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电影节# 第二部,石井裕也《夜空总是最大密度的蓝色》,两个月前在香港电影节首映的时候还叫《东京夜空最深蓝》,当然我还是喜欢原来的这个「最深蓝」的名字。 在头痛欲裂中坚持看完了这部片子,没有辜负我的期待,真的很喜欢。 女主碎碎念式的自白,东京是个什么样的城市?在这蓝色的巨大夜幕下,我们只好可怜的爱自己吗?正因如此,这个星球没有恋爱。 她的悲观主义的丧情绪浸在水中的乌龟,一根又一根的烟,骑车穿过繁华都市巨大人流中,她喜欢谈论死亡,她不理解为什么要恋爱,恋爱不就是某一位的前男友和某一位的前女友在一起吗?迟早会有被抛弃的一方,迟早会分开。 她收到短信「我仍爱你」,男主收到短信「我爱过你」,都是他们各自的过去。 他们奇妙的一再相遇,在这个几千万人口的都市。 走到某个路口的时候,她说:你看到东京的夜晚是蓝色的吗? 东京的蓝,是一种压抑的饼的外层裹了希望的蓝。压力、生存、梦想、爱情,我们是那么渺小,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恋爱是会让人变庸俗,反复的情绪消耗也无意义,可是每个人都抵不住心怦怦的跳,止不住很酷也要告诉她:喜欢你。 「我是个怪人。」 「我也是。」 他们最后并肩在女主家里坐了一宿等地震,等死亡,等一切绝望的未知。他们等来的也只是天亮,天亮了,那朵花开了。 东京还是有希望的。 活着吧,要活到死才对。 那个拿着电吉他在街头唱着「加油」的女孩最后成了明星,没有什么是不可信的。 虽然「你死去吧,我就孤独了。」 但我还是想说:那些失意的怪小孩们,愿你地有一天被钟爱,遇见相似的灵魂,然后幸福的捱过这密度的星空宇宙。
这绝逼是我看过男女主角颜值最低的日影。 都市人孤岛般的疏离。口口声声恋爱没有意义,这么强烈的否认,其实是心心念念的渴望。零碎的台词,有些还不可以。但是太多了就矫情。应该像街头女歌手唱的一样,“加油啊”。 镜像展现两人的生活。松田龙平死后——包工头一句“告诉他们,不要死在上班的时间”,话唠变沉默,话少的变啰嗦。直到最后平等地说话。 看不见的左眼,脖子上的疤痕,谁不是带着伤痛生活。 特写迅速拉成人流远景,这种镜头出现好几次,确实牛逼。
首先在此隆重感谢中国电影资料馆,把我最喜欢的三部日本电影今年全给安排上了,让我在这寒风灌入体内的北京,着实温暖了一把。
by the way,我今年的日影TOP3另外两部分别是:
这三部电影虽然讲了不同的故事,但是都透露出一丝淡淡的颓丧的气质,以及一种迷失感,虽然这么说不是很准确,但是我一时找不到更好的词来准确形容他们,总之,跟我以前看过日本电影很不一样。
说回《夜空》,影片一开始从四个建筑工地的搬运工和一个叫美香的医院女护士切入,将几个年轻人平庸的日常生活娓娓道来。四个工友中,一个年级稍长的大叔腰不太好,裤子前面的门禁拉链一直拉不上,这个不经意的设定直到结尾他被辞退后仍旧没有拉回去,是买不起质量好的裤子呢还是手上没有了力气,总之像这样的小隐喻在整个电影中比比皆是,营造出一种很直观的无力感。但即便如此,大叔还惦记着24小时便利店的女孩,渴望着一场恋爱从天而降。这个人物出场不多,但是给人印象很深刻,尤其结尾他从女孩酒吧出来,一路跑着去赴约,不免让人心头掠过一丝唏嘘。还有一个工友是松田龙平饰演的,原本是要和酒吧认识的石桥静河赴约,不料盒饭领得很快。猝死这件事被导演从生活中搬进了电影里,实在是无比真实,松田死后,原本爱说话的慎二变得沉默寡言。葬礼上社长说:以后要死别在上班时间死。
这是全片最扎心的话之一,拜托,生活已经很艰难了,什么时候死是社畜能选择的吗?更可笑的是,菲律宾过来的外籍员工是正式员工,而其他三个工友都是临时工。当然对于电影来说,这样的设定完全是出于剧情需要,为了使整部影片的氛围都齐平,导演对每个人似乎都安排了这样看似无关紧要的小细节,比如一开场女护士送走年仅37岁的病人,让人感到无比的沮丧。她的生活既单调又乏味,白天在医院,晚上在酒吧兼职,老家有个无所事事的老父亲,每个月需要生活费,还有个上高中的妹妹需要学费。工作成了她生活的全部,与她相伴的只有家里那只乌龟,放松的方式也非常简单,下班后回到自己的公寓里涂个没有颜色的指甲油,伸直脚丫子和脚指头舒展舒展筋骨,练练瑜伽(空手道)。看得出这样的生活是极其沉闷枯燥的,和我们普通大众并无二致,代入感很强。
此外,美香压根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爱情,关于她恋爱观的部分影片着墨最多,类似的台词俯拾皆是,比如:
即使到了影片结尾,她也秉持着原先的态度:
不过,美香虽然是一个undateable,跟《弗兰西丝·哈》里的Frances一样,但她总归还是尝试着去恋爱,要不然也不会给松田留联系方式,与声称还爱着自己的办公室白领职员去赴约。事实上,美香在女孩酒吧里第一次见到慎二的时候,慎二正在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喝闷酒,手掌挡着一只眼睛,读着一本黄黄旧旧的书。(本片片名应该就出自手里那本诗集,听说也是改编自一本诗集)她闪烁的眼神出卖了她, 这个内心的悸动一直到结尾从慎二口中说出的时候,才呼应了开头这一幕:“喜欢上一个人,有没有意义我不知道,但心中的悸动是停不下来的”。苟且的生活让人疲惫不堪,但恋爱的酸腐气依旧在牵动着这些孤独的灵魂,即使他们嘴上在抗拒。
这原本是一部非常压抑的电影,四个搬运工,三个是临时工,看不到未来,混一天算一天,唯一的一个菲律宾籍正式员工还是花了很多钱才来的日本,但他也看不到希望,最后还是决定回到自己的国家,与妻女团聚。慎二对于每一笔支出都算得分毫不差,账单洒落下来覆盖在他的憔悴的脸上。 房租65000,叙利亚,恐怖主义,瓦斯费,电话费,地震… 他们的杯子碰到一起,高喊着日本要完蛋了,隔壁的住户不堪其扰......无处不在的丧很符合平成日本的国情了。讲述丧的电影非常多,但像今年这三部有分寸感的寥寥无几。对于慎二来说,他并没有表露出过多的压抑和绝望,隔壁大爷死在公寓里,美香的母亲死于自杀,声称爱过他的女同学远走纽约,甚至在服务不好的中餐厅里说出自己的年薪和工作时也看起来很坦然,没有丝毫掩饰自己的窘迫和潦倒。他一只眼睛看不见,也要为美香分享另一半的不快乐。现如今找共同趣味的男男女女越来越多,但肯共患难的实在是打着灯笼都没处找。她们的感情火花若隐若现,生活空洞,但依旧会在美香宿舍外头等上一夜,会为她买个只有1200元的发卡,按照常规剧情来讲,这本是很重要的戏份,但是导演处理得十分轻巧,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这是电影最可贵的地方,只留了一个开花的绿植这样一个举重若轻的镜头。
最后再提一下电影中的那个街头歌手,她是一个有着执着梦想的人,美香和慎二一致认为,这个歌手没有观众,没有前途,歌肯定卖不出去,唱歌不适合她。然而结尾啪啪打脸,当那幅巨大的海报出现在货车上时,仿佛给这两个年轻人心头一记重击,你看,奇迹会发生,恋爱也会发生。而美香和慎二,此时热泪盈眶,百无聊赖的庸常日子仍要继续,轻描淡写的爱情也会迎来绽放,山盟海誓的诺言抵不过并肩相坐的一个夜晚,喧闹的都市每天都上演着意外和苦难,天桥歌手总有出头的一天。。
「這個發卡適合我?因為1200日元所以適合嗎?」
那2000日元的蝴蝶結怎麼樣?在去台場看高達的電車上,告訴炮友給她買了禮物,她卻興味索然,不是上週才在胯下說了「爸爸草死我」的下流話麼?高中女生果然還是善變。
蝴蝶結是那天陪伊寶去百貨店逛到的,很可愛的小兔模樣。店員問「要買嘛?」伊寶問「要買嘛?」我當然說「要哦。」
我們手拖手穿過秋葉原的某個塗鴉墻,像是「哥哥就該這樣拖住妹妹」那樣拖住,可能我是除了男友aki醬之外唯一可以撒嬌的男生了吧。
路上遇見了一個撐著裸傘的男孩,不像走失的樣子,伊寶跟他搭了幾句話,「未成年不能看av」之類的,男孩鞠躬道謝,被馴化得不賴。
因為沒地方可去,預定的烤肉店還沒到時間,伊寶說,不如我們去看看東京最大的連鎖五金店吧!
誒?
五金店有五層樓那麼高,老闆應該成功打入了上流社會,穿著很貴的西裝,把自己印在海報上,並豎起了大拇指。
說起來,年輕的北野武也把自己印在了歌舞伎町的十字路口,不知道現在的北野武會不會「八嘎」不爽他,呵斥他把廁所刷幹淨。
在探探上有一個女裝大佬想跟我約會,說自己是女聲,舌頭有靈魂之類,可以穿JK,並且屁眼是粉色的,雖然住在八王子,但是為了我,願意打車來西葛。
東京出租車真的不便宜,我只有去三溫暖消費到太晚才坐了一次回家,當然是別人請客的。
下車前,那位小哥問我真的不去試試長野的烤肉自助嘛?有很多中國留學生住附近,說不定會有艷遇哦。
我說你體力真好,揮手告別。
在表參道買手店工作的上海姑娘非常熱情,我們在淺草偶遇,她不介意我比她矮半頭,帶我去原來打工的烤肉店大吃特吃,並豪氣地買了單。
徐展翼的路飛手辦就是她領我在秋葉原走走走走淘到的。當然,我付了錢。
我們一共去了三次情趣酒店。第一次在窄小的電梯裡遇到剛剛3some完的牛郎左右手搭在JK肩上。第二次在歌舞伎町的情趣酒店門口看見一個黑人朋友摟著1米5的東京姑娘說著「我愛你」之類的情話。第三次…唔,她說「你是怪物嘛?」
我們一起看的《阿麗塔》,她穿了我喜歡的絲襪,大腿全程夾住我的手背,認認真真地看完字幕,全場超安靜。
在地鐵告別的時候,我禮貌地問「你住的遠麼?」她說「高田馬場有我最喜歡的小叮噹,下次一起去吧。」
當然,這是我們最後一次碰面。
我看《完美的世界》,役所廣司在颱風天收衣服的那場戲。哇,就跟敏汐家一樣。我把她的內衣內褲小背心小襪子全都收進房間時,我們都濕透了。
晚上用她的愛奇藝會員一起看了《薄荷糖》。她好像中間有問我餓不餓,我沒理她。問了嘛?唔,總之,李滄東強得一塌糊塗。
我問敏汐,你知道為什麼導演安排薛景求住在鐵軌旁的棚屋嘛?敏汐抬起頭,你能專心點嘛?我說「因為他的人生已經脫軌了。」敏汐起身往門外走「吃烤肉吧。」
我說「好哦。」
那天晚上的夜空也很藍,我們捧著哈密瓜踩著拖鞋穿過小巷,路過小公園遠遠看見一個胖男人坐在滑梯下,「失憶嘛?被裁員?」,敏汐說有可能哦,日本的房子很貴,你看就這棟那麼舊的也超過1000w人民幣哦,所以說…喂,你有在聽嘛?
「噓!他不是一個人…」
成年人真的需要做一些遊走在悖德邊緣的事消化壓力。我們默默沖他蠕動的身體豎起大拇指。
可別輸啊,歐吉桑!
“相性”一词是在三浦友和书中看到的,“跟相性好的人可以共度更长的时光,因为他们彼此需要。如果相性不好,自会产生距离,彼此疏远。”这个词的解释,就是彼此性格合得来,相互吸引,做什么事都很容易产生共鸣。
美香和慎二初次相遇,当时联谊的男生私下议论她是不是容易睡,另一个姑娘已经醉倒,还故意取笑她。餐馆都是嬉闹嘈杂的聚会人群,唯独慎二孤零零坐着看书。美香从洗手间回来,听到女伴和联谊男生在背后放肆议论她,没有生气,漠然想着,睡不睡无所谓,反正这里是东京,到处都是随便的男男女女。这时候,她看到独坐的慎二,他们都注意到对方跟周围格格不入,一个安静,一个冷漠。第二天,美香在医院跟同事抽烟,对方得意洋洋说,那帮朋友很酷吧?美香笑着点头。她在东京生活的不快和压力,在人前从未表露,只有回到乡下,在妹妹面前发作过。
工作之外,男女主角的生活都相当枯燥。美香看书自学空手道,还养了乌龟。慎二的群租同伴把蹦迪音乐开得巨响,喝酒打闹。他因为说话啰嗦,老惹人嫌。去泡吧也被同伴狠狠威胁不许多嘴,美香反而对不得不忍气吞声的慎二多看了一眼。她也经常忍气吞声。在酒吧打工,同伴卖力讨客人欢心又唱又跳,客人要美香也跳,她笑着拒绝。休息时,别人抱怨劳累,她在角落深呼吸,默默吐出心中的怨气和疲惫。他们同病相怜,不需要多言,看对方的状态便能知晓。
第三次相遇在熙来攘往的涩谷街头。美香看到慎二的背影,骑车追上他。“你喜欢涩谷吗?”“不,讨厌,与其说是讨厌,怎么说呢……”“我也讨厌涩谷”。美香在人前总是掩饰和压抑自己的情绪,却很不客气打断慎二,变得直率起来。这种不客气的直率,也是相互接近的方式。慎二却因为紧张东拉西扯,“不说点什么就会坐立不安”,美香一语点破,承认自己也会这样,慎二安静下来。后来美香跟前男友重逢,也是啰里啰嗦说了一堆不着边际的话,男友却以为她状态放松才这样。这次无意的邂逅结束之前,慎二抬头看到夜空中蓝色的月亮,月色很美,又显露不详,谁都没有注意到的景色,他们一同驻足凝视。
慎二朋友的葬礼,美香说了很多难听的话,好像看不起这群社会底端的人,又好像可怜他们。慎二一言不发,沉默表达着不满。这种气氛僵持了一路,直到慎二觉得不好意思,冲美香勉强笑着说,“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尽管说”。“怎么不去死!”对慎二窝囊的回应,她非常不满,掉头就走。他还不如冲她发一通脾气呢。美香讨厌自己说了过分的话,心里生自己的气。她故意挑衅,嘲讽慎二的朋友,其实也是在嘲讽自己。就这么死了,谁也不会来参加葬礼,只有无关紧要的人帮忙料理后事,谁也不会把这种人的死放在心上。这种无人问津的葬礼,还不如不要举行,赶来参加这种葬礼的自己,也活得够窝囊的。
慎二在工地受伤,去医院治疗,和这里工作的美香不期而遇。他们一起在门口抽烟,美香心有愧疚,却说不出口,看慎二一直不吭声,打算离开。慎二忽然告诉她,左眼看不见了。之前美香问的时候,慎二回避不谈,现在主动提起。美香也释然了。慎二提出还想见面,美香对他笨拙木讷的回应表示不满,但还是给了他邮箱地址。
美香回乡探亲的时候,听说妹妹交了男朋友,兴冲冲憧憬着和男友一起去东京旅行,购物娱乐,提出要住到美香家。这还不算完,妹妹要和男友去东京读大学,满心炫耀。父亲没有工作,又沉迷帕青哥(弹子赌博机),帮妹妹交学费的重担自然落在美香身上,原本就一直是她负担家里的生活。妹妹肆意享受恋爱、没心没肺的模样惹她发了火,没有提是因为钱,而是讽刺妹妹的恋爱,姐妹吵了一通。美香想起母亲不明不白的自杀,想起自己在东京经历的种种难熬,委屈得想哭,却拼命安慰自己,“不要紧,反正很快就会忘了。”与此同时,慎二正为一堆账单烦心,算不完的账单把他埋了起来。账单数目、各种各样的社会话题、朋友的死,千头万绪压了过来,只有一个念头越来越清晰,他马上给美香发短信。美香正难过呢,看到这条只有三个字的短信:想见你。一下子,被人牵挂的感动,让她从沮丧中解脱出来。父亲问她负担家里的生活费会不会给她添麻烦。美香没有发牢骚,只让父亲去找份工作。从这些细节看出,美香性格温柔、有担当,毫无怨言承担着家庭的生计,发脾气也是因为妹妹不懂事。
美香回到东京,第一次跟慎二约会,为了避免沉默,她不停找话题,还故意把恋爱说得一无是处。每次她说话难听,慎二总是沉默,从不反驳。一起去唱卡拉OK,慎二唱得都是老掉牙的歌,还一个劲跑调,美香只顾抽烟,抱怨他肯定没有女人缘,生硬推开慎二的拥抱,临走的时候,却又没话找话。慎二没有心思听她嘟囔什么,低头看起了账单。美香隐晦提起母亲自杀的事,慎二还是爱答不理的样子。美香自顾自说了一堆,慎二索性拿身上的零食喂起路边小狗,对美香老是不停提到死,莫名心烦,态度冷淡。两人初次约会就这样不欢而散。
回到住处,美香独自伤心,听见手机响,马上跑过去看,却发现是前男友发来的信息,说,我还爱你。接着,美香和前男友、慎二和暗恋他的女同学各自见面,各自都不顺利。美香前男友听不懂她在说什么,她也懒得解释。一段动画片段解释了美香内心的所思所想。慎二对女同学并无好感,根本不相信对方爱过自己。很快,对方就开始追问现实的话题:年薪多少?做什么工作?他说薪水微薄,又在工地干活,她大吃一惊。她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中学,对现在的他一无所知。两个人的约会都陷入僵局,一边是没话找话,话不投机;另一边是自以为了解对方,一厢情愿示爱。在酒店过夜,女同学让慎二忘了那个死去的人,反正也不算是朋友,尽快放下,才能开心起来,劝他想开点。美香大放厥词的时候,慎二都忍了,女同学轻描淡写说了一句,他就挣脱她的怀抱,百无聊赖调着房间的电灯开关,不想再亲近她。因为缺乏好感,因为不够爱,所以,半点也不想忍耐。随便应付,故意惹对方生气,哪怕再不见面都无所谓,心里的距离感不会因为睡在一起就拉近。他嘴上说着加油,其实对她要去哪儿、想做什么,并不放在心上。
慎二主动给美香打电话道歉,约了晚上见面。结果,住在隔壁的独居老人死去了,这种事没人可说,只有跟工地伙伴喝酒的时候,念叨两句。喝完酒,急着去约会的朋友大步跑起来。想见一个人,想马上就见,想见到不顾一切跑着去见。那种迫切,并不是急着亲热、搂搂抱抱,只是单纯想见面。可惜美香会错了意,看到大汗淋漓跑到自己楼下的慎二,拒绝让他进来。慎二懊恼得要命,但一句牢骚也没发,就闷闷走了。第二天美香醒来看到傻乎乎在楼下待了一夜的慎二,不忍心,招手叫他上来。美香看他专注盯着饲养柜里的乌龟,问他是不是只能看到一半?然后安慰他,看到一半的世界就不错了,总比什么都看不到好。这是他们上次断掉的话题,当时慎二说自己左眼看不见了,美香并未表态,现在两人关系更近,她主动安慰他。慎二也问起她为什么到酒吧打工?是不是因为缺钱?他越想问清楚,越难以把话直说出来,两个人都不住打断对方说下去,最后美香干脆说已经辞掉酒吧的活儿。说到底,美香在那种卖弄姿色的店里打工,是因为护士工作不够应付开销,她还要负担家里的生活。这些细节她没有吐露,但观众已然明了。之后,他们开始像平常的恋人那样约会,送礼物、收拾饲养柜、骑车兜风。影片中,工地伙伴的意外死亡、患了肾病的工友被辞退离开、独居老人去世、野狗被收押火化,这一连串细节暗示着底层的命运,他们像野狗一样自生自灭,慎二和美香的情感则是超越现实的小小奇迹。
美香带慎二回家,妹妹看不起这个姐夫,但还是祝福姐姐找到归宿,父亲倒挺满意。美香终于说起母亲自杀的事情,觉得被抛弃了。慎二说,那么以后交给我好了,不开心的事情,我来分担一半。
回到东京,看似心情轻快的两人,依然要面对沉重的未来。美香悲观起来,一句接一句,否定着恋爱,否定着两人好不容易开始的羁绊。这时,他们看到那个无人理会的路边歌手,竟然红了,印刷大海报的宣传车开过。亲眼目睹一个奇迹的发生,仿佛自己的人生也能出现奇迹,两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在美香住处,他们一起看无聊的电视购物节目,对灾难和不幸的担忧,两人共同面对,就变得没那么可怕。每一天都平平常常的过,辛苦也好,痛苦也罢,因为身边这个人愿意分担,或许能减轻一些,相信会遇到好事的乐观也占了上风。美香一个人忍了这么久,终于痛哭出来,慎二像哄小孩子似的摸她的头。天亮起来,坐了整夜的两人没有倦意。慎二指给美香看,花开了。在街头,他们一同看过蓝色的月亮、飘过的飞艇,无意间被这些细小的美好打动,静静凝视,这样的时刻,喧杂都市少有的宁静笼罩着他们。
相性,或者说共鸣,就是人与人之间至深的理解,在言语无法触及的地方,闪着光。我在寻找的,想要书写的,就是相性。
桑内特认为“城市是陌生人较为可能相遇的地方”,カッコイイ的两位异质主角便不期相遇,在深蓝色下轨线相交,止住了进一步的流动(浪)。所有在晚上远眺过灯火,驻足凝视过广告牌的射灯白,用异质方法体验/摆脱过孤独的人,都觉得他们就是自己。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被人曾经爱过。
去年日本评奖中呼声最高的电影,题目是一诗句,据说剧本是改编自诗歌。普普通通的城市小人物的爱情故事,所谓凡夫琐事,却写出了人生哲理、诗意,也就是高晓松歌词里说的“苟且”与“诗和远方”。这可能就是这部貌似平淡无奇的影片的高明之处。我们的年轻电影人的文艺片应该好好学学它。
致郁系电影,失落的情绪像一张灰色网,笼罩着每一个无力回天的人,丧得无力,丧得颓唐,丧得无依无靠,不敢信任爱情,不敢相信幸福,丧得随时可以悄无声息地死去,幸好,结尾给出了一点点小光亮,石桥静河和池松壮亮两张方脸,挺有夫妻相的,下一次可以再合作。
“房租65000,叙利亚,恐怖主义,瓦斯费,电话费,地震…想见你。”生活那么琐碎,充满沮丧和无意义,但我很想见你。
爱一个人,就是与她找到遥远的相似性。没人在意天空的飞艇,恰好你我同时抬头;偌大的流动都市,夜空中的蓝色将你我包裹。童年时脖颈上的小伤口,却是日后脑梗塞的真凶;发一则愿我被爱的短讯,悄然藏匿着真心。腋下出汗了我很在意,凉子在街头歌唱证明自己活着。想把一个人温柔地杀死,那是我的爱情。
上座几乎全满。结束出完字幕大家一起鼓掌。片子切口不大,若一味期待大时代背景下的宏大叙事,或许嫌它小情小调,好在它难得真挚,细节写得真走心啊,把渺小个体的生死困窘、孤独与联结讲得暖人肺腑。同为都市畸零人,如同质数在寻找另一个质数。爱这个词说出来会满口血腥,那不如就说:“我也一样”。
我喜欢所有活着、死去、到死之前都活着的人,我喜欢没有黑夜只有无限孤独无限温柔的蓝色的东京,因为如此不可能的恋爱才能发生、不可能的梦想才能出现。東京に会いたい。東京頑張れ。
剪切可谓炫技,开头神似池松壮亮的马拉松广告。情绪碎片洒满了从新宿到涩谷的东京街头。与死亡同行的男女主人公,双线并进,产生摩擦火花,最终艰难地选择了相信:明天会更好。又一部典型的后311电影,松田龙平领了十分丰盛美味的盒饭。
本子写得太好了,剪辑飞得很,全员演技在线。全片感情极淡又极浓烈,后311时代东京爱情故事,从中产视角拍底层故事的正确打开方式就是这样了。导演和男主到场算是最大的惊喜。感恩2017年能看到这样一部片子。“都交给我吧,让我分担你一半的苦难。”
1.我是个肤浅的人,光是片名就想给5星,看完减1星;2.哪里看得见什么希望啊,只是两个丧的人,志同道合走在了一起。
主角们的生活质量像片中所有的食物一样,冰冷成批量的油炸鸡肉食品,塑料包装,微波炉加热,大家都在吃这种东西,过这样的生活,现代大都市里普通蚂蚁的爱情。
来看松田龙平,松田龙平成了面前烧香的一张照片。来看市川实日子,市川实日子成了面前烧香的一张照片。这片太气人了,再喜欢也不给打分了。
松田龙平还真是无法工作的体质啊,我本来十分惊讶于他竟然能演建筑工人,后面果然,从头到尾拢共搬了两袋水泥,然后就在工地上猝死了!你看看人家瑛太,每天搬完砖还有体力打乒乓球呢……
这是一部讲述死亡与爱情的片子,我躺在座椅上,看电影出神,忽然手机里收到一封遗书,我哭着跑出影院给他电话,他还没有跳下去,我们一起聊爱情,我回去发现包包不见了,后来发现朋友帮我拿到第一排,我第一排狂哭,导演和演员看着我。在片场门口聊天,我说我们都像导演。真疯狂啊,喝醉了。
东京的月亮才不是蓝色的类、、、明晃晃的 亮黄色的 我不知道抬头看过了多少次、、东京也没有奇迹 冷漠 和相遇、、活着也并不需要勇气、、情感来自内心的空洞和浑浊 而电影永远都是骗人的
一部非常作者化的电影,不用情节主导故事,而是用情绪,写意的画面色彩和声音处理都在为写意服务,没有动作性的对白和场景,更多的是一种日常丧的状态,最后是两个孤独灵魂的碰撞。它让你突然明白一个道理,诗与远方就像海市蜃楼,唯有眼前的苟且才是真的,就看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在苟且里活出诗意。
全世界底层人民丧起来都一样。
抱歉这个X装得我难以下咽。即便卡司和音乐能够让我觉得这不是一部难看的电影,但绝对不是一部好看的电影。
烟头的火苗变成城市的灯火,星球转动,世间冷漠,灯火闪烁,孤独的人照旧寂寞。慎二和美香是陨落的碎片,坠落的水滴,在地球的表面异类相拥。匆忙冰冷的世界和庸碌世俗的人不懂。当他们走在一起,时间才能慢下来,深蓝的夜空缓慢发白。遇见同样的人,相似的灵魂,只有自己才知道这种感觉多么令人感动。
风吹起头发的一瞬间我只注意到池松壮亮的发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