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看了这部片子之后,打了几次掼蛋(目前一种很流行的扑克游戏,类似于打双升),每次都能抓到好牌,当然,也有牌不好的时候。 上个星期过了四天检查打牌吃饭的日子,打了四场掼蛋,这星期爬山打了一场,基本上都能摸到好牌,大鬼总是能到我手上,清一色也时不时就来,感觉就像片子里的刘德华一样,想着某些牌,念叨着它们,它们就来了。牌不好的时候,也不恼,慢慢打,输了一轮也不恼,牌品现人品。 人总会摸到一手烂牌,总要打下去,慢慢地运气会来,运气会走,所谓攒人品,就要沉住气。运气是奇怪的事,也是顺其自然的事。越来越多的时候,当我逃避一些事,然后却发现那些事总是会找上我,我跑也跑不掉,why me,当我主动去了解一些事之后,发现,一些事可以合理地安排,可以努力地去做,当然,主要还是指工作。我不能改变很多事,但是面对一些随遇而安的人,我可以让他们适应我的工作方式,反正他们也不喜欢深思一些问题,而我就是那么个一管到底的人,把一切讲到了他们不用费心的层次,这是他们喜欢的。这一年过去,我终于学会了和我的前辈们一起工作。然后,开始享受它。 不能确定地陷入短期的迷茫,时不时。有时,想起初中友人的话,让一切欺骗你,让一切忘记你,让一切背叛你,此时,你便是真正的自己,你便属于自己。有几年,觉得这话很酷。有几年,觉得很幼稚。现在,再想起,这样的情况,或许就是拿到了一手烂牌,没有人可以责怪,没有原因可以归结,你就是走在满是雾气的森林,找不到出口,没人可靠近你,也没人来寻找你。而当你走出来,世界还是你的。比你进入森林前,更美妙。 时间会反复,不确定何时会陷入迷茫,难过,忧郁,那就来个反复无常的人生吧。好牌时就好好打,烂牌时也好好打,烂牌也会赢的。
2021.2.15
重温这部电影。
有些部分记错了,以为那个说人品好牌品好,不急不躁等好牌的是古天乐。原来是刘德华。
人品好,牌品就好。不一定。
一手烂牌时,更要用心打。一手好牌时,也不要随便打。
有赞有弹,首先赞的在剧本对麻将戏的精妙,中途一场靠饭粒反击1v3的戏已经够精彩了,通常这种误导式反转翻盘都会用在最后一场戏(这时候可以想一些其他赌相关的喜剧港片),但是这里只用在了中场,不禁会让人想最后会是怎么样? 刘德华赌运没了之后,陷入了手风全是散牌,而且打什么来什么衰到贴地的场地,一方面给影片增加了跌宕起伏的效果,另一方面精妙在于,给最后决赛的铺垫。这时候就要提到刚刚精彩的中场戏了,决赛最后一局,居然把中场戏铺垫好的元素利用了起来,使最后一局心理战赢得精彩的同时,能让人捧腹大笑,这样的心理战是最高级的设计,是把观众算了在内的,而不是单纯剧中的交锋,单纯剧中的交锋,心理战是说服力不够的,因为a对b使用的心理战术,是仅仅对他的,而观众不是他,是处于上帝视角的,所以看过很多心理战都会差了点信服感,即使本身设定得很好。
而决赛第一局先利用了刘德华运势已失,全散牌,并且打什么出去,就会摸什么回来这个绝对劣势,靠着牌技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观察力判断力,硬生生1v3逆风翻盘。同样是1v3翻盘,中场靠的是欺骗,决赛靠的就是精妙设定的硬实力了。 紧接着就是决赛最后一局,和中场一样同样的镜头,同样是四筒,同样出现饭粒,这下观众就不仅仅是上帝视角了,而是同样参与到了里面,因为他们中场那一战,观众看过,知道这些元素会对对方造成怎么样的心理影响,所以看着刘青云一个又一个的五筒摸回来不敢打,会捧腹大笑,同时也拍案叫绝。
赞完了剧本对麻将戏设计的精妙,就要开始弹一弹了,弹的对象,同样也是剧本。
剧本不知道是不是把精力全部放在了麻将戏如何精彩上面,导致整体故事和人物一塌糊涂,全员工具人,所有的演员和角色,都是为了麻将戏而服务的。
古天乐,天才级白痴,同样有着哥哥刘德华一样的无敌运势,但是作用仅仅是让刘德华帮他出面碰上刘青云,然后弃之。
应采儿,坏人洗白毫无铺垫,作用就是欺骗古天乐,然后让刘德华帮古天乐出面碰上刘青云,莫名其妙良心发现变成空降给古天乐的媳妇,然后弃之。
妈妈,老人痴呆设定纯搞笑工具。
刘青云,这是最有意思的一个角色了,没人要的他不要,有人要的他就去抢,靠演员刘青云的演技本身赋予的人格魅力,作用就是故事需要有一个对手。
梁咏琪和刘德华这对男女主角放一起讲,刘德华给古天乐讲故事的时候说自己折堕的时候碰到了观音,就是指梁咏琪,梁咏琪无条件对他很好,并给他带来了无敌运势,但因为她的人品问题,所以一直不娶她。
这个观音,我把他当真,因为可以理解成又一个观音在凡间点化麻将大侠的故事。为什么说又?因为周星驰的《食神》,本质就是一个这样的故事,食神下凡历劫,为人嚣张跋扈,结果被摔下神坛陨落(有相应的灶王爷掉落摔破的镜头),流落街头,折堕到不行,这个时候,火鸡(观音)登场,把他重新扶起,但他想着的只有复仇,做人始终没变,然后在火鸡中枪死亡了,一夜白发,才彻底改变,最终悟得食神名号根本不重要,只要有心,人人都是食神,观音才空降拨乱反正,最后大团圆结局。
而在《呖咕呖咕新年财》里,刘德华烂赌成性,失去家人,流落街头,折堕得不行,这个时候,梁咏琪(观音)登场,把他重新扶起,然后他的运势滚滚的来,在梁咏琪诅咒他去了刘青云那边的时候,他的运势就荡然无存,最后梁咏琪回来了,他的运势才又回来,对刘青云说你要麻将大侠的名号,我就给你,最后大团圆结局。
这个时候,能看出区别在哪里了没有?就是刘德华这个角色,缺少作为主角的角色弧,他从登场开始,心态就已经圆满了,他最后让出麻将大侠的名号给刘青云,根本就不需要悟,他一直就是那样佛性。而梁咏琪,走了回来走了回来完全没有相应的剧情和心理变化,她就是那样走了,然后她又很自然的回来了,再后是通过刘德华对她的手把手教导,她才明白了人品好,牌品自然好的道理,奇怪的事情就这样出现了,角色弧只出现了在梁咏琪一个角色身上。
所以我才说,这片里所有的角色都是单纯的为了麻将戏而服务,太过本末倒置了。对决/战斗/交锋/对峙…这些戏份,应该是为了故事,为了角色服务的,在这里,反转了。而这方面反转了,故事就会变得很奇怪,刘德华没做错什么事,为什么要失去运势?他失不失去都是那样做人那样打牌,他的运势为什么要回来?
他的运势,就是和梁咏琪捆绑的,它无理由的去又无理由的来,那么如果不是为了故事性,是没有设置的必要的。但是仅仅为了整体故事性,却和人物的故事没有关系,就是一种本末倒置。
剧本对麻将戏的设计越精妙,我就越为了故事而叹息,讲故事的,始终是人,始终是角色。
太遗憾了,差一点就是一部《食神》
「呖咕呖咕不是出自广东话,是台湾麻将的一种牌章。台湾麻将玩16张,有别于港式麻将的13张。“呖咕呖咕” 胡牌时,共有8组两只同样的牌,全部是自己摸回来的。胡8对里的其中一只牌。」杜琪峰的导演作品补遗,2002年喜气洋洋的贺岁电影。人品好牌品自然好,烂牌也要认真打。这确实很杜琪峰,有艺术性的夸张和精妙的人生哲理暗喻,真的比同时期拍赌博系列的王晶好太多。印象最深是梁咏琪去财神庙求了一个写着「两亿」的彩头红包给刘德华,从此他就真的顺风顺水,但是当他真的在现实生活中赢到两亿之后,他的牌就开始变得很烂。他坦然面对人生的起伏,因为他相信潮落之后就会是潮起。最后,梁咏琪又为他求了一张「八亿」。我很少赌博,因为好运气很珍贵,要留给每次的考试,后来即使毕了业也很少上牌桌,因为不想好运气太早被用完。
其实我觉这个才是华仔几十年的困境,竭尽所能摆出一付很淡定的君子像,最后也确实成功了,但是各种酸辛谁人知晓啊。
“人生即如一场场牌局,不止要懂得如何打手好牌,更要懂得如何打一手烂牌,成功时不满不傲谦逊待人,挫折时不急不燥不怨他人,有好的人品就有好牌品。刘德华用一部电影其实呈现了他的人生,里面其实也有青云,是好是坏,打牌的自己最重要。”那年这部作品没有被提名,我一直觉得很奇怪。——庄文强
虽然也是麻雀电影的跟风之作,但细心观察后发现,作为一部纯粹的商业娱乐电影,《新年财》对麻将的态度与其他几部恶俗的麻雀电影有着明显的不同,尤其是其中几场麻将赛的设置十分考究精妙,对人生哲理的分享更是对正能量的传播,很优秀的贺岁喜剧。
1.饭粒五筒变四筒的片段原来出自本片,不知在各种场合看到多少次这个片段;2.基本上又是刘德华个人秀,外加刘青云耍可爱,古天乐卖萌,梁咏琪痴情无限,问一句,没改变之前的梁咏琪这样性格的女朋友,你喜欢吗?
韦生的片子总是有种让人向善学好的心意,即便是热闹的喜剧也会编得生动复杂一波三折,人物丰富且一个个都立得住。很多小病态,恶的祛除磨光好的逗笑取乐。笑点太契合了。人都好看得想摸。爱情不是被对方做了什么而感动而是跟对的人踏踏实实在一起,牌品看到人品,就跟观影风格大体能看出是个什么人一样
很有意思的一部贺岁片,很好看!杜琪峰作品,果然是不一般的~~
对港人在逆境中打拼精神的另一种诠释,只不过是用打牌的方式展现而已。 起点很低,立意却很高。
原来刘德华在春晚唱的“恭喜你发财”的暗面是呖咕呖咕港澳台美国麻将,一边看春晚一边打麻将真的是很精彩啊
顺境不骄不躁,逆境心平气和,手上烂牌也要用心打,自然会变成好牌——理是这么个理,逆境牌的部分,士多里面如何输少既是赢,最后如何利用贪欲和疑心逆风翻盘都设置得非常好。赌台之上,一命二运三风水,手风顺全靠女朋友扑心扑命用火热爱心抢回来的各种神器,只好安慰自己运气走了也会天无绝人之路,否则这要如何励志呢?嫌弃女朋友人品不好,又要靠她起家;学霸女主随便考上空姐JC税务官,却非得将人生吊死在一个三更穷五更富的男人身上,韦杜的爱情戏从来没法戳到我。
人生就如打麻将,有好牌当然好,有烂牌,摔桌打人一时爽,同样要认认真真地对待,只要脑子还在,牌品还在,烂牌终会变成好牌,它配得上香港最好贺岁片的称号,这样时而大笑时而小哭最终顿悟的好喜剧,真的越来越少了
人物依然纯真,动力依然充沛,但对动力之源的产生机制不做揭示,调度也未出奇招,于是牌桌决斗降格为常规的剪辑魔术,太多好牌的堆积也将神迹退化成寻常。德华口中的老友(麻雀之神)始终没有现身,但“牌品反映人品”的说教苦口婆心,终究能显出几分真诚,在结尾《家有喜事》式的恭喜中,仍能感受到银河映像溢出传统港式合家欢的魅力所在。
李安拍完《色戒》说麻将戏是最难拍的,杜琪峰用19场眼花缭乱的麻将戏教你做人。全世界都知道杜琪峰信运,运的背后是对良善规则的尊重,所谓“人品好牌品自然好”,输赢有时,最重要是要好好打,顺景不傲,逆势不倒,这样的香港怎么会死。
90分钟电影,80分钟在打麻将
無論是勵志片到賭片這是巔峰之作!! 這部在豆瓣評分低都是水土不服之故, 大陸文青會打麻將很少, 可能影響了, 其實我不會打從未打過, 評分為何高, 因為這是講人生, 牌品好人品好, 這句傳誦到現在都有人在講, 這部香港票房也很好, 真有點無奈.
在手氣差的時候,知進懂退停一停,不怨天尤人亦不急不躁,慢慢由小數目打起;一手爛牌嗎? 放輕鬆,提醒自己輸少當贏。「摸咗幾年好牌,摸幾次爛牌有咩所謂?總有一日會好嘅」,比起盲目的樂天,我更喜歡豁達。 豁達就是清楚明白自己手持的就是爛牌,爛牌就是爛牌,不自欺不掩飾不抱怨,安然面對自己的爛牌。另一句好喜歡的就是「愈爛嘅牌愈要俾心機打」,梁詠琪指責劉德華一輩子都幸運,要甚麼有甚麼,脾氣人品當然好。直到她見到劉德華一手爛牌都可以好好地從容不迫地打,甚至更俾心機去打,她才覺悟到手持甚麼牌真的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每副牌都有當下「最好」的打法,要做的就是比心機打好當下那副牌。新一年,希望大家都有這種豁達和智慧,一整年流流長,總有高有低,但願在逆流的時候,能夠好好順住逆流,感受它、享受它,並且運用它。
杜琪峰的流水线商业电影。杜琪峰拍这种电影赚钱是为了拍更多的《枪火》、《黑社会》,我非常理解。
人物细节妙趣横生,商业中混杂着银河的艺术追求,用娱乐的载体讲述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这种价值观的传递自然流畅,丝毫不影响影片娱乐性。叙事张力十足,麻将桌上的大量人物特写和高频率剪辑,将每个人的心理变化捕捉的惟妙惟肖,决战时的磅礴配乐更是将宗师的临危不惧、从容不迫的沉着烘托得恰到好处
重温。能在一部无脑牌片里看到母子情、兄弟情、男女情,就已经知足了(虽然我完全不会打麻将)。
【B+】喜爱《左眼》《盲探》的观众自然也能从这部麻将贺岁片中获得乐趣,其核心基本一致:重角色状态,而非情节逻辑。依旧是那套熟悉的浪漫主义,韦家辉的剧本真是行云流水毫不拖沓,高密度快节奏,几圈牌局下来,观众早已自然融入这种过火的怪诞情境之中。再看看大龄孩童刘青云,天真老实古天乐,为爱痴迷梁咏琪,傻傻可爱黄文慧,以及万能天王刘德华,这一套演员组合牌打下来,又有几个观众能拒绝这份幽默?同时,杜琪峰还把麻将局拍成了西部/警匪片的感觉,最后还特地用了《黄金三镖客》的配乐,生怕观众没看出来。不得不说银河映像真是华语类型片领域的王者,哪怕是贺岁片都比别人有趣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