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本剧由90集删改成66集。遗憾,没机会看未删版,不知到底未删改版是不是正剧。
本人认真仔细地看完了66集全剧,认为最多打三星,即百分制的60分。
现以66集版本谈谈看法:
本剧最大优点是从国际二战视野看抗日战争,国际部分再现当时主要国家的态度,但缺乏二战原因与背景,较简单也相对国内部分客观。
国内部分内容较多,似乎面面俱到,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实则复杂无序,明显主观大于客观,这是本剧为人诟病之处。
国际部分最好结合纪录片《一战实录》《二战全彩实录》(弊病:英美视角,忽视中国战场)看。
另外,虽然演员多达一千多人,大多脸谱化,但演员化妆还不错。
鉴此,本剧不能当做正剧看。
有点纪录片的感觉。着重描述了很多之前并未仔细描述过的历史事件,同步描述了国内各时间段各地抗战情况。拍得很仔细!演员演得也好。到最后审判的场景是以往影视中很少见的。
有些镜头是《铁血红安》套拍的,但也不影响剧情。就电视剧而言,堪称上乘。要是拍成电影,大概能堪称史诗般的作品。
只是感觉后面的一些集(主席的发型改变了,一些片段也不如先前细致)是不是换了导演?
整部剧严重的避重就轻,过分的推崇。。。过低的贬低了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历史已成定局 为何不能给现在的人一份真正的历史片呢,李天白比整个抗联戏都多,苏雅比平津战役戏多,阻击日寇5年的长沙会战也就五分钟,左权牺牲讲了能有五集。给分完全因为整部戏属于抗日剧的大作,场面恢宏,好多外籍演员。整部戏应该叫八路军抗战史而不是东方战场
刻画了非常多或大或小的人物细节,众多场景,众多演员,是战争中的群像,值得敬佩。 战争是由高阶的思想为指导,才能发动起来,德国如此,日本亦如此。当时的历史都在像大政府时代靠近,德日甚至苏联中国,就是美国也走了罗斯福新政,政府实力得到加强,美国生产力之强,国民之富裕,农民的购买力产生了西尔斯百货,福特工人能买得起汽车,日本要跟美国做生意,英国,苏联,中国要得到美国经济和武器支持,美国一个国家支撑着所有盟国的信心,承担着战争胜利的定海神针。因着中国抗战的巨大贡献把中国拉入四大国之列,罗斯福总统是公正的。美国国力之强是由于科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催生出来的,这也是由于美国的教育,庞大的市场需求所需要的。 战争的结果,各国政治家都能判断出来谁将赢得胜利,战争依然是持续下来,直到推进本土才不得不宣布投降,以至于投降都有不得不做的理由。真正到最后也只有自由贸易才能做到战争最少。
史上最美宋美龄 五颗星都给我爱豆!
演张学良那个太装了,太恶心。至于张学良本人,一个败家子、千古罪人,被刻画的那么正,更是恶心。忧国忧民,为丢失东北和热河而痛苦不堪,这不搞笑吗?怎么活到一百岁的?但是这部戏,正如看到戏名的时候所猜测的,帮我把这段历史捋了一遍,也让我多了解了一点儿以前不了解的东西,所以还是打四颗星。
刚看了一集,感觉视角跟别的抗战剧不太一样,格局要大一些,但是有部分演员演技跟不上,配音质感不行,有点失望。看看接下来会怎么样
像纪录片,五毛钱特效
俞飞鸿真是惊艳!!
大场面,演员给力,有一点太正气
像纪录片,也注重细节,挺好的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四万万同胞心一条,哪怕倭寇逞豪强。
描述抗战最为详尽的电视剧,参考书籍《一寸河山一寸血》可识真伪
小六子的演员演技堪忧
居然有袁咏仪
期待张鲁一!!!
再说国军是主角共军是配角也是有失公允。毕竟共军在后期牵制了超过七成的日军和九成的伪军。当然,此片开局部分更加精彩,特别是马占山的江桥之战。但后期的略有失色,很多重要时刻没有重点刻画
来看仙子,本剧的难得之处在于融入了许多国际元素,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态度。
目前最好的国产抗战剧,非常全面且还原。
我本以为豆瓣评分会超过9分,不知道为啥才7分,令我很不理解豆瓣评分体质,一些很垃圾的肥皂剧都评到这个分了
场面宏大详实,演员颜值演技过硬,剧组细节考证狂人,品质好的群像戏。看的时候会和人讨论其中的战争战术和外交伦理等等,喜欢玩《帝国时代》这类游戏的人应该会喜欢看。
开头就是九一八,原本以为是有侧重的剧,没想到是群戏,跟看记录片似的,国际的描写,国内名人名事的描写,再加上一些平民的生活描写,可以看出剧本身想表达的东西有点多,既有宏观也有微观,但是不够顺,有点乱,人物太多,剧方还贴心地几乎每次都标注……我本身比较爱看记录片,觉得还不错吧
跟一般的战争片都不太一样,有纪录片的感觉,讲述了整个二战中亚洲战场,很详尽也很特别。都是很有经验的演员,把握得比较到位。观众向来对战争片太过苛刻,看评分太低,拉一下。
驾驶战斗机的年轻军人坠机后跳伞逃生,降落于日军据点,用手枪抵抗一个分队的抓捕,仅剩一颗子弹时自尽。以上剧情用时不到两分钟,却说尽了一个军人在战场上的生死未卜和为国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