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美食斗士

已完结

主演:白种元

类型:综艺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8

 剧照

街头美食斗士 剧照 NO.1街头美食斗士 剧照 NO.2街头美食斗士 剧照 NO.3街头美食斗士 剧照 NO.4街头美食斗士 剧照 NO.5街头美食斗士 剧照 NO.6街头美食斗士 剧照 NO.13街头美食斗士 剧照 NO.14街头美食斗士 剧照 NO.15街头美食斗士 剧照 NO.16街头美食斗士 剧照 NO.17街头美食斗士 剧照 NO.18街头美食斗士 剧照 NO.19街头美食斗士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看完这部豆瓣9.5,我实在没忍住…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影探”,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最近美食片又双叒开始“大开吃戒”了!

先是网飞精品[主厨的餐桌]迎来第三季大吃甜点…

然后岛国老饕[孤独的美食家]第七季如期归来…

街边的小摊和热闹的夜市开始躁动起来,而探长我的食欲也随着夏天的温度上升…

没错,又到了“逛吃逛吃”的时节了!

街头美食斗士

Street Food Fighter

看海报仿佛就能闻到快炒的味道…

烟火气十足!

[街头美食斗士]由TVN联合美食家白钟元创作的美食旅行节目,它还有个接地气的名字:

街头大胃王

探长我私以为这个名字更精准!

节目搜罗的美食全都来自街头那些你已尝过百次,但再看到还是忍不住吃的美味…

就是要料给足!

就是要大火炒!

就是要烤的金黄!

就是要重口味!

你们要感谢探长我是早起推送,如果是半夜推送或许身上胖的肉都会怪到我头上…

但长肉又如何呢?

就这一辈子,多尝试好吃的不是更重要么!

就像片中的白钟元大叔:

串街过巷的从白天走到深夜,就是为了找好吃的、品好吃的、研究好吃的…

作为美食导游必须展示诱人的吃相!

吃到麻辣炒花甲,每根指头都要唆一遍…

吃到爽滑的竹升面,禁不住的大口狂吸…

甚至肥肠粉热辣的汤溅到眼睛里,也要闭着眼挣扎着享用热腾腾的美味!

(大叔,麻辣口味的粉就不要唆了)

就冲这“猛嗑人间烟火”的接地气做派…

网友们就给出了9.5的高分…

这么高分,可是一点都不虚!

首先街头大胃王白钟元大叔本身就是亮点…

他是韩国最具人气的美食家。

他不仅创立自己的餐饮集团,还参与制作了多款韩国美食旅游节目,足迹踏遍亚洲!

英语、汉语、泰语都难不住他…

甚至还能来几句粤语方言!

在综艺节目里经常能看到他的点评推荐…

除此之外,他还参与有[家常菜白老师]、[白钟元的小巷餐厅]、[白钟元的三大天王]等节目…

甚至还有名为[吃睡吃]的美食专题!

吃睡吃?(我的梦想啊…)

看看这名字就知道白大叔有多沉迷于吃了!

除了美食通白钟元大叔坐阵之外…

新开播[街头美食斗士]撇开高级餐厅并拒绝营造高深,飞到目标城市直接逛吃逛吃!

第一站,以麻辣著称的美食之城:

中国·成都

看到这肯定有人会说,白大叔作为歪果仁肯定是去宽窄巷子之类的旅游景点呗…

没错,白大叔的确来到了宽窄巷子。

但人家却直言这里找不到惊喜的美食,转身就从岔路口溜出了宽窄巷子…

看来大叔确实是做足了功课啊!

那么他去的都是什么地儿呢?

大早起,他就在路边买了“红糖发糕”“豆浆”

自己还后悔没买两个…

打开味蕾后,再吃个锅盔开开胃!

(大叔,你中午还吃的下么?)

白大叔吃了锅盔,也没忘给韩国观众普及知识点…

(锅盔由来的一种民间说法)

到了中午他选择川菜的当家代表:麻婆豆腐

早上吃了那么多中午还能继续吃?

不仅吃,还吃到停不下来!

不得不说白钟元作为美食家,不仅懂得高级料理,对民间吃法也相当在行…

麻婆豆腐这种“下饭神器”绝对要拌饭啊!

(口水开始分泌,饿死了)

说到麻婆豆腐就必须要介绍“豆瓣酱”的地位…

白大叔以韩国家家必备的大酱比喻了四川家家必备的豆瓣酱,说明豆瓣酱在川菜中的关键地位…

节目还以“倒放”的形式用40秒还原豆瓣酱酿制!

把豆瓣酱还原成了辣椒和豆瓣…

一上午都在吃,下午就应该消化了…

他又来到成都周边的老茶馆,这里就是老成都们摆龙门、搓麻将的日常休闲场所。

白大叔来这里,或许只是喝喝茶涮涮油…

毕竟晚上要去撸串串了!

靠在店家门口的熊猫上,白大叔才发现来成都旅行的他们吃了一整天而把熊猫忘了…

但转念思考下:

熊猫电视看就好了,美食一定不能错过…

于是他就自顾自的撸着串串,喝点小酒!

讲真,看他吃个不停,我都想吃健胃消食片…

但白钟元还是没放过宵夜再一波!

夜宵时间白大叔瞅准了成都的路边摊:

烤串、炒面、炸洋芋,这样平凡的小吃在我们看来就是下夜班路上随手买来过过嘴瘾…

摄影师的镜头里,炒个鸡蛋都是中华小当家!

从清晨到午夜,从早餐到夜宵…

白钟元丝毫没有浪费时间,不是在细心的吃,就是在耐心找吃的路上!

眼看他似乎除了吃,什么也没说…

但是对饮食的观察就把成都的风貌展现:

麻辣的口味中穿插着多样的味形…

粗陋的茶水却安逸了空闲的时间…

他还因为离开座位被店家收了餐,又从侧面展示了写字楼周边快节奏的生活…

而当人们忙完白天的生活,夜色里大家安心等待着慰藉自己的胃口,等待美食也是一种心态…

这或许就是“吃”的魅力吧!

除了成都,白钟元还去了香港、曼谷等地。

想快速的了解一个城市,或许可以先走过那里的大街小巷,吃遍那里的茶饭羹汤吧!

 2 ) 会吃的男人超帅气

看完第二季之后,就要回头去看第一季了。豆瓣评分9.3。

第一集,成都打头阵。

白钟元也太懂中国了吧?弹幕里都是认领自己地盘的声音。宽窄巷子也就是随便逛一逛,他知道旅游街区隔壁的弄堂才有确实的美味,弹幕里一片认领和赞扬:白老师太懂了,奎星楼街才好吃。

他知道豆瓣酱里有川菜的灵魂,从一碗大肠面,做出红油是统领一切的论断。明明要去喝茶,结果路上跑去点宫保鸡丁和鱼香茄子,拌了两碗饭。

剪辑给力,闪回的效果,加上砰砰砰啪啪夜店Style的BGM,来拍鱼香茄子,太上头。拍一碗炸猪皮汤,BGM是坂本龙一所作《末代皇帝》上膳专用配乐,挠的就是吃货的痒!

他甚至对社畜的工作餐产生了兴趣,大老远跑去点了盖浇饭——还在去添泡菜的时候,剩饭被收了。眼泪掉一地啊!整个弹幕都在不厚道地大笑。

接着还有中国香港,日本东京,美国夏威夷,突出的语言技能可以大吃四方,每个画面都有吃相,会吃,真的太帅气了。

 3 ) 【跟着白老师吃世界】哈尔滨*爆炒腰筋

做一个母语为朝鲜语的人,在电视上看生肉时就对这个奇怪的爆炒腰筋产生了巨大的兴趣。重新在手机端看熟肉时配上了神奇的包菜肉筋……

白老师的发音迷惑了字幕组吧

白老师号称这家店是在飞机上,想起来就会流口水的店。而神奇的是这家店连招牌都没有,甚至在网上想查询他的资料也有点困难。难以想象老师是怎么知道这家店的。

我也信了白老师的话

竟然这家店没有招牌,想要在百度地图上找到它就显得有点困难,唯一的线索就是这家店左边的徐包铺。

幸好在百度地图搜索徐包铺之后发现哈尔滨仅此一家,如果这样的话,那找到这家无招牌的饭店就以为容易了。

这家徐包铺也很推荐,文末粗略介绍

看到了这个店铺的样子,背景觉得熟悉,和电视上完全一样。心里觉得像是伴随着偶像的步伐,走过的每一个地方一样。(没错白钟元是我偶像。算上电视上出现的演员、歌手,我觉得白钟元在我心里超过他们每一个人)

终于亲自光临了

虽然没有招牌,但是根据豆油的介绍这家名叫:老万饭馆。但当我们去的时候在电视里出现的男主人早就已经不再掌勺,也是根据豆油介绍,现在掌勺的是老万家的儿媳妇。

进门之后只点了一道爆炒腰筋,并要了一碗米饭。老板娘告诉我一盘爆炒腰筋的价格是52元,并且现在需要和肺一起炒。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每天能卖出的不多,所以打算和别的内脏混着卖,可以让更多人吃上这道菜。我到店时已经有一桌点了这道菜。而我,之后又来了一桌子客人,他们也点了这个菜,也通知了他们腰筋现在要和肺一起炒。看来这道菜现在至少能卖出3盘了。

原本量少,一天就两盘

52的价格,不能说便宜,但是因为是白老师推荐,打算尝一尝。

爆炒腰筋+肺子

因为觉得如果心中有期待,必定会失望,所以吃的时候,打算降低内心的期望值,客观评价一下。所以当第一口内脏送进嘴中的时候,我觉得它炒的并没有那么入味。但是嚼了一会儿的时候,过了油的内脏散发的酥香味和炒菜的“火味”就弥漫了整个口腔。

本来以为会咸,但是咸淡正好。就算不和饭一起吃,也不觉得咸,却照样下饭。

味道很艺术

之后再把腰筋和肺配上洋葱和大蒜一起吃,软糯的内脏和香脆的蔬菜口感更加好了。

最后一步就是像白老师一样,配上生大蒜。

嗯~

我好几次,在吃完这家之后想:50多块钱,菜量也不是很大,主要是因为部位比较稀少,所以昂贵。我会不会再吃他第二次?

回到了自己工作的城市,却发现自己每天都在想这个菜的味道,竟然很想再去吃一次……嗯,要说好吃真的挺好吃的。

P.S

关于徐包铺

虽然白老师去了张包铺,但是在当地人那张包铺的风评并不是很好。而这家徐包括反而口碑很强,难以置信,竟然在老万家旁边。虽然已经在老万家吃了一顿,但是不能错过,于是拐过去打算品尝一下。

徐包铺的一楼

一进门就是他家的熏酱区。

本着不能错过的心吃了他家的素鸡豆腐,并且点了排骨包子和三鲜包子。

排骨包子,因为事先知道里头有骨头,所以吃的比较小心。据说很多顾客不知道里头有排骨骨头,导致吃的时候磕掉了牙,还要求店家赔偿。

排骨包里的骨头
三鲜包子

徐包铺超出预期的好吃,包子馅咸淡正好,而且三鲜的味道还很鲜美,甚至连排骨的也很浓郁,却不腻。

甚至连熏酱也是并没有因为它是熏酱所以做的很咸,美味至极。而且价格也不贵,性价比巨高。

没错,像白老师一样,吃东西讲究性价比的人,强烈推荐徐包铺。

。。。。,,,

时隔一年半再来哈尔滨。

又吃了他家!!!

真的想起他家就流口水

还是那么棒!!!!

 4 ) [跟着白老师吃世界]成都*陈麻婆豆腐

来陈麻婆豆腐之前,特地在某点评上查看了评分。如我所料,参差不齐。

但都是4星

从节目里大致看出,白老师去的陈麻婆豆腐是总店。为了跟随人老人家的步伐,跟了过去。

地址如上

到了之后看到豪华而又古朴的门面,非常的有文化感。作为麻婆豆腐的发源地,心中充满期待走了进去。

精致而又有特点

进店之前,怀着白老师在这家店吃的很满足的样子,充满了期待。进点之后,看到了在节目里出现的那个经典的雕塑墙。

陈麻婆磨豆腐

节目里头还用这个店铺做了一个动画,来讲陈麻婆豆腐的由来,这里不加赘述。

直接进入重点,点餐环节。

点完菜上茶,不知道什么茶

麻婆豆腐肯定是必点,白老师点的回锅肉也要安排起来。而川菜的代表之一宫保鸡丁也要吃!!!

对这家最最欣赏的一点是:米饭管饱。而且麻婆豆腐,回锅肉,宫保鸡丁都是很下饭的菜。如果米饭管饱就不用担心菜吃不完,饭还没了。

等了一段时间,菜慢慢上齐。

他来了他来了,石锅麻婆

对于延边人来说,这个石锅极其熟悉。拌饭,酱汤,放到石锅里保温性能极好。对于麻婆豆腐,麻、辣、烫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把豆腐放到石锅里是个创新独到的做法。

回锅肉
宫保鸡丁 一坨饭还掉到了桌子上

菜上齐的时间很快,终于可以大快朵颐了。

细节上没想到的地方是,回锅肉大量的韭菜叶和菜的整体味道很符合,给整道菜加上了独特的风味。而宫保鸡丁在吃之前很激动。从来没来过四川,终于能吃到正宗宫保鸡丁了,比吃到正宗麻婆豆腐还让人激动。因为我一直想确认正宗的四川派宫保鸡丁是咸的还是甜的。吃完后发现,是甜的~

来成都后最让自己意外的地方是,虽然川菜也用了很多油,不亚于东北。但是吃起来却不腻。麻婆豆腐里也有很多油,吃起来非常香!!我想应该是潮湿的四川会让人对麻辣的东西非常渴望,即使有油腻的食物进去了也能很好消化吧。

总体上讲,非常好吃,麻婆豆腐,回锅肉,宫保鸡丁没有一道菜让人失望。服务也好。这种虽然是老字号但是价格极其平民的店吃起来也非常放松一点都不让人失望。更让人放松的是,米饭管饱~吃着这些下饭菜更让人没有了负担。

在成都期间吃到了肥肠粉,担担面,锅盔也吃了,陈麻婆也去了。马路边边后来在全国开了分店,而在成都吃的却是同样又便宜又好吃的钢管厂。幸运地在来成都的第二天宾馆下开了一家新的书亦烧仙草,开业第一天半价,也喝了个够,后来也在全国其他地方喝到了。整个成都不缺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同样充满了现代化的青春活力。被都江堰滋养的四川地区人杰地灵,每一家的美食都那么完美,连momo便利店卖的韩式芝士鸡排拌饭都能在那么便宜的价格下放入充足的马苏里拉奶酪,而喜欢麻辣的四川人还能把韩式的甜辣复制的那么接近。每个人对美食的热情与认真的态度是这个城市给我最大的感动。

2020年10月21日重新编辑

时隔2年再入天府,2年改变了太多,而成都还是那个成都。

这回尝试了终点,也是那么好吃!!!太幸福了

我一个人能吃八两饭

麻婆豆腐
图左 夫妻肺片 图右 蒜泥白肉
魔芋烧鸭
回锅肉

 5 ) 等疫情过去,我一定要去一次武汉

家好,我是戴着口罩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多久没出过门,多久没下过馆子了?我反正已经快被憋疯了,无论是写稿的时候还是配音的时候,满脑子都是火锅烤肉烤鸭大盘鸡生蚝奶茶……

好在这届网友动手能力很强,先是跟着微博自制奶茶,又在某音某手上学自制凉皮。用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

是对于我们这些吃货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尝遍全球美食呢?当然有!今天我就要给大家推荐一档韩国美食综艺《街头美食斗士》!这档综艺第一季的豆瓣评分就已经达到9.3分。第二季更是由六千位吃货们颤抖的食指,打出了9.5的高分。

可能有人要问了:这不就是个吃播吗?能比自制小汉堡的老八,和每天一盆小米水粥的冬泳怪鸽高到哪儿去?

可千万别看不起吃播。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吃播,要么你得像大sao那样会做又能吃,要么你得有一个木下那样超人的胃,或是如“普通北京家庭”的大祥哥般殷实的家底。

《街头美食斗士》的“主吃人”白钟元,集众家之所长。在我心目中,全亚洲的吃货我只服三个。中国的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1&2》和《风味人间》的制片人,资深老饕,看他的微博就知道,除了吃还是吃;日本的松重丰,大家应该对他的另一个名字更加熟悉——井之头五郎。《孤独的美食家》拍了七季,他也足足吃了七年;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街头美食斗士白钟元。

可千万别被他憨厚的外表蒙蔽了双眼,这个吃货大有来头!白钟元是韩国最有影响力的餐饮企业家,没有之一。自1993年开始从事餐饮事业以来,他白手起家创立了The Born饮食集团,旗下已发展出30多个品牌,在全球拥有超过1300家餐厅。

粗略估算,老白手底下的产业,一年的营业额高达1239亿韩元!作为美食帝国的绝对领导者,他做的吃播是啥样的,你好不好奇?正好,《街头美食斗士》第二季第八集的取景地,正是被称为早餐圣地的湖北武汉。

让我们看看,他是怎么介绍我们耳熟能详的武汉美食的。既然节目的名字叫《街头美食斗士》,那老白的行程必然不会是在十几家米其林之间来回打转。逛逛夜市,走走早市,出入的都是暗藏在小巷深处的“苍蝇馆子”,吃的也都是最街头的当地小吃:热干面、莲藕排骨汤、鱼头泡饭、糯米鸡……

况且会吃懂吃的老饕们都知道,真正的当地美食往往都藏在小巷里。老白显然深谙此道:拎着菜篮子的大妈是他的向导,门前排长龙的小馆子就是他的目的地。

到了四川一定得吃火锅,去了西北就离不开各种面食,天寒地冻的大东北,没有什么比一盆猪肉炖粉条子更暖心。而到了武汉,第一道美食必须是热干面。

武汉人从来不说“去吃早饭”,他们有个统一的称呼叫“过早”。“过早”的“过”,和过年、过节、过生日的“过”是一个意思。可见武汉人把吃早饭这件事,当成一种每天一次的仪式。老白到了武汉都惊了,周日的早晨8点,早点摊门口已经排满了人。武汉人民对早餐的热情可见一斑。

“过早”届的王者,当属热干面。一碗热气腾腾的热干面,拌上特制芝麻酱,混着香脆的酸豆角,一口下去,碳水化合物带来的满足感在胃肠里膨胀,甭提有多美。

为了照顾到缺乏想象力的韩国观众,他还得绞尽脑汁地形容味道。于是热干面就成了“拌得很香的韩式炸酱面”,然后老白又吃了一口,顿时觉得这个比方有些不妥。

磨了半天,憋出两个字——好吃。

是不是觉得老白也不过如此?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论吃,他比谁都精明:他知道潜江的虾最好吃,还知道小龙虾最肥美的时节是在5-8月,还一边吃一边碎碎念:“现在都这么好吃,要是那个时候吃该多好吃啊!”

喝莲藕排骨汤一定要就米饭,吃米饭也一定要配店家自制的咸菜。这一点倒是很符合韩国人的饮食习惯。吃个炸串,他几乎把整张菜单填满了。

却在酱料的搭配上极为细致,他把店家提供的香辣酱、甜辣酱和孜然酱按照特殊比例混合,毕竟老白就算再能吃,胃的容量也就这么大,得让每一样下肚的美食都发挥到淋漓尽致。

究!到了中午,老白选择了街边的家常小菜馆的沔(miǎn)阳三蒸。

老白点菜有个特点:全程不用翻译,中文点菜毫无压力——据说他的中文就是从中餐馆的菜单上学的。粉蒸肉、粉蒸鱼,甚至点出了这家小菜馆的隐藏菜单:珍珠丸子。

武汉作为中国三大火炉之一,热起来随随便便就是40度上下。这么高的温度别说人受不了,丸子也不易保存,分分钟馊给你看,所以珍珠丸子只有在天气凉爽时出售。不光是菜单,老白对每一道菜背后的故事都如数家珍:沔阳地区距离武汉有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常年遭受水患困扰,没什么东西可吃。当地人只好把肉类混着米饭一起蒸着吃,方便又顶饱,于是就有了沔阳三蒸。

这就是《街头美食斗士》最大的特点:所有场外信息,全都来自白钟元品尝美食之余的絮叨,就像亲朋好友酒足饭饱后的闲谈家常,丝毫没有说教的意味。从食物入手,无疑是了解一个地方的最佳途径。一部成功的美食纪录片就该有这样的效果:让观众对美食产生好奇,进而对诞生美食的国度心生向往。嗦着热干面,来段典故,土生土长的武汉人都未必知晓。说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汉口长堤街有个卖汤面的叫蔡明伟。他的汤面非常受欢迎,客人络绎不绝,经常排队要等很长时间才能买到。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客人等不及就走了,白白流失了不少客人。蔡明伟灵机一动一动动,通过反复试验,摸索出一套“掸面”的工艺——先把面煮七八成熟,然后快速降温并均匀抹上油,这样卖面时,出货量就快了。

但有些事情一旦开了头,就根本停不下来,蔡明伟一直在琢磨该怎么继续提高出货速度,正巧路过一家油坊,闻到了油坊里芝麻酱浓郁的香气。他突发奇想,买了一罐回去拌干面。热干面,成了!吃饱喝足,老白又一边消食一边给观众做起了科普:武汉是全国大学最多的城市之一。之所有有这么多大学,是因为武汉的福利政策非常完善。大学生们从武汉的大学毕业后,可以得到政府提供的创业资助,甚至能解决住房问题。老白了解这些知识,当然不是为了做什么学术研究。因为大学多了,年轻人就多;年轻人一多起来,自然会有很多年轻人喜欢的美食!

害,原形毕露了,说白了还是为了吃。烤洋芋、炸豆腐、烤冷面,这些全国所有大学门口都有的平凡货色肯定入不了老白法眼。他去大学城周边只为一碗藕粉。

湖北省是由1000多个湖泊组成的省份,莲藕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而武汉独占了其中十分之一。莲藕对武汉人的意义,就和土豆对韩国江原道人的意义一样,属于从小吃到大,早就吃腻歪了。可背井离乡时,又最想念。藕粉绵密润滑的口感,藕断丝连的粘稠,对于美食严重匮乏的韩国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稀罕玩意。节目组用镜头倒放的独特形式形式,配合动感的背景音乐,从一碗搅拌均匀的藕粉开始,逐步还原藕粉的制作流程,逐一呈现制作过程中使用的食材。

冲泡、研磨、洗刷,最终定格在沾满河泥的新鲜莲藕。这一串镜头让见惯了藕粉的我,也大感惊奇:大自然给予了人类多少神奇的馈赠,而人类又是如何凭借灵长类的聪明才智,将简单的食材烹调到想象力的尽头。按理来说,一档节目到了这里应该有些升华,来几句感慨。《舌尖》和《风味人间》宏观绘制中华美食版图;

《人生一串》和《宵夜江湖》微观雕刻百姓生活。

但《街头美食斗士》居然就这么突兀地结束了……乘兴而来,尽兴而去,饥肠辘辘而来,酒足饭饱而归,何等潇洒!

这期《街头美食斗士》拍摄于去年十月,而现在持续扩散的疫情,让过早成了一种奢望。不胜唏嘘。樱花漫天的江城,不管春夏秋冬,永远都应该是热气腾腾的。相信芝麻酱和油香弥漫的过早,就在不远的春暖花开时。今天就说到这里,我去煮碗面解解馋。拜了个拜。

 6 ) 这才是美食的正确打开方式

白大叔第一集就去了成都,原谅我真的对他挑不出毛病,解说的食物都是专业级别的,关键是你能感受到他对于美食的心态的包容,完全没有所谓的政治立场,太纯粹了,真的是个超级会吃的大叔,看一集就喜欢上他了。这才是我大中华美食的正确打开方式。你我皆凡人,庙堂之高,江湖之远。芸芸众生,也只消一碗麻婆豆腐。

 短评

看到第一集的豆瓣红油、肥肠粉、蘸水豆花,当然还有串串,作为四川人,没想到拍出成都地方美味精髓的居然是韩综,另外做吃货真的要像白叔一样懂行,一个地方最让人流口水的果然都是街角小餐馆或是路边摊。

3分钟前
  • 简纹
  • 推荐

五星推荐了!TVN真的超级会拍!主角是一个男人+无数街头小吃,第一集去的成都,第二集去的香港,白老师不仅中文10级而且很会吃+很懂饮食的来源。拍摄没的说,后期剪辑很独特(BGM基本都是古典or摇滚,想象一下它们配合着街边小吃的感觉)!做饮食的过程收音都是ASRM级别的,CG也很棒

5分钟前
  • 赤膊姑娘
  • 力荐

白大叔很懂很尊重当地的饮食文化啊,猛拉好感。

6分钟前
  • 慕詩
  • 推荐

很难想象一个富豪级别的餐厅老板居然有这样的动力来做综艺以及极富亲和力,稍微看了看他之前的节目,也许这就是实力吧。

9分钟前
  • 其实还可以
  • 力荐

我就知道这东西一旦点开我今天就没法干别的事了!不得不佩服韩国美食节目的企划,观光街旁边的真美食店、当地上班族的午餐菜单,这些绝对不是中国综艺能想到的切入点。而且说真的我一直觉得,日本人说什么东西好吃都带着点礼貌性质,不能尽信;但韩国人说好吃的东西感觉就是真实的好吃!

10分钟前
  • 王大根
  • 力荐

啊!白老师!我的生命之火!我的欲念之光!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11分钟前
  • 力荐

刚开始看的时候感觉更像纪录片,但现在看就是活色生香的美食真人秀。

14分钟前
  • 波波维奇
  • 力荐

最近一直在看viuTV 顺便撸了这个tvn的综艺 每每新电视台出现给旧卫星媒体带来的冲击真的很大 期待大陆业界大佬们有钱不要投拍烂电视剧了 建电视台吧==

17分钟前
  • 退休tony王师傅
  • 推荐

只是一个寻常美食综艺,tvn的用心程度、拍摄技术和审美,以及白老师的准备,值得舌尖三全体制作方好好膜拜学习一下。

21分钟前
  • 刀豆
  • 力荐

韩国人眼中“舌尖上的街头美食”,白主妇懂得太多,是真正懂得吃的人。后期加十根鸡腿,bgm魔性但正合适,第一期成都看的我口水直流!

23分钟前
  • 栗子侠
  • 力荐

一个韩国人,对亚洲美食和文化这么有了解,一定是一个高尚的吃货

28分钟前
  • 我的左脚
  • 力荐

还不错,看了第一集,韩国版的舌尖上的成都,哈哈,要不是下雨,我都想出去吃了。

29分钟前
  • 柠檬海盐
  • 推荐

舌尖上的中国制作组 紧张起来吧!!!

32分钟前
  • 力瓦
  • 推荐

看了成都篇,TVN的拍摄和剪辑都太棒了吧!白老师的讲解让美食节目也变得有趣多了,后期的倒放很有创意,CG也很良心,并且!非常下饭!!

35分钟前
  • 吃草的兔子精
  • 力荐

因白大叔才好奇点开这吐槽八百遍的片名(另一翻‘街头大胃王’=͟͟͞͞(꒪⌓꒪*))不用旁白和慢镜头添加情怀,有只要是吃的什么都懂一点的可爱白钟元,还有美食记录里绕不过去的生活和当地人(第二天就关门的热狗铺这段偶遇记录太唏嘘动人)

36分钟前
  • 六六六壹
  • 力荐

地摊美食,出门旅游最佳指南

38分钟前
  • 马上要有人鱼线
  • 力荐

震惊,某韩国著名吃播博主居然在成都闹市街头痛哭流涕,只因半碗猪脚饭被提前撤走!

40分钟前
  • 搬砖侠
  • 推荐

这才是真正的吃货!远离闻名的所谓小吃一条街,深入当地人熟知的美食聚集地,寻找上班族吃饭的地方,实惠美味地道这才是地方美食真正的含义所在!后期制作还是一贯的精心,倒放有创意,深入浅出的讲解食材、食物的来源,制作,品美食的同时还学习餐馆经营之道,烦请国内节目抄袭前认真学习一下。

43分钟前
  • !nspiration
  • 力荐

白钟元叔论好吃和独食的热忱不输《孤独的美食家》的五郎,论懂行的程度不输一般美食家。最难得的是虽烟火满身却不油腻,虽温暖而不平淡,偶尔流露出几分同龄人身上罕见的鬼马撩骚傲娇气息更让人欲罢不能。这部《街头美食斗士》因着还有旅游的因素倒带着几分独行(美食)侠客探世界的浪漫和潇洒。

46分钟前
  • 凤镜夜
  • 力荐

胖胖的会吃的男人穿着日常的衣服,他没有超强民族自尊心而言其他,只会好好吃和好好介绍所在地的美食。节目就像主持人一样“从来不爱买旅游物品因为是爸爸的角色才不得不买相比起来只想吃”。整个节目满满的美食和真诚,以及符合期待的韩国后期剪辑制作能力,最终呈现给你最简单的街头小吃之美。

50分钟前
  • 我爱吸管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