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个人微信订阅号“楷威映画记(kaiweimovie)”
一部奇幻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很有意思,而正是因为现实中失踪后从未找到的彭加木院长,才让创作者们有机会借题发挥。
如果院线电影恢复,那上映的影片必然会引起广泛讨论。在观众们对院线电影饥渴的状态下,国产网络电影《双鱼陨石》便很快能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热议。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发现过段时间刷一次豆瓣观影人数,都在成百成百地增长,目前已经有4500多人看过此片。
而且前几天,发现扮演王唯的演员的照片终于换了过来,之前是完全对不上号的一个侧脸形象。
大家憋了很久,想要好好讨论一部电影的时刻终于到了,还有人说女主长得像桂纶镁的,至少我本人持保留意见。
导演丁小洋此前大部分以编剧身份出现,偶有导演作品,也都是不太拿得出手的。上一次有动静的作品是他参与编剧的《长安道》。这样看来,《双鱼陨石》是不是可以算他拍摄的真正意义上第一部长篇电影呢?
1
开场的悬念做得还可以,上来就埋下伏笔,将要开枪自尽的人,明明是在对着另外一个人说话,可对方为什么说他是对自己说话呢?
不得不承认,从进入沙漠,到发现沙漠里的德国潜水艇,的确是让人觉得挺扯。特别是片中杨教授的助手,研究生赵青被绊倒后,发现了埋在沙下的尸体,以为又开始玩日本鬼子复活那一套。
在沙暴袭来前,车里还响起了“莉莉·玛莲”这首歌,这种气氛很怪异,因为这让我想起了法斯宾德拍摄的那部同名电影。
遭到沙暴冲击后,探险的四个人就发现了沙子下面的庞然大物,也就是德国U552潜水艇,史料称,1945年德国战败时,艇上官兵拒不投降,将潜艇自沉。
船上那个“奔跑的红色魔鬼”就是这辆潜艇的标志,是当时屡获战功辨识度最高的潜艇。
真实的潜艇,在船头两侧,都各有一个这样的造型,因为在战争中立下的宏伟战绩,这艘潜艇也被称为“深海红魔”。
接下来,四位主角在船舱里找到穿过船体坠落在沙中的陨石(是陈甘泉先看到的)。到这里,一部探险影片的结构已经展现无疑。
而创作者们把那些有争议,或者充满神秘感的传奇故事都揉到这部影片中去了。
我们来看看,影片都在哪些地方借题发挥。
首先说回最开始的杨教授原型——彭加木,他曾是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
1964年至1980年,彭加木先后15次到新疆进行科学考察,取得很多不错的成果。也就是1980年的6月17日下午,在罗布泊留下纸条说去找水的彭加木再也没有返回,至今都下落不明。从最理性和实际的猜测来看,他被埋在沙里的可能性最大。
影片中的重要情节就是根据这个细节改造得来的。
现实中,彭加木教授是因为考察队缺水严重,而自行决定去找水源。而电影中是误杀了杨教授的陈甘泉模仿教授笔迹所写。
再来看看德国潜艇,杨教授和赵青在讨论船长日记时,电影把当年的比斯开湾大战的事件融入进去。片中的杨教授认为,当年潜艇不是自沉,而是因为比斯开湾流星雨的陨石撞击而沉。
比斯开湾的战争,正是二战时盟军的空军针对德国潜艇的反攻之战,给希特勒带来重创。
当然,影片的名字叫双鱼陨石,还是彭加木教授这件事的核心影响力所致。由此事件引发的谣言和传说(后来造谣者承认自己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的)中,就有双鱼玉佩复制人、可以穿越时空的说法,影片结合陨石,改名为双鱼陨石。
2
陨石带来的是悬疑和奇幻的双重元素。
陈甘泉与教授争执陨石归属的夜晚,陈甘泉误杀了教授,将其埋葬,而转天出现了另一个一模一样的杨教授,电影不但把复制人的传说做足,为了摆脱鬼神迷信之说,就让它站在科学的角度,走了奇幻的路子。
这种见到另一个自己的故事梗(包括将自己干掉这样的设定),不得不让人想到经典悬疑电影《恐怖游轮》。这恐怕也是很多人诟病《双鱼陨石》的地方。
既然以陨石为名,必然围绕它展开故事,牵扯四个人物不同的行动轨迹。
杨教授钟情于研究,即使看到另一个复制人(之前死了一个,触摸陨石后再造一个),他也能谈笑风生,和另一个自己解剖陨石,搞清真相。
但他们是以死亡作为代价给大家研究的结果,意味着,陨石复制出另一个人,如果其中一人不死,两人都将毙命,也就是杨教授的下场。
贪心的陈甘泉,想把陨石归为己有,为了钱,想成世界首富。当他得知另一个自己必须死掉时,开始走上不归路,他杀掉一个又一个自己,要夺回被赵青拿走的陨石。
这时,本来爱慕赵青的陈甘泉发展到为了陨石要杀掉赵青,并以刀子挟持发小王得志相逼,成为这部影片里走向恶魔的那个人。
赵青用机关枪扫射不断复制出的陈甘泉,很有Cult影片的味道,并让我想到日本影片《水手服与机关枪》的画面。
赵青需要陨石,也有自己的私心,想依靠研究陨石取得诺贝尔奖。
在这场对峙中,丧心病狂的陈甘泉被关在潜艇,随沙漠沉了下去。这样,难题就交给了王得志。因为触摸了陨石的赵青将迎来另一个自己。
手里拿着枪的王得志,不知道该开枪打死她们中的哪一个?
最终他没有朝任何一个赵青开枪,根据“游戏规则”,她们俩和杨教授一样,同时毙命。
3
让我们回到影片开始,看看那个开枪自尽的人,他正是王得志,被发小陈甘泉盲打误撞拉进四人探险队的倒霉鬼。
一个唯一想逃走,对陨石没有私心的人,在沙漠的绝望之地,却也只能依靠陨石自救。
陨石除了可以复制一个人,还可以复制此人身上的物件。书包里只剩下半桶水和一包干脆面,怎么办?
王得志只好和陈甘泉一样,利用陨石,不断地复制自己,让水和干脆面成倍的增长,让自己不被饿死渴死,然后杀死一个又一个自己。
所以影片开场,自尽的王得志,是在面对另一个复制出来的自己交待最后的遗言,对方提醒到,那些事他都知道,是啊,毕竟他们是同一个人。
而那些话,更像是说给观众听的。
故事的四个主角,杨教授和赵青的死法一样,但过程不同,前者是在死亡到来的那一刻才知道复制的两个人如果都活着,最终会同时死亡;而赵青是在知道这个难题时,因为王得志的选择而丧生。
不断复制的陈甘泉是影片里的高潮戏;相似的是,被他拉下水的王得志也是复制了很多个自己,只是影片不再展现这样“宏大的场面”,只交待他的生命还在延续。
他还要留下来,给别人讲述这段经历。
4
假如影片只是上面这些内容,可能在豆瓣的分数会跌入6分以下。
但它在探险之外,还有一个时间穿越和平行时空的元素。
也就是教授死后,陈甘泉开车的那个片段里,赵青说到的,陨石不但复制了人,也复制了一个时空。
当历尽艰辛,从沙漠返回家中的王得志,说自己只待了20天,别人却说他消失20年的时候,已经给故事蒙上一层神秘面纱。
1999年去沙漠的王得志,回到现实生活中,已经是2019年了。
回到家中,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儿子以及居委会大妈、警察等人讲述以上经历的王得志,必然会被当成一个精神病患者。
最初,影片已经交待过,王得志要作为司机去沙漠前,还怕回来晚了,耽误给自己的儿子过生日。
包括儿子王唯在内的所有人,都不会相信王得志的话,但书包里翻出的复制了无数遍的父子合影,和那颗陨石,又是这段神奇故事最好的证明。
目前影片在豆瓣的分数是6.8,说明作为一部网络电影,它还算是及格了,本来还有望冲上7分,却因为一些比较廉价感的场景和桥段拉低了分数。当然,网络电影成本有限,能做到目前得视觉效果还算好了,演员丁溪鹤在豆瓣上也这样强调了,表示理解。
让王得志回想往事,其实是努力想把父子的情感线找回来,只是这条线显得很弱,而没能更深地融入到主线情节中去。
好在,电影借王得志之口,表达出一些人生的荒诞感。就像他给儿子王唯说的那样,他的人生中有各种没有准备好的时刻。
但这正是人生无常的表现,谁都有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刻。像影片中另外三位主角,他们在去沙漠之前,又怎么会想到自己悲惨的结局?
还有40年前去罗布泊科考的彭加木,又怎会知道他将面临怎样的突发事件呢?
在王得志回到2019年现实的路上,镜头给了窗外北京一处夜晚的街景,正是离我家不远的龙湖长楹天街,那带着明亮灯光的Paradise Walk两个单词,给人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是啊,那些经历着传奇故事的人,也许与你看过相同的风景。
点击以下链接,查看往期影剧推荐
电影《刺杀尼克松》|英剧《问答》|电影剧集集合推荐|法国电影《阿尔德曼夫妇》|电影集中推荐|日本电影《大空港》|美国电影《莫娣》|美国电影《魅影缝匠》|美剧《大小谎言》第一季|中国电影《暴雪将至》|美国电影《三块广告牌》|中国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美国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中国电影《村戏》|日剧《贤者之爱》|日本电影《蒲公英》|BBC版《无人生还》|韩国电影《计划男》|台湾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美国电影《卡罗尔》|中国电影《山河故人》|华语电影《刺客聂隐娘》|英国电影《房客》
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的中国电影|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的日本电影|原著改编成的电影(4)|日本小说改编的电影(3)|关于日本艺术家的电影|日本小说改编成的电影(2)|日本小说改编成的电影(1)|15部悬疑电影推荐|关于日本艺术家的10部电影
《双鱼陨石》 在叙事结构上的一个问题,是有关世界观设定的。我的理念是:当你设定一个世界观作为叙事基础时,只要这个世界内部自洽就好了,不要去写这个世界观背后的原理。比方说,武侠的世界,你设定这个世界有功夫、有轻功、有神秘的暗器,然后在此基础上去写你的故事就好了,千万不要让武学宗师去研究这些功夫背后的人体工学,轻功的物理学基础,暗器的动力学结构。如果你的故事情节里有修习的障碍和突破的方法,这个障碍和方法,也是属于世界观设定,它也不必符合什么物理学基础,你只要逻辑自洽就好了。
当然,有很多片子的情节,是依靠对世界观的认知来推动和完成的。主人公不断遭遇神秘事件,一步步地认识自己所处的世界的样子,但这种剧情,就要求到情节的复杂性,事件要足够神秘,逻辑层层递进,最后的认知要和最初的想法有颠覆性的反转。而在这个认知形成后,主人公主只需要面对一两个困境抉择就足够冲击了。其他的欲望啊伦理啊困境啊,散落在认知世界观的过程中,一个接一个的小高潮,到最后的抉择是最终的高潮,或者处理成开放性的结尾。这样的整体节奏就会很好看。
而《双鱼陨石》 里,陨石可以复制人以及人身上的物品,复制人和本体只能活一个,这个设定是叙事的基础,其实只用很简单的情节就能交代清楚,但它花了四分之三以上的篇幅来揭开这个世界观,而且他还做出要找出背后的物理理论的样子,这个揭开的过程又相当无聊,人物没有付出,没有什么有冲击性的情节(简单概括是教授拿着陨石凝视了一阵然后得出结论),且最后的结果也毫无奇之处,没有反转没有颠覆。过程中还不断跑题,还展现其他的神秘故事(潜水艇)或陨石其他的神秘之处(且到最后也没有解答是怎么回事)。如果没有当代那条时间线的插科打诨,整个就垮掉了。
接着展现的什么人性欲望、科学伦理和道德困境之类的高潮部分,又密集太过,每个都只能浅尝辄止,而且和前面部分是基本割裂开来的。
想看懂这部片子,就先要了解罗布泊(罗骨泊),彭加木(我去东边找水),以及双鱼玉佩(双鱼陨石)等背景知识。本来对片子就无太大期许,结果惊喜连连,特别是最后父亲之所以能成功走出沙漠的桥段。不足之处有二,其一是花费太多笔墨放在沙漠中的追追追杀杀杀,缺少对人性的探讨和科学诠释。其二,自然是由于经费不足所造成的五毛特技。不过总体而言,看得出电影希望认真讲述好一个故事,而且并无明显逻辑bug。国产小成本科幻能拍成这样已经相当不错了。继续加油!
双鱼的剧本是本人近几年见到的电影中最顶尖之一,包括大电影在内。
客观的说,单轮剧本,它的流畅程度和缜密性应该是超越流浪地球的。
不过今天不谈剧本,主要讲下剧中四个主要角色。
从电影开始,四人的命运已经注定。
甚至有没有双鱼陨石,都恐怕没有什么分别。
他们的命运早已由他们各自的性格与追求所决定。
杨教授实则就是彭加木的翻版,算是上一辈科学人的代表,一切以国事为重,为了国家,为了科学,他可以把一切置之度外,包括他自己的生命。
事实上电影中他也正是这么做的,当补给汽油早已不足,听到神秘音乐后,面对向东走寻找音乐来源,还是向西走回家,他仍旧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
当一个自己被杀,另一个自己出现之后,新的杨教授没有追究落魄富二代陈甘泉对自己的行凶,而是把所有精力花在了研究双鱼陨石上。
当在潜艇中明知必死后,他没有做无谓的垂死挣扎,依旧在沉着的用自己的生命验证自己关于双鱼陨石的推论。
我们可以说这一切都是由双鱼陨石导致的结果,没有双鱼陨石,杨教授不会死。
然而根据他的性格和追求,他依然会死。
他的性格决定只要有一丝科学发现可能,他就不会放弃,而他这次来参加这样一个儿戏一样的科考,已经从侧面证明,官方并不支持他进行冒险,所以他参加科考的目的,其实就是要获得一些科学发现,而且是必需获得,这样才能为他未来获得官方大规模科考提供支持。
而事实上这个科考小队成员业余,装备简陋,补给严重不足,根本不足以支撑他获得足够的科学发现,于是,杨教授的悲剧命运已经成为注定的必然。
而电影男主王德志的命运同样已经注定。
他的性格善良软弱,而且是个选择恐惧症患者,这就决定了他做事只能妥协中立,难以起到决定性作用。
他唯一的追求就是回家为儿子过生日。
所以当变故发生后,他想做的第一件事不是争夺神奇的双鱼陨石,不是和其他人勾心斗角,而是被动选择了中立,然后赶紧把车修好回家。
当杨教授死后,他在修车兼做吃瓜群众;当富二代陈甘泉忙着跟杨教授、陈甘泉自己的复制体或是女主争抢双鱼陨石时,他在修车兼做吃瓜群众;当女主和她的复制体,请他杀死对方时,他还是选择了做一个坚贞不屈的吃瓜群众,哪怕眼睁睁看着两人一起死在自己面前,他都没想过要杀死其中一人。
即便到了最后,要靠吃自己回家时,他与自己的复制体依然没有进行血腥的生死搏杀,而是通过转手枪,来让命运对自己做出审判。
当重回人间,拥有双鱼陨石的他已经近乎无解,如果放到漫威,一个新的灭霸或是中国队长已呼之欲出。甚至如果大家相信他的话,可能双鱼陨石已经上交国家。然而男主从未想过用暴力解决问题。当被自己儿子拒绝承认他的父亲身份,当被周围人当成骗子对待,当被抓进精神病院后,他没有如反派大boss一样瞬间黑化,而是毅然离去,回归他最终的宿命——葬身罗布泊。
那么,如果没有遇到双鱼陨石,一切就会不一样么?他就能顺利回家了么?
残酷的事实是,并不能。
他的软弱性格决定,即便他惟一的追求就是回家给儿子过生日,当与其他人的追求发生冲突时,他最终还是会选择妥协。当众人意见不合甚至发生冲突时,他只能静静地站在一边,做个安静吃瓜的美男子。而即便能幸运的成为最终活着的两个人之一,他依然会死,因为他不杀人,不杀人,就只有被杀。
女主赵青的个性与杨教授类似,心中充满着对科学的无限热情,为了有所科学发现,她可以付出一切。但另一方面,她又与杨教授不同,杨教授可以为科学为国家无私奉献,无欲无求,而她,则拥有着自己的梦想,她希望自己的付出,能获得相应的荣誉,譬如诺贝尔奖什么的。
她的性格与追求,同样决定她的命运。
为了科学与她自己的梦想,当听到神秘音乐后,她选择了支持教授的提议深入罗布泊,寻找神秘音乐源头。
为了科学与她自己的梦想,当与富二代陈甘泉因争夺双鱼陨石发生冲突时,她可以毫不犹豫的开枪射击,血腥剥夺对方的生命。
为了科学与她自己的梦想,即便是面对另一个自己,她依然没有选择自杀,以成全另一个自己,因为她期望自己的付出,能获得相应的荣誉,而不是自己付出,却由另一个自己摘取荣誉的果实。
而如果没有双鱼陨石,赵青的命运会好转么?
答案是并不会。
她的梦想是获得诺贝尔,这样一个遥远的梦想,想通过按部就班的学习研究达成,几乎不可能,能力与专注度丝毫不逊色于她的杨教授就是实证,那就只能靠特别的科学探索发现,对她来说,罗布泊科考,无疑是她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机遇,如果错过了,她的梦想可能将永远离她而去。
这样的情况下,她只有跟随者杨教授的步伐,不断前进前进,向着死亡前进……
最后是前富二代陈甘泉。
陈甘泉性格狡黠,且飞扬跋扈,做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由于他家已经败落,为了重振家声,他才资助了这次探险,目的是获得珍惜资源,然后资源变现,做回自己的富二代。
他的性格与追求,同样决定了他的宿命。
由于他的目的与杨教授、赵青的天然对立,导致了三者之间的矛盾重重。
杨教授醉心科学发现,又中途早死,消解了两者的对立矛盾。
而由于双鱼陨石的存在,他与赵青甚至与他自己复制体之间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
于是,当发现有另一个自己出现后,他从来没想过和平解决纷争,而是直接刀兵相向,一定要拼个你死我活。
当为了争夺双鱼陨石时,他可以毫不手软的向着自己的准女友举起屠刀。
那如果双鱼陨石不出现,他又能不能走出罗布泊?
答案依旧是不能。
因为为了重振家声,做回自己的富二代,他已经是孤注一掷,把所有筹码,都压在了这次罗布泊科考,他已经没有退路,只有发现珍惜资源,他虚无缥缈的期望才有可能实现。
而事实上,他们捉襟见肘的补给与业余分裂的小队,根本不足以帮他达成期望。
因此,他的结局,已经可以预期。
一通分析下来,发现双鱼陨石居然是一部细思极恐的电影。
另个人认为,客观来说,前富二代陈甘泉,并不算是个反派角色。实质上,他和赵青并没有本质分别,两者都是为了自己的追求,可以牺牲除了自己之外的一切。
额,潜水艇为什么会出现在沙漠呢,看得仔细的小伙伴会记得赵青发现的船长日志记录的内容和历史记录上是矛盾的,其实当时船长并没有选择自沉,潜艇之所以消失是因为遭受了双鱼陨石的撞击使得潜艇周遭的时空发生了变化从而穿越到了90年代的沙漠。而历史上的记载可能来自于政客的粉饰以及大家对于和平的向往,所以对于潜艇失踪事件给了“自沉”的解释。
王得志之所以在2019年还保持着三十岁的样子是也是同理可证的,也就是说双鱼陨石周围的时空是错乱的,小队一行四个人来到沙漠中误入了潜艇周围就等于进入了一个沙尘暴包裹的时空错乱地带。王得志从沙尘暴中走出来就等于从1999年穿越到了2019年,王得志只是经历了20天,而这个时空之外的世界却经历了20年。而潜艇也是由于陨石的影响也从二战时期的德国穿越到了中国的罗骨坡大沙漠的。
这个片子并没有用现实中的地名,只是“罗骨坡”这个名字参照了“罗布泊”,算是向为了科考事业献身的彭加木先生的一个小小的致敬吧。里面的地理关系也没必要和现实强作联系。这也只是我自己的一点点小小的想法,希望没有影响各位对于这个电影的想象,也许各位能有关于电影更有趣的解读。
国产网络电影资金有限,我们所能做的也是在既有的条件下尽量做好,踏踏实实地做一个电影出来,尽量扭转网大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很感谢各位对这个电影的批评和指正,也欢迎喜欢的小伙伴给予好评。
含剧透慎入
对我来说检验一部电影好坏的方法是在家里观影,是否能够让我从手机上移开视线,它做到了。这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好的小制作电影,继国产电视剧后国产电影似乎也有了新的起色。
一行四人进入沙漠开展十天勘探活动,结果发现了异象。双鱼陨石可谓是在沙漠里检验人品的唯一标准,教授是为大道,朝闻道夕死可矣,是个痴人,赵青是为了名,陈甘泉是为了利,王得志是为了爱。
有人说这部电影过于老套,相似题材的电影太多,我想说爱情作为一个古老的题材经久不衰,只有优秀的电影没有老套的题材好吗?这部电影的新意是“为了“我”能活下去,我必须死”,看过太多追求永生死的故事,这个立意其实挺另类的。在不断被复制的情况下,你还是你吗?这是个哲学问题,好比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你已经死了,别人眼里的你还活着。
特别悲哀的莫过于,王得志自杀几十次花了二十年走出沙漠,仅仅为了陪儿子过生日的誓言,走进沙漠的是那个深爱儿子的父亲,走出沙漠的还是深爱儿子的父亲,最终只得到一句“你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他了”,对儿子来说父亲早就死了,即走向了“你死了,别人眼里的你也死了”的局面,二十年自杀循环往复只得到儿子怨恨的回复,后悔吗?他最终留下了那个陨石,把最后的遗产留给现在并不需要“父亲”而是需要“钱”的中年儿子,自己终于走向死亡和解脱——他已经不需要存在了。
ps编剧作了一个简单的科幻设定,我觉得有利于避免过分烧脑和陷入自我矛盾。
再ps,这部电影评分真的过低,有些影评说着好好好,最终就给了2星真的大丈夫?
网络电影拍到今天,剧本写得最好的一部~!
这么小的制作,真的是惊艳的好片!墙裂推荐!
评论区的欣欣向荣应该是友人加持吧,老梗新玩,拍摄和表演挺认真的,就是真的太穷了,就差告诉你主要道具是滑石粉做的了。实在预算太低能不能不拍带特效的幻剧了。
事实证明,好的故事打底,就算五毛特效,照样能让人沉浸其中。一个为了科学可以献出生命,一个为了金钱可以放弃朋友,一个为了出名变得疯狂,一个为了孩子可以一次次的自杀,完成心愿后,又回到本该被埋葬的沙漠。自杀的情节设计尤为不错,玩过魔兽世界的朋友都知道,这种操作叫“拖尸”
全是梗,各种梗... ...罗布泊,双鱼玉佩,彭家木,2001太空漫游,莉莉马莲,U517,飞碟领航员,苟利国家...另外那个杨教授的南京话实在是太不地道了
想看懂这部片子,就先要了解罗布泊(罗骨泊),彭加木(我去东边找水),以及双鱼玉佩(双鱼陨石)等背景知识。本来对片子就无太大期许,结果惊喜连连,特别是最后父亲之所以能成功走出沙漠的桥段。不足之处有二,其一是花费太多笔墨放在沙漠中的追追追杀杀杀,缺少对人性的探讨和科学诠释。其二,自然是由于经费不足所造成的五毛特技。不过总体而言,看得出电影希望认真讲述好一个故事,而且并无明显逻辑bug。国产小成本科幻能拍成这样已经相当不错了。继续加油!
实在是不知道……咋说,为了过审也蛮拼,但是这确定?是?天涯传的那个?神乎其神的罗布泊双鱼玉佩?给男一王得志演技一颗星,一人分饰两角我差点没看出来!
电影场景、演技、颜值、特效全都是非常普通的水平,但为什么还能上到6.8分,这要得益于我国有那么好的民间传说作为题材以及这个看得出是下过苦工思考的剧情。
1980年,彭加木在罗布泊失踪,只留下一张写着“我去东边找水井”的纸条。后来有科考人员在罗布泊发现了“双鱼玉佩”,它能让一条鱼变成两条。于是有网友将两件事相结合,猜测彭加木被双鱼玉佩复制了。当然,只有彭加木失踪是真事,而双鱼玉佩只是网友杜撰的故事,彭加木被双鱼玉佩复制就更是瞎扯淡了。《双鱼陨石》将网上很火的事件拍成电影的想法很新颖,还专门安排了一个陈甘泉误杀教授后模仿教授字迹写“我往东去找水源”的桥段,仿佛在说彭加木留的字也不见得就是他本人写的。虽然还是能看到《恐怖游轮》、《彗星来的那一夜》等外国电影的影子,但原创度还是很高的。这种电影完全可以出一个系列,把中国的灵异事件、未解之谜、民间传说全都拍一遍。
赞赞赞,恐怖游轮暗黑亲情版
原来你是走了二十年才走出来啊,不老是因为一直在复制。
前三分之二挺扯的,各种设定BUG,但是结局真的不错。被复制后的反应反映出不同的人性。教授选择共同研究,最后按照规律寿终正寝。老板被贪念驱使,不停杀死新复制出的自己。研究生心有大局,却不能容许自己被别人代替,也想杀死复制人。只有司机男主,为了走出沙漠再见到儿子,选择不停地复制自己来获取配给,然而每次都是自杀,让复制人继续完成旅程。他第一次复制时,我以为他会吃掉复制人的身体,结果只是复制配给,这里其实是个BUG,随着时间流逝,配给在减少,除非在最初一次性大量复制自己才行。更倾向于原作是让复制人吃掉自己,这样更合理,但不能过审。
这剧组实在太穷了hhhhh……但是故事真的挺好的,一看就停不下来
邓超、桂纶镁、田启文被双缝干扰后条纹拍了一部网剧
中国版的《时空罪恶》,剧情看上去很有创意,但作为常看这类故事的俺来说,也老生常谈了,莲蓬鬼话里类似的故事遍地都是,但确实能唬到人。难得的是故事有着逻辑上的自洽,以及情绪上的连贯,而且结尾非常不错,是这些取材自未解之谜作品里完成度最好的一个了。制作是很粗糙,差点看不下去,场景也过于粗放,导致一些转折有些出戏,剧组几乎就把“没钱”俩字写脑门上了。PS,这片不算传统网大,有龙标,是选择在网络播放的院线电影,比一些有金主的网络电影还寒酸唉
还可以,作为网大,起码剧作方面有点想法,不像其他那些网大,就是纯靠土味特效胡来。起码在剧情方面,会让你想要快进着看完结局,想知道最后到底有什么惊人的地方(虽然,也没有预想的那么惊人)。当然,还是要放在网大的范畴来比较,才会得出还可以的结论。制作方面仍是各种粗糙和随意,另外,节奏也还是有些拖沓,感觉就留哪个核心的梗,压缩成10分钟短片就行。现在看到中间还是忍不住一路倍速。
水平有限,经费有限,各位父老乡亲多帮衬了
又名:狙击复制人。在网大里面算不错的,比起无脑逻辑和奇葩特效来说,这个根据罗布泊失踪事件改编而来的电影,完全靠剧情和悬念来推动情节发展,而且整个故事抽丝剥茧一般呈现在观众面前,虽然有些地方存在bug和没讲的太过清楚明白,但还算可以。借用现实事件的壳讲述了一个套路的故事,当然也融入了父子情深的元素,但都马马虎虎。
时空罪恶,网大认真弄还是能出点东西的,教授一口白完官话很阔以
不卖肉不卖血腥不卖怪兽,只卖科幻和猎奇,很严肃地人性,最后还有父爱亲情点升华,作为网大可以的,诚意、勇气都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