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最先吸引我的,是封面上的陈瑾,一身赭红色的衣袍,还以为是与宗教有关的故事。虽然后来发现是讲述基层干部好人好事的主旋律片子,但是也没有失落失望,因为电影真的不错。首先是剧本扎实,语言生动,很有当地特色,没有俗套和空泛,后来才知道编剧是藏族人。再有就是演员表演到位,陈瑾自不必说,主演是一个帅气的藏族小伙,非常写实贴切,其他群众演员也是自然真实,连扮演男主妻子的江疏影也活脱脱一个藏族姑娘。当然,最让我喜欢的,还是甘孜藏区的壮美景观。因为去年刚刚去了稻城亚丁,一路上的见闻让我特别难忘,所以剧中的实景拍摄自然让美好的记忆扑面而来。五彩的经幡,清澈的河水,辽阔的龙灯大草原,还有一幢幢四四方方的漂亮房子。记得当时在路上看到那些房子就特别喜欢,剧中对此还专门做了介绍,说这是党和国家的一项惠民政策,叫做“从牛棚到别墅”。看着藏区从医疗,住房到教育,就业等各个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终于体会到基层党员干部菊美的姐姐觉姆——一位女性出家修行者发自肺腑的赞叹:你们共产党做到的,我们做不到。
- 独白的功能既能让人感到情感的真挚,也可能让观众的思路在故事叙事上游来荡去,准确地说,是时不时跳出来。(Emmmm也可能是自己的缘故,想好好看电影还是需要一定的观影场所和集体氛围感)
- 并非所有人物传记都适合讲述那么完整,精炼些或许更好,但毕竟主旋律电影是讲究情真意切的。这一部的主旋律旗号打的没有那么嚣张,不过仍旧很容易看出来,好在不易引人反感。
- 看完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某天中国式问题在中国式电影中不仅仅再只限于发问不解答,而是先于现实得以解决,对国民与社会将是怎样的益处?
「2018/2/1 米粒的观影记录」
这种电影不出意外都是拍不好的,就瞅着开场的唏嘘声,即便拍好观众也不一定准备好。想说配乐部分,虽然中规中矩,但是挺入耳的,哪怕听出几段熟悉的片段,当然了是影片原创的没错吧。p.s.陈瑾的戏幼时有阴影。
这部电影《天上的菊美》,名字正反念都通顺
我爸单位给了五张票子,其实比我想像的要好看。风景很美很美,我一定要去玩,等我买了单反之后!
五毛啊 工作而已不要当真
虚假的人性虚构出的剧情充斥一种洗脑式的污秽。这个男的说会照顾好妻子孩子是个住家,事实是全部违反没有做到。抛下一切自杀式的工作冲动非常虚假,严重脱离现实,不是有另有内情,这个剧情就是洗脑式的污秽例子。一颗星给江疏影
有一些感动。如果能够再有人的一些自私、惰性会更打动我。
主旋律 :孔繁森样的党的好干部,特色是少数民族基层干部。
敬佩
求爱那段震惊了 少数民族就是直白啊。让喇嘛自力更生我看是西藏问题的根本之道
第一次组织看电影。在上海长风景畔广场五楼华谊兄弟影院导演婷。。真是享受
传记也可以拍的很打动人,而不是就把原本打动人的故事一个个堆砌起来就行。
好党员都去那了?他们都作死去了
两星一给美景,二给陈瑾。整部电影乏善可陈,毫无矛盾冲突,连大部分人擅长的煽情都做不到。导演是因为拍主旋律拿了经费后随便搪塞做任务的吧。歌功颂德也是够了,藏民朋友真是干啥都有优惠政策,国家补贴,真羡慕死人了。
人都是追求好的生活的,好干部如焦裕禄,好人杨进喜,菊美等最后都是不得好死。贪官污吏起码家人还能在国外过上好日子,你让大家怎么选?
市里组织观看的烂片,内容乏善可陈拿这种东西给人洗脑,你有高血压你就别在那工作呗整个一个找死。。。 一星是给陈瑾的参演喜欢她的演技,另一星是给充斥整部影片的抄的所谓的慢镜头,与漂亮的风景还有让我认识到了在一个脱离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族群生活的地方是多么的恐怖
女导演特有的温暖格调,主旋律传记片佳作。我其实能体会到菊美那种舍身工作时的心路,不是不惜命,是停不下来。这不是笑话,是实在的信仰
影片名写反了
先四星,要是能一直以电影代学习就好啦
江疏影演这样的电影更有味道,藏族人民真的会让我感动,伟大的乡长高血压去世。这样的故事不多但精致,至少可以放大被看见,激励着更多的人。
主旋律哟 江疏影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