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离劫1996

HD

主演:张曼玉,让-皮埃尔·利奥德,娜塔莉·理查德,阿欣妮·哈尼安,娜塔莉·布伏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1996

 剧照

迷离劫1996 剧照 NO.1迷离劫1996 剧照 NO.2迷离劫1996 剧照 NO.3迷离劫1996 剧照 NO.4迷离劫1996 剧照 NO.5迷离劫1996 剧照 NO.6迷离劫1996 剧照 NO.13迷离劫1996 剧照 NO.14迷离劫1996 剧照 NO.15迷离劫1996 剧照 NO.16迷离劫1996 剧照 NO.17迷离劫1996 剧照 NO.18迷离劫1996 剧照 NO.19迷离劫1996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迷离劫1996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法国导演维达尔想重拍一部默片时代的吸血鬼影片。看过香港电影《东方三侠》后决定启用其中的女主演张曼玉。张到法国后只能用英语与周遭的人沟通,所以拍摄过程很不顺利。这其间,大家都在议论张与服装师的异常关系,制片人也开始怀疑导演维达尔的能力和动机。有一天,导演在看完刚拍完的镜头后突然出现精神不正常的状况,制片人终于要决心撤换导演和女主演......《伊》片以戏中戏的形式展开,以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一部影片在拍摄过程中台前幕后的种种状况,探讨人与艺术,即现实与梦幻扑朔迷离的联系。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逍遥法外第三季联邦调查局:通缉要犯 第五季吸血猎手白色杀机2摩天雄鹰(国语版)西线无战事午夜凶梦悲伤恋歌我的血腥播客恶搞之家第十六季喋血孤岛企鹅家族第三季无证之据圣蛛黑客军团第三季时尚之王2凯歌香槟伊丽莎白2:黄金年代地狱之家笼中斗兽达伦·布朗:牺牲报告班长7:勇往直前活死人之夜2020KBS特别独幕剧2020

 长篇影评

 1 ) Who Is Vampire? Irma Vep!

这绝对是九十年代最好的欧洲电影,无以伦比,无法言传,电影的一切美好品质都得到恰如其分的表达。这是张曼玉前夫的作品。我第一次看,是在哥大导演系的课上,看的是35毫米,老师Richard Pena(纽约电影节选片委员会主席大人)把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意思是说:太美了,不是吗?

(推荐语容纳不下这么多字数,只好再发评论:

这个电影会改变你对电影的认识,就像福克纳会改变你对小说的感受。

事实上,这大概是九十年代最好的电影——我还没想出来有哪一部更好。

想当年香港小报八卦说,王家卫因为张曼玉为了一个法国小导演而弃他而去,十分郁闷或者不懈——但Olivier Assayas的才华实在在王家卫之上许多许多。

他具有小津的古典,侯孝贤的眼睛,特吕佛的爱心,费里尼的身体,希区柯克的鼻子(为什么是鼻子,请你自己去想吧),当然,他还有那些人没有的品质。

同样好的电影,是Olivier Assayas在2001年拍摄的Les destinees sentimentals(情感的宿命)。如果福楼拜又活过来改行拍电影,大概会拍成这个样子。

 2 ) 其实就是一个记录片

是描述MAGGIE去法国参加一个老片重拍的工作,那个过气的老导演对她异常赏识赞美,同事们表面上也相处的融洽愉快。最后以导演突然失踪主角另外易主的转折才让我精神有所振奋的。本片唯一的亮点应该是最后电影里播放的电影,那是老导演失踪前自己剪接的片子。黑白默片处理,加了很多蒙太奇手绘处理。相当睿智先锋。

PS感觉最后的那个形容词非常恶心。但是脑子里缺货也是没有办法的。喜欢的人可以找来看看。(我的还是正版的活活)

 3 ) 一部有些无厘头的纪录片

看到一半我就忧愁极了!亏得无厘头电影里还有点亮点。一个让人分不清好坏的同性恋者 还有一亮点偷珠宝偷得莫名奇妙…不是我对待电影向来有始有终有原则的话,能看过一半就不错了。 抱着到结尾可能就会理解意义所在的心态我坚持看完了。只能怪我学识不够 确实没能把他看明白。一部有些无厘头的纪录片

 4 ) 小摩托

张曼玉从工作室中出来已经是深夜,街上一个人都没有。我就在想千万不要在这时候出现一个男的..千万不要...接着一个骑着绵羊仔的金发女孩从天而降“你可以坐在我的绵羊仔上,但是会有点像耍杂技。”金发女孩看到自己喜欢的人太紧张了,车子都没扶稳...虽然喜欢的人就坐在自己旁边,但金发女孩还是很冷静的说“不要跟别人说你坐我的绵羊仔来,否则我会丧命。”然后开着小摩托载着喜欢的人行驶在塞纳的左岸。她得多开心呐。

 5 ) 故事一团混乱,但是却回味无穷

要不是好奇张曼玉在她前夫奥利维耶·阿萨亚斯 Olivier Assayas的电影里是什么样子;

要不是好奇张曼玉在法国电影里是什么样子;

要不是好奇张曼玉说英语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我估计就不会打开这部电影了。

故事是这样的,法国导演维达尔想拍重拍默片时代的电影《吸血鬼》(Les Vampires 1915),估计是香港电影看多了,在看过《东方三侠》(1993)、《现代豪侠传》(1993)后,决定把香港的张曼玉请到法国来担任女主。曼玉到法国后,只能用英语跟周围人交流,给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剧组从上至下都没有按部就班地进行,从头至尾都是一团糟。这期间服装师被人议论和曼玉有非正常关系,导演呢,也是任性,对自己的片子十万个不满意,而且喜怒无常。曼玉虽然也是用心在演,但是被批没有血没有肉、只是一个虚构的未触及灵魂深处的表象,但是呢,导演把曼玉本人看得比角色本身更重要,看来心思压根儿没在作品上。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电影拍到一半导演精神崩溃了,然后制片怀疑他的动机和能力,索性给换掉。新接手的导演一心想扶持女二,他十万个不解为什么要请中国演员来。虽然我知道这是法国电影,而且是作者电影,但是拍到一半导演不见的还是头一次,哈哈。

故事呢有点无厘头,没头没尾,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它就突然戛然而止了。曼玉只身来到巴黎,工作结束后,还被剧组的人给丢到大街上,要不是服装组的姐姐,她估计连酒店都回不去了。不过这里也挺有意思的,服装组的姐姐用摩的载着她骑行在塞纳河左岸,Maggie在这里的镜头很美,后面映衬着虚焦的灯光,配乐很好听,但是没识别出来,结尾的字幕也是很模糊,看不清。她俩有一段含而未发的情愫,但是这电影里才不会告诉你接下来怎样。

中间安插了几段默片的影像,估计是Assayas在向前辈致敬,跟姜文在《一步之遥》里的迷影情节如出一辙。有一段Maggie做女飞贼的戏份,偷走了宾馆里女儿的项链,跑到大雨倾盆的天台上,站立良久,手中的珠宝滑落到万千尘世的灯火中。这段跟影中影的虚实结合,虽然剧情上无任何意义和作用,但是在表现现实和梦幻扑朔迷离的主题上,却是神来之笔。

法国导演是电影工业之外的不按套路出牌的导演,他们才不顾及大众的取向,只为自己拍电影,这在记者采访Maggie时有说到,但是记者却认为Maggie在故意恭维那些过气的导演。正如戏中戏里的那个电影字幕所说:电影不是魔法,这是一项技术,是科学的产物,这项技术诞生于科技,而它也听从一切意愿,比如工人们想要解放他们自身的意愿。

表面来看,这部电影有些乱七八糟,但是在电影拍摄过程本身与寻找一部电影生成自身情节的过程相得益彰,这样剧情的凌乱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就好像因各种偶然事件把日程打乱一样,发展和离合在内和外都有所体现。此外,因为剧情实在是经不起推敲,但是法国电影的即兴和随意,冷柔幽寂和独特的先锋主义实验精神,以及对当代电影和其自身创作环境的看法和审视也在本片中凸显出来。

黑白默片和彩色现代的戏中戏结构,淡化了现实与虚构之间的距离。出色的场面调度(比如同事聚餐那段)和法式喜剧元素的运用,也给影片带来了一丝实验的气息。新浪潮元老让-皮埃尔·利奥德 Jean-Pierre Léaud对导演刚愎自用、反复无常的脾性也展露无疑。

总之如果这部电影是影迷来看,那一定很有趣,但是如果普通观众来看,一定会骂街了。不过张曼玉在电影里的确很有气质,尤其和男演员搭档排练那一段,放在默片里也能经得起考验的。

音乐:Bonnie & Clyde

 6 ) 香港女人走进法国

当Maggie走进法国电影《迷离劫》时,她还是像《甜蜜蜜》里一样带有清澈、羞涩的眼神,是我们熟悉的张曼玉。

后来拍《清洁》的时候,我觉得是曼玉的另外一面被深深地挖掘出来,刚硬和坚定。

她脸部带有明显的线条感,但她的眼神总是带有一种东方的神秘和内敛的感觉。我喜欢她,是因为她追随自由和沉浸式感受表演的方式,其实她这种内在的特质是法国电影里是有两面性的、矛盾但又不互相排斥。游离于东方和西方的两种女人神韵。

其实在《人在纽约》里就能感受到张曼玉那种沉浸式的表演方式,不张扬、不算出彩但入味。相比起张艾嘉和斯琴高娃教科书式的演技,张曼玉是弱的,不是所有表演她都能完全驾驭,所有的电影都有她自己的影子。要感受,要慢慢来,就像韵味和气质不是一下子出来的。

电影也一样,《迷离劫》里记者访谈曼玉,关于大众的商业电影以及导演自嗨的文艺电影的矛盾。《迷离劫》的剧情设置里,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对这部片子抱有怀疑的态度,但剧情里曼玉是沉浸的,她相信导演,玩进去了。

其实我是想探讨为何我喜爱这部电影,或者是这类的电影,完全不符合常规的叙事套路,甚至对于大众来说有点莫名其妙、故弄玄虚的感觉。《迷离劫》里要探讨关于电影的问题,这种“戏中戏”的剧情设置给了别的导演也许会拍的更加精彩,更符合大众的口味,但为何我独爱这种口感,也爱曼玉。

解释不出来,或许因为阿瑟亚斯爱张曼玉,我也爱张曼玉,阿瑟亚斯拍法国电影,我也恰巧喜欢法国电影。

 短评

结尾很有意思,真正意义上的双重结尾,这种新浪潮式的电影气质我一直不太吃得消,但张曼玉的魅力实在太大了,举重若轻,戏中这样夸张又有指向性的服化在她身上毫不艳俗,下班后又完全是她本身潇洒自然的状态,非常舒服。混乱的剧组,坚定不屈从的女主角,真诚,直接,酷。世界上如果只有一种电影观众一定会烦,即使再闷再让人一头雾水的电影,也都会有拥趸的。三星半

10分钟前
  • touya
  • 还行

其实剧本相当有意思,也有相当迷人段落,不过最后全片结果有点太平淡,感觉浮在了面上。不过阿萨亚斯真坏啊,一定是迷恋张曼玉很多年,量身为心目中的女神写了剧本,也确实收获了三年的婚姻。

11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张曼玉妩媚动人,说不出的潇洒,很抓人的眼球,可又像个邻家姐姐,虽然很客气,又让人忍不住亲近,而且还会抽烟。好像她做什么都是对的一样。这就是魅力吧

16分钟前
  • Julien
  • 推荐

非常私人,非常法国,应该是要先看过《日以作夜》才可以更好理解影片。个人理解这个电影讲的是拍电影时整个团队相处的边界问题,从导演和老婆吵架后的那段戏可知,这种边界显然是很模糊的,以至于导演在现实里把张曼玉拍成自己老婆。当张曼玉与导演在现实里完成了边界模糊,这部电影才真正完成。

18分钟前
  • 未卜
  • 还行

6/10。场面调度脱离了叙事性,摄影机甚至不给演员画行动线,让他们自由走位和即性对话,使影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文本和复调文本,阿萨亚斯实际要处理的是新浪潮后法国电影的症结:对于导演而言,默片中的性诱惑和暴力带着别样的诗意和神秘,陪着曼玉看碟时甚至关掉后期配的钢琴乐,对曼玉的选择,是对东方式神秘的选择,更是对明星商业魅力的选择,令导演困扰的是新浪潮那股以电影为工人阶级谋求解放的战斗激情,如今已沦为剧组聚会上的怀旧话题,剧组人员视默片为需要快进看完的垃圾。最终导演心力衰竭,结尾放映厅内黑白画面印上简笔画的实验电影,引起了观众鸦雀无声的反应,暗示作者电影不适合强调观影快感的现代电影工业。戏中戏段落还行,譬如曼玉穿上猫女同款的黑皮衣,在冰冷幽蓝的雨幕中走上楼顶丢掉珠宝道具,将情欲和神秘气息完美传达。

19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90年代版的日以作夜,拍戏过程中的撕逼和焦虑。阿萨亚斯当年还是蛮可爱的,直接找了个电影记者狂吐槽法国艺术电影,把张曼玉问到面色发青,哈哈。最讽刺的是大家磕磕绊绊花了很多力气拍出来的东西最后一放,令人崩溃,一定要看到最后几分钟啊!😂

2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断断续续花了快两个月才看完 直到最后都是一头雾水。但最近我也时刻反思对“故事逻辑通顺”的追求是否局限了进入艺术的体验。事实上作为观众我应该尝试去参与而非审视。虽然说不清到底主要情节但就是很有魅力无论是电影本身还是张曼玉,都会让人脑子里一遍一遍过画面,当时看完快三十年后的Sils Maria也一样。(看阿萨耶斯的两部作品真的是一头一尾)。剧组人员之间的貌合神离剑拔弩张都被东方女性以不变应万变面对了,即使她也不舒服,可她从底层拒绝被当作玩偶。导演的脆弱让他退出拍摄丢城弃兵,可他的执念让他完成自己的剪辑。一看就是男人的镜头下被深爱的女人,用爱的镜头浇灌出来的一定是动人的。 but依然 自嗨的成分过于多的代价是真的很难让人共情。不过创作者也未必需要让绝大多数人共情。大家各取所需。

25分钟前
  • 小巨鹿
  • 还行

几个女演员都很灵动,就这样张曼玉在她们当中还是可爱得有点儿明显,从别人口中得知女服装师对自己有意思的那场反应戏太丝滑了,忍俊不禁。

27分钟前
  • Mumu
  • 推荐

能很清晰地看见张曼玉从虎牙傻姑娘向真正的明星的转变的状态 手法是纪录片 但故事却有意思 我喜欢一切描写电影痴的电影 突然想起真正学电影的那两年 全班一起拍片子 整个卡司中担任任何一个角色都是那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32分钟前
  • 杨欢喜Metiche
  • 推荐

一万年前看的 VCD,现在才明白,这是一部Latex fetish大片嘛。

37分钟前
  • 皮革业
  • 还行

拍摄拍摄一部电影的过程这种特定类型,一般属于“作者电影”;场面调度,摄影机的运动其实不复杂,主要是用近景跟产生动辐较大的感觉;电影的拍摄过程本身也是寻找一部电影生成自身情节的过程,因此里面有这种驱动,事实上电影整个过程就是一部人物关系不断生成发展-包括偶然性-离合的关系史。

41分钟前
  • 1
  • 推荐

一个中年法国电影导演(让-皮埃尔·里奥饰)尝试翻拍路易·费雅德的经典无声电影《吸血鬼》,通过外国人(张曼玉)的眼光来审视法国当时电影业的状态。张在很多方面都被其他角色看作是穿着乳胶紧身连衣裤的异国情趣物品。导演和服装设计师(女)的迷恋加强了这一点。引用了法国电影史上的标志性人物,费雅德、特吕弗、德龙、雷乃。这不是怀着浪漫的怀旧之情来哀悼电影,而更像是墨西哥的亡灵节:纪念是一种庆祝活动。

43分钟前
  • 彼得潘耶夫斯基
  • 还行

最后一段屌炸了。景别极窄,加强了动荡感和张曼玉的美。既黑了美国电影,也揶揄了法国作者。

47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推荐

纪录片一刚。Maggie真是嗲呀真是嗲,同嗲的还有OST。

52分钟前
  • 错荡
  • 还行

7.7 讲几句美国片,香港片,法国片。法斯宾德的那片叫《当心圣妓》不是没有理由的,这片里演员穿乳胶衣就是性用品店买的,电影里人也说像是妓女。那几个摇来串去的长镜头真好看,但可恶啊,还是不喜欢阿萨亚斯啊,加一星给曼玉,在一群外国人里看到她的脸,看她说话啊笑啊就很舒服,电影不是magie,但是Maggie。

55分钟前
  • 失意的孩子
  • 推荐

Olivier Assayas在“电影笔记”工作时就喜欢张曼玉,于是找来张曼玉出演张曼玉接拍一出重新拍摄的旧默戏,形式是特吕弗的《日以作夜》,因此戏内戏不需要完成,它是一种关于影像的影像,是影像的现实和现实的影像,扑朔迷离又点到即止,魅力独特,使人沉入,就在这一秒。

60分钟前
  • 电个爆炸头
  • 推荐

阿萨亚斯本人的“私电影”,《迷离劫》更像是一种评论的拼贴:以法国电影工业为主体观望香港娱乐神话,在不稳定的镜头中找寻着一种形式感。《迷》没有牺牲其自反性质,它还原了一种随时随地可被替代的Tension。但是这里,自反却将我们置于导演Rene(阿萨亚斯的化身)之外一段距离,反而更为接近张曼玉疏离而东方主义的凝视之下,她是一个神话,第三人称的第三人称。最后10分钟,生成—影像的狂欢,关于Rene的焦虑最终生成为某种意义上的超现实,由不安的雪花与噪点喷涌而出。

1小时前
  • 墓岛GRAVELAND
  • 推荐

莫名其妙非常喜欢。默片片段拍张曼玉的眼睛,实在使人信服Irma Vep的魅力。宾馆偷珠宝,我以为是梦境,而无论如何,她着戏服入睡,探视完导演,她从窗子跳出去,镜头破天荒第一次拍她的屁股,她也终于成为女飞贼了,而导演也就放心了,不用再与片子纠缠下去。后新浪潮时代的思考至今不休,出路还没找到

1小时前
  • Medea
  • 力荐

阿萨亚斯在拍《迷离劫》的时候大概也在和张曼玉谈恋爱,所以整部作品在节奏上显得十分明快。轻松而即兴的剧情也给人营造出一种幸福感,对于阿萨亚斯来说,这种幸福感能让一个拍不出电影的导演再一次爱上拍电影。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一位香港女演员的到来为古老而又沉闷的欧洲电影注入了新的动力,不同的视角也让这场嫁接和改造电影的实验重新变得具有意义。是呀,没有爱情的起承转合,电影只是关于影像的影像。有了她,电影就像一场轻盈、随性和曼妙的舞蹈。尽管成片效果最终仍是一塌糊涂,但有趣的是,阿萨亚斯这部展示他迷影情结的作品与贾樟柯的第一部短片全都有向默片时代致敬的表达。然而区别在于,前者能够在爱情本尊和替身之间自由切换,后者则从古至今一直沿用着固定呆板的字幕卡。

1小时前
  • Muto
  • 还行

4.5 是特吕弗《日以作夜》,也是伯格曼《假面》。人物关系自然真实,抓马但不狗血。两场群戏有极高超的场面调度和声音设计,不输偶像侯孝贤。东方侵入西方,有声入侵无声,彩色入侵黑白,电视入侵电影,电影入侵生活,动作打破肚脐,录像入侵银幕,特写入侵深焦,导演入侵导演,组员入侵组员,几何入侵面孔,人工入侵胶片。一次对既有影像规则的失败改写,一部头脑风暴式的90年代电影史,一场迷人的混乱。

1小时前
  • 圆圆(二次圆)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