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7,一次最为奇特的观影经历,不知此生能否再有。因为等人无聊,时间尚早,赶上早上第一场电影放映,9:30。9点整进电影院,售票小姐说售票机还没开,等会儿再来,Orz……9:24再来,一看门大爷告诉我,“顺着厕所走”,Orz……顺着厕所兜兜转转走到影楼后侧,居然是个新造的旧式戏院,还上下两层,Orz……戏院门口的放映员很不爽,说居然真有人来看,我居然是唯一的一个客人!Orz到死啊……等了约摸十分钟,在数次电闸和放映机试运行的杂音之后,电影开场:《铁三角》。
在正经评论之前,我实在忍不住kuso一下情节:古天乐饰演的角色是巴士阿叔,著名台词是“你有压力,我有压力,人人都有压力”(看不懂冷笑话请点击这里);此次他与兄弟李波山合作的项目,是配合大陆著名古建筑学家考古学家武术家胡八一考察香港著名厕所文化产品——海盗古棺(从小不是吓大的点这里);然后大家猜猜古棺里面躺着的是谁?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冬雷表哥!(没文化真可怕啊)徐克导演一个开场,就染指了这么多港台大陆网络流行文化精品,实在是令在下的敬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啊……
随后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在林岭东导演的关照下,任达华充分的表现出一个被妻子抛弃的老公的那份唏嘘跟坎坷,不论是在眼神表情以至动作行为方面,他都能够演得丝丝入扣,入木三分。尤其最后拍摄神经病老婆的动作,更加能够表现出后现代主义跟对这个社会的强烈控诉,我们再来看看他是如何拍摄疯婆子的,看,他拍了,他拍了!
而影片的最后段落,由今年华表奖最和谐导演奖获得者杜琪峰同学操刀,故事进展峰回路转,完全跳出了庸俗低下的商业产品的俗套,集中突出了“和谐”这两个字。环保警察骑单车和谐,池塘里鳄鱼晃悠半天不吃小朋友和谐,美女被车撞啥事没有也不恶意索赔和谐,香港郊区民风淳朴路不拾遗满连枪都能随处捡到和谐,但是这一切和谐之中,要数不断领导无知群众积极配合公安,但是为了抵制心魔建设和谐社会仍然主动要求自首的大陆同胞最和谐!这部电影的品格一下子被提升了,这就是一曲和谐社会的光辉礼赞啊!啊~~~啊~~~~
好了,和谐了,我爽了,下面说正经的。
首先要明确的是,作为三名导演互不干涉接力棒似的创作,《铁三角》必须作为一次电影实验来对待,因此,普通意义上的好坏标准来衡量《铁》无疑是不够合适的。当然以三位导演都是特立独行决不屈从的个性来说,个人认为,不仅仅是剧本和拍摄,三部分的粗剪也是各自独立完成的,个体风格也因此得以保存。而且,如果观影时我掐了下表,三个导演时间分配也是标准的各自三十分钟整。可见,这次尝试的目的不在于拍摄三部主题相关的短片或是三部曲,而在于在一部电影的框架内,做出不同的导演风格。以此为前提来评价,只能说,目的达到,效果平平。
徐克是充满童心童趣的导演,也就他能做出立法院厕所底下挖古尸这种堪称可爱的设计。其实在第一段落徐克的人物不是在故事推进,而是框架搭建,因此,当古尸到手,徐克的段落也自然而然的结束。徐克创造的各色三角关系是:狗男女,三人帮,抢劫犯三个大三角,其中还有三人帮小三角,以及林家栋古天乐和任达华的陷害三角,神秘人,三兄弟,宝藏的悬疑三角。当然,窃以为没有来得及延展开的三角关系,还有林家栋,宝藏,警署的三角,以及古尸A可能引发出来的古尸B及神秘人或者孙红蕾之间的三角。(证据是冬雷震震夏雨雪,怎么看怎么想个永不分离的诅咒,但棺材里的尸体只有一具。) 这些大小三角组合提供了近乎无限的古时主题进展的可能:黑吃黑,警匪斗,甚至现代志怪,僵尸诅咒等等。徐克的任务完成的非常漂亮,但是自己的风格反倒最不明显,叙事也最为古典(classical)。单拿出前三十分钟,主线就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童/神话叙事结构,譬如《杰克与豌豆》。
而林岭东显然没有继续徐克童话的愿望,他的选择更为现代但相对俗套。他轻轻揭开了冬雷震震夏雨雪的黄纸,便借此抛弃了陈福水,古尸等节点,甚至试图抽离掉抢劫犯这一组人马。把任达华升格为第一主角,主三角置换成任达华,林岭东的狗男女三角,辅三角是三兄弟内讧的三角和任,林,古出卖三角。林岭东的世界观残忍严酷,充斥对环境和人类不信任阴谋论,缺乏温存的情感与梦想,这是《监狱风云》和《目露凶光》的林岭东。但是手段上林岭东并未出新,甚至有败笔:比如为了解决掉徐克设计的任达华杀妻嫌疑,表现任达华在重压之下的逆转,设计了俗套的新欢与旧爱相似的桥断,以及毫无意义的林熙蕾神经病的桥断。这一段林岭东最大的贡献在于肃杀和恐怖氛围营造的非常成功:孙红雷与林熙蕾在特殊光效和角度下拍摄手机相片,非常精准的表现了人物的内心的狰狞与扭曲,废气厂房一段三组三角关系的对峙也处理得非常老练。总体而言,林岭东的评价应该是风格突出,缺乏新意。
杜琪峰对徐克和林岭东设计和扩大的诸多三角元素几乎没有多少借鉴,如果说徐克设计三角更关注情节推进,林岭东更关注内心角力,杜琪峰则更关注人物的身份与空间位置关系。徐克的三角在剧本上,林岭东的三角在人物表情上,杜琪峰的三角全部出现在画面空间中并切不断翻新层出不穷。在最后船屋的高潮戏里,大小三角连环相扣,6组人马轮番上:起始,主屋内是古天乐,林家栋,老板娘三角,屋外是孙任三人守望,又与古天乐构成一个整体的大三角,然后抢劫犯登场,熄灯后孙任组撤离,留下林家栋抢劫犯古天乐三角,然后卖枪登场,古被取代,新三角成立,再次熄灯,尤勇孙红雷林家栋又构成新的主三角……直到最后三人组放弃财富撤出芦苇荡,混战之后圈内剩下的又是抢劫犯,尤勇,林家栋三者,抢劫犯迅速在画面上被林取代,但是孙红雷和三人组又以一次神来之笔加入进来……而纷繁复杂的人物和关系变换,在杜琪峰的镜头叙事中表述的有条不紊,张弛有度,则更显难能可贵。
三导演中,杜琪峰的任务我个人认为是最重的,应该说前两个导演在剧本上都没有加入特别多的新意,徐克和林岭东完成了一个从现代寻宝童话到心理惊悚的顺利交接,但是如果顺着走下去,《铁三角》充其量就是一部口碑不错的午夜场电影。为了突出个人风格,让本片连午夜场口碑都捞不回来,杜大炮一开场就没有令人失望。在循环往复的环形路口,三兄弟不知往何处去的困境,其间的悲壮困顿被尤勇的冷峻旁观立刻消解为荒诞与黑色幽默;冷幽默刚结束,典型配角林雪便呼啸而来,紧接着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宿命;加上稍后出现的不离不弃的兄弟情谊,局促空间内的多方角力,奇思妙想的道具设计,杜氏电影重要元素纷纷到齐。徐克的天马行空,林岭东的乖张暴戾全部被杜琪峰的黑色游戏化解,三个段落的互不兼容,本身也构成了另一个层面的黑色幽默或者一场筋疲力尽却徒劳无功的荒诞游戏。
如果说三个导演在这次三角游戏中存在华山论剑的意味,那么比起杜琪峰,徐克和林岭东的表现都相对保守甚至陈旧。如今的杜琪峰已经不是林岭东那个同在王天林门下的师兄弟阿杜,也不是徐克电影工作室监制束缚下那个兢兢业业的执行导演了,在电影道路上,他已经走在了前面。
尽管杜琪峰在个体上胜出,尽管大家玩的都尽兴,但是在影片整体上来说,三个老朋友都是输家。虽说整体黑色氛围,男性奋斗的题材上,三段保持了一致,但是三种导演风格的迥异最终还是不可能被完全统合到一起,从电影整体性上说,《铁三角》只是口味丰富的杂烩拼盘,远没有实现相得益彰。三导演试验成功,影片却注定失败,恰如最后的结局,几经周折却百忙一场。
所以,Orz……
http://www.sohoxiaobao.com/chinese/bbs/blog_view.php?id=742173 星期二,半价票,彼人兴冲冲地赶到电影院看了这部被外界传得沸沸扬扬的电影.总体来说本片应算是悬疑惊悚片,冲着三位大佬的强强联手,我对它的期望值是10分地,但看完之后我给的实际值是7分,是的,不高也不低,要看你怎么去解读它.
对于这部电影,我更感兴趣的是三位电影大师的重聚.所以值得回顾一下他们的奋斗史:
先是徐克,一代武侠宗师徐克令我们见识到了一个奇异浪漫的武侠世界,香港泰斗级人物绝对不是浪得虚名.其早期的《新龙门客栈》是对原版《龙门客栈》的一次致敬外加完美的超越,几伙人各怀鬼胎在一间小小的客栈内爆发,在特定的环境之内尽显了剧情的张力.而他的《笑傲江湖》系列是对金庸小说的一次大胆的颠覆,都说徐克对于“飞”很在行,在他镜头下的令狐冲灵气、聪明,尤其是他的大绝招“独孤九剑”,间接让我们领悟到了“飞”的真谛,这是李连杰和徐克的一次惊艳的合作,因为这次合作让他发掘了“功夫皇帝”李连杰,为他量身定做的《黄飞鸿》系列就是最好的证明,不但令李连杰在中国影坛大放异彩,徐老怪也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江湖地位,《黄飞鸿》在当时的香港票房达到了3000多万,更成为武侠片之经典.不过黄飞鸿的佛山无影脚仍然无法满足徐老怪对于“飞”的喜爱,因此他把灵感伸向了魔幻题材,对《白蛇转》另类解读的《青蛇》、对武功秘籍极度迷恋的《新仙鹤神针》、对中国鬼怪全新注解的《倩女幽魂》系列等都应运而生.而当中最成功的当属他与程小东一起炮制出来的《倩女幽魂》三部曲,前两部有张国荣和王祖贤的强力加盟,上演了一段荡气回肠的“人鬼情未了”,使该片票房再登新高.《倩女幽魂》给徐老提供了充分的创作空间,道与魔的大PK虽然特技颇为粗糟但在今天看来依然过瘾.第三部虽然不是徐克导演也不是张国荣主演但程小东和梁朝伟的联手依然抢眼,何况王祖贤还在.后期的徐克归于平庸了,《蜀山》尽管有着上等的特技傍身,又有全明星的阵容,但却无法挽救票房的失利,当时的香港票房开始严重缩水,内地市场还没完全打通,一部大制作就此夭折,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剧本的平庸和特技的泛滥.之后的老徐沉寂了一段时间,知道前两年《七剑》的上映,标志着徐克的复出.干回老本行的徐克找到了新武侠剧本——《七剑下天山》,其武侠的精髓正中老徐的下怀,更有老将刘家梁和功夫巨星甄子丹的倾力演出,为《七剑》打了场胜战.
电影《铁三角》中,徐克负责的是布局,话说《铁三角》是中国版的《夺宝骑兵》,其实不然,我看只是三个小偷在女厕所偷东西而已.影片开场不到5分钟,徐克用娴熟的镜头语言清楚地介绍了几位主角:李宝山、莫中原、彭辉、王正文.他的特点是:快.李宝山和彭辉是朋友,由于经济紧张,彭辉找了一伙匪徒准备抢劫银行,但缺少一名车手,彭辉找到李宝山,宝山因为害怕而拒绝了彭辉;另一方面,警察王正文给了彭辉一笔钱去找那批匪徒,收了两家钱的彭辉陷入了绝境,李宝山由于房地产亏空面临破产危机,而宝山朋友莫中原则是古董店生意经营惨淡而愁眉不展.一个“钱”字让他们三人聚在了一起,接下来发生的事可用一个“悬”字概括,一个神秘老人的出现让他们决心去寻宝.地点:立法会下面的女厕所.这种荒诞的设计体现了徐老玩转电影的心态,本以为寻宝的戏份会有惊喜,但只草草带过的寻宝过程令人失望.徐克负责的部分到这里就差不多结束了.
接着是由林岭东掌镜,熟悉他的朋友应该知道他的画面是比较压抑、低沉,更多地是在揭示人物的心理戏以及社会的黑暗,如果你看得够仔细的话会发现林导似乎很喜欢监狱题材.《极度重犯》和《监狱风云》系列是典型的监狱片,就算跑到美国拍电影,也免不了把动作巨星尚格 云顿往监狱里招呼.值得一提的是周润发的成名有他的大部分功劳,除了小马哥、赌神高进之外,侠盗高飞和监狱小子也是发哥的经典角色之一,林岭东不可谓发哥的导师.自从其远赴好莱坞发展战绩平平回来之后,也就鼓脑了一部《奇逢敌手》出来,但在香港上映时票房十分惨淡,此番回归还是值得期待的.
《铁三角》中,林岭东负责搅局,也许你会觉得整部电影中间的一段最为普通,但恰恰在这普通之中他让我们看到了不同,毕竟徐克留下的三个事件(银行抢劫、情杀阴谋、立法会盗宝)和通过这三件事勾画出的多重三角关系并不是想接就能接得下去的,然而林岭东用实而不华的镜头以人性作为基点使开篇复杂的故事线索一点点地重新组合在一起,故事从三人打开宝箱开始,箱子里存放着一件金缕衣、一首诗以及一把匕首,三人立即盯住了那件金缕衣,由于这件宝物价值不菲,三人开始了一场心理战,林岭东给我们的当然不止这些,他将重点放在了宝山、宝山老婆和王正文身上,当正文抢了金缕衣抓住宝山时,懦弱的宝山突然间爆发了,靠着赛车手的身份把王正文撞倒在车里,接着阿美出现了,她的瞬间背叛把电影推向了一个小高潮,随后的一段阿美手拿匕首和宝山跳舞的戏显得非常诡异,一支舞到最后没有发生情杀却令宝山和阿美旧情复燃,不得不说林导的脑子果然与众不同,这使得中间段落显得最为“突兀”.
最后是“银河大帝”杜琪锋完成“封导”.银河映像的创始人,众所周知他是香港目前最牛的导演,他如今的江湖地位是用实际行动一点点巩固起来的.其表现个人风格的第一部电影《一个字头的诞生》就已经初显出他对于多关系人物的掌控能力.在动作片的领域里,经典如《东方三侠》系列,由于当时的武打明星都是男同胞当道,所以由张曼玉、杨紫琼、梅艳芳组成的打女三人组十足吸引男性观众的目光,加上天马行空的剧情设计令影片摆脱于普通类型的动作片.在古装片的领域里,杜佬的作品当属97年的票房冠军:由周星驰和梅艳芳主演的《审死官》和对历史恶搞的:由张柏芝和梅艳芳主演的《钟无艳》最为亮眼(不过后来由于和星爷的意见不合,两人再度合作的《济公》落得人才两空的惨淡收场,两人也没再度合作过了).杜佬最善长的莫过于枪战、心理及黑帮戏.枪战诸如《全职杀手》、《枪火》、《PTU》、《大事件》、《放逐》.当中《枪火》、《PTU》和《放逐》为最杜琪锋的电影,概括他的风格大体上可分为三点:相对封闭的空间、多关系的人物、蕴于静态中的动态.心理戏有《暗战》系列,电影精彩之余还帮刘德华拿下了一尊梦寐以求的金像奖影帝,可谓意义非凡啊(后来和刘德华合作的《大块头有个大智慧》再次帮助他登顶,杜琪锋还真是刘德华的福星啊!).后期讲述黑帮诗史的《黑社会》系列更被尊称为香港版的《教父》,可见其地位举足轻重.随着香港电影票房市场的日趋紧张,杜琪锋也不能免俗地推出过《孤男寡女》、《瘦身男女》、《百年好合》等一系列的商业片.虽然杜佬不是典型的商业片导演,但冲着他的名号,这些片子都创造了令人咋舌的票房.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大师级别.近期他和老搭档韦家辉合作的《神探》和拖延以久的《文雀》我们也只有乖乖等待的份.
《铁三角》中,杜琪锋负责破局.他没有让我们失望,电影的最后30分钟是全片最精彩的地方,王正文逃脱并抢走宝衣,李宝山、彭辉、莫中原驱车追赶,四人都在郊外一处地方汽车爆胎而被迫呆在一个小屋内,杜琪锋在整理几个主角的同时还安插了两个角色:警员尤勇和修车工肥波.肥波的出现预示着黑暗,而尤勇的出现则预示着正义和光明.当然片头的一群劫匪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最后时刻出现把电影推向了最后的高潮.那场草丛大战打上了深深的杜氏烙印.最终劫匪全部死掉,王正文因为贪心而被尤勇枪杀,而主角四人则躲过一劫,并且收获了真正的友谊.这更像是杜琪锋、林岭东、徐克三人的友谊.
写到这里就差不多了,毕竟三个导演一起拍完一部电影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我们不必奢望太多,只要能看到他们的诚意就足够了.
看完故弄玄虚的《太阳照常升起》,再看香港三大导演的《铁三角》,才真正感觉到什么是对电影的热情和真诚。这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电影。也许因为是三个导演的合作,所以才有如此特殊的奇异的火花碰撞。它不同于任何一部徐克电影、杜琪峰电影,它是三位名导的游戏之作。充满了悬疑、紧张、幽默,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戏剧元素。这是智慧和创造的结晶,集合了各位导演的优势。徐克的布局有大将之风,线索繁多,情节扑朔迷离;林岭东的搅局剑走偏锋,增加了悬疑的魅力,让情节横生更多枝蔓;杜琪峰的破局自有其风格特色,脱不了的“枪”战却在意想不到的情景之下展开,多了很多黑色幽默的成分。每一个片断都是与其他的片断相融合又独自成章,增加了各自新的人物关系,塑造了新的人物性格,蔓延了新的情节线索。看高手过招,只能大呼过瘾。如果不知道这是一部合作的电影,你会惊叹香港又出现了一位天才导演,其影片让你觉得熟悉之余充满了惊奇的陌生感。这是一部值得推荐的电影,决不扭捏作态,想做就做,想拍就拍,率性而为,宛如几位豪杰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情,感染众多观看此影片的人。不知道影片“铁三角”是否指的是三个“有压力”的男主人公呢还是指三位导演呢?还是另有深意。还有一点没有说到:最后结尾,对于陈福水这个人物的出现,杜琪峰竟然给出了一个深刻的解答。当主人公们脱离生死之战后在回家的途中感叹生活又将回到原点,困扃的状态仍将持续时,又遇到一个类似陈福水似的穿风衣戴黑帽的男子招手搭便车,三人想到的是,这是他们心中的魔,不能让他上这辆车,这是“贪念”作祟,差点让他们泯灭了人性,丧失了生命。这不仅仅对徐克的开局给出了完满的交代,顺带地将影片的主题上升到人性的层次,可谓是“画龙点睛”之笔。
1.三三之约
话说以前学数学时就讲三角形是牢固的,摆动任意一条边会受到了另外两条边的阻碍,因为另外两条边有个共同的顶点。放置在《铁三角》中,它是如何合理可靠。当然,稳固的,是他们的友情。这里的他们,是指联手的徐克、林岭东和杜琪峰。反之,影片剧情并不是坚固异常可经打敲,这么说,《铁三角》的构思基本是他们献给彼此和自己,同时也是影迷的大幸。三段式乃至集锦拼盘多如牛毛,基本上也是生硬的命题作文。像《铁三角》如此特色又为港片迷、华语电影观众所投入打造的计划,不懂珍惜而纠缠于剧情梗概,真是买椟还珠。
往铁三角中放入生死大义,依然可以延承牢固的特点,剧中他们三人经受多番猜疑斗角甚至是明目背叛,但最后又戒掉贪念,重回正途(家?)。放入爱情,传说三角就会变味,所以,在《铁三角》中,被林岭东挖掘放大的爱情部分显得暧昧,个人稍嫌林熙蕾等角色挖得有些过。它很明显地造成了轻重失衡,但也正是由于失衡,又被杜琪峰大小不分,一把拉了回来,顺便再放进4,5个人物,他也不会嫌多。
从开始关注到正式观看,一直在寻找三个导演衔接点,也就是共同的顶点。那就会发觉1与2之间比较难,即徐克和林岭东之间。如果如magasa说的林岭东部分被删除最多话,那我对分割点在古董店的判断似乎也还算正确,当然到了废弃厂房、大块阴影就明显不过。杜琪峰部分就是始于尤勇出现,相当的明显。
2.大陆版
大陆版上映的《铁三角》中间有3,4处相当明显被动刀的地方,比如孙红雷在车上说没几句话就被CUT了(怀疑就是说他越战军人身份的?还有为什么不随便杀人呢?)。看过戛纳足本的虎皮,说“网吧一段”也令我摸不着头脑,因为根本没看到,显然,都是剪刀手的功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判断,但《铁三角》绝对有不小剧情疏漏以及细节遗失,这才是正常的。所有缺点以及不完美,风格差异正是《铁三角》的优点。举例,徐克一段张狂激烈的晃动(摇动?舞动?),林岭东一段的音乐和对白,杜琪峰一段的往返跑和明熄间,都是他们标志所在。那《铁三角》的劣势可能在于他们游戏尽兴的程度并不一致。
就目前来看,呈现的林岭东一段依然还是怪异。生而为中间,非常抱歉,上下两不讨好。甩掉了前面徐克铺展的东西,把任达华一个人物进行了主线充分挖掘——甚至就是180度转弯。对比下孙红雷那角色就单薄得可以,基本就在徐克那里提了下,而小副线古天乐好歹还一直回到老娘的大排档。林熙蕾那角色真是无语形容,一会绝对臆想狂,一会又开始施虐,分明就不是一个正常人物,如同死而生。不过林岭东把场景安排在废弃厂房很有意思,意为过去(想起黑泽清的都市隐喻)。对镜再后起舞什么就有些怪怪了,尤其是念起古诗,实在玩心俱现。然而,这绝不是风格之下,能力之上的比较。可以轻易发现,徐克使用了杜琪峰《黑社会》开篇一般的人物群像介绍,信息量之大叫人生叹。林岭东又提爱情戏和古今情给了徐克一个回应,余下,只有杜琪峰保持着本色自我。也就是当他们互相换了位置之后,那《铁三角》将是另外一种化学反应,比如杜琪峰倒过来开头,徐克结尾,如《顺流逆流》那般过半时间的高潮。
3,杜琪峰
和很多人一样,或者说很多人和本人一样,最喜欢杜琪峰收盘那一段。更简单的说,电影院里的笑声不断,比如肥雪那张一直没停止摇晃的脸。我们只是喜欢一个符合期望值的高潮罢了,即便这是一部银河杜氏影片。事实上,即便一个人也无法从头到尾都在嗑药摇头癫狂高潮,那早晚会精力枯竭一头毙倒。
杜琪峰的宿命感熟悉之至,小环岛的车打转和后面围着稻草人鬼打墙都是银河老主题,不想整个《铁三角》故事也打圈回到了原点,这个真是之前没想到过。在这个意义上,这个三角是真实稳固的三角,一边不缺。如果我们把空空如是的结局看做他们的最初开始,依次,正好是个首尾相接的三角,神秘的陈福水没死。同时铁三角的相连,又呈现为一个“大圆圈”,但因交点的陡然断裂形成三个突起。剧中主人公的友情并未有破裂,即便有一次孙红雷是奔得比谁都快,但最后也是他丢出了那件金衣。
4.空牢骚
眼下好些人开始鼓噪着批故事剧本漏洞和整体脱节不流畅,一轮接一轮,完全放弃三段接力游戏的精髓所在。问题在于除非三个人是彼此复制,否则怎么可能风格一致呢?拜托,你以为人家要追求通体神功啊,它连一个完整剧本都没有。
再是,为什么香港有草地的一块地方总是南生围呢。很容易就给想到了《导火线》,一模一样的枪战躲避呢。真以为一个白天一个黑夜就认不出它了?还《柔道龙虎榜》一堆呢。有兴趣做南生围小结的可以截图写个专题了,本人免费提供创意在此。
鉴于以前痛骂过《放.逐》卧底结尾,这次就放过“我们去自首”的17大催泪号召!它篡改阉割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三个人…
MOVIEGOER的讨论
http://moviegoer.cinepedia.cn/movieblogs/495http://www.mtime.com/my/moviel/blog/606939/如果不是有人请客,我不会去看这部片子,原因之一是我不喜欢看合拍片——往往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分开来看,不论是“铁三角”中的哪个导演,我都很推崇,他们也可算是现在香港电影的中坚力量。虽有《双龙会》这等珠玉在前,徐克和林岭东的再度合作本应很受期待,但偏偏这次有杜其峰,偏偏这次采取“互不干涉”的合作方式,就如同考试一般,考生不是出题人,所以很少有机会得满分。
徐克是“大侠”,他的电影总是鬼马且张扬,每每透露着令人意想不到的浪漫,凛冽却不失温柔。就如《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那样,管他是男是女,亦正亦邪,奏一曲“沧海一声笑”,爱就爱了,有什么大不了。选择由徐克来给电影开头是对的,他的想象力为剧情的铺垫埋下了很多的伏笔,疑点环环相扣,线索一个接着一个。因此,电影开头是引人入胜的。从《无间道》开始,最近几年的香港电影,多数给人压抑而阴郁的感觉,可能是题材多是黑帮、悬疑等的原因。而《铁三角》也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头。彭辉、宝山和莫中原是三个同样可怜的男人,“没钱”已经让他们的生活一点点走向崩溃。于是,电影就在三人齐聚时凝重的神情和镜头里的冷冰冰的几把铁铲中开始。
电影开始,线索和疑团被老徐一个接一个的抛了出来,让人应接不暇。猜想:是不是因为只用提问而不用结果,所以老徐这次铺的特别的尽兴,也显得有点肆无忌惮。和老婆偷情的警察,被黑帮追债而不得不出卖朋友的出租车司机,为了钱参与抢劫的公司职员,貌似很有来头的古董商,精神失常的老婆,更有甚者就是那个神秘的亿万富豪、扔下一片金片之后就离奇死亡,就连是人是鬼都分不出来。于是就想,老徐到底想说什么,绝望?希望?还是夹缝中求生?!还没来得及得出答案,老徐就把电影交给了林岭东。
“铁三角”之中,我最没有发言权的就是林导,除了《双龙会》,应该就没有看过其他作品了。但是觉得林导把大部分的笔墨都放在了人物的情感上。于是电影进行着,本是冷冰冰的角色们一个个热了起来。承上启下之间,宝山、宝山妻和警察之间的三角关系,加入了宝山对亡妻的思念,和彭辉看似出卖,而最终却坚守的兄弟情……各种情感搅和在一起。一时间,竟让人忘记了还有老徐留下的谜团要解,看客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人物的情感上来。印象最深的还是在废弃仓库那段,宝山为妻子穿上“金缕玉衣”,放着老歌,然后与妻子缓缓起舞的那一段……那是令人窒息的悲伤,以至于什么“背叛”、“阴谋”和“绝望”在这段悲伤面前都黯然失色。就算宝山在此刻,抱着妻子就这样死去,也让人可以接受。什么都可以原谅,只要不那么悲伤。林导从老徐那里结果棒子,并让电影慢了下来,让我们有机会看清楚,我们的主角到底在经历着什么。也可以缓一缓气,当彭辉驾车在转盘上一圈一圈的转的时候,我们渐渐感觉到:老杜的好戏就要上演。
影像定格在一个河边的小排档里:六组人马齐聚这里,忽起忽落的电闸,这是一次又一次黑暗中的混战,满地的手枪,一样的白色塑料袋……(画外音: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老杜登场!!!)老杜很神奇,其神奇之一就是他总能将一个瞬间无限延展,从而让观众感觉到这一瞬间中的所有细节的运转。所以,老杜总是给人“冷静”的感觉,电影也好,人也好。这让我想起了《PTU》多组人马、多条线索,一瞬间爆发,简直如出一辙,还有那看似荒诞的结尾。也许,只有操刀“结局”的人,才有真正的发言权,于是,尽管老徐表现的足够冷酷,尽管林导表现的足够悲伤,但最终还是敌不过老杜的那一句“我们要战胜我们的心魔!”其实,这在老杜的电影中是不多见的,因为老杜从来都重视“过程”多过于重视“结局”,他会细细刻画故事的每一步进展,但个中滋味,却总是留给看客们自己体味。所以,我认为,老杜这次如此重视结局是一个特例——因为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电影,毕竟还有老友在。
电影结束了,随着人流往外涌,耳边的“嘲讽”多于“夸赞”,我也只能无奈而言——哎!败了!这对于三个知名电影者,用心力作出来的成果而言,不免有些落寞。但是谁让观众就是上帝呢?三个风格如此明显的导演,不做沟通地分段拍摄一部电影,本就是件差强人意的事。应验了那句话: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在电影中,独立多于“融合”,导演们似乎在有意无意的强调着“看清楚了,这段是我拍的!”故事逻辑性上的完满,明显不足。以冷酷开头,悲伤过渡,最终却变成了一场“救赎”——特别结尾时在路面招手的“心魔”,不禁让人觉得荒诞。虽然三人都有顾全大局的意思,但是电影中有些因素的出现,还是让人觉得突兀,比如嗑药的林雪,还有骑车巡逻的尤勇——特别是后一个人物,最后竟然扮演了救世主的形象,仿佛一丝阳光,投进灰暗的世界,本应给人绝望之中仍有希望的感觉,但却由于和全片格格不入,而最终变成了一个失败的因素。
全片最有趣的应该是标题,总之,我是没有看出电影的表达与“铁三角”这个词有什么联系。但这个词却很切实地反映了徐、林、杜在香港电影界的地位,让人感慨。或许,我们不要用对待一般电影的眼光来看待此片,而把整个观影过程看成是一次对香港电影各门各派的比较学习之旅。那么,呵呵,铁三角:虽败犹荣!~~~
混乱。
值得一看,敍事風格很老道,精彩橋段逼似《瘋狂的勢頭》。
有点乱,杜琪峰越来越喜欢装疯卖傻了,有点不能忍
最后确实很乱,但我很喜欢= =。不过那个挡车的神秘男是干什么啊。
鬧哄哄亂糟糟。林雪你再晃晃。
铁三角是任达华、古天乐、孙红雷,也是徐克、林岭东、杜琪峰。三人可以斗地主,三个和尚没水吃。
绝对满分
人在没选择的时候,最不喜欢做的事情,也一定要做。
认人
看不胞徐克的身影
三導三色,你溝我,我溝你,相當盞鬼。
徐克布好局,林岭东给弄砸了,然后老杜再设法让它走回正轨——最后这一茬就是本片的看点所在,奈何中段实在跑偏太多,即便拼命回收伏线也无法挽救李妻这条线的混乱。小村里三人团+恶警+好警察+匪徒三人团+取货人,一共五拨势力同时揉在一个场景里,非常过瘾。最后结尾余韵不绝的“别停车”也给人印象深刻。
所谓的铁三角,既是三位导演,也是三位主演,只是感觉就像是用“黑社会”这样的一帮人演了一部“疯狂的石头”这样的故事,情节核心又像是夺命金,虽然情节可以说的过去,但风格却又分裂,味道太与众不同了。最后一幕,又真的是用了太多的巧合设置,最后依然杜琪峰的乱斗。竹篮打水一场空。
真是差异明显的三部分
也就好个前半段
镜头感很喜欢
有点扯,有点闷。
3位导演的破天荒合作,其实很难真正区分出他们的发挥,比起这是谁的作品,其实更该说它是银河映像的作品,毕竟故事本身的浓厚宿命感,各种冲突的凝聚及其解决,不仅都极为试验性,更是透出满满的银河味,而末尾的群戏则毫无疑问出自杜sir之手,6方人马10余人,站位 姿态 空间 光影 氛围,无一不是典范
《疯狂的肚兜》。三個和尚沒水喝,到头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出轨+精神病人+内鬼+调包肚兜。游来游去的鳄鱼跟最后出现的神秘人到底想表达些什么。“开始徐的魔幻,中间林的平实,性格突变,最后杜的命运赞歌。”“上邪”与金叶肚兜。
乱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