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澳洲华狮电影 的邀请,在悉尼看了《南极之恋》。
前阵子看见华狮的朋友在朋友圈提到一个国产电影,没说名字,只说样片儿的质量让她有些惊喜,外加结尾花絮很棒。凭这几个关键词我去留言说是指那部清华宣传片吧,以为肯定猜对的,结果她回了我一个大大的NO。
要说好奇,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对这部电影好奇的——是什么片儿啊,作为国产片让她一个天天审查澳洲引进片的人惊喜了,是什么片儿啊,结尾的花絮让人这么称赞。
结果呢,居然是#南极之恋# ,这名字还特别容易让人联想到关晓彤那部尬到家的极光之恋…
去看电影的时候就怀着这种意外的心情,没想到观影过程也一直让我意外。
一上来就空难,货真价实的紧张,马不停蹄的剧情发展,好几个地方(具体就不说了)都让我感受到了真实的寒冷的恐惧。明明是部爱情片,开场十分钟之后我对它的心理预期已经偏向灾难片了。
要说这电影最大的惊喜,就是在白茫茫的冰冷中营造出的真实感。
我起先预想过,发生在南极的故事要都置景或者绿幕拍的话,整体效果得多假啊——胆战心惊地看下去,它还挺真,我就明白华狮朋友说的那份惊喜来自哪了。
《南极之恋》是第一部在南极实体环境中拍摄的故事片,剧组连同演员一起去南极呆了28天,和科考队员同吃同住,用镜头影像展现真实的冰与困境。导演本人就是科考队员之一,对南极的实地危难把握精准,感受展现也淋漓尽致,完全可以在国产灾难片的里程碑上记一功了。
另外一个惊喜是演员。
这是一个人物关系非常简单的故事,需要两位演技极其优秀的演员才能撑得起来。赵又廷和杨子姗表现不错,尤其是赵又廷,最大的惊喜是他。我对他的角色的几次困境都感同身受,说明在情绪传达上他已经十分到位了。扮相、演绎,都是至今为止最好的赵又廷。
影像风格方面,比如人体逆光的镜头,肢体碰触的方式,人与人接触时慢悠悠的纯情的情欲展现——这些都能看出导演与摄影受关锦鹏的影响。所以这次的“监制”并不是挂个名了事的那种。
久石让的配乐很棒,我没有失望。
说问题:
电影里“南极”的部分表现得很好,“恋”的部分就有些微妙。发生在吊桥效应下的爱情故事,却古怪地选择分开两条线的、缺少交集的、静态展现方式。
灾难电影中浸入的吊桥效应的爱情,应该是快速的、是动态的,是男女主角两条线被情境强制糅合成一条线、再同步推进的(参考15年那部《侏罗纪世界》)——只有这样才能配合灾难背景创造出男女主角之间危机感的张力,而这份张力越紧绷,男女主角的爱情就越make sense。
《南极之恋》里的恋为什么微妙呢?
它把那份张力紧绷到极致的热恋结果甩给了观众,可结果出现前的铺垫却是分开两头的、各自为阵的、平静缓慢的——前因推不出结果。
吊桥效应是真,吊桥效应的表现却不真。
所以我没有被故事里两人的“恋”打动,打动我的是整个“南极”。
————————
满分10的话,6.5,为惊喜可以加到7。
推荐去电影院看一次,哪怕为了结尾那一段花絮也是值的。
本文发表于《上海电视》2018年2月某期,如需转载,请一定联系本人、一定注明、一定附上豆瓣链接!
---------------------------------------------------------------------------
看完《南极之恋》,我才忽然意识到,我看了一部几乎只有赵又廷和杨子珊两个演员的电影,而且大部分时间是观看赵又廷一个人在南极求生,他的演技还算有说服力,能让我随他一起担心,着急,怕他掉进冰裂缝里出不来,或者在冰水里淹死。所以到底是什么在吸引我看完这部几乎不可能发生的绝境爱情故事呢?
首先吸引人的,是做婚庆生意的土豪男主角真心赞叹“适合发誓”的南极美景。这是摄制组在南极实地取景拍摄的场景,大屏幕看来极美。男主的一路冒险,就是与这些美景互动,观众能更深入地看到冰裂缝中的奇景,蓬松的雪,鲸鱼的骸骨。美景,即为诗。
接着还有卖萌的海豹、仿佛吉祥物的企鹅、食腐的贼鸥,他们就像配角或龙套,让南极有了生气。尤其是企鹅,几乎是本片吉祥物,一次救男主于深水间,一次成为这对新情侣模拟三口一家的宠物,最后,还为男主指出中国极光站的方向,挥一挥小手,俨然深藏功与名的南极之王。这场困于风雪、沉入睡眠、醒来看到援救之光的戏,颇像黑泽明的《梦》里那个登雪山遇“雪女”的故事,影像风格自然更通俗,不似黑大师那般强烈。万物有灵,亦是诗。
如同指路人是企鹅,电影把佛教和天主教元素都纳入浪漫氛围。绝境之下,男主在玛利亚圣像下求婚,镜头赋予人类婚姻一种神圣意义,暗示他这位土豪对结婚仪式的执念也是对其中诗意的执念。另一边,女科学家性格严肃,当两人关系越来越贴近,她说起自己研究的欧若拉,不再是冰冷的科学数据,而是一头巨鲸飞上极夜天空的传说故事,与科学精神相悖,却可能更接近她做科研的初心,即研究地球上的诗意奥秘。
这两个人,在绝境中剥离彼此不搭调的社会身份,却直抵初心,发生爱情是自然而然的事,观众也看到他们从自私算计到无私牺牲的过程。随时可能被死亡分开的绝恋,是凄美的,这本身就是人类写过千年的诗。接近尾声,最直白、具体的“诗”终于出现,腿断卧床的女主为男主写的《南极生存手册》,竟是在一本诗集上写的。当她在旁白里第二次念起一首气势雄浑的爱情诗,巨鲸化成的极光飞上夜空,我忽然泪目,不是被并不特别的剧情感动,也不是被他们的爱情感动,而是被诗歌强大的力量感动。原来,在如此极端的自然环境下,诗依然不是无用的,它是人类供奉给天地万物的最美好的东西。
如意和富春,名字都很接地气。注定了这是一部接地气的电影。
但是他们的相识,不是在绿意盎然的春天,环境也不富有,更不如意。满目冰雪皑皑,视野的尽头也只有白色。
这样的环境里,只有他们两个人。一个土老帽,啥都不懂,空有满腔的热血和不撞南墙誓不回的决心。另一个好一点,高空物理学家,长期驻扎南极科考站;可惜断了腿。
于是,四肢健全的土老帽照顾断了腿的那个,并且负责找寻出路。
于是,75天里,断了腿的那个一直等着土老帽回家,而土老帽在一次次经历生死考验、濒临死亡后,也总是,如约回家了。
这样的环境,怎能不相爱?
他们的生命中只剩彼此了。
当世界只剩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或者只剩两个男人,又或者两个女人。只要他们都是心灵健全的好人,那么他们相爱的可能性是95%以上(数据是我瞎扯的,因为我自己这样感觉)
最让我感动的是,无论何时,富春都没有放弃过生存下去。他的眼里始终闪着光,希望之光,虽处绝境但不绝望的光芒,真正强大而勇敢的光芒。
他唯一一次的怯懦,我总觉得是因为不舍得如意,并不是真的要放弃。
也许导演真正想透过电影向我们展示的,是当我们生处逆境的时候(即使是像南极那样严峻的环境),或迷失自我的时候,我们也不要放弃寻找出路。总会有我们爱的人在家中等待。而我们也总会找寻到出口的。
这绝对是献给那些曾经失落不得志的年轻人的一部礼赞片。
赵又廷这个男演员自去年来给了我太多惊喜。
先说他在深夜食堂里的表演。一个聋哑人爸爸。真正做到了不用台词就能让人被他感动到落泪。
不过也因为角色太成功,让我误以为他只能驾驭深沉悲情的角色。
南极之恋的吴富春打破了我的认知。
没想到他还这么能搞笑。幽默,甚至是信手拈来的段子,用着他适宜的语调。
我有种直觉,这名演员将来能在荧幕上释放更多光芒。
因为他的眼底也有光。
文/梦里诗书
《南极之恋》预想用绝境之下的纯爱催人泪目,并着点对自然的敬畏,然而不惜真实取景的呈现,其最终唯一的可取之处亦仅是那夺目的南极风光,毫无真实可言的南极求生,莫名其妙的尴尬爱恋,都令电影对爱的展露平庸至极。
电影以一场发生在南极的意外坠机为开始,在这场事故侥幸生存下来被困的,一个是由赵又廷饰演的婚庆老板,一个则是杨子姗饰演的物理学家,电影借用两个人身份的反差,以及75天时间里在南极求生的经历,勾勒出了一条纯爱为主线的故事,从剧情来说,其本有很多可以深攫之处,例如75天时间倒计时的紧迫,人性在求生欲望下的挣扎等等,然而电影在这些方面却都只是浅显的被一笔带过。
75天,是电影为自己在伊始设定的倒计时,如果电影能循序渐进的善用时间这一利器,其实完全可以营造一种紧迫感,可是随着剧情的推进,时间令人感觉只是成为了电影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而电影为了营造剧情张力,甚至于不惜牺牲最为起码的逻辑,什么样的幸运能在一场坠机下毫发未损,又是什么样的钢铁之躯能在极寒天气下坠入冰面后依旧靠自己的力量走回木屋,电影显然为赵又廷给错了人物设定,这怎么可能是一个婚庆老板?这分明就是一个拥有潜在超能力的X战警!
那么这不惜牺牲最为起码的逻辑常识为爱情创造条件的作品,其爱情又真的打动人心了吗?至少并没有感动我,其所营造的情感,几乎让人看不到何般爱真挚,这一面源于电影在两人之间本当最为着力的情感递进上,没有合理的铺垫,一面源于导演对男主的人物塑造上过于理想化,这种匮乏人物性格的空洞,就造成了他们的爱情更像是一种面对灾难时的妥协依赖,而并非是源于爱的本真。
透过电影,你会知道南极真的是一片绝美之地,它银装素裹,极光炫目,还有着可爱的生灵,但发生在这里超越自然的绝恋,却着实让人难生共鸣。
整部片子结构非常紧凑,剧情真实而不做作,感人而不矫情。前期艰辛的拍摄让我们看到非常宏大的南极实景,后期剪辑和动画制作也精良,效果梦幻而逼真。
超出我的预期,本来以为会是有套路的爱情片,到却没想到是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诠释绝境逢生,片中笑点不断,一边是穿着貂皮满口脏话的土豪,一边是满口科学数字的物理学家,这样的剧情实在很有趣。男主的人设和性格也决定了他不论遇到什么能够勇敢且乐观地生存下去。看到男女主为了找出路遭逢灾难无助的哭喊,男女主相濡以沫共同想办法,都很感动。是啊,相忘于江湖,不如相濡以沫。赵又廷也奉献出不错的喜剧表演。
别的不说,从电影工业这个角度,从拍摄到制作都是华语电影的新高度。
作为一个从业者,真心觉得这个团队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光是在南极顺利拍完本身就赢了。
虽然有一些现实问题的瑕疵,爱情的产生也有那么点突兀,不过整部电影下来还是不错的。为了生,为了对方活下去而不断探索尝试,为了对方牺牲自己,只有真爱才能做到这些。表白段落和结尾壮美景象让人感动落泪,纯净之爱大抵如此。
看到后半段,听到坐在后面的小哥感叹了一句,赵又廷这么看还蛮像西藏人的... anyway又一次被赵又廷的演技征服!
最后那个超现实的极光鲸鱼一出来,我很难相信女主角睁眼是真的,实在不能理解那个死法,既没有逻辑,又作,真成“南极绝恋”了,导演跟票房有仇的感觉。最大的优点是苦劳,去南极了,剧本在人物上的问题很大,小说可以这么写,但作为电影,让女主角一直那么消极,就很丧,冲突都是来自外部环境。
这是你先帮我脱裤子,我再帮你脱衣服的故事。女主像背课文,功能等同百度。男主每天走多远都能原路返回,可就是找不到科考站。掉进冰缝爬出来,掉进冰面游起来,怎么摔都没事,你该去保卫地球。主角又吐又哭又瞎,看来电影太辣眼睛,难看哭了。本片告诉我们:单身可能是因为男友是路痴,女友可能是宅女
一般取名叫《xx之恋》的,百分之九十都是烂片,因为已经烂到连名字都懒得好好想一个了
看完了有一种感觉,国产电影越来越注重内容了,这是好事。影视人不再只是盯在卡司和流量上,为颜值电影买单的观众也越来越少,毕竟只是想看脸有无数短视频和高清图片可以下载。电影也是很好看的,两个人能撑起一部接近两个小时还不让人觉得枯燥和尴尬的电影,在目前的环境来看,也是不容易的呢。推荐。
我见过无数新郎单膝跪地,许一句诳语,承诺可以地久天长;我看过无数新娘热泪盈眶,说一句咒语,誓言可以相伴终生;我开了家婚庆公司叫地久天长,像一句谶语,这里的地特别久天也特别长。我们是两尾误入冰川里的鱼,只有相濡以沫才能存活。我在茫茫的雪原跋涉,无论向北还是向南,等我回来你就嫁给我。
差不多就是在火星救援的故事里丢进去了一条作逼爱情线,赵又廷基本就是在演一个雷佳音了,直接拍个东北土豪的南极求生故事一定更好看。你天天出门打猎找救援,女主就整天穿个貂搁床上躺着,两天没回来就割腕,瞎了还得给她烧洗澡水,家里揭不开锅了还要养企鹅,还恋个啥呀……
陈孝正上辈子欠郑微的眼泪都还上了,没想到21世纪了快速解冻冰棍的方法还是靠体温,瞬间穿越到《神话》…外表玩世不恭实际上是付出型人格的男主人设太完美,就算花样作死,头顶主角光环还是足以照亮宇宙,相比之下女主就像编剧用来练笔随便写写的,爱情来得比风暴更快,只想说极光真美啊南极真美啊!
既不爱情也不灾难,更多只是极地风光展示片。唯一亮点只有赵又廷专门跑去南极拍摄,受的那些苦,确实让人心疼。片子倒没那么差,只是太平庸,类型方面也做得太差。能看出导演的情怀,但是卖了太多私货,尤其是借杨子姗,讲了太多导演自己的包袱,以显示自己的知识量。整体生硬。不是太理解屎的浪漫那段
爱情发生的所有充分条件与必然环境
活着,就会遇见。看完这部电影对生命有了更深的领悟。灾难无情,生命却无价,自然带来的灾害我们能同心协力顽强的战胜,内心的懦弱与恐惧却能悄无声息的一点点腐蚀人的意志。任何时候都不要随便放弃自己的生命,活着就会有希望。为赵又廷的敬业精神打电话,演技炸裂,剧情有笑有泪,值得一看。
开头像《远山恋人》,后面就是个偶像风光片,杨子姗负责躺,赵又廷负责跋涉做苦力。男主是个南极小白但体力胜似超人,坠机安然无恙,孤身掉冰窟窿又被冰活埋又得雪盲症,每次凭借一股天知道的力量化险为夷,还没脱险就想着挖陨石赚钱,毫无可信度。南极取的景,却让观众看六毛特效做的企鹅,真的奇怪。
冰天雪地的天气看的点映场。归类为爱情片,我倒是看出了生存片的味道。如意和富春的情感线反而没有那么出彩,全片赵又廷的完成度好高,作为男主角接二连三碰到雪崩、冰洞,冰窟窿。在南极实地拍摄的场景实为震撼,推荐对极地生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影院观看。
超出预期,竟然还不错...#不过,每当杨子姗说出欧若拉,我都担心她下一句就开始唱张韶涵的那首欧若拉:爱是一道光如此美妙...#
怎么着还得让一男一女恋上,这是商业电影尴尬之处。都已经到了南极这种地方了,婚姻制度还未消亡。我个人希望看到的是能超越性别的对人的善意和丈义。
对南极地区极端气候下的各种生存险境,描述的非常专业,景色也是美的惊人,但最后让我的感动的还是爱情,真心没想到,这片子的品质出乎我的预期,我又要相信爱情了吗???
“相忘于江湖,不如相濡以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