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集数过半,看剧有些感想,浅谈一下。
这部剧虽然大多谈论的点都在于高家为的出轨、小三、小四,甚至女主报复,但是我觉得他更多的是想通过剧中四位主要女性的故事、对话及观点,让我们学习或深思,如何适当处理男女关系、婚姻关系,亦或者闺蜜关系。
【男女关系】
实话说,现在的离婚率、生育率那么低,最大的原因就是社会的发展,导致女性意识的空前觉醒。女性更大批量的走入社会,走入各行各业,并成为顶流支柱。所以慢慢的,女性发现可能生活中没有男性也可以过的很好,甚至更好。因为不需要花费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去维持一段并不怎么稳固的关系,因为不需要面对争吵、矛盾去失望、难过,甚至歇斯底里,因为不需要去疑心疑鬼的分析他是不是有别人的。
这个社会,也不是因为电视剧,是因为更多的真实案例,告诉女性,其实男性,很多男性,都是不靠谱的,都是会带来消极情绪的。所以专家们开始要求,女性剧减少,不能太过于展现女性意识。但是没有就代表着女性意识会降低吗?不会的!只会有越快越多的清醒女性。
剧中,小雨和自杀女孩的事儿令人唏嘘,但这也很真实。生活中,真的有很多女性是恋爱脑,是不服气,不服输,所以一直选择,去面对一个明显知道要远离的渣男。因为不想相信他真的不爱自己。其实,女性应该都学习一下方糖,就是独世清醒,早些断舍离,也早些远离痛苦。但是这种事儿,其实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婚姻关系】
“婚姻,让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成了最亲的人,他们分享彼此拥有的一切,也共同面对一切。基于爱而产生的关系,是最幸福的,但也是最不稳定的。因为一段婚姻的开始,需要两个人彼此都愿意,而结束,只要有一个人有了这个念头,就结束了。妻子从来不是一个稳固的身份,但是当我们成为妻子时,似乎从没有人想过,这个身份有一天会结束。我们从来没有做好失去的准备,所以在感情发生变化时,才会拼命想办法自保,但是要保住什么呢?是感情?爱人?是妻子的身份?还是自己的利益?我们到底有没有想过,我们真正怕失去的是什么?”
作为一个还没有处于婚姻关系中的人,婚姻关系是复杂的,做出决定的那一刻、踏入婚姻的那一刻,对于女性来说,都是神圣的。因为他代表着,你即将面临的责任,已经不再是孤独一人,而是一个家庭。而家庭即意味着未来可能有孩子,面临着更多的责任和担当。
很小时候,就有想过,当你以后有孩子,但是面临出轨的时候,你会怎么选择。因为小,也因为从小单亲长大,我觉得我可能会隐忍下去,继续生活。但是随着年龄增长,我慢慢的改变了这个想法,离婚,通俗讲,因为“狗改不了吃屎”,因为吸毒的人复吸的可能性很大。一旦他踏出去那一步,就代表着他可能会第二次。很多夫妻面临这种情况,最后的结果都是不同。有人会歇斯底里,一定要两个人去“地狱”;有的人会酷一些,说离就离;而有的人可能挣扎一下,给个重新开始的机会,继续过下去。
小时候,很不理解,为什么有的女人面临这种情况会那么崩溃,会那么的不顾人前,那么的歇斯底里,长大后,会理解一些,因为不服气,因为不能接受,也因为不想失去,就如方糖提出的疑问,“我们真正怕失去的是什么”,可能每个人都不同。
还有,这部剧有个新颖的点,就是当方糖面临出轨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失去怪罪丈夫,而不是小三。就虽然小三也是错的,但是在一段婚姻中,最错的应该是那个出轨的人,也就是丈夫。因为一旦高家为想要出轨,那么就会有小三,哪怕不是马晓欧,也会是别人。这一点很正确,所以我也就很不明白,那些打小三,甚过于教训出轨男的妻子。我觉得这不是在替小三说话,而是更真实的去面对出轨这件事儿。
【闺蜜关系】
不论什么关系,其实中间都会有界限。虽然每个人的界限不同,但是对于闺蜜来说,好像对方的伴侣就是这个界限。曾听过真实例子,闺蜜因为发现男的出轨,告诉了女生,最后女生和男朋友在一起,却和闺蜜分开了。生活中,好像这么例子很多,还有什么“防火防盗防闺蜜”,所以慢慢的,女性都会对好友的伴侣、甚至于好友的爱情、婚姻产生很明显的界限感。所谓任何的关系都经不考验,可能闺蜜关系也是,有的点就是自己所独有,而不能为他人所知的。
都说当代年轻人进入并维系一段亲密关系,变得越来越难,但谈恋爱的需求是不会消失的,于是有了铺天盖地关于求偶、恋爱的经验贴、情感课。然而,如何解决一段不健康的亲密关系,却不是这些内容里最主流的声音。
也许后者是一件更私密的事,当一个人在婚姻中体察到不舒适了,大概率会先跟朋友吐槽然后自己挣扎。而在挣扎的过程中,又有大多数人会陷入自我反思或得过且过。毕竟,没有人能完全旁观者清地去看待自己的感情,触碰那些隐藏在婚姻生活中的问题,往往需要很大的勇气。
在影视剧中,敢于冒风险去直接呈现、讽刺婚姻痛点的并不多,因为创作者需要赌观众带着“不适感”还能继续看下去。之前看改编自伯格曼迷你剧的《婚姻生活》,这部剧将夫妻关系的残忍与纠缠展现得淋漓尽致,我看完难受了好一阵,但这不影响它是一部好剧。
最近新出的国产剧《妻子的选择》,也让我感受到了类似的扎心。它太真实了,前三集就讲明白了那些隐藏在亲密关系中的陷阱——
全职太太方糖拥有一段看上去完美的婚姻,职业情感专家丈夫对她温柔体贴,经济条件也相当好,但实际上她是丈夫的免费替笔与后勤。
第一集的那场结婚十周年宴会,就用一个情节证明了方糖的状态:在临上台前的最后一刻,她发现了丈夫领口明显的口红印。放在一般妻子来说,此时就算不当场大闹,也起码该翻脸了,但方糖却主动在替丈夫找借口:
“是谁啊,离你那么近,倒在你怀里了?”
见此情形,丈夫自然就坡下驴,编了个漏洞百出的借口搪塞过去了。
没有吵闹,甚至没有微愠,方糖就像没事发生一样,继续云淡风轻地做着她的好太太。
可真的没事发生吗?往后看,方糖在上台的过程中,眼睛如扫描仪般扫过全场女性的嘴唇——她早已将口红印的色号记在脑中,虽然不露声色,但她心中早就已经锁定了那枚口红印的来源。而后面的情节发展,也证明了她直觉的准确。
就算婚姻幸福,就算丈夫买了爱马仕的包,貌似尽到了义务,但做一个优秀的后盾、透明人,对女性来说,是好的选择了吗?
面对丈夫出轨的蛛丝马迹,到底是当场撕破脸、还是隐忍、复仇?方糖后面的选择,成了这部剧最大的悬念。
除了“妻子”的选择,这部剧还刻画了多种不同性格、年龄、家庭、职业的当代女性形象:大受追捧的情感专家齐妙教无数人谈恋爱、办幸福婚姻讲座,回到家却要面对黑暗、冷漠的气氛;女孩小雨在恋爱的泡沫里死心塌地付出,而双胞胎姐姐大雨却在搞事业,剧情的悬疑感让观众不禁怀疑小雨是过去的大雨。
每一条线都指向一种亲密关系,当危机浮出水面时,她们会怎么做?她们在面临情感、事业和家庭困局时,会有怎样的自我觉醒与成长?这部剧想要讲述的,其实并不仅仅局限在“妻子”的选择,而是带着我们每个人去思考自己的选择。
孙莉饰演的方糖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作家,她在剧中贡献了很多值得反复琢磨的金句。她抛出了一个问题:
“婚姻让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成了最亲的人,他们分享彼此拥有的一切,也共同面对一切。基于爱而产生的关系是最幸福的,但也是不稳定的,因为一段婚姻的开始,需要两个人彼此都愿意,而结束,只要有一个人有了这个念头时,就结束了。
妻子从来不是一个稳固的身份,但是当我们成为妻子时,似乎从没有人想过这个身份会结束。我们从来没有做好失去的准备,所以在感情发生变化时,才会拼命想办法自保。但是要保住什么呢?是感情?爱人?妻子的身份?还是自己的利益?我们到底有没有想过,我们真正害怕失去的是什么?”
一个人首先是自己,才能是一段关系里的某个角色。我很期待方糖在后面的剧情里,一点点回答她提出的这些疑惑,还有其他角色的“绝地反击”。
遭遇一段不健康的亲密关系,一定是痛苦的,但不需要为这段经历有所耻感。面对它,就当自我修炼了,千万不要就地妥协。愿每个人都有选择的底气和勇气。
看到八集越看越气,这剧里的人怎么每个人都能让人讨厌,除了方糖闺蜜还不错,其他人都是什么鬼?一个好像洞悉一切的妻子,整天绷着个脸,求求孙莉干啥都好别演戏了吧,台词难受表情难受,表演毫无层次感可言!袁文康倒是演得心机重重,可最近接渣男也接的太多了,爱惜下自己羽毛吧,我都快代入演员本人了。另外王真儿那个角色也是有病,自己妹妹被男人pua自杀,天天就跟全世界有仇一样,主动挑拨别人婚姻,对自己男人没个好脸色,就算奇妙是个唯利是图的商人,可是人作为老板,对她来说也很不错啊,至于把人往死里整嘛?真的神一样的编剧!马吟吟的小三更不要说了,三观太不正了吧,天天寻死觅活的,既然人家老婆都找上门了,还和男的纠缠不清…吐了这剧。
在女主方糖(孙莉饰)盛大的生日宴上,她的丈夫高家为(袁文康饰)当着所有亲朋好友的面,向她再一次表达自己的爱意,送上自己的承诺,当然还有昂贵的生日礼物,爱马仕经典款constance包。
盛大的生日宴是高家为送给方糖一年一度的仪式感,足以让在场所有人艳羡不已。
高家为事业有成,是知名情感专家。方糖是全职太太,是他的“贤内助”——不光是生活上的,也是事业上的。实际上,高家为的发言稿和发表的文字观点,都来自于方糖的代笔。
方糖曾经是一位优秀的医生,为了支持高家为的事业(为高家为代笔)才辞职成为家庭主妇——剧名《妻子的选择》也许从“是否改放弃自己的事业,成为家庭主妇”这一选择就开始了。
当然,这一“选择”也远不止于此。童话般的生日宴,模范式的婚姻,这一切包含着太过度的“表演性”,很难说有多少真实,有多少是出自高家为职业形象的需要:拥有一个完美的婚姻,无疑对于身为“情感专家”的他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加分项。
方糖与高家为“模范婚姻”的背后,隐藏着多少暗潮汹涌?这些不完美的充满着危机感的线索,与完美生日宴间隔着同时展现,以悬疑剧的气氛和手法,讽刺地将婚姻中的欺骗一环一环地剥开。
方糖无意中发现了昂贵的白色女包购买小票,自己却没有收到那个包。这个包是给谁买的?高家为出轨了吗?生日宴当天,高家为衬衫领口出现了可疑的口红印,这是出轨的证据吗?
过了不久,高家为送上了购物小票显示购买的女包,说那是为她准备的纪念日惊喜。高家为解释唇印是因为去洗手间时不小心被人撞了一下,生日宴当天的酒店监控也刚好拍下了这一幕。所以这一切只是误会和巧合吗?
还有改掉的手机密码,不断打来的陌生电话,丈夫车上遗落的属于女性的可爱耳机……种种蛛丝马迹,让方糖忍不住怀疑。怀疑如蔓草,无声无息地在黑暗里生长,渐渐无孔不入。
我们也跟着方糖的视角,开始寻找证据。对比口红色号,寻找同款包包的使用者,观察高家为身边每一位女性,从合作伙伴,到下属。
在寻找高家为出轨证据的过程中,方糖克制,冷静,不动声色。她想找到的到底是“出轨的证据”还是“没有出轨的证据”?也许她自己也不知道。可是“没有出轨”又要怎么证明呢?怀疑一旦发生,就再也无法消失了。
再不动声色的妻子,在调查的时候,都不可能不引起出轨的丈夫的注意的。高家为当然也早就发现了。《妻子的选择》在拍摄手法上呈现出一种侦查与反侦察的悬疑节奏,更像是一部谍战剧。
当然,我们比方糖拥有更高一层的上帝视角,我们更早一点发现,高家为确实出轨了,出轨对象就是他公司的下属,马晓欧(马吟吟饰)。
事业有成的男人对多年的婚姻产生了厌倦,又被年轻漂亮的女性吸引,这简直是婚姻伦理剧里经久不衰的桥段。当然,在这样的故事里,男人们总是以一种上位者的姿态自居,无论是对身为家庭主妇的妻子,还是对于出轨对象的年轻女性。
内有体面的婚姻与太太装点门面,外有年轻漂亮的情人寻欢作乐,简直是是高家为这样“成功男人”梦想中完美的配置,是他们梦想中古典主义的“娇妻美妾齐人之福”。
可是,事实总不会让他们如意的。高家为的情人马晓欧,显然就并不是他期待的那种花点钱送个包包就能乖乖听话沉默着当个完美地下情人的女生。
马晓欧期待着取代方糖的位置,不管是出于何种心态,也许是她自认为的“真爱”,也许是对高家为所展现的“成功的个人形象与家庭形象”的向往,也许也有一种“我赢了证明我比较强”的心态,也许是所有这一切情绪的杂糅。
方糖与马晓欧,隔着高家为隐隐交锋了几场:马晓欧把高家为送给自己和方糖的同款包包放在高家为车上,马晓欧跟着高家为和方糖去杭州,还有方糖与马晓欧之间那些更日常琐碎的微信对话。
剧集更新到现在,方糖已经通过行车记录仪拍摄的视频知道了高家为确实出轨了,出轨对象就是马晓欧。
那么下一步,她要怎么做?是摊牌,还是隐忍?我们不知道。这是剧名《妻子的选择》留给我们的悬念。
如果把这一题放到“豆瓣劝分小组”,那网友们肯定会说“离婚,下一题。”可生活本身永远都不是简单的习题。
要告别过去习惯的生活状态,自主砍断亲密关系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这需要巨大的勇气,哪怕明知道对方出轨也一样。人总是害怕失去,高估眼前的痛苦,而低估将来的痛苦。“就这样算了吧,忍忍就过去了。”许多人就这么说。
更何况,人选择婚姻,真的只是为了“真爱”吗?稳定的社会关系,体面而富裕的生活,生活上的支持,这些也都是婚姻带来的红利。多少全职太太们因为无法放弃这些而选择隐忍。
方糖,剧名中这位“妻子”,究竟会做出何种选择?从方糖这个角色本身的人物刻画上来说,她能干,哪怕身为全职太太也保持着自身的爱好与交际圈,保持着独立的人格。
我当然期待着她能够破茧重生,走出婚姻的困境,走向自我觉醒与反击。下面的剧情,会是这样的走向吗?
夏天,这个名字和人一样绚烂的女孩子,打开已婚老板的对话框,编辑好暧昧短信,按下了发送键。
在前八集各路人马暗流涌动的交锋里,夏天是一个被略过的路人甲。
随着方糖抽丝剥茧地侦查,她作为新的第三者,才终于浮出了水面。
至此,全职太太方糖和情感专家高家为的这段为外人称道的完美婚姻,已然是拥挤不堪了。
《妻子的选择》这部剧以方糖和高家为的婚姻关系为主线,但讲的并不仅仅是方糖陷入婚姻困境时的选择,它也不是一个斗渣男、斗第三者的狗血爽剧,它是一部女性群像剧,更多呈现的是女性自救、互助、成长的故事。
01 不一样的女性群像剧
这几年,女性群像剧成了热门题材,大多以年龄、职业、家庭背景、情感状况为标签内容,组合叠加,塑造不同的人设。
独立果敢的职场女强人、天真善良的可爱少女、古灵精怪的富家女、平凡接地气的普通女孩、大龄未婚的倔强女人、为家庭操碎了心的全职太太,在各个剧集里以不同的名字出现。当我们审美疲劳的时候,又出现了网店店主、网红博主等紧跟时代的新鲜人设。
我们看到了形形色色的,或大放异彩或惊掉下巴的女性角色,不缺代表性、也不缺话题性,但人物之间的关联度、情节的交织感却常常被忽视。
《妻子的选择》则在这方面让人眼前一亮。
方糖、齐妙、大雨、马晓欧,这四个人既不是大学同学,也不是合租室友,他们之间的关联不是某一种简单的社会关系的联结,而是像一根藤蔓上交缠的茎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作为全职太太的方糖,发现了丈夫出轨,首先怀疑同为情感专家的齐妙,后来又得到了齐妙助理大雨的帮助,拿到了丈夫出轨马晓欧的直接证据。
齐妙是方糖丈夫曾经的导师,现在的合作伙伴。为了自己的事业发展,齐妙在方糖和高家为的婚姻里掺和不少,小到给高家为打掩护,大到帮高家为说服第三者打胎。同时,齐妙是大雨的老板,也是大雨妹妹错误情感观的授业者。她们两个人的关系,堆叠着信任与猜疑,像阳光下的泡沫一般,时刻牵动着观众的心。
目前看来,除了大雨和马晓欧没有一对一的情节,四个角色,排列组合,几乎两两都有交集,每个人之间的牵绊也随着情节的发展越来越深,这是我喜欢的群像剧的感觉。
02 角色背后的问题与答案
方糖、齐妙、大雨、马晓欧,每个角色都带着自身的问题而来,也在身体力行地向我们展示她们的答案。
方糖的问题,是婚姻安全的问题。
丈夫为自己举办了高调的生日宴会,但衣领上却出现了不是自己的口红印。给丈夫洗衣服的时候,从口袋里掏出了买名牌包的发票。丈夫下班回家后,一再挂掉同一个电话号码。
种种异常,给完美婚姻撕开了一个口子。于是不断地猜疑,不断地得到所谓的解释,仿佛陷入了莫比乌斯循环。后来,她终于找到了直接的出轨证据,结束了无止尽的猜疑。
又累又绝望,方糖可以立即结束这段婚姻吗?
她不能。结婚十年了,她为了高家为的事业,甘心辞去在上升阶段的工作,隐身在幕后做代笔。她不知道高家为有几家公司,不知道公司有多少营收,不知道家里有多少钱,不知道钱放在哪张银行卡里,当然银行卡的密码,更是她的盲区。贸然离婚,方糖可能失去的不仅仅是一段婚姻,更是她这些年台前幕后的付出。
婚姻是美丽而危险的,方糖的经历告诉我们,一定要有建立婚姻安全的认知。一不能放弃自我成长,二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利益。
方糖之所以还有选择,是因为她虽然当了全职太太,经济上依附丈夫,但她的思想和人格完全独立。她在闲暇时写作,给高家为作内容输出,把对婚姻的思考与感受变成文字。这种能力是她的无形资产,是离婚时也分不走的财产。陷入婚姻困局,短暂的痛苦过后,也是她的独立支撑她及时醒悟,搜集证据保护自己的利益。
齐妙的问题,是良心与流量的抉择。
齐妙是一个很奇妙的角色。
她虽然向外输出“毒鸡汤”,在职场搞小动作,是一个观感上的坏人。但她又给工作出色的大雨涨工资、分股权,给予难得的信任。也会在“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场景里,对受到伤害的女孩子表示一定的慰问。好像冷血,又好像热血。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情观,有人认为在感情里应该独立自我,有人认为撒娇女人最好命,有人认为自己的温柔包容更能稳定一段关系。
感情观没有绝对的对错,但作为公众人物,输出观点需要谨慎。齐妙的问题是,她输出的根本就不是自己的感情观,而是能带来流量带来利益的感情观。甚至没到谨慎这一层面。
她跟你说,要做低伏小,抓住男人的心,自己却对丈夫漠不关心。
她跟你说,要做一个娇妻,自己却在职场上杀伐果断。
她跟你说,凡事要自省,要从自身寻找问题,自己却自信、自我,面对丈夫提出的离婚也只是短暂地反思了一下,反思之后的行动是拿离婚炒话题。
大雨曾经试图把齐妙往良心这一面拉,但被一个电话打断了。最终齐妙会往哪个方向走,很期待她带给我们的答案是什么。
大雨的问题,是情绪绑架。
从国外奔波回家,满心以为会迎来妹妹的撒娇、亲昵,没想到看到的是少女的鲜血流淌在一个雨夜里。
从小一起长大的妹妹选择在花样的年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样强烈的情感冲击,她自己承受不了,她需要有对象宣泄。这个宣泄的对象是抛弃妹妹的韩潮,也是误导妹妹的齐妙。
所以她去齐妙的工作室卧底,准备揭穿她的真面目。她跟踪韩潮,搅黄他的每一个项目,甚至开车撞他。
其实她可以学习一下方糖处理问题的态度。对待马晓欧,大雨建议方糖把她放在敌对的立场,但方糖没有被情绪裹挟,她认为马晓欧同样是受害者,愿意帮助她认识错误。
偏执的报复不可取,首先稳定自己的情绪,然后用正当的方式让对方付出应有的代价,才是合适之举。
马晓欧的问题,是爱情是否凌驾道德。
虽然马晓欧跟高家为要100万,但她其实不贪钱。这一点,在之前高家为给她50万分手费的时候,就能看出来。
她贪的是爱情。是这个男人等在公司楼下送她回家,是他给她煎蛋,是他们在那个一室一厅的小房子里相聚的片段。
可她终究是太年轻了,相信男人嘴里和妻子没有感情的鬼话,觉得插足别人的婚姻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尽管知道自己有些不对,但似乎隐约听说,不被爱的才是第三者。
甜蜜盖过了心慌,直到二人的关系浮出水面,高家为要同她分手,她还试图和他一起面对这一切,沉浸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爱情高歌里。从高家为的车上走下来,她没等到他来追她,等来的是车子一骑绝尘,满地尾气。
好在方糖带着新的第三者消息点醒了她。
爱情是否凌驾道德,她的问题不用等到最后一集,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03 灰度色彩的意义
最后,想要说的是,《妻子的选择》展现了婚姻和人际交往中的灰度色彩。但它并不意味着不阳光,也不是在传播所谓的焦虑,而是给我们打了个样。以后,当我们遇到类似的婚姻和情感困局的时候,不至于绝望痛苦、茫然无措。
需要凝视的深渊,方糖、齐妙、大雨、马晓欧都帮我们看过了。
希望我们带着她们的参考答案走好现实生活中的每一步。听别人的话,做自己的决定。
文:杉姐
最近在刷一部湖南卫视的新剧《妻子的选择》。
说实话,我是冲着阔别银幕12年的孙莉来的,就想看看这位全职太太现在的状态。
但刷了4集之后,竟然发现这部剧意外的好看。
不仅故事本身有深意、接地气,节奏也相当紧凑,还惊喜的呈现出悬疑剧反转、刺激等元素。
《妻子的选择》聚焦了当下非常热门的网络人物——情感专家。
这群人,表面看起来,身材好,皮肤好,事业成功,家庭美满。
最让大家羡慕的是,他们永远从容、有同理心,一开口就是鸡汤金句。
每次在公众场合提起另一半,一定会忽然温柔,并对对方赞不绝口。
但,《妻子的选择》 用抽丝剥茧的方式,展示了他们的真实状态。
他们的婚姻,分明就是一档有剧本的真人秀节目。
01
方糖(孙莉饰)和高家为(袁文康饰)是结婚十年的夫妻。
之所以能成为故事的主角人物,完全是因为他们的生活一直以来,都“非常完美”。
高家为是知名情感公号的号主,有影响力、吸金能力强、有大房子,是那种头顶光环的成功人士。
你们不一定认识他
但你们一定看过他的文章
哪怕你自己没有微信或者微博
你周围的朋友、家人孩子另一半,一定转发过他的观点和一些文章
但最让他感恩的不是事业的成功,而是家庭的幸福。
妻子方糖有颜有才,温柔大方,还能帮他写稿、改稿,标准的贤内助。
两人既有老夫老妻的温暖与默契。
比如,方糖每天都会做一大桌菜等高家为回家,忙完一天工作的两个人,还能一起喝一杯。
高家为每年都要为妻子大办生日宴,在生日宴上大方宣布方糖说他“一生挚爱”。
每逢周末,就要跑到岳父家去做饭,每年必须强迫岳父母出去旅行,不去就要把钱直接打到账户。
也有如胶似漆小情侣那样的高甜瞬间。
比如,两人走到哪里,都还是要手牵手。
高家为会藏好精心准备的礼物,就为给她惊喜。
方糖多看别人的包包一眼,他马上就会记下型号,为妻子买下来。
都说中年男人,事业为重,但每次妻子有情绪,高家为宁愿迟到甲方被罚酒,也要照顾好方糖的情绪之后再离开。
更不可思议的是,两人结婚十年,丈夫对妻子还保持着热恋期的火花和冲动。
但,忽然有一天,方糖在高家为的兜里发现了一张女性奢侈品专柜的小票,商品不是买给自己的。
而从那天开始后,越来越多的线索,开始浮出水面。
高家为的消费账单,开始猛涨。
手机忽然换了密码,一个陌生的号码被他反复拒接。
他去见客户后,衣服领子上有口红印子。
他的车上,有年轻女孩喜欢的那种耳机。
送给方糖的包,高家为车上居然还有另一个。
而此时,方糖才意识到,丈夫作为一个知名情感公号的号主,每天面对着身边众多的靓丽女性,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
于是,她开始暗中侦查高家为身边的每一位女性。
从口红色号、到同款包,都成了她的调查对象,虽然表面上风平浪静,但方糖心中,早已草木皆兵。
让方糖第一个起疑心的人是齐妙——另一位情感公号的号主。
齐妙经常和高家为一起合作,两人一起出现在各种商业场合,是“棋逢对手,也乐逢知音”的完美搭档。
私下里,两人交情颇深,各种肢体动作,从不避讳。
02
《妻子的选择》是一部女性剧,,除了女主方糖,剧中还有四位重要的女性角色。
齐妙,经常和高家为合作的另一位知名情感号号主。
在外人看来,她的生活,如高家为一样光鲜。
她总是在各种场合,讲起自己的丈夫。
说他温文尔雅,帅气迷人。
结婚多年,早上醒来的第一句话,还会说“我爱你”。
虽然现在还没有太多剧情涉及齐妙的老公,但从她晚上回家后的一个镜头,就交代出了,两人关系并不好。
《妻子的选择》从情感专家本身入手,揭开了他们光环背后的大型修罗现场。
但故事的笔触并没有在这里止步,而是延伸到了情感专家涉及到的受众群体。
女孩小雨,是个“结婚狂”。
第一场戏,就是穿上白色婚纱,去酒吧跟男朋友韩潮求婚。
小雨善良、乖巧、天真无邪,怎么看都是那种男人会抢着娶回家的好女孩。
但她爱上的,偏偏是个渣男。
韩潮在酒吧,表面上拥抱了穿婚纱求婚的小雨。
但实际上,他根本就不想娶小雨。
他会说,我很爱你,但我不想让你吃苦,所以现在还不能结婚。
但,面对别的女孩,他又会上演另一套山盟海誓。
韩潮不爱小雨,但却想拥有小雨24小时的照顾,做饭、洗衣、打扫卫生......他需要一个免费的保姆。
小雨这样的女孩,哪怕是被pua了,也还不自知。
男友叫她去看心理医生,她第二天就真的会去,而且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
疯狂想得到爱,想抓住爱的小雨,正是齐妙这类情感专家的猎物。
一句“你为什么抓不住他”的广告语,让一直以来在悬崖边徘徊的小雨抓住了救命稻草。
她去买齐妙的书,听她的课,把她所有的金句背下来。
并且,真的相信“他不爱我,是因为我还不够好”,哪怕负债累累,也要让他开心。
于是,小雨再次被消费,陷入了新一轮的pua......
不要觉得这种剧情离我们太远,在我们的生活中,谁没有为爱失意的时刻呢?谁没有在那个时候 ,看过几个情感攻略,刷过抖音上的爱情毒鸡汤呢?
“十招拿下他”“男生爱你,必须要学会的小动作”“怎样穿衣,他才最喜欢你”......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只有优秀的人,才配得上更好的生活,包括爱情。
而她们享受的优质爱情,又滋养了她们的身心和事业,所以何时何地,她们如沐春风。
从这个点来看,我们焦虑,是被各种媒体放大了的。
而这种现象背后的市场和对一个人的影响,细思极恐。
03
《妻子的选择》不是单一的情感剧,,复线职场部分也相当精彩。
故事一开始就沿着两件小事展开。
第一件事:方糖养了很多年的柴犬,被高家为带出去散步时丢了。
方糖一边要查找柴犬的线索,一边又因为空闲时间忽然多起来,开始发现丈夫的地下情。
第二件事:高家为和齐妙要合作一档新节目,两人表面上相互加油打气,实则暗地里牟足了劲想把另一方踢出局,独享好机会。
从最开始,这部剧就是围绕着“情感”和“职场”两个部分齐头并进展开。
而且,故事好看,就好看在这两个线索绝不是孤立的,是完全交织在一起、无法剥离的整体。
编剧王小枪曾经写过很多谍战题材的口碑作品,比如《面具》,比如前段时间大热的《对手》。
这个阵容,在最开始就奠定了《妻子的选择》想创造非典型“婚姻剧”的基础。
每一集,每一个场景都会有反转。不得不说,这部剧在悬疑部分做的相当到位。
虽然小三第二集就暴露在观众面前,她是高家为公司的职员马晓欧。
但观众并没有因此就失去了“诱饵”,反而利用妻子主动侦查,小三主动暴露的双向曝光情节,引发了双面的“刺激感”“紧张感”。
马晓欧显然还活在“爱情大过天”的幻想里,她为了高家为留在这座城市。
每天唯一的事情,就是:等。
等高家为回信息、等高家为打电话、等高家为来找她。
之前,为了高家为,她甘愿做他背后的女人。
但现在,她慢慢发现,被高家为判了死刑的方糖,根本就在处处享受着他的爱。
从马晓欧丢掉高家为送他的名牌包那一刻,你就知道“危险了”,她根本不是冲着钱来的。
于是,主动接近方糖,互加微信聊天。
出现在高家为和方糖的小区、约会的餐厅、甚至同一家酒店和同一趟列车......
高智商的原配正在四处侦查,而小三却像一颗“无脑炸弹”一样,主动暴露在她的面前。
这个局什么时候会破?
答案是随时!在危险的边缘,来回试探,所有观众都跟着故事被吊着一口气倒吸。
而且,《妻子的选择》不仅故事线刺激,连剪辑方式也足够刺激。
上一个镜头,高家为偷偷摸摸去开车。
下一个镜头,齐妙从豪华保姆车出来,戴上墨镜,丢下司机,自己一个人开了一辆小轿车。
刚刚以为这俩人要去约会,高家为就出现在了马晓欧的家里。
而齐妙呢?只是去了美容院。
04
从目前的已经播出的4集剧集来看,高家为、韩潮这些渣男的问题已经彻底暴露。
接下来,最精彩的桥段,一定就是女性角色的回击。
方糖把所有的线索,藏在那本东野圭吾的小说《秘密》中。
她明知丈夫已经出轨,还能暗中观察,不动声色,方糖这种高阶段位的原配加上一个四处“放火”的马晓欧,必然会精彩不断。
而那个为小雨报仇的姐姐大雨,也一定会抓住所有线索,揭开这个行业越来越多的内幕。
剧中很多次,拍到女性时,都是一张模糊的脸。
比如马晓欧、比如小雨。
长期以来,她们是被社会定义的“第二性”。
被审视、被塑造,是这些女性无法逃离的生存困境,那些被别人贴在身上,拔不下来的标签,对女性来说,真的就是“恐怖片”了。
我们无法选择大环境,但越是如此,越应该擦亮眼睛,尽情地、投入地去自我描绘。
妻子的选择,也是所有女性的选择,期待她们的觉醒!
大家好,我是杉姐。影评人、编剧、导演、教师小姐姐一枚,公号《杉姐影院》创始人。作品散见《幕味儿》《豆瓣电影》《第十放映室》《电影烂番茄》《武志红》《遇见张小娴》《外滩The bund》《灼见》《大象点映》《独立鱼》《伊姐看电影》《世界华人周刊》等公号。 原创不易,点个赞+在看,鼓励一下我吧!
三个女性角色,一个每天抓小三,一个是低配版ayawawa,教人怎么当娇妻,另一个逼婚逼到自杀,说编剧脑子入土是客气了,这是刚从大清朝传下来的脑子呀!最后to孙莉,这种水平的复出还不如继续猩猩打狗一样的跳舞。
强行和平结局 前十一集都很好看 第十二集什么鬼什么鬼啊什么鬼啊 烂尾了无语🤦♀️
好没看头啊……看了三集放弃了,什么年代了还有这么无聊的小三/出轨剧情 以及这种人设 ……无力吐槽
如果说前11勉强6分,那第12集就是负分。小四把出轨男公司搞垮之后消失,小三拿着钱开始新生活,出轨男一夜之间痛改前非,原配整一大堆证据后圣母病发作、不仅帮还赔偿还把房子给出轨男,不痛不痒,真和谐。
最后一集集体释然放下,真牛批。也就中国能拍出这么正能量的出轨剧。小三卷走了一百万,其中有一部分是妻子从娘家借的,小四炸了渣男的事业走了,渣男又拿老婆的钱当公司赔偿金遣散费。编剧自己都没算过账吗?渣男离婚协议上把财产都转给了妻子?拜托这还能剩多少啊,更别提没离婚多久,妻子又把房子送还给丈夫了。渣男一个人看着房子触景生情痛哭流涕,这就是惩罚???真是比吃了屎还恶心的结局。
这部剧我是在金鹰阁吃饭的时候看的。很久不见孙莉出来拍戏了。演技挺不错的。我想说的一句话是:遇到不合适的男人,就离开吧。没啥好气的好查的好斗的。
非常低劣的小三情节,无趣,孙莉的脸僵了,剧里直接加塞情节是角色做了医美,妙啊,问就是角色需要
这剧告所我们女的千万不要辞职当家庭主妇,会遭报应的
最后一集强行全员洗白…强行放下…前面铺垫那么多是在干嘛,小三拿着女主妈妈家出的一百万和新男友ttmm,和女主比起来齐妙都是正常人了,最后韩潮那段儿跟儿戏一样😅
这个孙俪的声音听的我太疲惫了,就好像老师讲了一天课再来演戏一样,眼神空洞无戏。这哪是老公出轨,两口子跟谍战一样。明明第二集俩人互相就猜到了,她知道他出轨,他知道她知道他出轨。俩人坐下来聊聊算了,哎呦。
这轨出得那叫一个低端……许幻山看了都得吐槽一句low。以为至少能有《白色月光》的水准,结果实在忍不住倍速了。一,孙莉的演技是真的不太行,还不如闺蜜小姐姐。二,袁文康很适合演这种角色,但这个渣男段位略低,略普通了。三,剧中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非常片面。四,真儿是个好演员,职场部分很灵光,但能不能别给这个角色注入恋爱脑的成分啊,太浪费演员的灵气了。
讲真,什么年代了,还在上演这种妻子翻箱倒柜研究老公出轨的戏码。狗血也分档次,像这种,属于狗血里的最低档,土掉渣。
国产似乎自己写不出剧本似的,换汤不换药的抄韩国。渣男出轨剧怎么源源不断。
抛开剧情不谈,女主的演技捉鸡。当然剧情也好看的话,也不至于给2个小星星
最后的结局仿佛一拳打在棉花上。
作为出轨题材爱好者(bushi),很认真看完第一集,编排上算是有点巧思,但整体还是比较失望。剪辑很乱,线索是断裂的,导演问题比编剧大。尤其王真儿那条线、跟主线关系不大(或者说也没有什么主线),而且非常过时,腐朽不堪。想了想最严重的问题还是这个剧里,没有一个好人,人人都是面目模糊且油腻的中年人,其中以张瑶那个角色最甚,帮着男主骗老婆、罪加一等。这种剧,不是只有纯贩卖狗血就可以的,人物还是要足够立体,惹人恨、也有可敬的一面,这样才能勾着人往下看,比如《夫妻的世界》女主,她在工作上的魅力就很强,为了病人跟医院院长仗义执言,而她的工作又跟她是否能离成婚息息相关,这才叫紧密的戏剧结构,现在这部戏,孙莉的角色丝毫让人同情不起来,只想说你们都恶人、都活该,我干嘛要关心你捉奸成不成功啊?
女孩子真的要拒绝恋爱脑!!独自美丽不好吗,为了一个渣男,这么卑微真的不值得!
一开始以为是婚姻家庭剧,整体还挺好看的,最直观的感受是:女的一定要独立,无论结不结婚都不要回归家庭
脑血栓剧
孙莉可算出来拍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