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8分。汤米·李·琼斯导演主演作品。
不错,是我喜欢的西部片,虽然谈不上正宗的西部,实际上故事发生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处,甚至于还有一点公路片的气质。
这是一部无比沮丧而又孤独的片子,老牛仔农场管家彼得和墨西哥非法移民劳工艾斯卡达交情不错,一起管理农场,一起寻欢作乐,甚至艾斯卡达跟彼得请求如果有一天他死后,希望彼得可以送他回去墨西哥的故乡,一个很美的地方。
一次意外,边防巡警枪杀了艾斯卡达。警局草草掩埋了他。彼得不服,发誓要找出凶手并且送艾斯卡达的遗体回到墨西哥。
全片弥漫着颓败的气息,一如死气沉沉但剑拔弩张的边境关系;每个人都很孤独,有的因为工作,有的因为生活,有的因为贫穷。彼得千里运尸,是在孤独的路上寻找和掩盖孤独,而最后艾斯卡达说的村落根本不存在,那正是最孤独的孤独。
这片子在情感营造上太厉害。
《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老帅哥汤姆·李琼斯首部自导自演的一部关于救赎的高分电影!该片取材于同时间段美军在墨西哥边境的误杀事件,跟国产片2007年赵本山的《叶落归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有人说后者涉嫌抄袭,但其实这都不重要,每个人在救赎别人的同时也在救赎自己! 三次葬礼,三场救赎:①警长在追捕老李的路上,明明有机会射杀,却在关键时刻放弃了;②老李在那个边防巡警逃跑的过程中,也是可以开枪射击的,最后还是放下了枪;③那个盲人老头,也是没有告诉一路追捕的巡警老李的去向!
艾斯卡達的三次葬禮 2005 美國 Tommy Lee Jones
落葉歸根 2007 大陸 張楊
我相信絕大部分的人都看過落葉歸根,但我推薦大家去看艾斯卡達的三次葬禮,你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整部電影有牛逼的蒙太奇剪輯手法,三場葬禮三場不同的人物故事出場讓你一層層的發現原來兇手在一開始就告訴我們是誰,兇手、死者、兄弟、兇手老婆原來都有一絲一縷的牽扯,但至始至終都圍繞這死者,而兇手帶這愧歉伴隨一生。
而落葉歸根倒是直白不修色,工友一路上折騰奔波,也遇到很多人發生很多小故事,但都沒想著放棄死者,堅守著中國人入土為安的信念,誰知道到了目的地死者親屬因三峽大壩修建被遷移到湖北宜昌,而主角又展開另外一段奔波的故事,我想這就是中國人一生的奔波的寫照。
你可能會認為看我的描述覺得完全不重合也沒有相似之處,但當你看完艾斯卡達的三個葬禮你會沈靜在一股意猶未盡之中,明白為什麼中國電影就是發展不起來。
看着片子觉得这叫一个奇怪啊:杀错人的Mike Norton并不知道老P的为人,但观众通过无数老P和他神秘的墨西哥朋友的温馨画面,已经知道老P是一个心肠不坏的倔老头。让他用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方式解决掉犯了错误的Mike,全世界观众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可是Mike不知道啊。于是倒霉的Mike在毁了自己的婚姻,心惊胆颤的熬了若干天后,被老P象条狗一样拖走了。片子末尾的台词说明,自打被绑架,他就觉得老P铁定是要杀他的。漫长的通向墨西哥的旅途,逃命应该是他头脑里头等重要的大事。
喜欢看虐待帅哥的同人女们,在这片子里可以随便看看Barry Pepper演的Mike:整整120分钟,他惨叫的次数大概比说话多。不过Mike有TOM猫似的优秀品质:皮实着呢,无论多么艰辛困苦,他总能精力充沛的骂人,逃跑然后挨揍。这个优点也让他受尽了老P的折磨。其实这片子再现实点儿,Mike应该早就决定杀人越货,赶早跑路的。虽然他带着手铐,也没有穿鞋,但戈壁中干掉一个老头儿还是很有可能的。
但事实上Mike从来没有尝试灭掉老P。他一直试图逃跑,仅仅是能跑多远就跑多远而已。结果他遭了蛇咬,被送到了当初被他狠揍了一拳的女医生手里。这个墨西哥女医生也够直截了当,等他清醒过来后马上回之一拳,再给他肿得发黑的脚上附送一壶滚烫的咖啡,Mike只有继续惨叫。看到这里,不由不提及他们的过结:那女医生试图越境,在一阵疯狂追捕后,被巡逻美国边境的模范公务员Mike一拳打破了鼻子。我住在边境附近的时候,听说过巡警对这种场面的描述:其实墨西哥人越境的时候,都有固定休息和隐藏的地点,里面水瓶和罐头垃圾成堆。赶上墨西哥人拖家带口的越境,巡警当然不能用枪,只能干跑,如果侥幸抓到,遣送回国几个星期后,还是这批人孜孜不倦的继续越境。这工作绝对是项让人脑袋大的生计。所以可怜的Mike在墨西哥受折磨,真有点那个落平阳的感觉。
为什么说那个死掉的墨西哥人“神秘”呢?因为他拿出一张照片,向老P解释里面是自己的妻儿。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后面远远走来的是他本人。要说是张全家福,男主人怎么可能距离将头那么远?而且从墨西哥人和Mike的漂亮老婆一夜浪漫的经历看来,他不象是有性经验的样子。但老P被深深感动了,觉得一定要遵循朋友的意愿,把他的尸体带到墨西哥家乡去埋葬。但到了他所描述的地方后,却发现没有此镇,更没有此人。所有的信息都是模糊一片。5年的功夫,墨西哥人所描述的家园已经当然无存了。老P找到几片断墟残壁,就确认这是墨西哥人的老家。不知道老P是否相信这真的是墨西哥人的家,至少头脑发昏的Mike认为终于到了目的地了。
我觉得Mike你现在应该担心老P是否要杀你祭坟了吧。否则千里迢迢把一个凶手拉扯到死者的最终坟墓前,还有其他什么深刻的意义呢?老P是个不苟言笑的单身倔老头,使劲浑身解术把死尸做防腐,偶尔对着烂得挺有进展的死尸说说话。综上所述,他就是一个变态老牛仔,在戈壁里寂寞惯了,居然有这么个怪癖好。(有网友说他这么津津有味的折腾Mike,一定是看了Pepper演得Battlefield Earth,胸中有股恶气所致。)Mike大概想忏悔多于想自己的结局,居然还很积极的和老P盖了房子,埋了死尸。末了老P让他对着那张家人的照片跪着忏悔,“道歉,要么现在就下地狱。”这家伙居然用非常客观的口气回答:“我不相信地狱啊”。然后招来一顿恐吓的乱枪,Mike只有嚎啕大哭。如果一定要用恐吓才能让人忏悔的话,那这眼泪鼻涕也就太廉价了。更何况脖子上套着一根绳子,被马匹拖来拖去的时候,对崇高的忏悔真诚和想象力是十分有限的。如果我是Mike,早就由悔生恨了。所以我现在还想不通,那嚎啕大哭是否只是一种发泄。
片子开始有一段很让人丧气的厨房那个镜头。不得不承认西方人对厨房的诱惑很没抵抗力,有各种杂片为证。别想歪了,我说的是Father of the Bride那种片子。在这片子里,明明是两个年轻漂亮,身材养眼的躯体,一个在漠然看电视,另外一个在几分钟之内解决问题,真的很不给情绪,而且在此之前臭男人和笨女人的各种坏毛病全部展现,目的是说明这婚姻有多么枯燥无味。尽管如此,当Mike在戈壁上无意看到他老婆常看的肥皂剧时,久违的文明和安逸让他好好的辛酸了一阵。片尾是个阳光和煦的早晨,Mike蜷在墙边,看着老P离去,居然觉得老P需要他的关心,于是大声喊了一句:Are u ok? 但他自己能否回家呢?即使回家,他怎么再去寻找家庭的另一半呢?
这片子里的都是善良人,但为什么大家的道路都这么惨呢?
听到TOMMY拍摄这部片子的时候,我们都笑了,说他这是在盗窃中国人的创意。那是在2005年的年头,新闻里说一个湖南人把死去的同乡准备从广东背回老家去。在电视上,那条不善言词的汉子对记者解释说,他觉得他应该把自己的朋友带回老家去。新闻的标题叫:千里背尸。
这事荒谬而离奇,但是听完了新闻又叫人难受,好像面对儿童天真的眼神时的那种难受一样。因为,这种行为由来已久,属于一种非常古老的品格:守信。正如儿童的眼睛不会撒谎一样,诚实在这个时代里教成年人尴尬难捱。
TOMMY李琼斯给我最初的印象是《黑衣人》,觉得他的脸配合那么一部片子真是合适极了。我没想到他能去当导演,因为伊斯特伍德在《百万宝贝》里干得很不错,我觉得TOMMY是不是有点追风的意思?
看完了《The Three Burials of Melquiades Estrada》以后,我服了。类似《低俗小说》的剪辑手法,TOMMY把一个不苟言笑的牛仔演活了。把朋友的尸体送到几千里外去,一个自己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这种行为很容易被演绎成为偏执狂,属于精神变态的范畴。而作为信人,不应该是个疯子,他只是心地善良意志坚定淳朴简单而已。如同磐石,他不改变自己的想法,做自己觉得正确的事。
深入墨西哥境内后,TOMMY突然打电话向女招待求婚的一幕,更是神来之笔。老牛仔也有伤情时,老牛仔也有软弱的时候,这就让人对这条“硬汉”有了更深的敬意,明白他也是血肉之躯,而他所做的事情在这尘世躯壳之上。
千里运尸路,TOMMY的着眼点并没有只放在“守信”上。随着路途的延伸,他展开了一幅边境风情给观众看。看人们在那里如何生活,是一种何等强悍的东西在支持他们活在那个破败为世人遗忘的世界里。正如盲眼老人热情招待完他们以后,突然恳求TOMMY一枪打死自己的那一幕,令人震撼。
国内少有人推荐这部影片,但是我觉得它完全值得一看。因为在世界的那一端,在如此荒凉之地,有那么一种人如此强悍地活着。
《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是挺好的一部片子。不仅故事不错,而且人物形象饱满,更难得的是将各种元素捏合到了一起也没有看起来杂乱无章,条理自始至终清晰,片子主题并不鲜明,但却能使观者有所感触,引发思考,相信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影片是严肃的,并且主题也不单一,承诺、背叛、救赎、苦难等沉重的话题都有所表达,而贯穿始终的词应是——寻找。
承诺一词集中安排在主角老皮特的身上,汤米李琼斯真不愧为老戏骨,愣是塑造出了美国老牛仔版的关公千里走单骑,一诺千金,义薄云天,看过的好莱坞电影中为友情两肋插刀勇闯虎穴的英雄大有人在,而如老皮特这种这般珍视友情、坚守承诺的角色还真不多见,西方人大概是重视诚信的,但多半体现为一种契约精神,但影片中老皮特的行为好像不太可能用契约精神来解释,不知导演兼主演的老汤米李琼斯是否看过《三国演义》,据说某个版本的《三国演义》被西方人译为《战神》,说的就是关羽。
关于背叛,剧中主要人物可以说都存在着背叛的行为:年轻的巡警迈克和他同样年轻的女友貌合神离;咖啡店老板娘与不同男人不定期的乱来,甚至当着丈夫的面与姘夫动手动脚;葬礼主角艾斯卡达的妻子坚决否认照片中的自己,或许还可以举出更多的例子,奇怪的是,我们却看不出影片否定这些背叛行为,相反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美化,比如迈克的妻子与咖啡店老板娘结伴与男人去开房就呈现得一点都不龌龊;而老皮特从墨西哥酒馆打给老情人的长途电话更是演绎得让人无限同情与唏嘘。如果没猜错的话,这些背叛行为是否恰恰隐喻了影片的现实大背景——非法移民离开祖国前往美国的前仆后继?如果说逃离自己的祖国也可以定义为背叛,那么此处的逻辑就说得通了——离开没有希望的家园去追求更好的生活与离开冷漠无情的婚姻关系去追求热烈的爱情或激情道理上是相似的。
承诺与背叛或许就是硬币的两面。
救赎与苦难则更是孪生兄弟。
杀人者迈克被老皮特绑架着走上了自我救赎之路,九死一生。救赎是宗教的名词,片中老皮特在对待迈克时俨然充当着上帝的角色,他掌握着年轻人的生死,迈克所犯下的罪在老皮特看来是为原罪,然罪不至死,也不能死,只有在朋友艾斯卡达最后的葬礼上做出彻底的忏悔,迈克的罪过才能消除,才能被原谅。在救赎的道路上苦难是必须品,迈克所经历的在沙漠中差点被遗弃,在山洞中被蛇咬,直至到了墨西哥后冤家路窄,被曾经自己殴打过的偷渡女子打回来,一切的一切无不是在偿还其犯下的罪过,是为救赎之路。
片中安插的老牛仔的桥段则有更加直白的宗教意味,老牛仔正在经历的苦难是人类个体最后的也是最另人无奈的苦难,可以说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或许,观众眼中可怜的老牛仔在上帝的眼中并没有完成自我的救赎,没有洗脱原罪。
最后要讨论的名词是寻找——履行承诺也好,完成救赎也罢,这部前半段用了时髦的非线性叙事后半段俨然一部公路片的电影,如果存在着贯穿始终的主题的话,应该是“寻找”二字,前半段片中的大多数人物和片外的观众都在找凶手;后半段名义上一老一少二位主角是在找艾斯卡达的家乡,观众的感觉则更像是在寻找影片的结局及其所要表达的意义,正如你所看到的,老皮特最终没能找到艾斯卡达所描述的家乡,因为这已不再重要,老皮特认为他已然找到了。
也许
找寻的意义不在(再)于是否能找得到。
入戏慢了。老牛仔的求婚,墨西哥姑娘和瘦巡警迈克一起剥玉米,俩人鼻梁上都缠着胶布,这两个镜头足以5星。shy cowboy in a red shirt
会让人象深刻,但并不足够精彩。
美国版落叶归根,承诺与救赎
强迫赎罪
好喜欢西部的沙漠啊
美版落叶归根,当然,比咱这版早
我家男人自己导片都要和牛仔粘关系
太震惊了,老李头儿相当的牛掰啊!
一次手淫引发的惨剧
老牛仔如何教导小混混戒掉手淫。
电影比较扯 那哥们儿真衰
千里送君归,老牛仔真赞。
男主角太棒了
一个孤独的人的幻想,最终由另一个孤独的人去实现。也许只有孤独的人才能理解别人的孤独。
有一种老无所依的荒凉之感 墨西哥风光大好
乍一看是科恩兄弟的电影——西部、过失杀人、黑色幽默。区别在于本片有个救赎的过程,挖掘人性中的善。老汤姆还是很有才的。
悲凉的牛仔通过运尸来履行最后的信义,小混混青年多难后的救赎。前戏过长且叙事故弄玄虚,第二幕开始后才猛然提升。
除个别细节打动我外,整部电影都很平淡~
http://v.pptv.com/show/DwIdmwNp2Rd6ibGA.html
这个够折磨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