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龙有一次采访中说:“男人之间的惺惺相惜、互相吸引,不会弱过一个异性,我都觉得是这样,因为男人有他的个人charisma ,有的男人你看到他,他有他的动态,他有他的吸引力”(原话是粤语)
我想新独臂刀就是这样一部,基于男人之间不必明说的义气的电影。豆瓣上的剧情简介是这样的:因身怀“鸳鸯双刀”绝技而驰名江湖的白衣少侠雷力(姜大卫)被龙异之(谷峰)设计陷害,自废右臂退出江湖后,他隐姓埋名于某个小饭馆里当伙计,过着任人侮辱欺负的日子。邻居铁匠的女儿巴蕉(李菁)因对他心生爱慕,时常鼓励其重塑形象,无奈雷力战胜不了心魔。 有缘结识翩翩少侠封俊杰(狄龙)后,雷力重拾生活的信心,并说好在封俊杰赴过龙异之的约后两人一起去过归隐的生活。不幸的是封俊杰像多年前的雷力一样也中了龙异之的诡计,奋力抵抗一番终因不敌敌手身亡,得知消息的雷力大悲,矢志用左臂练就一身好功夫为好兄弟报仇。(看着就有点基……不过!不过我相信张老湿说的,他拍的不是同性恋!只是男人之间的友谊!!)
封俊杰与雷力之间的情谊就是这样,心意相通而不必明说。片中的女主,芭蕉,她的存在对于剧本而言,除了给雷力递了把刀,其他啥也没干,反倒是衬出了很多时候女人对男人不理解。雷力想的明明是退出江湖,芭蕉偏偏要给雷力递把刀,而封俊杰知道雷力的想法,他会和雷力说,我们一起去太湖务农。
此片布景潦草,全靠演员的颜值、剧本张力、几场高难度的打戏撑着。比如下图狄龙闯虎威山庄的长达7秒的镜头,动作难度高,狄龙好像还因此眼角受了点伤。
我一直觉得张彻是个纯粹的人,相信人与人之间存在纯粹的欣赏与理解,基于这一点,张彻拍这类男性情谊的电影就更加打动人。他拍雷力的几个镜头的感情极为丰富,捕捉到了姜大卫眼角眉梢的每一个动作。雷力的服装颜色从一开始意气飞扬少年的白、到了残废后苦闷的黑,最后又变成了报仇时代表正义、善良、友谊穿的白,示意着他在情绪、个人意志上的变化。
我认为《新独臂刀》是张彻暴力美学成就的巅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痕”,雷力独闯山庄那一段实在是拍的太好了,画面感强烈,彼时的邵氏动作片,已经脱离了《独臂刀》时期日本剑戮片的影子,开创了自己的一番新天地。《新独臂刀》中的所有动作干脆、利落,恶人在这个绝望的少年手下一个一个倒下,龙异之最后也倒下了。而最后的画面则定格在雷力望着封俊杰的坟头之后,蓝色的天,青色的山,桥上成堆的尸体,只为祭奠那个死的惨烈的少年。
1969年,狄龙和姜大卫在《保镖》中还沿袭着当时SB武侠双生的一般套路,不是《金燕子》中的罗烈与王羽,就是《大醉侠》中的岳华与陈鸿烈。张彻的电影向来不重视女人,但真正在电影中完全脱离女人探索男人与男人的生死相依,却是由狄姜开始,直到第四代弟子五人打包配置,女人已经从一个温柔善意的点缀变为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尽管如此,我却喜欢张彻电影中刻画的那些女人,她们或冰雪聪明,或调皮泼辣,或忠贞刚烈,虽笔触不多,由于出自君子手笔(哪怕是君子的漠视),即便《刺马》里的“祸水”米兰,坏也坏得赤裸坦荡、情非得已。
小时候看《新独臂刀》,唏嘘着那个永远无法实现的”太湖之约“,心疼小雷力在那个夕阳西下的小镇子上落寞地等待封俊杰的无望身影,感叹世间众多求不得。直到最近重看,目光完全集中在狄龙身上,才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封俊杰可以救赎雷力?
《新独臂刀》是一个很非常规矩的故事,三段论,雷力之死(精神死)、封俊杰之死(肉体死)、雷力复仇。这个故事的结构也非常工整,一个江湖伪善大侠龙异之先栽赃嫁祸、再借由道德绑架将刚刚冒头尚无社会经验的少侠统统铲除,雷力是,封俊杰也是,最终精神死为肉体死那个复仇。从某种程度上说,封俊杰的确是雷力的镜像,两人出场时都是意气风发、少年英姿、策马奔腾,甚至连配乐都一模一样,也同样一步一步走进龙异之设计的陷阱当中,自毁或者被毁。但是,一个与你相似甚至始终行进在你的老路上的人,是否可以救赎你?
我注意到,倪匡的原版小说中,《新独臂刀》讲的正是典型的江湖儿女式的武侠小说故事——每一个人,来处不同,归处却一样。龙异之是,雷力是,封俊杰亦是。小说和电影剧本差距不大,但是,却有几处神来之笔,将整个故事格调完全改变。
1. 太湖之约
2. 对【快乐】的界定
3. 诀别
4. 为何报仇
看了很多姜大卫和很多狄龙的片后,越回顾《新独臂刀》,越才体会那份少年之间一去不复还的彼此托付是如此珍贵。一命偿一命的故事比比皆是,却少有一个故事,让一个内心已破碎的人在短短时间只因一人懂他惜他而重获新生却又被剥夺,而他还要带着那个人的精神与意志,去生或去死。
在原著中,封俊杰是曾经的雷力,也是曾经的龙异之,这样的少侠在江湖上层出不穷,总归是轰轰烈烈出场、安安静静离开,不是杀人就是被杀。《新独臂刀》却讲的不是这样一个故事。倪匡曾经的另一部小说《铁蝙蝠》被张彻改编成电影《双侠》。《铁蝙蝠》的精髓在于,一位少年为救康王伪装背信弃义,直到死另一位少年都不曾知晓他的心意。张彻却宁愿不要少年带着心结阴阳相隔,他宁愿敞亮地说一个平凡的故事,宁愿重复过去一个少年眼睁睁看着另一个少年为了完成他们共同的信念死去而必须渐行渐远的俗套,也绝对不要背叛,哪怕是假的背叛。
少年可以死,但不可以变节,这大概是张彻在1970s的电影当中最为关照的主题。电影中的封俊杰,对雷力的敬佩不仅表现在对他武艺与过去传说的向往,更多是在雷力当下平凡的经历中看到快乐,他比雷力更早肯定雷力退隐的意义。雷力的退隐江湖是被迫为之,是与龙异之比武落了下风后的愿赌服输,是一个少年追梦途中突遭磨难的黯然离场,所以他悲愤、不甘、痛苦且无法面对。当少女芭蕉把象征着“武事”的刀拿给他希望他雄起时,甚至芭蕉遭遇危险时,他缓缓举起的拳头始终敌不过对现实的怯懦。封俊杰却对他说:“我真羡慕你!”
1971年左右的狄龙初出茅庐,面相上还带有一点婴儿肥,却已经在短短几年不论武艺还是演技进步神速,在《鹰王》中还是侧身双手抱马上马的他,在《新独臂刀》中已经是单脚原力上马。不同于在此片中千回百转的姜大卫,狄龙的封俊杰正统、伟岸,如阳光照射一样和煦温暖。他的笑容中明媚透着刚直,刚直中又流露着正气凛然,仿佛不沾世间一点烟尘。他的出场尾随着姜大卫的雷力在滂沱大雨中身着黑衣孤独的愁容,在晴日春光中闪闪发亮。他知道雷力真人不露相,只是说:”只有真正的英雄好汉,才拿得起放得下,像阁下一样“;他知道雷力身份后,见雷力不想相认只是默默守护身旁;他看见雷力深夜提刀追人,二话不说跳上马帮忙;他对芭蕉形容雷力:”他的武功很高,甚至比我更高,但后来被人打败了“,却在雷力提到龙异之有破双刀的大招时让他不必再说。他倾慕雷力,也发自内心地理解他,他甚至比雷力自己更了解雷力,所以对雷力痛苦的过去避而不提,所以对雷力也许神往的未来欣然邀约。
在小说中,雷力想把龙异之的三节棍有一招可破双刀的细节告知封俊杰,封俊杰总是不以为意,甚至二人诀别之时还引起不快。而在电影当中,封俊杰的刻意回避更像一种尊重,我知你懂你,自然敬你惜你。因为太知道你承受过怎样的痛苦,才知道此刻如何守护你的快乐。所以,雷力才对他说:”直到现在我才真正的坦然“,所以在电影里,雷力的笑昙花一现在与封俊杰相遇的短暂时光中,后再也抹不去郁结。在一个人最孤独寂寞彷徨的时候,没有什么,比另一个人告诉你“一切尚好,我愿邀请你去寻觅更好”来得更感天动地,偏偏这人愿用沉默缓释你的过去、用陪伴等候你的拒斥、用同生共死许你的未来。
电影中,添加了一幕,即雷力在赶往虎威山庄大杀四方之前,先到封俊杰在虎威山庄附近的墓前祭奠。龙异之说得对,雷力哪里是要去报仇啊……他只是要去赴这个生死之约罢了!龙异之是必杀的,但杀死龙异之真的重要吗?毕竟封俊杰再也不会回来了。当封俊杰在虎威山庄四面楚歌的时候,雷力在小酒馆里焦灼难耐乃至被芭蕉嘲笑;当封俊杰惨死虎威山庄的鸿门宴之下时,雷力在夕阳西下的小镇上落寞看马蹄起落一匹匹马儿奔来又奔走,他也许渐渐失落地意识到,封俊杰再也不会回来了。
茫茫人世,要找一个与你相似的人,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毕竟世界那么大又那么老,新人旧人之间往往都是从新鲜人到过来人的蜕变。雷力却再去哪里邂逅一个封俊杰?
陈可辛胆大包天翻牌了《刺马》,目前还没有人敢拍《新独臂刀》。同样是狄龙和姜大卫的主演,背叛纠葛、相爱相杀的故事改编成糙汉互砍的故事也许有看点,但再也没有一个那样如天神降世一般阳光、温暖、天真、诚恳、不谙世事却又聪明通透,面对拒绝仍旧笑意满盈的少年封俊杰,自然也不会有因为这个少年而释然一笑又悲怆愁眉的雷力。当然,也再也无人能复制,少年狄龙翩翩然躺在树上或绳索上看少年姜大卫的雷力辗转的苦痛与艰难,无人能复制那场著名的高达100次的创下邵氏NG纪录的虎威山庄封俊杰地堂双刀赴死之战,更无人像少年狄龙那样,利落地抛刀接刀玩转武器,利落地上马下马信手拈来,漂亮潇洒地刀起刀落时面庞上还自然携带少年倔强的神情。
很不喜欢关锦鹏在《男生女相》当中对张彻电影的解读,我认为,你有权利腐眼看人基,但不该对一位影坛前辈老先生进行诱导性访谈。张彻1980s和1990s的片子恐怕由于环境和心境的缘故有一些对现实因素的妥协,但纵观1970s,他的确在用心打造自己的理想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少年先是独自出现,后成双成对出现,后成群结队出现。然而,少年之间会互帮互助、相辅相成,决不屑于变节与背叛。后来,吴宇森在对双生的延续上拍了一系列电影,不再讲少年故事,而不断探索更复杂的冲突主题,如《喋血双雄》中的神圣与去神圣化,如《纵横四海》中失去与得到,如《英雄本色》中的沉沦与涅磐等。但我忍不住想说一嘴《喋血街头》,这部片子里真真正正的讨论到出生入死的兄弟之间的背叛与复仇主题(严格来说应该也是改编于《刺马》)。吴宇森鼎盛时期对比张彻鼎盛时期作品,可以看出吴宇森的精神世界关照比张彻成年得多,吴宇森在挖掘丰富的冲突主题,而张彻只是任性拍我的“刘关张”便好。即便同样的背叛主题,相似的《刺马》剧本,张彻的故事里兄弟与兄弟之间的复仇和生死战也毫无恐惧和悔悟,只有“你安心死吧,我不会走”,就是这么任性啊,连背叛都要拍得骨肉连筋!
应该不会再有一个导演如此有浪漫情怀,认真推敲剧本,把那些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情节统统删掉,只要我想,朝闻道夕可死矣!所以才说,《新独臂刀》的主题,深究起来后劲太大。人在年少轻狂呼朋引伴时,怎知日后漫漫长的夜都唯有独自辗转反侧过;人在春风得意无忧无惧时,怎会相信总有起起伏伏潮起潮落。孤独,才是终其一生难以排解之物。于是,一个你若不怀念过去的风花雪月就闭口不提、你若憧憬未来岁月静好就甘心陪你赴会的人,是多么难能可贵。
且行且珍惜。
作为张彻导演和狄姜双生的代表作,《新独》在我心中的地位简直是高山仰止——不仅完整地定位了狄龙·阿波罗和大卫·阿修罗的搭档银幕形象,使他二人自此成了相似又相反、魅力值一加一大于二、势均力敌的双生,更重要的是给江湖贡献了一个从银幕内直伸到银幕外、蔓延了四十年还不衰败的“太湖之约”传说。
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好奇:这个男人间仿佛爱情又胜过爱情的侠侣故事里,究竟谁贡献的“腐”更多?是一代编剧巨擘倪聚聚?是“精神上的同性恋”导演张百万?还是相亲相爱在宿舍闪瞎室友、在片场闪瞎张家班的狄姜双生?为此我认真地读了读倪聚聚的原著,读完只感叹一句,这个锅不能让倪聚聚背——多直的故事啊!
【原著】
雷力甫一登场,就把前来找他算账的何总镖头一干人戏弄个遍,并表示:你们好好地求我,我就帮你们把丢了的镖找回来。那是一种绝对胜利者的优越感、猫玩耗子的居高临下。接着他本来已经要离开,却与伪君子龙异之动起手,因为打赢眼前鼎鼎大名的龙异之,“这一仗足以影响一生”。 龙异之真正用来困住了雷力的,不是什么陷害他劫镖,而是以自己江湖第一的名号做成的诱饵,年轻气盛的雷力,就对这个叫“名利”的诱饵一口咬了下去。
封俊杰是雷力的镜像,双刀、有正义感、少年出道迅速成名,连对名望的渴求也如出一辙。虎威山庄英雄会,封俊杰看着好汉们络绎不绝赶去赴约,心中想:“当自己从虎威山庄上下来之后,声名自然更隆,自然也更受人崇敬,当年不论寒暑,苦练武功的一番工夫,总算没有白费了。”这个想法太正常了,可也太平常了,他羡慕雷力放得下,可也坦言“我做不到”。正是少年得意,鲜花着锦的人生画卷才铺开,俗世里的人,任是谁也放不下。
雷力向封俊杰提出了太湖归隐的想法,他太孤独、太渴望封俊杰这个朋友了,可他与封俊杰之间有很明显的竞争心理,封俊杰救回芭蕉时,雷力感激之余不免自怨自艾;分别时,雷力想提醒封俊杰龙异之可能有问题,却被封俊杰伤了自尊、赌气背对着他,知道封俊杰上了马,他才转回身向他挥手告别。封俊杰燃起了他对淡泊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可是,那人不肯陪他走下去,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人重蹈自己的覆辙。封俊杰的死使他找回自己的豪侠气概,可是封俊杰从来没能给他一个能够对一切释然的答案。他杀了龙异之,遁世归隐,放弃了对精神世界的追索,转向了芭蕉所代表的世俗幸福。
如果说封雷二人只是在渴求名望,龙异之就是异化版的封雷:他争夺、坐拥名利,像个守财奴一样恐惧着失去,无所不用其极,像《项链》中的马蒂尔德,用全部生命追求虚荣,最后讽刺地换来虚无。
雷、封、龙,这故事里的人都是迷茫而无望的,更重要是,连封雷遇到了彼此之后,也是孤独的。雷力放不下过去,封俊杰也放不下江湖。
封俊杰最终已经明白了雷力是遭到陷害才失去手臂,他想打败龙异之将这阴谋昭告天下。封的死亡是悲剧,可他的死太在读者意料之中了——踏入龙异之的游戏与他一决高低,最后被黑暗反噬是很自然的,正如当年的雷力。
【电影】
好在张百万导演大笔一挥,把故事改的面目全非,主干情节不变,精神内核却完完全全改变了,塑造了一对淡泊名利、天然率真、带着一片赤诚闯荡江湖却被丑恶的老油条们啃噬的体无完肤的少年,而且这两个少年还心心相印!全无隔阂!虽然相识五天却百分百信任、懂得对方!比《泰坦尼克号》的生死恋感人一百倍!因为两个都是直男!封俊杰都不想上雷力还对他这么好!人间真情!(作者已经控制不住自己)没有张百万,就根本没有狄龙·阿波罗和大卫·阿修罗。真想去给张老爷子上一炷香!
(本文已经严重跑偏但是作者控制不住要写下去)
张彻导演用妙笔生花的改编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唯一能让人振奋的力量,不是对往昔英雄豪侠气概的追忆,不是女主润物细无声的呵护,更不是好朋友被杀的仇恨,而是爱。(好吧,张导可能不是这个意思这是我说的)。
雷力什么时候是振奋的?不是最后在桥上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时候,不是一手三刀打败江湖第一龙异之的时候,甚至不是胜利后女主扑向他怀抱的时候,而是狄龙·阿波罗对他说:
“虎威山庄下来,我也封刀不提武事,我们去太湖边上务农去。”
此时,封、雷、小酒店的屋檐,在画面里构成一个平衡而温馨的家,两人相视而笑的大特写,表情里都是甜蜜,平安喜乐。这一场戏的台词除了太湖二字还是倪聚聚写的,剩下的都是张彻手笔了。
封大哥许了太湖之约,继续对雷力说:“别低着头,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武功的,不会武功的人,日子只会过的更快活。”
雷力说:“封大哥,这一年来我其实不快乐,一直在折磨自己,直到现在我心中才真正的坦然,再也没有痛苦了。”
失去一臂当然痛苦,但影片后面也显示了,雷力本来是鸳鸯刀,即使只剩下左臂,武功并不至于废掉,战斗力仍然很强。他痛苦的是世界观的坍塌。雷力一定也怀疑过自己失去一臂的遭遇,但表面上看起来,仍是自己技不如人才这样窝窝囊囊的退出江湖,他之前所信奉“胜者为王”已经证明了他的无用,于是他自我贬低、心如死灰。这时,太阳神般的封俊杰从天而降,照亮了他的世界,最重要是,他有几分像当年的雷力,却又不大像。
封俊杰出场,正是芭蕉妹子和雷力被坏人欺侮,封出手相助,坏人大喝一声:
“什么人!”
封俊杰冷眼一扫:“过路人。”
原著里他是报了姓名。扶危救困是好汉本色,可是刚成名的年轻侠士,难道不想看看对手听闻自己大名两腿一软的样子?很明显,电影里封俊杰没兴趣,他所救助的只是弱者本身,与自己的名声没关系;就像他钦慕雷力,所钦慕的也是雷力本人,与他是盛名还是落魄也没有关系;最终他不顾雷力劝阻,仍去虎威山庄为不认识的镖局讨回公道,观众也很能理解——是的,这与他自己仍没关系。这种“没关系”,让人一点点看到封俊杰的真挚和美好,只有这样纯粹的人才挽救得了雷力的心。雷力也第一次明白了,很多事情其实是无所谓的,被打败无所谓,失去手臂无所谓……他真正的“坦然”了。
每次看到这一段,都忍不住鼻子一酸,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遇到这样的人、这样的感情,他打开你紧闭的心门,耐心缝补你破碎的心,黑衣的雷力又会笑了,他不是要去太湖“避世”,他挽着他的封大哥,重生了。
可是封大哥死了,那个代表美好的神死了,他本来什么也不想争,却被一个捍卫江湖地位的守财奴害死了,实在太无辜。上帝视角的观众更是看见,封大哥本来有机会逃走,可他明白了龙异之的诡计,他重伤之下厉声问:“我是第几个了!”
他想到了雷力。
这个纯粹的封大哥,连他的死都跟自己没关系。
雷力失去了生命的最后一丝光,披麻戴孝(大雾)化作复仇的阿修罗,任由自己堕入无边的黑暗,简直就是梁祝!
雷力报仇的段落已经被影迷调剖缕析好多回,譬如天空澄明恰似雷力再无他念的心啊;身穿白衣代表满座衣冠胜雪的赴死啊;龙异之一语道破他根本就不是来报仇只想陪着封大哥一起死啊;空袖子是麻衣表示是给封大哥戴孝的三贞九烈好兄弟(xiao gua fu)啊……不得不说这一段无论是姜大卫演的还是张彻导的,根本是按照为夫报仇顺带殉情的情绪刻画的,姜大卫一声断喝,声嘶力竭,痛彻心扉。
可我尤其忘不了的,是他骑马刚刚来到桥头的时候,手上拿着刀、嘴里咬着缰绳——他已经没有两只手可以一边勒马一边拿刀了。
绝望到深处的时候,不是默不作声,是不自量力。
断臂所以绳子锁不住,刀被拨走不会慢一招。三刀循环到了小龙女重阳宫独对四将,百刀如麻雀才叫精彩;第一场戏谷峰句句留余地却送刀、射手,真好戏;狄龙是眉目灵犀,与子成悦。姜大卫傲娇了一辈子。
嗯,姜大卫那委屈的表情真是可爱死了,嗯,他那一身白衣服,杀了五六十个人还是白白的,真是讲卫生的好少年啊……
腐女们要见着了,定恨自己生不逢时:两个潇洒男儿惺惺相惜眉目传情,断袖少年为另一个汉子绽放笑容,应诺退出江湖一起务农,最后更为他舍身赴死,单刀砍出几百具尸体……张彻不愧是吴宇森师尊,老吴也就把刀子换成打不完的子弹。
因为在录像厅、电视上、碟片上看过未修版的修复版的……对故事实在太熟,再在大屏幕上看,很多情节真·无法直视。我理解观众一直笑场,我自己都特么笑了。「太湖鸡鸭空许愿」那段简直不能忍。张导的配乐也很抢戏。但就这样也还是好看。片子放完了观众集体鼓掌……我说法国佬你们是真心的么?
看了大家的评论我是明白了,原来这江湖血雨腥风,而最深默的悲哀终不过是狄龙和姜大卫永远无法在一起...
雷力对着封大哥的时候毫无霸气啊只会低下头娇滴滴的说“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还来两次;原来真的有借鉴金庸,所以张彻是故意配的西皮吧,一个断背,一个坐绳索,《神雕侠侣》基情版啊;早年武侠片真是受日本武士片影响很深,与后来新武侠的飘逸和暴风雨式剪辑,张是实打实,阳刚十足,居然看的毫不费力
"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
两位爷真是俊美得令人目眩啊 太湖双宿双栖的梦也是出于这部电影
我……我就是要陪他一起死!史上最伟大的跟风片没有之一
初次看张彻和狄、姜合作的电影,配乐一流。但原来真的有一种东西叫与生俱来:张彻的血骨、狄龙的高贵、姜大卫的倔强。“我…现在就陪他一起死!”这句话听到落泪,刻骨铭心。群雄逐鹿、尔虞我诈的武林纷争导致两个美少年心中永恒的太湖梦碎。我恨!
喜欢那时候的电影,虽然在今天看来粗糙,但在那个没有CG的年代,导演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你获得电影的乐趣,这种匠人的精神值得传承百年
仍然是BL,仍然牛逼闪闪。张彻好绝情,为什么每次都不让狄龙和姜大卫在一起......
张彻和倪匡特别崇尚复仇题材的影片,独臂刀系列所围绕的母题都是隐忍与仇恨。最后一场打得超级精彩,虽然动作和拍摄技巧由于年代的关系变得有些粗糙,但是那想象力和场面设计确是让人激动万分的。一只手使三把刀,牛逼!!!经典台词是:“你让人去发个帖……”这段戳到我笑点了。
“你还当我是朋友?”“我当你是兄弟!”“等我从xx山庄回来,我们去太湖边务农!” “其实我一直都不快活,但是现在~~~~~” “我~~~~我就是来陪他一起死!” 。。。。。。。。。。嗯,总之很强大,OH YEAH
这是一个爱情故事。这个故事符合一条恋爱真理:我爱上你,是因为你在千万人里发现了我,又在我平凡的外表下找到了真挚的灵魂。
什么独臂刀,分明是断背刀。
资深腐女李碧华钦点的基片是刺马,如此说,该片更基上十分,他约他携手归隐太湖,岂非西施范蠡?神雕中小龙女沉疴难愈,杨过也是许她这般躬耕田园的愿景,断肠崖殉情,杨过捱了十六年,雷力呢,翌日便单刀亡命,要“陪他一起死”,竟不愿独活了!男人间的羁绊,原可缱绻缠绵之至,腐女恐怕不会懂得。
狄龙和姜大卫少年时期真乃绝代双骄,张彻很敏锐很穿越地洞悉到两位秀色可餐的正太是香港武侠史上难得罕见的BL素材,于是将兄弟情描写得堪比爱情又胜似爱情,即使这么多年过去,仍可以满足广大腐女的无限遐想。
2人深情对望“封大哥!”“雷兄弟!”。过一会2人又深情对望“等我从虎威庄下来,我就封刀不提武事,我们去太湖边双宿双栖去!” 受不了!这尼玛什么独臂刀!明明是断背刀! 几乎每次看武侠片姜大卫的名字后面都要跟着狄龙。。。可是张彻好绝情,为什么每部电影里最后都不让2个人在一起T_T
太湖双宿梦未成,一身白衣附君死。尊叔的小媳妇样,好想去欺负他,两位爷,捂心口……我……我的狄姜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