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电影鼎盛的时期,黑帮片,喜剧片,武侠片呈三足鼎立,贡献了一个百花齐放的影视生态圈。我们耳熟能详的‘你有权保持沉默,你现在所说的一切都将作为呈堂证供’‘Yes sir /Madem’,都是来自香港电影和TVB,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追虎擒龙》讲的是廉政公署的发展历史。古天乐饰演的陈克试验的法律从业者亲眼目睹了香港警署的腐败:差人过街如同蝗虫过境,小贩惊慌失措,小孩被撞倒受伤,黑帮分子因争夺地盘群殴,被捕的却是受害者,香港在黑帮老大跛豪和署长徐乐的勾连下暗沉无光,事事要交保护费,有权有势的嚣张跋扈,没权没势的任人鱼肉,在正义感的驱使下质问徐乐并收集证据准备状告,却遭到殴打警告。白松安找到了他,两人有着同样的理想,同样的热情,恰好港督要建立一个独立部门来彻查清扫腐败问题,两人搭档后招兵买马,廉政公署就此诞生。
一面是遮天蔽日的旧势力,一面是理想正义的新联盟,一场正邪之战拉开序幕。徐乐当年也是个人物,在英国人手里一点点爬上来,给灰色产业置定游戏规则,通过画大饼人人分得一杯羹获得权柄,所谓的时势造就英雄。作为一方枭雄,他有勇有谋,心思深沉,当着面和跛豪称兄道弟,话里却是要从虎口夺食,围绕去泰国进货这个提议,两大戏骨前后两次争锋,把两人利益至上的联合状况和黑帮黑警的心机手段彰显的淋漓尽致,张力十足。面对陈克的步步紧逼,徐乐两次规劝‘年轻人,有理想是好事,可是理想也是会变的’,虽然是倚老卖老,但还是有两分真感触,怎样从屠龙者变成恶龙,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权力对人性的腐化,足以让一个人变成另一个人。陈克和白松安之所以相信自己的决心,归根结底是因为廉政公署是独立于官僚体系之外的部门,要想不被腐化,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永远不要接触权力。
人性是永远经不起考验的,有七情六欲就有弱点,有点弱点就有了桎梏。猪油仔心疼孙女,想着移民英国,年轻的差人组员想上进,想得钱,追虎擒龙,讲的是背叛。组员背叛廉政公署,导致全员在仓库被黑社会围堵,刀斧棍棒中,组员三人受伤,两人死亡,牺牲的两人中就有一个是白松安;猪油仔在跛豪和徐乐两大势力的夹攻下,被机场枪杀事件吓得魂不守舍,终于被廉政公署敲开嘴巴,决定做污点证人。最紧张的武戏和文戏场面,就在背叛和说服中进行。权钱是永恒的,而对生的渴望更急迫的压倒一切,人们熙熙攘攘为利而来为生搏命,其实和工蜂工蚁又有什么区别?
徐乐和跛豪的被捕,说到底是一个时代结束了,旧秩序不再适合新时代的大众利益,只能被淘汰。
优酷首页老给我推,显示分数是7.2,我以为是豆瓣评分就看了,心想着7.2应该是一个中庸分数吧吃饭看一看也没什么,结果怀着极其无语以及不理解为什么居然能打到7.2这种分数心情看完了,最后才知道他是优酷内打分。 我奶奶的,以后选电影看一定要先来豆瓣。 我就来稍微讲一讲剧情吧。 剧情表面上看很简单,是打击贪污,成立了一个专门打击贪污的廉政公署,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其中有无数的枪战刀战以及缉毒剧情(没有恋爱剧情真的是感谢天感谢地) 最最最离谱的是,这个廉政公署要打击多少黑恶势力香港不清楚吗?他们前期真的看不出来有一点点军备实力,既然警察贪污腐败,军队去哪儿了?军队呢?一小撮老弱病残西装革履的直接跑到人家贩毒窝点?你打击谁呢?你要收取什么情报啊?影片中都没有交代。
一群律师(注意是律师,他们不具备任何的武装条件,只是在开头的时候交代了一下有教他们打枪。)西装革履的去贩毒窝点居然都生还了,就死了一个探员头子,还反复用这一桥段来强行煽情,草了,你们腰杆挺得笔直的穿着连褶皱都没有的蓝色西装,去一个百十来号人的毒品窝点而且他们都有刀枪棍棒,你们不死绝了就已经是上天格外开恩了好吗?
剧情的硬伤还有非常非常多,整部剧的逻辑根本就连不上乱糟糟的,这里来一点,那里来一点,哪一点都没有交代清楚,还强行让一个女探员被强奸了,这有必要吗?
在招募人手的时候,一个在黑道混了几十年的三言两语就变成了自己人,而且他们还不用受到任何法律上的制裁,这合理吗?
再说结尾,那两个大贪官,一个是警界大贪官,一个是毒贩头子,怎么把这俩人塑造的这么有英雄光辉呢?前期铺垫了警察头子不讲义气谋杀了手下,怎么结尾他对手下那么好呢?而且两个骰子之间有矛盾,反水的时候,毒贩头子特别生气的扔了东西,那他做了什么吗?他什么也没有做,他只是扔了个东西来泄气而已。他没有去打击报复,也没有黑吃黑。这合理吗?一个贩毒贩了这么多年的大佬,在警察来抓他的时候,让小弟先跑,自己留着被抓,这合理吗?
总之整部电影就是胡搅蛮缠,乱七八糟,打分5.0都是抬举他了,如果没有这些老牌港片演员我两星都不想给。
介于还有人说“哎呀,港片爽不就行了吗?”,这部电影西装革履,站的笔直,用脚踹开一个门的生硬镜头反复播放。一点都不爽,真的,一点都不。
终于在一次夜车的路途中看完了这部电影。感觉一般,剧情最后探长怎么会束手就擒?然后最心酸的点是古天乐的女朋友被强奸了。然后最后也没交代,真工具人,用完就不写了。肥猫是真的好看,这次发现有点像周教授。这次发现港剧虽然嘴型对不上,但是丝毫不跳戏,真的好奇怪,看大陆的,一个字对不上口型都很奇怪。
王晶像极了纵欲过度的武林高手。几十年不动手,正正经经出一次手才发现武功荒废了。 从大上海、金钱帝国、追龙开始,很明显感觉王晶想要很认真地讲好这类勾心斗角的故事,但他真的是越讲越糟糕了。。。 上一部上院线的《追龙2》剧情再一般,但追车、兔兔色诱、拆弹等等段落都拍的很精彩。 这部《追虎擒龙》除了两场枪战是合格线水平,其他地方普通得就像一部豆瓣评分人数不足的网大。
好得出奇的英雄片、烂得出格的喜剧片,都是王晶值得被喜爱的原因。 但这次真的让人失望。因为它不好也不坏。普通得不值得称赞、也不值得批评。
三星/6.8
新瓶装旧酒。最大看点还是这几张常看常新的老脸互相飙戏,最喜欢吴镇宇的雷洛(我还是最喜欢这个化名)和郑则仕的猪油仔,两人的对手戏是我看的最投入的,比《五亿探长雷洛传》的华仔达叔也不逊色,雷洛被捕香烟一抽还辣么帅真的过分了。梁家辉的真•整容式演技版跛豪也是霸气侧漏,和吕良伟版、甄子丹版相比都不输。相较之下专业反贪50年的古天乐就脸谱化了一些,林家栋的角色更是太工具人,没什么发挥空间,倒是姜皓文这个小角色更可信一些。故事还是菜鸟成长+枭雄末路的老模板,ICAC到处神兵天降亮证抓人略潦草了。养殖场那场动作戏几乎把黑帮处理成丧尸一样,调度非常成熟也很紧张,但某人强行牺牲实在是说不过去(离窗口就隔10米有功夫俩人对眼没功夫跑?),倒是机场伪长镜头拍得属实扣人心弦,当然也得益于郑则仕的逆天演技+走位,行动线清晰,运镜也到位。致敬五亿探长2秦沛那句台词也get到了。王晶还是有点东西,换个角度一样拍的工整流畅,换别的导演一块料拍三四遍早扑街了。
PS:映后问答互动赢了一套《追虎擒龙》明信片,嗨森
1. 说王晶炒冷饭的大概没明白这次王晶到底要讲什么。
同样的ICAC斗雷洛跛豪,今时今日,时代环境变了,古天乐代表的法律对决吴镇宇代表的警察(郭嘉机器的秩序维护者)的意味自然变了。懂的观众自然懂。
也多亏大陆语境的距离感,如此敏感的时期,如此敏感的港片才得以过审。
2.沿着上一点说。
看到许多人说本片是《追龙》的续集,个人不认同,历史、演义永远是拿前朝的戏讲本朝的事。
本片的调性与之前任何一部有关雷洛和跛豪的港片都截然不同(甚至是正剧气质最足的《跛豪》)。从一开始第一幕配乐中就展现出的悲,替代了过往同题材插科打诨的喜。
如果说大半段都因为审查在70年代躲躲藏藏、遮遮掩掩的话,那片尾曲的点题无疑是昭然若揭的,王晶已经把他想说的,都唱给观众听了。
3.林纪陶老师曾经说《踏血寻梅》是第一部特区电影。
那时候大概没有人会想到,短短几年,从《拆弹专家2》到本片,香港电影完成了社会主义电影化。一向以题材丰富自由而不同的他们,有一天要以《让子弹飞》的方式讲述他们最擅长的类型片之一——警匪片。
两部片子语境太过相似,以警匪片讲一个“被制度化”的社会。
影响主角破案最大的阻碍,永远不是匪,而是体制。这也是大陆很难拍出真正警匪片的原因,体制的障碍是必须缺席的,只能寻找暧昧的变体,如《亮剑》里的政委。
4.今年的HKIFF,翁子光的《风再起时》被技术原因取消了放映。 龙无被擒处,风无再起时。
终于看了。扯淡有点扯的太大,最后全都变成枪火厮杀。王晶可能是拍给下一代的人看的?
尴尬感,如坐针毡,如鲠在喉,如芒在背。王晶把怀旧黑帮类型片,拍成了不伦不类的廉政公署大型宣传片,不如不致敬。这水准,甚至不如30多年前港片。这大概就是香港97回归后,文化形态呈现出的新趋向吧。毕竟,内地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票仓。片中公署职员牺牲桥段,莫名其妙,且牺牲得毫无价值,面对的那群匪徒,宛如丧尸般的工具人,只知道往前冲,不知道拐弯。该片在某种程度上,也极度物化所有女性角色,完完全全男频向视角。她们像是没有脑子,似乎只会尖叫,大惊小怪,和在老男人们面前,跳舞献殷勤。古天乐被绿,未婚妻被玷污的桥段,有头无尾,握手言和,也是荒诞可笑,王晶,怕不是有厌女症。唯一可圈可点的,应该是美术场景道具,做出了网红怀旧茶档铺的高仿感。求求香港制片门,不要再试图效仿黄金一代的港片视听语言,扎扎实实发挥过审优势。
太无聊了,甚至远远不如当年的《金钱帝国》,一部毫无灵魂的电影,聚齐了四个影帝,结果每一个主角都是扁平的,情节写得和过家家一样。以为王晶现在是好一部烂一部,没有想到还是变成了烂一部烂一部,故事顺拐的程度仿佛是《反贪风暴》系列的好兄弟,假得和梁家辉饰演的跛豪的鼻子一样。
王晶啊,不行就是不行
除了梁家辉稍微展现出了一点点🤏演技之外,其他人的表演都跟古校长的脸一样僵。王晶为啥这么爱这种过时的枭雄题材?那点余晖明明都黑了还要被他紧紧攥在手里不放,任谁看了不说一句香港电影惨?
五一档最工整的电影 王晶还是有点水平的一个题材不同角度都能讲出不同的故事 虽然不如追龙亮眼 但看几位飙戏还是很爽的
可憎的不只是背叛全世界,還要欺騙自己也背叛過去。一直認為《追龍》和《金錢帝國》系列不只是IP,更可視為王晶對青春時代的另類重寫, 無關善惡好壞,僅存於舊時代的梟雄傳奇成為一種鄉愁,用他粗野的敘事帶觀眾回到已不存在的過去,那一個任何人以為可以改變世界的時代。由四大探長轉向ICAC成立看70年代本無不可,ICAC 出現為香港走向現代化的標記,是各種改革中不可或缺一環,最終透過法律和制度完成「靜默革命」,而不是以暴制暴將壞人打倒的警匪片,一大班行政人員化身職業特工隊殺敵救同伴,我以為這只是一個發生在名為「香港」的平衡時空。既然舉起反貪之名,那正義的事更要顯出底線和道德感嗎? 戴上純屬虛構的頭盔,怎可能借電影製作視歷史如無物、放飛自我。更可悲在當王晶也要擔起主旋律任務,過去香港導演們信守市場法則的信念正式玩完。
“黑社会”的改写,东莞仔和Jimmy当初没有加入社团,而是去公署当了检察官,联手对付大D和吴妈
仓库逃跑那段简直把我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廉政公署在一個無法治無公義的時期承擔了除暴安良維護社會理想的功能,對戰場景意外地激烈。畢竟是合拍片,大概只是該怎麼拍怎麼拍,但是很多場景比如法律系男主角在校友會上質問警長為何放走前夜街頭混亂的滋事者全員,還是忍不住認為這其中有些metaphor。「不是因為有希望才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有希望」。
拍马屁的烂片
雷洛当年一定想不到,他贪污的那点小钱让全港警匪影视界有了万年不倒的撒手锏素材,唉,要是知道如此,他当年会不会乖乖就范,出狱后写回忆录,卖故事搞垄断一样可以赚钱哈哈哈,不过当下资本的运作恐怕连这个所谓的五亿探长都会感到吃惊呢
好一般。男主演们沧桑的我都心疼了。
从白松安(林家栋)死了之后的剧情和节奏就开始一泻千里,古校长瞬间智商升级,ICAC突然就毫无征兆的牛逼了起来,然后就像流水账叙事一般把梁家辉和吴镇宇给降伏了,这…也未免太草率了吧,扯犊子呢。
香港电影其实有一条是没怎么变的,什么赚钱拍什么~变的不全是他们,也有我们。
一个题材翻来覆去的拍,没意思
全程傻眼——ICAC專員(古天樂)向正在台上發言的呂樂(吳鎮宇)大喊:「講人話,唔該!」?一段群毆戲不知為何就拍成了喪尸片,最終靠姜皓文出動火魔救下眾人?全片最後一句古天樂的內心獨白???全片一半以上完全看不出是拍70年代⋯⋯
同样是王晶拍的跛豪与徐乐的故事,但远远没有《追龙》亮眼。与《追龙》所聚焦的两人波澜壮阔的霸权创历史不同的是,《追虎擒龙》所关注的是两位的末日时代,但是作为终结其霸权的廉政公署却没有任何大展拳脚的戏份,突破全靠敌方的内讧,连悲壮都是以牺牲智商(杀人先杀王)为前提的。另一方面两位枭雄的霸业也拍的过于小家子气。只能说句时也势也。影片最后逮捕时两位的表演倒是足够加分。
多一星给“讲人话唔该”
湊活能看,為了古天樂去的。但是劇情太單薄,臉譜化十分嚴重,好人壞人都很假,只能說幸好影票價格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