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题目的核心是“孤独”,而不是“美食”
中年未婚大叔,不喜欢开店的束缚,经营着只有自己一人的贸易公司。这个作品披上了美食的外衣,却在讲述现代社会中的一个孤独的流浪者。
这是给忙碌的人看的,让我们从繁忙的工作中抬起头,抛下一切烦恼,问一问自己的肚子现在想吃什么,回忆起如何从平凡的食物中收获快乐和心灵上的宁静。这位“美食家”,其实只是个穿梭在现代都市中的孤独的行者。某豆友的评论说得非常好,这个作品其实叫做《孤独家的美食》。
起初也是抱着解馋的心态来看的,希望能这是一部“舌尖上的日本”。然而我们的主角,却总是流连在街头巷尾,吃着随处可见的定食,烤串,炒面。为何这些寻常的食物,却能带给五郎这么强烈的幸福感。其实,每集开头都在重复的那句话,已经给出了解释。这句话就是在不断地提醒大家,这种随心所欲的自由感就是五郎最大的幸福,就是他人生的追求。像普通人一样地生活,他不是不能,而是不愿意。生活中每一次的抉择,他都选择了相同的答案:自由。所以他拒绝了结婚,拒绝了开店,拒绝了打工,一个人孤独的穿梭在繁华的城市里。
每次感到饥饿,都做出一副快要死了的样子,却在找到餐馆后,慢悠悠地斟酌菜单。平时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只有在吃饭时才会露出最幸福的表情。这样的反差并不矛盾,因为他是一个孤独的人,自由的人,率性而为的人。他吃饭的过程,也是解放自我的过程。
记得某一话中,一个突然插入的小员工,高速地点菜吃饭又跑出去继续工作,和悠闲自在的主人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饿了就停下手中一切事,凭着自己的直觉,随着今天的心情,在喧闹的都市中寻找一个小巷,探索未知的美食。不需要多么名贵的山珍海味,也许只是一份关东煮或者一碗担担面,就能得到一份简单的惊喜和快乐。还可以一边细细品味着家常小菜,肆意地释放心中的喜悦,一边观察周围形形色色的人,窥探一下别人的人生。多么安逸的生活。
想起中学放学后在大街小巷中闲逛的日子,无拘无束的自由,偶然发现好玩的东西的惊喜。再来想想现在的自己,是否能如五郎一样闲庭信步地走在大街上?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是否随时都能停下来帮忙?是否能做到饿了就吃,还能吃的如此悠闲?
和另一部漫画改编的美食日剧对比。《深夜食堂》是群像式的,一话一道简单的菜,一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故事,把人生的沧桑浓缩在20分钟里。《孤独的美食家》是独白体的小人物故事,每话只做寥寥数语,一点一点地吐露,用无数个片断勾勒出岁月在主人公身上的沉淀。
在路人匆匆的脚步中,五郎隐藏起自己的孤独身影,寻找着只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他吃的不是美食,是孤独。
2 ) 吃货的旅行
这是一部我无意中在B站翻到的无人气午夜番,却意外的吸引了我。
很令人意外的,这部日剧基本毫无剧情可言,松重丰大叔饰演的自由职业者(?)在每集二十分时间里,前十分钟完全是莫名其妙的撒鼻息,然后在后十分钟才款款的走进一家基本没有装潢的个体小店开始“治愈”之旅。
正如每集片头语都会讲的那样---“不被时间和社会所束缚,幸福的填饱肚子的时候,短时间内变得随心所欲,变得“自由”不被谁打扰。毫不费神的吃东西这种孤高的行为,这种行为正是平等地赋予现代人的---最高的治愈!” 这句话对于我这种没有别的爱好的人来说实在是太深得我心了。每每看见松重丰用精湛的演技讲享受美食时的表情百分之一百二的表现出来以及那完全感情投入的内心独白,我都会感受到来自最心底里的共鸣。---想想从来不嗜好旅游的我在法兰克福翘了一天班跑去慕尼黑和Mr 何一起寻找最正宗的巴伐利亚啤酒肠的时候,想起和苏哥在网吧里被熏了一天然后出来四处钻街进巷觅食的时候,想起和小爱一起在普度进行的美食探索——开车从西拉法叶跑到东拉法耶只为寻一家正宗铁板,求食平成三过而不入。。。
不过说起来,松重丰这样的竹竿忧郁形大叔所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大胃不得不令人惊讶,每集他标准食量乃是一份完整的定食+小店特色菜+甜品还有乌龙茶啤酒云云对于小肠胃的日本人来说,虽然拥有小林之余的怪胎,但是这位大叔的战斗力按照在美国的换算来看,相当于走进Triple X 点一份霸王包套餐外带特色鸡翅以及特色root beer然后优雅的享用完~
嘛,这就是吃货的享受,所以当我和小爱幸福的填饱肚子相视一笑的时候,那种灵魂上的共鸣根本不会去在乎她为啥那么执着阿哥们的爱恨情仇,不会在乎她对富歇还是塔列朗的奇怪评价,仅仅就是吃并且笑着。。
吃货的旅行,就是这么简单。
3 ) 并不是所有的关东煮都好吃,但好在椰汁是一样的
昨晚刚看完第五集,井之头因为生意不顺,去钓鱼这集。今天自己也是百般不顺,竟然感觉自己的表情也像是井之头一样,无可奈何的叹气,而且是在不熟悉的街头。
在等人的间隙,就开始找附近的可以吃点东西的地方。成都这几天真是冷的厉害,随便走到哪里都是小风不断,尤其出了二环,更是荒凉。扫视下来,竟然只有便利店的关东煮可以吃。
办完事,走进便利店,要了三串关东煮,看就是不好吃的那种,在中国,关东煮永远是用面团做出来的高级狗粮,哪有什么牛筋,哪有什么鲣鱼碎,哎,想起前天晚上看井之头吃的关东煮,真是天壤之别。
又在便利店转了几圈,好在有五郎喜欢的椰汁。买了站在便利店门口踱着步,慢慢吃这些东西,吃完用辣椒精做的关东煮之后,心里一阵阵的伤心。这种食物哪里治愈的了人,完全就是在欺骗胃和味蕾。只好抽着烟喝椰汁,好在椰汁总就是这个牌子,无论是五郎也好,我也好,都喜欢。
说起这部剧集,难免谈起孤独。说起孤独,难免又想起五郎的悔意,那是他一生唯一一次能站在那么近的地方观看明星穿婚纱了吧。可五郎就是如此的孤独的难以自拔的宁愿在街头踱步也不愿意在家闲坐的前黑社会大哥啊。
如果深夜食堂是在治愈那些边缘人的话,井之头则是自由自在的沉浸在自我的孤独世界里,用食物来安慰自己的家伙。
但就是这样不咸不淡的三言两语,竟然让人空闲时不停回味,竟也想吃些类似的东西,体会下类似的感觉啊。
这也就是为什么最近很喜欢买椰汁来喝,似乎喝下去能感觉到一些不同于以前的东西。至于是什么呢,还是自己喝的时候好好体会吧。
4 ) 多年后我终于找到“I'm alone,but I'm not lonely”的完美诠释。
最近发现了一部好剧,叫做《孤独的美食家》。一般来说我对电视剧的鉴赏能力并不高,也不挑剔,觉得让我想看下去的就是好电视。而这部剧,一口气看完两季24集也不吃力,除了中间实在觉得眼睛酸涩而暂停,其他时间我都保持高度兴趣。
惭愧地说,虽然认真看完两季,却也没有记住几个菜名,出现过的地点街道也都是看过就忘的,想说这样的功力还是不写影评了吧,但就如同剧里的五郎大叔吃起普通的担担面也能一副带劲样,坐路边喝着椰树牌椰子汁也能陶醉起来,还是决定把我一些零散的感受记录下来。
第一感受就是,大叔真的好萌。那个“肚子饿了三部曲”配上大叔的囧字脸,在细长的巷子里镜头蹬蹬蹬地拉远,有些日式幽默,却也成了标志戏码。看剧时候常伴随着“哎呀吃那么多要不要紧啊”、“太烫了啦大叔你慢点慢点啊!”这样的内心活动以及多次想伸手抚抚平大叔的满脸褶皱,有时候觉得自己真的太入戏了,但看到大叔一脸满足的大口吞咽表情,酷酷地不说话但内心都是“哦以西哦以西”、“有嘎达有嘎达”的OS后,又觉得这样看电视剧才过瘾啊!
有看到评论说觉得五郎很孤独,看着很心酸。大叔孤独是肯定的,一个人经营一个公司,经常提着手提包衣着笔挺地去各个地方和客户谈生意,不善交际的他笑容总是尴尬,即便是和熟识的朋友在酒吧谈心,也因不会喝酒而机械木讷地吃着零食,巴拉巴拉地往嘴里送,好像在放空,但事实上十几二十年后依然记得。至于心酸嘛,我也不是没有。好几次大叔走进一家店,问一句“一个人可以吗”,或者坐下来转头看其他顾客发现也有独自吃饭的人之后会暗暗感慨“啊,看来他也是一个人”,在等上菜的间隙瞥见邻座客人们有爱地相互分食碗里的美味,大叔一脸羡慕地想“这样吃就可以分享了”,还有一次大叔买了大包小包兴高采烈回家吃,吃完摸摸肚子抽根烟看了会窗外然后坐着打了个盹,这些都是非常让sentimental的我感到心酸的场景,的确是有的,可一转眼又播到大叔看到上来的菜之后放光的两眼,双手合十嘀咕一句筷子一掰,然后回到上面写过的“哦以西哦以西”“有嘎达有嘎达”,心想果然还是基调明朗的电视剧啊,大叔以食为友的独乐并不是我们能理解的啊,又何苦这般多事呢。
和《深夜食堂》比起来,这部剧更侧重食物,所以常常偷懒觉得每集甚至可以从“三部曲”这里开始看。可贵的是,并没有奇珍异宝,都是日本寻常的食材和点心。因为并没有很认真地把这部剧当做日本美食指南在供奉,所以也不去怀疑是不是每样食物都真的那么那么好吃,到后来反而更是在欣赏大叔的表情和对食物执着的那份精神了。
作为一部吃货电视剧,其实内心挺不想把它怎么深意化,但我的确相信作者或者导演是有这份心试图告诉我们什么,否则也不会每集开头都要重复一遍开场白(anyway,其实的确是很赞的一段读着挺别扭的话啦)。大多数观众应该和我一样,看的时候也就流流口水,要么担心大叔会不会撑死之类的,再或者想起自己一个人的觅食经历。
坦白说我是属于“无法一个人吃饭”类型的人。在大学的时候哪怕去食堂买个包子也要拉个姐妹一起,吃饭嘛,总是有说有笑有人陪着才好啊,一个人的时候只会闷头大嚼想着赶紧吃完走人。有次和好朋友去食堂,她评论说现在好多人已经失去了一个人吃饭的能力,说完惋惜地摇摇头。我心头一惊,却也呵呵呵地附和说是啊是啊真差劲=。=|||也有一个人默默吃完一大碗饭后撑得站不起来的经历,心里顿生悲伤,回去逢人就说,寂寞就是一个人吃完一整碗开胃肉片盖浇饭啊。并且一直到毕业都没再尝试过这个饭。
而慢慢具备“一个人吃饭”这项能力是在工作后,一个人走很长一段路去吃饭是常有的事。对食物并非天生充满热情的我,总是觉得哎呀一个人吃饭随便吃点算啦,于是可以持续一个月都在单位对面的巧燕坊吃同样的馄饨。开始觉得极不适应,非要带个手机时不时打个电话发发短信刷个微博什么的,好像吃饭和与人交流就是要共同发生才是合理的。看到剧里五郎吃饭时各种内心活动,也是生动的交流啊,只是回应他的是他最亲爱的朋友,美食。当然,后来我也可以只揣着钱出去吃想吃的东西,一个人有时也觉得自由自在。吃完也不着急回来,逛个蛋糕店买个点心配奶茶也是常有的事。后来同事看到我提着小袋吸着吸管进来,也会开玩笑说“啊,到底是小年轻啊,真会享受”什么的,我则露出五郎的尴尬笑容,嘿嘿,嘿嘿嘿。
其实看这部剧,我们都会在某个时段羡慕过五郎,大多是在看他大嚼美食的时候,也有可能在他满足离去的时候,或者看他一心一意听从胃的心声的时候。一个人能有自己的爱好,并与之相处融洽是多么让人高兴的事情,不知有没有人留意过,五郎一个人吃饭的时候,期间店里总会再进来一些客人,有年轻情侣,有好友结伴,有一家三口,把孤身的五郎衬托得更加孤独。容我多情想一想,也许是要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形态,比起有个形影不离的伙伴,自己和自己的心头好成为至交也是件美事。也就是我们小时候英语课上老师为了让我们区别alone和lonely而教给我们的句子,im alone,but im not loney.
所以才是孤独的美食家,并没有在寂寞呢。
5 ) 还要再开一朵小花
一位中老年大叔,一个人生活,一个人游走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帮人寻找茶杯碗盘等小东西为生
客户的要求千奇百怪,所以他得东奔西走的去找来他们想要的东西
这样,他就走遍了日本的很多地方
也就吃到了很多的小馆子,也就有了这部《孤独的美食家》
有人说这大叔选的不好,不像个吃货
我倒觉得演员选的极为传神
他正是我心中日本人的典型
克制,严肃,有礼貌,人际关系疏离,几乎没什么亲密朋友
他几乎很少说话,要不就是礼貌用语“承蒙照顾”
要不就是“啊”这样的感叹词
但是,在他的苦瓜脸之下,却有很多可爱的内心活动
比如“两家饭店都很好,该去哪家呢,
就像被两个大美女同时表白了呢”
“哎呀,一心吃烤肉,结果把蔬菜烤焦了
就像军队里死了军犬一样”
这种让人忍不住微笑的冷幽默
都是很小的馆子,拥挤,价格便宜
也没有什么昂贵的食材
来来去去都是些面条,盖浇饭,关东煮什么的
却总是特别有亲切家常的感觉
大叔每次吃起食物来那心满意足的神情
也总是能吸引着我一集集欲罢不能的追下去
总是有亲切的老板,大爷大妈,小弟小妹
笑眯眯的问你关于菜的每个细节,大份小份,辣还是不辣
镜头也仔仔细细的欣赏着每一个平凡的人,每一道普通的菜
不紧不慢的定格在那些炸猪排,担担面上
还有店里的招贴画、排气扇、菜牌、油锅上
日本人特别擅长描绘这种城市角落里的小人物
比如《一个人生活第五年》,还有《深夜食堂》
把视角放低再放低,低到没有情节如白水般的记录
确实,在命运的荒原上,这些人就像野草一般自生自灭
也像野草一般,经受着春荣秋枯,风霜雨雪的打击
我们当然可以为这些抱怨和难过,那是正常的。
但是,当难过之后,我更欣赏的是像鲁迅先生在野草中写的那样:
“野草,虽经了致命的摧折,还要再开一朵小花”
那样的小花,就在这剧集的每一集里绽放着
以社会通行的成功标准来评价,这位大叔,真是乏善可陈
用红楼梦的话来说,真是“半生潦倒,一事无成”
苦瓜大叔的脸上,每一条皱纹都那么深刻的记录着岁月风尘
但是每当他吃到一口美味时
那些皱纹都微妙的绽放成了一朵花
那些独自生活的孤独,社会规矩的束缚
经济压力,被客户刁难,丢业务等等让人丧气的事情
都在香喷喷的白米饭和炸肉饼中得到了抚慰
想起我爸说过,以前他下岗的时候
在老家的城市里找不到工作
被迫离开家,去南方讨生活
他在海边的一个小镇工厂里工作
要和八个工友挤一个房间,夏天也没有空调
可是他每当放假的时候,都会找去一片空无人烟的海边
坐在礁石上吃着买来的花生,喝点二锅头
然后脱了衣服跳到海里畅快的游泳
他说话时,那快乐的神态深深感动着我
以至于到现在,他提起那段时光还总是非常的怀念
我常想,当我们死去的时候
想起这一生,到底是什么感觉
是在怨恨中感到如释重负的解脱
还是会在心满意足的怀念中闭上双眼
如果有怀念,是什么值得怀念呢?
也许大人物们会怀念自己的峥嵘岁月
怀念自己披荆斩棘腥风血雨中的荣光
但是,作为我这样的小人物
我想,可能我会怀念的
是某个下午,在图书馆里,沉浸在其中,看书和写字
是某个黄昏,在市场买菜,和小贩闲话家常
还有,像这位大叔一样,穿行在城市的角落里,寻找好吃的小馆子
默默的吃完,默默的满足,没有拍照也没有微博
独自感受着那份圆满的,温暖的
难以分享,也难以诉说的快乐
托尔斯泰说,人生就旅人落下悬崖,拉住了一根藤条
旅人用尽全身力气的拉住,才得以维持着生命
黑夜和白天是黑白两只老鼠,不停啃噬着藤条
可这时,旅人发现面前有一个蜂巢,正滴下一滴蜂蜜
他就伸出舌头去舔那点甜蜜
那一点甜蜜
那一点甜蜜就是就是抬头仰望蓝天的幸福
走街串巷旁观着他人生活的的幸福
无所事事坐在街边,喝一罐小超市买来的椰奶的幸福
嗯,就算没有明天,也要好好的吃饭呀。
每一集的片头都有这么一段话:
能够不被世间和社会所束缚
幸福的填饱肚子的时候
短时间内变的随心所欲,变的自由
谁也不打扰,毫不费神的吃东西的这种孤高行为
只有这种行为能够与现代人平等
能够最大程度得到治愈
的确,在这些小小的食物里,有尊严,有自由
民以食为天,这不是平庸,而是一种踏踏实实的幸福。
于是,静静的看着大叔埋首于小小的食物中享受幸福。
我也在看这部小小的剧集的同时,找到了幸福。
6 ) 可以當美食節目看
面啦,烤串啦,熬點啦,炸豬排啦,各种小店,各种家庭料理。看了就好有食欲。因為都是一個人的关系,对于美食的感受都用独白的方式表達,加上松重豐的低沉嗓音,反而有着更亲身体会的亲切感。
食物剧集神马的,很容易让人满足和感到幸福啊,吃饭时间看到这个是受罪。配乐好听,时间过得很快。天然呆的大叔男猪很有电影范儿呢
导演真孤独。。。心理活动拍成一部剧。。。但是连这么孤独的剧我都看了。。。居然还很喜欢。。。我是太孤独了么。。。。
吃货表示想当群众演员!
松重丰亚吧里是个吃货专业户,一颦一笑一抖一憨,都把美食控演绝。每个对吃有执念的人都会共鸣!最喜欢他那些想太多的自言自语,看得人乐死了,配乐实在太好听。这剧就像最懂你口味和小情绪的好朋友,自HIGH的饮食才赛高。每个夜里都有孤独的美食家陪你~跟着叔一起动次打次吧!和美食的相遇不止一次!
很好很强大
松重丰大叔拍完这个得胖多少斤啊……
大叔的时间和腰包很充裕啊,又是跟路人下棋又是去许愿又是走街串巷地各种吃,一顿饭吃完天都黑了,而且他从来没介意过价格!哪里孤独了!一个人默默关在房间里吃冷馒头才是孤独!
大叔是白饭杀手,几乎任何料理都要陪白饭,那啥出现椰树椰汁和方便面的时候我乐喷了哈哈哈
小龙哥终于当主角了
看了好几天,看一次饿一次,留着增进食欲用的。最喜欢大叔吃饭的时候满脸陶醉、极其满足的样子。就感觉,人生实在太享受了。大叔每次出来办事,一不留神就肚子饿了,然后就三重停格,哟呵,太喜感了。8.6
一个人的美食,一个人的工作,一个人的生活。充实美味的每一天,就不算虚度。
二周目完结,菠萝~
我觉得东亚人会有一种很传统的定性思维,就是当看到很好吃的东西的时候,心里就不禁会想,“哇看上去好下饭啊”……所以看到用意大利面下饭,感觉完全不意外啊哈哈哈。最后那集女服务员的再三迟疑……原来不是我一个人:松重丰(井之头五郎)真是太能吃了!
松重丰是个好演员 最喜欢“突然肚子饿了”的三重缩放啊 有种冷冷的喜感
找东西吃什么的太治愈了。
老兄自说自话好冷啊好欢乐!
配白米饭白开水也觉得美味的厉害电视剧
这种莫名萌萌的感觉是肿么回事 吃货看得好欢喜
赛高
深夜食堂里的黑道大哥食客升级孤独的美食家,电视剧化的美食节目。吃嘛嘛香,超级大胃王,喜欢白饭,爱发白日梦,爱自言自语,时常卖萌,大叔一个人的美食之旅。希望有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