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是个常驻多达17人(后面人更多)的社交慢综艺,涉及到的人之间的互动也会很多,不建议单凭镜头前的互动就来断定嘉宾之间的关系甚至于进一步脑补出其他戏来,嘉宾们之间的互动绝不止镜头呈现出来的那些,断章取义的事我们不做。我们要做的是聚焦具体呈现的社交场景,观察小王老师给出的反应,体会高质量社交反馈带来的愉快和自在。有我觉得不合适的讨论我会删除,各位见谅。
从节目组的立场上,虽然这一季嘉宾职业构成相对单一,但从性格上还是尽可能的维持了生物多样性,加上新人、旧人的天然不同,以及在丽江录制超出预计的严重高反带来了阵容的缺损,意外的造就了第二期不同的效果。能看得出节目组在面对高反带来的意外在尽可能迅速的进行因势利导的调整,这其中必然有滞后、不周到、没想全,但这不也才是我们真实社交生活的场景课题吗——如何面对随时发生的变化调整自己。
集结片里小王老师就说了,这季主打一个回家和放松,现在看来他也真的有在keep real,不是说说场面话。只是没想到乌托邦来得这么突然这么早,幕后推手就是高反。
国立老师和丹妈高反严重,一心惦记丹妈、自己也不舒服的国立老师第二天一大早带着所有人去探望先回县城休养的丹妈(16个人全部素颜出镜也是诚意十足了)。从一闪而过的镜头里能看到,小王老师一直贴身护着国立老师,包括国立老师测完血压去休息。见丹妈那第一句“老头儿也不行了,妈”更是让人听得心软软的,嗯,贴心的小棉袄果然是不分男女的。
广场舞大赛时趴着问候视频连线里的“爸妈”
严重的高反最终让两个大家长都在第二天暂时退出了第一阶段的录制,于是才分好房间的桃花坞突然就缺了一块。这个时候录制刚刚开始,正是各个小家庭开始熟悉,大家庭开始融合、破冰的时候,两位大家长的意外退出,导致了某些预想当中的影响和推动没了推手,影响最大的当然是他们两人所在的家庭,但揽月家也未能除外,于是三个家庭像是爸爸妈妈临时有事不得不离开几天,哥哥姐姐带着弟弟妹妹在家里开始了“小鬼当家”式的生活。既然是小王老师的观察笔记,我们就重点说说神灯一家。
从前面第一集来看,家里的所有人都非常敬重和支持国立老师这个大前辈。可以想见如果国立老师顺利的参与了第一阶段的录制,肯定有很多决策和思路是会随着国立老师的想法来的。国立老师是大前辈,又是本季新人,面对提案和任务大概率是会比较认真的去完成。但是意外让这些都成为了猜想,现实是神灯家剩下的这四个人,大姐和二姐也是刚刚来家里的,正在摸索状况中。一直在家里生活的是大哥和小弟,大哥文艺又社恐,但是宠弟弟且擅长各种生活技能;小弟弟调皮捣蛋不走寻常路,特别有主意,生活上肯干靠谱擅烹饪,还会撒娇卖萌,一直以来别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就没有不喜欢他的。我这么说完你有什么感受?爸妈要是不在家,这个小弟弟怕是要带动很多事了,事实证明,是的。
从酒店回山里的路上,大小王终于一辆车了,感谢略琴选择和汪哥哥一台车,给大小王留足了二人世界。
记得第一次进山时,大王和鸟鸟一辆车,车上的气氛那叫一个停滞,雪琴的语音导航都成了他俩的救命稻草;记得第一次进山,小王和敏敏两个忙内和两个大前辈一辆车,小王同学那叫一个乖巧,一路安心吃瓜顺便安抚张老汉。这一次大小王终于同行了,于是聚会片车上那一幕又出现了,i棣音乐频道上线,大王一脸无奈又宠溺。
首次活动提案大会临时推举了现存年纪最大的周一围作为领头人——坞长,看了第一集的同学应该都能理解到接受这个提议对于周一围的不容易。从剪辑呈现来看只有小王老师问了周一围先生的意愿,即便展示得不全,也说明我们小王老师的分寸感和对人的尊重的确是刻在骨子里的。许是为了支持新坞长的工作,以快速推进为共识的提案大会进行得比较顺利,以家庭为单位的提案在投票表决后名单直接上报给了节目组,“小鬼当家”的第一次会议顺利结束。
3、神灯家的积极与不积极
这样一个家庭构成,家长不在家的情况下,两兄弟肯定是带着两姐妹怎么开心怎么来了,两姐妹刚到这个家来,既然有人愿意做主,又是这么happy不卷的决定,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地处大本营主要版块之外的神灯家成了桃花坞的乌托邦。
事关吃好、喝好、玩儿好的事儿都要积极主动。于是你看到神灯家庭自主的第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解决刚需——神灯家的交通问题,只有解决了交通问题,神灯家才进可与“大本营进行文化、经济交流”,退可以成为桃花坞的“世外桃源、乌托邦”。
多插一句,桃花坞节目的自治也在修路这个事情上有了体现,我个人倾向认为节目组并没有想到交通对于神灯屋还是会有问题,因为他们准备了竹筏和船,也有陆路可以走,虽然有点绕。但一来嘉宾不如善于驾船的专业人士,二来山里的风对于驾船的影响确实很大,因此后续小王老师对于水路交通的升级、改造完全是出于嘉宾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了,节目组仅仅是提供了所需的工具和基本的安全保护措施并没有做过多的介入。
小王老师带着二姐孙怡帅气、利落的完成了水路交通的改造,而且出乎我们的一般想象,小王老师没有选择只在两岸之间拉一条索道的方案,而是在船头船尾各绑了一条通往岸边码头的绳索,这样一来的好处就是无论船在哪边、无论人在哪边只要拉绳索就可以迅速把人和船拉到一处。小王老师不愧是打控球后卫的啊,的确是带着脑子工作,这个方案棒棒哒。
认真工作的人最帅
刚完成水路交通的升级改造,小卖部就出来营业了,小王老师和二姐愉快且迅速的拉着小船来到对岸,一个拴船一个抢菜,配合默契。这个时候目标导向又出现在神灯家庭,由于他俩是直接从船上过去的没有带乘菜的设备,小王老师都不带犹豫的,马上把外套脱了铺在地上当物资包裹,一通狂拿。二姐孙怡来了以后也毫不犹豫,看到车上有一个乘菜的箱子空了马上拿过来自己用了,甚至于把放不下的物资全塞在了衣服里。你能想象吗?这个女明星猛一看就是个即将临盆的孕妇的效果,连小王老师这样的中二少年都被逗乐了。
衣服里包的,身上揣的,箱子里塞的都是他俩的战利品
小王老师的教养真是骨子里的,他下意识的让孙怡等他来回运输过后再接她,下意识的在孙怡说能一趟走时只让她拎包菜的衣服的一角。孙怡也丝毫没有女明星的包袱和娇滴滴,直接揣着、抱着一趟走了,再一次感慨,这家人选得很妙,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在自己修的路上发家致富夺么开心
另外一件神灯家积极去做的就是用家里有的物资和自己擅长的烹饪技能换钱,大姐上阵推销自家地里的蔬菜,社恐大王居然也出马去汪台家谈成了送外卖的生意,这段两个哥哥之间算账、讲价和事后要钱简直不要太搞笑了。小王同学积极修路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解决外卖效率的问题,还趁着携带自家美食去大谷仓吃午饭时,不失时机的趁着谷仓一家人对他们饮食艳羡不已的时候积极推销自家的外卖业务。
你看在开心享受、开心赚钱的事情上,神灯家庭是积极主动的。
那么和竞争、比拼、成绩有关的呢?嗯,看心情和性价比吧
神灯家提名的活动广场舞大赛获得了节目组的通过,一次性获得了50的提案费。按规定一共要准备3支舞,获胜和参与都分别再有奖励。在另外两个家庭都在想办法或精心准备或糊弄了事但也在准备的时候,神灯家庭也权衡了一下,大王非常不喜欢这样的活动,小王应该也不太喜欢,两个姐姐在试图说服的过程中发现大王非常抗拒,于是他们达成了共识,最终意料之外却情理之中的选择放弃了三支舞中的一支。这个决定非常之神灯,也非常之“小鬼当家”,不仅雪琴和志胜、现场所有其他嘉宾,我相信导演组也是懵逼的。但很快雪琴反应过来也羡慕起来,这不还是去年传君勇敢说no 的环节重现吗,只不过这次小王确实如他所说挺了他兄弟,又还加上了两个小姐姐成了一致行动人。在支持勇敢说不这方面,桃花坞一年比一年进步了。
家长“张老汉”在听了小王老师的理由后一幅“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的表情,哈哈。我想家长如果在家,结果必定不是这样的了,不说能让他们排练得多好,但必定不会弃权,说不定还会在家庭内部真的发生“窒息九分钟”。但,这就是天意吧,神灯家有可能面临的第一个社交坎,就这么,过去了。
大受震撼表情包
瞧瞧这和谐的吃瓜一家人
集体舞的“爱心”ending pose,也是设计了
4、大小王的“甜蜜日常”
小王老师真的是有浑然天成的撒娇天分在身上的,和孙怡抢了一大堆物资回来兴奋异常,一进屋立马不停求夸,除了他全坞真是找不到第二个人了。大王回复的是“你是最棒的,宝贝”,大王老师,不要抗拒了,你就是小王老师的妈粉,哦不,爸粉。
这个手欠的小坏蛋
大王和汪台两个算不清数的大哥谈生意,被大王稀里糊涂的多算了一倍钱拿回家,哈哈。怎么办?这边厢汪台的弟弟妹妹来给哥哥出头要钱,那边厢小王老师肩扛铁锹贴身护哥。
保护我兄弟
但小王老师是帮理不帮亲的,发现的确是哥哥算错帐坑了人家,也是毫不犹豫的立马扔掉武器。
草率了
态度诚恳地代替哥哥道歉,那怎么办呢,自己亲哥还能换了不成?不成不成。
替我兄弟道歉
这边厢大王才因为被push参加广场舞比拼逃离大谷仓,那边厢就被小王强行“邀请”去玩儿跷跷板,不能不同意,不同意我就“哭”,我就打滚,我就缠着你。小王老师,你听听你的假哭,怎么这么纯熟,这谁拒绝的了。
小王老师邀请大法包括但不限于:
撒娇式
死缠禁锢式
指鹿为马式
假哭式
可爱攻击式
大王老师在大姐、二姐面前实在是羞于承认,是的,自己拿小王老师,没办法。
没有家长的假期还会继续几天,兄弟姐妹一家人就这么在家肆意开心快乐着(王传君,你知道有多少人想魂穿你哦)。做好外卖和生态菜园这两项生意的同时,吃好、玩儿好、休息好是神灯乌托邦当下的刚需,也是桃花坞的一种家庭生态。认真当然值得肯定和鼓励,但放松也是一种值得尊重的生活态度,这才是桃花坞呈现社交生态多样性的意义——尊重和理解每一种生活方式。
没有家长的假期
p.s.
这一期篮球还没有掉到水里。
求一个《舌尖上的神灯家》,想看桃花坞两大餐饮天花板、最会做菜的两个男人的做饭直拍。
讲实话,我对桃花坞第三季ep01的感觉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真实!看到坞民们的不同社交状态,终于明白大家为什么喜欢看桃花坞了。
一开始的这个分组就很有意思,不同的车仿佛代表了mbti里不同的人格,被分类归置,无论是什么性格的观众,应该都能1秒找到自己最有代入感的那一个人。 首先是全员e人组,由李雪琴、汪苏泷、徐志胜、辣目洋子四个老坞民组成,一看到他们就感觉:我的快乐源泉又回来啦!e人最快乐的一点就是每个人说的话、抛的梗都不会落到地上,有时候甚至会觉得过于吵闹(参考汪苏泷说玩个小游戏,让全员闭嘴五分钟)。让我想到了我的e人朋友,有他们陪伴我真的会快乐加倍的!
对比最惨烈的莫过于鸟鸟+王传君的i人组合。这组我代入感比较低,但是终于体会到i人社交有多难了。两个人坐在车里,说话和不说话都尴尬。有人说,社恐的本质是社交时心里压力过大。以前没觉得社交会让人压力那么大,看完鸟鸟和王传君……只能说我懂了。
最后我要cue一下第一part我最喜欢的一组,那就是宋茜、汤晶媚、孙怡、江疏影的美女组合。可能有些人觉得她们平平淡淡没什么意思,但我觉得她们跟我本人的性格非常像。虽然是初次见面,会努力地去社交、去融入。可能一路上话题没那么有趣,她们也会努力接话,将氛围暖起来。这也比较符合一般人面对新环境的一种心态吧,努力融入,努力社交。所以我还蛮期待美女组后续发展的! 还有印象最深的,一定是no push 环节。当“匿名”功能开启,就会发现许多问题。比如个人意愿和集体意愿哪一个更重要?有的人随便都可以作出决定,有的人会坚持自己想选的伙伴。最终实验结果也证明,满足每个人的愿望真的很难!所以在群体生活中,难免要为别人做出一些小让步,有时候退也是进。
我能清晰的感觉到,本季的每一处地方,都在认真的体现着社交本质。从个性不同的坞民身上,我们能观察到每个人的社交状态,或舒服,或紧张,都是真实的一种表现。想要找到更舒服的社交方式,第一步可能就要打破自己的社交圈层,先走出去看一看。期待一下桃花坞民们接下来的表现吧~
太开心了!心心念念的《五十公里桃花坞》终于回归了。
看到宋丹丹、汪苏泷、李雪琴、李嘉琪(辣目洋子)、孟子义、徐志胜、王鹤棣、王传君这些第一季、第二季的核心人物,真的就跟看到了老朋友一样,他们聚在一起各种插科打诨、互怼吐槽,也如同老友重聚。他们在一起,不管是集体亮相,还是分拨行动,都会奉献超多笑点,像正片第一期之前的“集结”就已经让我笑出猪叫,比如汪苏泷、李雪琴等人开玩笑说:“得丹丹者得天下”,“一定要紧紧的围绕在宋丹丹女士身边”,“向丹而行”……
宋丹丹也不愧为话题女王,走到哪都是话题中心,一会儿说李雪琴有对象了,一会儿说王传君和江疏影是同班同学但没成一对、肯定关系不好,一会儿又提醒辣目洋子李嘉琪不要再和王鹤棣吵CP了……
不过第三季,终于来了一位能治得住宋丹丹的重量级人物了,他就是张国立。两人以“老伴儿”相称,关系深厚且亲密,从第一期节目两人的种种互动来看,张国立确实不惯着宋丹丹,经常把“老伴儿”气到吸氧。比如两人在路上,张国立看到美景就想停车拍照,宋丹丹就是不让,各种唠叨,张国立为了顾全大局(坞民集合,不想其他嘉宾久等)虽然忍让、听从丹妈建议,但嘴上一直也没闲着,各种数落埋怨。到了桃花坞第一次集体会议选房间时,张国立也瞅准机会就贬损宋丹丹几句“大家为什么不愿意和你住在一起啊,你自己也得反思一下……”
但是宋丹丹毕竟是宋丹丹啊,即便面对同等资历和地位的“老将”也改不了她“垂帘”的本色,比如一到大家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宋丹丹就各种撺掇张国立,让他当主持人、发言、组织大家,张国立空有发言权没有话语权,妥妥的被宋丹丹操控的一天。丹妈这是找来了一个“傀儡”啊,她不PUSH大家了,开始专门PUSH张国立,太逗了!
所以,后面的节目中,张国立和宋丹丹这两位“老艺术家”斗法抑或合作,制衡抑或对立,将是第三季最大的也有最有意思的看点。
除了张国立这位最受瞩目的“新人”外,第三季其他几位新人嘉宾也都大有来头,下面,蓝雨星城就从三个层面进行介绍:
一、热搜预定!
宋茜:
在所有“新坞民”中,除了张国立,宋茜应该是最大牌的,人气也是最高的。她性格爽朗、才艺过人,应该很受坞民们的喜欢。下一期“广场舞大赛”中,正是她的主战场,估计会大放异彩!不过话说,宋茜这么强的唱跳能力,为毛不去参加《乘风2023》呢?她要是去了,绝对C位预定。
孙怡:
孙怡离婚之后,通过一系列影视剧和综艺,尤其是《再见爱人》中的“互联网嘴替”属性而走红,她的性格也是直来直去、大大咧咧的,应该会在“桃花坞”中和很多明星擦出火花。
周一围:
虽然不太喜欢周一围,总感觉他“阴气森森”的,比如分房间投票时,他一直坏笑着观察其他嘉宾,就好像在酝酿什么阴谋似的;但目前来看,他和张国立、王传君、孟子义都可能有一些故事线,再加上江湖传闻他性格也挺“各”的,说不定会闹个“冲突”啥的,所以应该也是第三季的重点人物。
鸟鸟:
鸟鸟本身就是我很喜欢的脱口秀演员,学历高、智商高、文化底蕴深厚,虽然社恐不爱说话,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某一类人,所以非常想看她在“桃花坞”是怎么和其他明星相处的,尤其她和李雪琴、徐志胜等人都很熟,估计也会带来一些不一样的笑点。比如第一期当鸟鸟遇上王传君,“社恐的终极对决”就很好笑。
江疏影:
江疏影本身人气一般,但由于她和王传君是同班同学,所以老同学相见肯定也会有一些八卦爆料。
二、勇猛新人:
这一季有两个新人小白让人眼前一亮,感觉都挺猛的。
任敏:
很敢说话,也很直接,第一期汪苏泷就把她笼络过来,还封她为长老;她也是不客气,一上来就收了同屋汪苏泷、李雪琴、徐志胜等人的“金币”,从预告片看,下一期她就要哭哭啼啼,生某人的气了。小妮子有点东西!
敖润鹏:
小伙子也挺厉害的,此前都没听说过他,貌似也没什么“代表作”,但是分房间时,他就敢站出来说“我可以当坞长”,并主动把没人敢选的宋丹丹拉拢到身边,哇……初生牛犊不怕虎,有勇气!
三、可能会招黑
汤晶媚:参加过一些综艺,但口碑都不太好,一直也没啥作为,难道是想效仿孟子义,到“桃花坞”来洗白?
可是目前来看,并没有发现什么亮点。
孟大姐的逆袭之路,还真不是什么人都能学会的,她是天然呆,而且心还特别大,不怕出丑,这一点非常难得,从第一季到第三季,孟子义确实越来越招人稀罕。
作者:蓝雨星城
我是新入坑的,主要是因为有周一围,因为我本人比较喜欢这种治愈系的慢综还有文化类综艺,看多了这种综艺我会天然的喜欢一些艺人嘉宾,他们是跟这类节目是适配的,比如周一围的仅三天可见,上新了故宫,黄磊何炅的向往的生活,单院长的万里走单骑等等,看到他们就会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然后再搭配节目里的美景,是真的很舒服的,然后说说这个综艺吧,因为我是新入坑的,我就只看过第三季,首先我觉得这个综艺很真实,新认识的一堆人凑到一起就是会很尴尬,一些综艺他们喜欢通过剪辑让观众觉得他们相处的很融洽,而桃花坞没有,尴尬就真实的把他们的尴尬呈现出来,再就是我很喜欢节目组不去强行设置一些个环节(除开必要的,比如分家挣贡献值,放逐,木牛流马,行为艺术),就让嘉宾自己发挥,包括桃花币的定价,这很好,还有就是换家庭成员作为惩罚,这个很好,因为会有比如摘星家纯享受生活然后又不怕放逐的,这会导致他们对贡献值的高低没有任何的担忧,可能就会导致节目组的机制进行不下去,还有一点我要夸的就是刚刚开始那个分家的no push,虽然鸡肋,但是真真实实的反映了人们的社交心理,只要不知道是我干的,我就可以偷偷摸摸做自己不好意思做的,以及最后,只要人数多到一定程度,无论如何都无法做到让任何人满意这一定律也被完美展示出来
桃花坞是个常驻多达17人(后面人更多)的社交慢综艺,涉及到的人之间的互动也会很多,希望咱们以观察、观摩为主。这边不建议单凭镜头前的互动就来断定嘉宾之间的关系甚至于进一步脑补出其他戏来,嘉宾们之间的互动绝不止镜头呈现出来的那些,断章取义的事咱不做哈。我们要做的是聚焦具体呈现的社交场景,观察小王老师给出的反应,体会高质量社交反馈带来的愉快和自在。有我觉得不合适的讨论我会删除,各位见谅。
(这一期里小王老师依然高质量完成拍摄,为节目提供了很多精彩桥段和故事。但我写的时候就会面临一些必须的选择,有些点有趣但太过散碎,与主题不太相关,有些点又适合和其他期的内容进行重组,于是这一期在删了加、加了删后终于成稿,部分内容将和加更第一期打散重组。)
在整个第一期里你都能看出小王老师绝不是一个争抢、出风头的人,甭管他是新坞民还是老坞民,甭管他是有名还是没名,他始终如一。更多的时候他都是在下面插科打诨接下茬,偶尔撒个娇卖个萌。但是,但是,一旦出现影响他目标或者需要有人站出来的事情,他也会毫不犹豫的站出来主动控场,比如他已经坦诚得和全世界告知了原因的——他要和君君在一个屋;比如两个长辈担心没人选自己的时候。
1、分房的最终完成——论时机和心态的重要性
分房陷入了没办法通过no push环节的僵局后,大家终于开始小范围讨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汪台最后提出的方案实际上和小王老师最早提的差不多,但timing这个东西很重要。走过了漫长的过程后,大家才终于发现17个人每个人都选yes的概率太小了,况且这还不是真正的随机选择,里面还有个人意志在,根本不可能通过这个盲选机制达成全部一致。有了这个共识,为了推进到下一步,汪台的方案才能顺利获得通过,因为能达成的共识是尽快进入下一步。反观小王老师在这个过程里没有丝毫的不耐烦,他已经早几步看出来这个方式不可能有结果的,那就抽着玩吧,享受这个行为艺术的过程,反正他会“明目张胆”换瓶子的,那就玩玩看最后怎么憋不住。
汪台的方案获得通过后,小王老师马上出来控场要求当其中一个长老,距离他成功完成和君君住在一起的目标又大大进了一步。按照当时站出来的三大长老和两位长辈的关系,小王老师和俩人都是最近的,也因此丹妈提出老人没人选时,小王老师迅速和雪琴互动了一下,口型上显示“我选我选”。因为丹妈要住大谷仓,小王老师选的摘星,他只能向国立老师发出邀请,中间还引发了丹妈“吃醋”,除了跟丹妈在一起,和小王老师在一起也算是国立老师的第二优选了,分房终于结束。最后的过程间几个年轻人表现得果断、强推进力,令人印象深刻。
2、神灯屋组建成功——全坞恩格尔系数最高的家庭
这个家庭最后的阵容挺神奇的,基本就是第一次抽签的结果,只不过把汪苏泷换成了国立老师,三个家庭里可能这是最接近初始最有沿革的。看似无心插柳的选房成果,后面却透着处处合适。比如这个屋被网友评为“全坞恩格尔系数最高的家庭”——因为他们家用于吃饭的花销占家庭总资产比例最高,哈哈。同样5人家庭的汪台家花了20块钱,7人家庭大谷仓花了50块,而神灯家不算神灯时已经花了118,算上神灯花了168,饮食占总资产高达23.6%,最低的汪台家只有4%,这是什么样水平的差距?!
买东西时财务总监江疏影试图控制一下,小王老师说“有好日子过的时候先过好日子。”剩下两个来采买的也是一个“要不要买个这个?要不要买个那个?我们好不容易来一趟。”另外一个就是“买买买买。我们要不要再多拿一个篮子?”最后连财务总监都给带偏了,同意小王老师买了神灯。后面吃饭时,国立老师和财务总监也对20块钱的5人晚餐表示了震惊,真是主打一个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一家四口对神灯的态度
歪个楼我们这届网友是听长辈话的,既然皇阿玛说了“摘星”这个名字听起来不吉利,吉利的咱马上安排——神灯屋,多吉利,有神仙护体又能许愿,哈哈。
3、姐姐成功被收服成妈粉,别人还远吗?
大家都知道我说的是买神灯和篮球的那个段落,我非常惊讶,小王老师是做了什么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迅速把一个主打美艳、知性形象的女明星收服成了妈粉的?!“你选一个,妈妈给你买”——我的天。江江可能也是迅速意识到了什么,立刻改口说“老江给你买”。许是因为小王老师那句“好的,妈妈”回应得太快,许是因为后面真的坐实了这个人设,反正这个部分得以保留,很期待撒娇天分上天的小王老师后面和两个美女姐姐的互动。
妈妈给你买😍😍
好的“妈妈”😍😍
有个弹幕在他们买神灯时这么写,江疏影像妈妈,还想着要计划着花,让孩子选一个买;孙怡像爸爸,买吧买吧,反正咱家有钱。哈哈,简直不要太形象了,两个姐姐也不要太宠。哥哥姐姐们你们等着小王老师来征服你们吧,哈哈
放一个江疏影学小王老师喝奶的视频,我的妈,我客观不起来了,真是撒娇届的天花板,问题还长得这么好看😍😍
//video.weibo.com/show?fid=1034:4906717239246937
4、综艺感之神
最后想专门拿出一个段落来吹一下小王老师的综艺感。这期节目中的很多高光段落都是小王老师准确意会到了导演组的设计意图,第一时间给出了准确的、甚至是超预期的反应。他不会让任何一件节目组精心准备的、他感兴趣的道具(玩具)落灰的。我猜两位总导演在看着他不亦乐乎的划船,精准的被神灯和篮球钓到,肯定在监控房里高兴得把大腿拍烂了——这期节目稳了,节目的kpi有了。
有个网友这样定义社交真人秀综艺——这并不是一个你展示自己有多少过人能力的战场,这并不是一个能力竞赛节目,这是一个在牢记综艺效果才是目标的前提下,展现与人真诚相处的节目。我感觉是非常准确的。
综艺录制同样需要专业性,而综艺感就是录制综艺节目时的专业性。小王老师清楚地了解节目里的每一样道具也和影视剧中一样应该有它的使用场景和作用,嘉宾秒懂并且能够做出效果才是对策划方最大的领会和支持。所以他会坚持带着君哥和国立老师划船到新家,后面还在想怎么用船送外卖;所以他发现神灯后第一时间就拿了起来,他很清楚的明白这是一个重要的暗示,是一个很容易给观众预设的物件,引发期待就有了节目效果,甚至可以是一个贯穿整季的悬念;所以他看到篮球后,会第一时间明白这件道具就是给他准备的,并且生发出了带球逃跑和要求试用的互动和桥段,想必比导演们设计和预想的还要精彩。
怪不得导演和合作伙伴会喜欢他,他是带着脑子工作的,哪怕是综艺拍摄。我猜这很可能和他打篮球也有关系,我看过一个懂球的网友的评价,他打的是控球后卫,那必须是带脑子打的位置,所以他习惯了在思考中工作。和工作人员的社交就来自于对于工作的呈现,这样一个能给你超预期呈现的还事儿少的嘉宾,要是我都得在梦里笑醒了。
风很大,但船还要划
球怎么这么贵
我偷偷去玩儿会儿再还回来
换个思路玩儿一会儿
要给神灯上价值
p.s. 据说最后还有一次录制,节目组,你们最好安排神灯有点儿作用哈!
1.第一集之中最大的看点在于no push环节,将一件事情的决策权下放到每个人,反对集体决策,反对大多数人决定压倒每个人的自由意志,反对宏观抽象的集体概念压过个人。
给予大家充分讨论的空间,经过大量、长时间的充分讨论。
其实这也是一种乌托邦实验,大家每个人都平等的享有权力。
可结果呢,就是一件事情永远推动不下去。
举个例子,王传君自己说一直有不喜欢的人住在一起,就一直不同意。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理解成他不仅要和王和棣住一起,还不能跟不喜欢的小A同学住在一起。
那这次节目十几个嘉宾,都有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人,有咩有可能,对于分房这件事情,永远没有一个所有人都满意的完美结局方案。
分房这件事情最后推进下去了,第一是有人站了出来push,第二是因为有人在集体的压力下放弃了一部分自己的绝对自由。(当然不排除这个选择有的人完全不满意,有的人有点满意,有的人非常不满意)
那把十几个人的小人群放大,放到十几亿人口的社会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人类社会不管以何种方式缔结在一起,遵守何种社会契约,一定会产生有人在引导,有人要放弃一定的自由。而让大多数人满意的点在于,度。
秩序和混沌是两个相反的/极端的概念,极度的秩序,压制个体活力,而一些人追求的绝对自由,则会导致整体的混沌,甚至混乱,最终的结局还是每个个体的痛苦。(参考某地近些年愈发严峻的趋势)。
2.第二集,
A找B问要不要吃烤肉,B同意,B去找了一圈人问要不要吃烤肉,都拒绝了,遇到C,C在不知道A是发起人的情况下问为何不吃火锅,B觉得有道理,于是找到A说我跟C想吃火锅,你不想吃的话另找人吧。
A哭泣,觉得B剽窃了自己的想法,另外找人吃饭把自己踢了。
B觉得自己没说清,并没有剽窃组队烤肉的想法,而是自己有了新的想法,想变一变而已。
C当时不知道A存在,以为只是有人来喊自己吃饭,而自己觉得吃火锅更好。
我觉得,我要找朋友去吃饭,朋友中午答应我,晚上告诉我他有新的想法,明天和别人吃火锅,我肯定打丫的。
A的想法便于大众理解,孟姐也一下子理解成这个意思,但我觉得真不至于上升到自己的职场遭遇,被别人剽窃专利。
或者上升到咖位对决,B一个中年还不红、中小小公司的不知名艺人,C完全不知道之前A说想吃烤肉,而且A自己也是上市大公司力捧的新一代台柱子。
光线可是影视界制作的一哥啊..........
就好比我说我想做个汽车机盖行人被动保护的方案,我找了A,A说真不错,结果A在出去摇人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觉得主动防护跟符合未来发展趋势,最后A跟B去找了一位大神C做汽车机盖的主动防护方案,我肯定骂A你大爷的,丢下老子一个人,但是我不会说A剽窃我的方案还把我踢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是不是有点复杂......
人们更愿意相信简单的、便于理解的、符合自己情绪的事情,并把它称之为实话或者本质。而营销号也善于以此来构建能够迎合观众情绪的小作文.......
大千,劝你谢谢所有为这节目付出了无数昼夜的大千人。108个机位,108种折磨。
孟子义王鹤棣性格又好俊男美女看着舒服
先来个四分!先导片里的孟姐太美了,我都想打五分!但是一分留给孟姐的新后宫!希望辣木不要在阴阳怪气的和孟姐说话啦!王传君还是那么有意思,有强大内核的社恐人士,就很有魅力!
除去节目外的糟心事,这季还挺好看的,宋茜的穿搭真得太绝了,建议速速出个健身教程,她性格也好可爱。
无孟姐不桃花坞,笑死了
目前看来新人挺尴尬的,还是老人有意思,节目组选址真不太合适,高反的发烧感冒的好多个,从没见过综艺这么多人同时生病
喜剧人的阴阳是真的阴阳。
缺点是人太多了。
第一期看下来我真的是要笑不活了,里面喜剧人太多,张国立和宋丹丹这俩在一块没想到这么逗
没想到啊,桃花坞竟然成了我每期必看的节目
看了前两期 还不错 不再那么抓马 有些治愈 体现了各种不同桃花坞的生活方式 返璞归真
还是熟悉的缺德味道 桃花坞没有宋丹丹不行! 王鹤棣真是比上一季还帅了 真妲己啊 孟姐一如既往可爱无敌 爆梗还得是650 没有第三季的日子天天复习第二季 现在终于来了 哭😭 ps又回海南录真的好开心 还是最爱海景!
好看~各方面都挺好的~王鹤棣和孟子义太漂亮了
任敏成功凭一个人拉低整个节目评分。
去掉什么行为艺术就好了 我只想看生活感的慢综
王鹤棣!!!终于来啦
就不喜欢看每个人都惯着宋丹丹 🙄 好面子又自私霸道,她要不是演员,跟在景区倚老卖老插队的大妈有什么区别?这个世界需要更多会说不的“王传君”,节目也需要更多老艺术家加入,别只让她一人高高在上,享有特权,霸凌别人。650依旧是看点,物以类聚,已经开始期待下一集刘宇宁,大张伟加入,和汪苏泷可以唠到天亮。
这一季的新人尴尬比欢乐多,任敏来了句:“我封你一个称号吧。”尴尬得我想关,又有包袱又拧巴,无语。
人稍稍有点多 但还是很好看!
任敏这个人…太绿茶了(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