的视角共同推进,在同一个场景里,两个人的经历不相同,交错视角时产生的视觉差异也很明显。
将黑发少女所见到的美好世界和前辈所经历的凄惨境遇交错在一起随着剧情推进,让惊艳和爆笑交替出现在屏幕前,这样可以在保持叙事完整性的同时让人不会因为长时间关注同样属性的内容而感到劳累,调节心情的同时也避免的观影产生的疲劳感。
双视角交错推进的节奏是《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全程高潮的纠错手段。
黑发少女因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她看到的世界总是美不胜收。
像喝酒的时候可以感受到酒的甜美醇厚。
而与此同时前辈刚刚被夺走了内裤。
又比如黑发少女在古书市集闲逛的时候,感觉好像进入了”书的海洋“。
而与此同时,前辈正在拼命往嘴里塞口感顺滑无死角的火锅材料。
黑发少女的黑夜经历新奇有趣,充满感悟和美丽的画面。
而追随黑发少女脚步的前辈经历凄惨,难堪,出尽洋相。
通过在同一个场景里黑发少女和前辈两个视角的变化,《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呈现出的情绪也不断在美丽精致和爆笑有趣之间无缝切换,使得神经在两种情绪体验的交替过程中得到松弛和转换,不会使人感觉到疲劳,进而提升了观感体验。
在动画的最后一段,色彩从明艳的多色彩转为冷暖两种主色调。这段的节奏相对单调,仅仅着力在气候和温度的表现上,通过一冷一暖来刺激皮肤的感受,将视觉表达扩大到触觉。
增强临场感受让《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更有代入感。
整个京都从学园祭的热闹冷清下来,寒冷的风卷着残叶扑面而来。
而室内的场景则被暖色调包围,让人不由得感觉到温暖。
冷色和暖色的不断交替中,动画表现出来的场景临场感逐渐变得强烈。
当进入冷色调场景时,身体会感觉到冷;当进入暖色调场景的时候身体就会觉得温暖。
冷色和暖色的强烈对比也让动画当中的京都城显得独孤和寂寞,此时的情绪正好贴近前辈当时的状态。
独自阅读”一人“的孤寂谁人能懂呢。
在外面狂风大作的冷色调铺垫下,黑发少女顶着狂风艰难得向前行进,被风吹落的大衣里露出的是鲜红色的裙子。
残破老旧的冷色调世界中,黑发少女身上鲜红色的长裙成为了冰冷场景当中唯一的亮色。
而最后黑发少女感冒的镜头,偏暖的色调正是表达少女脸色绯红的最好注解。
结尾部分的《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通过两种色调的对比,让人对动画中的温暖和寒冷有了最贴近肌肤的感受,进而对动画中所传达出的寒冷的,温暖的以及坚强的情感有了更深层的体会。
当整部动画全部看完时,感觉整个人在经历了整整92分钟的高潮之后,终于从天上降落了。
《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从头高潮到结尾,是一部想象力恶趣味都做到极致的动画,观赏结束后可能还会伴随身体和大脑的疲乏,这是因为片中无论从画风,人物还是剧情都含有无比巨大的信息量。
可能在第一次观赏时没注意到的信息,再多看几次就会注意到。本文尽量避免涉及剧透,但是还是想说,《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其实是一部不介意被剧透的动画。尽管你已经知道了这部动画所有的情节,再看一遍仍然会对这部持续了92分钟高潮的动画感到心潮澎湃。
这应该才是《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最厉害的地方。
2021-3-20重看;夜晚远未结束,这流动的盛宴,神奇迷离恍如梦境,像一首没有休止符的歌谣,夜色愈深,歌声愈盛,全程高歌猛进,如在没有悬停的浪尖峰巅高蹈;对抗人生虚妄的伪电气白兰甘盈丰沛,漫漫长夜的诡辩舞,在元气少女如兰气息中绽放成荼蘼,从天而降的苹果雨击中心灵,恋爱席卷城市,今夜无人成眠,破晓之前为了爱高歌猛进,攀登吧少女,向着那通往幸福城堡的脑海阶梯,以攻/守城为具象视觉表现脑海风暴正是汤浅政明一贯手法。重看注意到时间在片中的流动速度,年轻人和老年人并不享有同速的物理时间——因而才有了得意须尽欢的劝导;人生四季与跌宕起伏,都凝缩在一个长夜。
四叠半的味道啊~从四叠半到春宵苦短,这中间隔了太多漫漫长夜!
Sooooooooooo romantic!还是很会写“戀心”啊,森见这家伙。听到了年度最佳表白。“(对于她)虽然有不少下流色情的想法,但还有很多美好的事。”“请你回头看看我!”要成为一起感冒的恋人噢!
世上所有的书都是一体的只可阅读不可收藏,恋爱的本质就是天降苹果或鲤鱼之偶然事件与见异思迁,跟你在一起时间都会变慢李白都能复活,脑内庭审难敌牛仔入侵,意识流最高
从没在国内看过一个电影、映中全场情不自禁鼓掌、映后发自内心欢呼无人离席、走完字幕再度鼓掌。想把一秒十等分慢慢看、全程不舍得眨一下眼,被“有这样的天才在而更留恋人间”的温暖感紧紧抱住、感动得想泪如雨下。@siff天山
一直坚信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的我 在这个春天 也开始动摇了
想想如果在电脑前一个人看真的是撒比西
原来现场大家一起笑一起拍手叫好的感觉这么好啊。。剧场里暗暗流动着一股黏腻的同好气息
春饮酒,夏温书,秋对歌,冬天大风吹,蠢直男最高不是吗?
春宵苦短,夜长梦多。四季轮替,青春永歌。春季的拼酒,夏季的书摊,感慨最多。还得再看。
一位元气满满的少女推荐我看的,想象力又美又丰富,春天的酒夏天的书,秋天的歌唱冬天的温暖,是不能再美好的青春浪漫。只可惜我年纪确实大了,就像李白隐喻的命运,感慨青春已逝不能再作自己。但无论如何,这种爱情与青春终归值得歌颂,我爱那永远不醉的酒,也爱那掉不完的书袋,更爱人生四季的初见。
因为迟到,本来是嘉定影剧院楼上的位置,工作人员直接把我带到了楼下的空座。汤浅牛逼,错综复杂的心绪用狂放浪漫主义的奔涌画面完美传达,正片后全场热烈鼓掌,看完ED又一次热烈鼓掌,热爱电影的大家一起看才可以感受到的震撼和感动,自己枯坐电脑前只会撒鼻息地拍大腿,七星
什么叫做天!马!行!空!汤浅政明和森见登美彦简直就是天生绝配!原著粉丝表示改编相当惊艳,最后一章的改动堪称神来之笔,《乖僻王》最终幕令人叫绝,整个影厅的人笑到人物说一句台词就鼓一次掌,服气到不行!电影也把原著的时间线缩短了,堪称真正的“春宵苦短”了,一夜间的信息量可以说是很爆炸了
一夜奇妙的冒险。喜欢寻找电气白兰地和苹果鲤鱼掉下来的两个场景。香菜和神谷君不愧是老手,唯一违和的是源桑的声音,和前面两位职业声优比起来确实是肥肠不和谐了
看晚场真是明智的选择!从电影院出来就像喝了伪电气白兰做了一场奇妙的梦一样的有点站不稳… 作画分镜音乐都很美味,尤其是第四章简直比原作还棒!就是节奏不够舒服,有种啊啊好赶好赶不快点说不完了的感觉。希望汤浅老师把宵山万华镜也动画化了唔嗷嗷拜托了!
这就是动画的神奇,充满神奇的想象力。
先斗町斗酒胜李白,古书市寻书遇书神。学园祭对歌降锦鲤,寒风中探病诉衷肠。春宵苦短日高起,人生如丧须尽欢。
朝暮相见,美不胜收;春宵苦短,妙不可言。爱一个人,是不胜酒力,却愿为她醉倒进伪电气白兰;是不爱读书,却能为她钻进旧书集市找寻文字关联;是不敢吃辣,却肯为她红肿双唇灼伤胃换一本童话书。被苹果砸中的学长不穿内裤,寻觅真爱。不可思议的夜晚,冒着寒风送去感冒药。爱会长出翅膀,只要你回头。
想象力真的太惊人了,动画就应该是这样没有边际的吧,感觉会是今年siff的最大惊喜。严谨又中二,热血又讽刺,各种风格杂糅,真的是十年不过一梦。不过,虽然名为少女,感觉影片还是男性视角。谈论爱情的诡辩、欲望和巧合,最惊艳的心灵法庭,旅行的最后一站,都属于学长。
“你不断前行,所以很少有人能追得上你。然而却有人能好几次与你擦肩而过,不觉得奇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