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至下1923

DVD

主演:哈罗德·劳埃德,米尔德丽德·戴维斯,比尔·斯特罗瑟,诺厄·扬,韦斯科特·克拉克,Roy Brooks,Mickey Daniels,Richard Daniels,Ray Erlenborn,William Gillespie,Helen Gilmore,Wallace Howe,杰姆斯-凯利,Gus Leonard,Sam Lufkin,玛丽·莫斯奎尼,弗雷德·C·纽迈尔,查尔斯·史蒂文森,Anna Townsend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其它年份:1923

 剧照

安全至下1923 剧照 NO.1安全至下1923 剧照 NO.2安全至下1923 剧照 NO.3安全至下1923 剧照 NO.4安全至下1923 剧照 NO.5安全至下1923 剧照 NO.6安全至下1923 剧照 NO.13安全至下1923 剧照 NO.14安全至下1923 剧照 NO.15安全至下1923 剧照 NO.16安全至下1923 剧照 NO.17安全至下1923 剧照 NO.18安全至下1923 剧照 NO.19安全至下1923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安全至下1923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本片中,罗依德扮演一名百货公司的店员。该公司为了商业宣传,请了一位特技演员前来表演从楼下爬到大楼屋顶的绝技,不料那位特技演员途中与交通警员发生了纠纷而无法赶到。百货公司为了向围观的群众有所交代,只好由罗依德权充演员,在众目睽睽之下表演特技。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伦敦路屠杀令火线突围消防员疯乱之家除暴(粤语版)死前一吻仇连环 仇連環直到破坏了丈夫的家庭东北往事之黑道风云20年深海异形1989花样排球2巅峰拍档第十七季胭脂雪反腐为了人民国王之夜鬼火1963封神:刺杀苏妲己最后的巫师猎人(普通话)天安门真实还是设定:优雅的人生卢娜永远的战友治愈者国语顺云妖精的尾巴剧场版:凤凰的巫女探索新境·寻找王一博

 长篇影评

 1 ) 爬楼很难,但为了你,我愿意慢慢来。

心情不好的时候,看一部默片,总是没错的:没有演员会站出来说着一些人生大道理,仿佛看透了人生。只有一个喜剧演员竭尽全力让观众发笑、用仅有的配乐和肢体动作感染观众。

希区柯克说有声电影的出现其实并没有让电影做出什么实质性的突破,事实也是如此,无声电影中的演员同样在说话,相反之还有更丰富的表达方式。

电影中的劳埃德即是如此,用肢体语言和仅有的台词、满满的都是对底层阶级的同情和对上层阶级冷漠无情的批判。

与为了有钱结婚的劳埃德替特技演员爬上了高楼,特技演员依然在逃离警察的追捕。这种以广告的名义延伸出最后一段剧情显得有些生硬和单薄,但爬楼与追逐交替进行,惊悚和笑料一点不少。在1923年,观众也会一遍替演员担心一遍哈哈大笑吧。

劳埃德的名气比不上查理·卓别林抑或是巴斯特·基顿,但最后一段爬楼足以令两位大师黯然失色。丝毫不觉得没有台词对电影有任何影响,这,即是默片的魅力。

 2 ) 《最后安全》:生活的艺术

文/刘小黛
公众号:抛开书本

哈罗德•劳埃德,这个头戴草帽,一副书呆子相貌的眼镜兄,因为电影《最后安全》而赢得了平民英雄的称谓,并被公认为是“冒险喜剧之王”。哈罗德此时期的作品,充斥着插科打诨的玩笑和小人物的辛酸悲怅,以及聪明的视觉技巧。电影之所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关键在于最后过程惊险、令人震颤的高潮部分——鲁莽而大意,搞笑并诙谐的特技表演,在一幢十二层高楼的边缘上演,而底部正是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的喧哗街市。一个步子紧跟另一个步子,亦步亦趋,如履薄冰。每一个新的楼层都遭遇新的困难,惊险程度足以吊足观众眼球。

电影中,哈罗德扮演一名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闯荡的年轻人,生活窘迫的他只能在百货公司做一个最底层的小店员。平日里客人们对他颐指气使,生活中哈罗德还要伪装出成功人士的虚假形象,省吃俭用买礼物赠予女友。最终这个“善意”的谎言在女友匆匆赶来看望他之时,即将不攻自破,为此哈罗德绞尽脑汁,百般折腾为自己圆谎。公司为了商业宣传,请了一位特技演员前来表演从楼下爬到大楼屋顶的绝技,不料那位特技演员途中与交通警员发生了纠纷而无法赶到。百货公司为了向围观的群众有所交代,只好由哈罗德权充演员,在众目睽睽之下表演特技。

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视觉的眩晕感,而影片的高潮才是其声誉所在。主人公攀爬时最大的障碍便是那口大钟。紧急危难的关头,他吊挂在大钟之上,双手握紧住分针,丝毫不敢懈怠。摇摇晃晃之中,钟面仿佛即将脱离墙面,随时有坠落的可能。这个场景是电影史上尤为著名的画面。最后,影片终于让观众长舒一口气,哈罗德触到了楼房的最顶端,顺利着落。表演成功,我们的英雄证明了他的价值,甚至无暇顾及掉落在身后的鞋子和袜子,诙谐气氛不言而喻。

其实,故事的灵感来自于哈罗德生活中的亲眼见证。他曾在大街上看到群众围堵聚集,观望一名男子徒手攀爬十二层的高楼,当时哈罗德战战兢兢,对此现象叹为观止,始终为这名年轻男子的安全胆战心惊。这桩生活中不期而遇的突发事件,便成为了影片《最后安全》的中心素材。并且,电影最先拍摄的戏份便是全剧的最高潮——攀爬高楼,待拍完这场戏,剧组才开始为之后的情节铺展构思。可以说全剧之前的所有布局铺陈,都是为最后一场戏做垫基,继而开枝散叶。另外,当时为哈罗德所见的那名男子,也被他揽入自己旗下,在《最后安全》中饰演主角身手矫健的好友。由于剧中人物的形态举止、眉形声色,都受到罗依德亲身经历的深刻影响,加之演员们对自身角色的揣摩,描摹刻画起来自然更为生动淋漓,逼真尽致。

哈罗德一生拍摄电影无数,“战栗场景”尤其是可圈可点,电影里充斥着大量令观众看了浑身毛骨悚然的惊险追逐场面与玩命动作特技。而《最后安全》中哈罗德紧抓大钟指针,高挂在半空中摇摇欲坠的一幕,更是他毕生中最具代表性的危险镜头,也是影史上历久弥新的经典画面。这也引得后世的电影人争相模仿致敬,例如成龙在《A计划》中就照搬了此组镜头,马丁•西科塞斯的《雨果》也为我们展示了《最后安全》的原始片段,并在片尾直接出现了人物对遗失老电影“寻找、修复、重映”的情节。

有趣的是尽管哈罗德•劳埃德曾发誓说电影的特效表演全是自己一人亲身独立完成,影片场景的拍摄也没有很多复杂纷繁的技巧,但是当他死后,这个谜底终于揭晓。其实电影里哈罗德攀爬的高楼实际上是四座建筑的合成效果,剧组利用借位的手法,在一栋高楼的屋顶上搭起布景,再适当调整摄影机的拍摄角度,让哈罗德在看似大楼外墙的道具布景上攀爬时,远方街道上的繁忙景象正好可以入镜,两相映照出真伪难辨的惊险影像。

虽然有一定的安全措施和稳健设备,以保证哈罗德能够胜任某些较长时间的镜头拍摄,但是主角所承担的风险还是依旧存在的。尤其哈罗德早在1919年便因一起拍戏爆炸意外而失去了右手姆指与食指,自此之后都得戴上假手手套在大荧幕上现身,好掩饰自身残疾。所以在这场高挂半空中的镜头里,哈罗德其实只靠着仅存的八根手指来牢牢抓住大钟指针不放,更显其难度所在。也许有人会由于这些所谓的安全设备的预施,而觉得哈罗德高超的技艺表演会因此打上折扣,那么哈罗德将会做出这样的答复,“那么你来试试,咱看看效果是怎样”。

《最后安全》不是第一部哈罗德展现他个人“飞空”表演的电影,当然也不是最后一部。影片大量运用了镜头借位、入出镜头、走位与交错剪辑的手法來误导观众的主观视点。上一秒看似一切正常,下一刻镜头一转显露真相,观众这才恍然大悟而被逗得捧腹大笑。导演在片中设下了许多视觉巧思与借位陷阱,是片中场面设计最为巧妙之处。片中不论是穷追不舍的笨警察、身手矫健的同室好友、一丝不苟的刻薄上司,乃至于街上的醉鬼、百货公司中大打出手的贵妇们,诸多一闪即逝、叫不出名字的串场龙套,虽然仅仅是匆匆一瞥却能在观众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不仅人物更加丰富多元、场景调度起來极为杰出,人物关系也益发立体鲜明,交相织就出一幅二零年代的芸芸浮生群像。

或许如果哈罗德•劳埃德的电影中删去几分傲慢与多愁善感,他的戏剧表演在今日会博得更多的钟爱和喝彩。尽管影片并没有小人物式的微妙辛酸,能够像《大学新生》(1925)和《小兄弟》(1927)那样成为哈罗德•劳埃德电影生涯中的最优作品,但是片中的主人公形象,已然成为一种为至成功不断奋发向上的典范,不仅仅是电影中的主人公,更是哈罗德•劳埃德自己心声的表达:作为一名喜剧演员,没有鹊起的名声,唯有勤奋的执着与努力,才能赶超自我。

本片应该称得上是哈罗德•劳埃德默剧时代的最佳表演。尽管哈罗德•劳埃德不及卓别林和基顿那样声名远扬,但是正因为如此,人们可以暂时忘却他与那些喜剧大师同等的卓越才华,逾越那道生活与艺术之间高架的门槛,而让他的作品在当时更加通俗易懂,喜闻乐见。

发表于《看电影》,禁止转载。

 3 ) 安全至下

第一次看劳埃德的电影,然后在看的时候,看到有人说,他之前因为拍另一部作品,炸伤了右手,但他为了不让观众看出来,所以戴了义肢,但是在看这个电影的时候,都没有发现,突然觉得他们为了电影,为了自己的目标,作出了太大的牺牲。

和女友分开,去努力挣钱,好功成名就。但是事实上却并不像他在给女友的信里写到的那样。给女友送去了宝贵的项链吊坠,没有项链,却在信里写到是因为认为项链搭配的不太好,拿去修了。突然觉得这男的好会忽悠啊。

然后在这边工作,也是状况百出,莫名其妙的被一辆送货车送到了百里之外,等到了又急急忙忙往回赶,怕被辞退。但是回去的路上,火车已经挤满了人,私家车里又被开了罚单,不得已突然看见有辆救护车,假装自己受伤了,于是他们飞快的返回,一路上还到处偷瞄看到了哪里,等到快到的时候让他们停下,莫名的吓了其他人一大跳。

回来了到售货铺,先是为了不让主管发现,偷偷改了大厅里的挂钟的时间,又躲在一个柜子后面想要悄悄的溜走,没想到却刚好碰到了正在巡场的主管。给顾客拿布料,准备裁剪,却又不小心剪到了主管的衣服。后来还碰到一位顾客,几乎看完了店里货架上的所有布料,却回过头来说还是喜欢第一次看的那个布料,并且也只要一点点。看的人真的挺火大的。😂😂

等他出来之后,遇到了他的一个同乡警察,警察在一旁打电话,他却和他朋友吹牛说能够对警察为所欲为却安然无恙的离开,让他使绊子。没想到这个时候他的朋友警察已经离开,换成了别人,而他却毫不知情,导致最后那个警察和他朋友势不两立,还爬上了那个高大的楼上面。

后来,他终于花了大价钱买下了那条项链,寄回去送给了女友,而此时因为受他人影响,女友决定来看他,等到她到这里的时候又发生了各种荒唐而幽默的事情。

不管是最开始假扮主管又还是后来的经理,总是假扮没有和女友说实话,直到最后囊中羞涩,看到总经理在和他人讨论方案,被他偷听到,为了那1000块钱,决定和他的好朋友开始大计划,在总经理面前许下承诺,要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但是没想到出现了意外,当初他们戏弄的那个警察出现了,一直追着他的好朋友,导致最后爬上那高楼,不得不他自己上。直到最后,不断出现各种惊险的意外和刺激。好在最后,一切都有惊无险。

他的女友是真的爱他呀!

在整个电影里,也确实发现了男主的右手得不上力,有点难受。

 4 ) 时代的悲喜总是想通,我不觉得好笑——《安全至下》的观后感

默剧因少了语言对白,而黑白胶片也会因机位停留过久而显得乏味。这对于现代观影者和影片来说,都是一个考验。 还好,《安全至下》做到了,仅开篇几个镜头,“和恋人隔着栅栏告别”及背景中出现的绳索,巧妙的在观众心中进行了“悲剧”的潜意识建构,随着画面转换到大场景的群像,让观众意识到这是在火车站的送别,“潜意识的恐惧解除”观众发笑。 这个喜剧技巧即便在今天也称得上巧妙,在去年的电影《受益人》的开场一幕种你甚至也能看到这样的影子。 第二个让我感到设计巧妙的镜头是罗伊德拿到第一笔工资,给乡下女友买项链的时候,每放下一枚硬币,眼中的午餐便少了一部分,既讲述了选择的过程,也告诉了观众选择的代价。 影片的高潮是罗伊德被迫一层又一层爬楼的部分,每一层的观众都迫使他不能停下,必须完成这场宣传表演。 讽刺的是他想要通过窗户进去,引起了房间主人的宠物狗的扑咬,主人说的却是:“如果我的狗掉下去了怎么办?” 既表现出了在工业革命完成后城市人的自私,亦暗示了像罗伊德一样,乡村小人物在城市中生命的廉价。

在资本主义中,每个人都被异化成了机器,电影中数次出现“钟表”这一形象,人们不停的看时间,就像是机器必须准确校对好发条和齿轮。 最终,罗伊德顺利登顶,拿到1000美元的赏金,也和乡下女友在城市中喜结连理,看似大团圆的结局中,隐含的主题却是:“在阶层固化的城市之中,在少数资本家占据了大多数生产资料之后,乡下人没有知识的前提之下,美式的冒险:把生命置于最后向上爬的精神,成了唯一出路。” 我不由得想起快手,抖音中为了博取流量不惜玩命吃辣,与罗伊德为了得到1000块赏金而爬楼没什么两样。 这或许也是在我们这个时代中获取幸福的唯一出路。 所以我不由得感叹道:“时代的悲喜总是相通,我不觉得好笑。”

2020.2.19

 5 ) 《最后安全》喜剧中的悲剧核心

一个男人为了博得女人欢心,不惜欺骗、捏造假象,虽然从戏剧冲突角度确实足够让观众捧腹,但其本质是非常悲剧的——即一种隐含的拜金趋向和功利至上安全至下的社会

影片中还有不少细节也暗含着资本家的唯利是图,印象最深的是当哈罗德爬到第五层左右的时候,一条狗冲了过来哈罗德,而富人冲出来,说“狗冲下去摔死了怎么办?”而不是关心人会不会掉下去摔死。视无产阶级如草芥,人不如狗。哈罗德只能苦笑一下。

当然影片最大的冲突,小伙子在爱情的作用冲击,情急之下想出了爬楼的念头。而爬楼出自一个商业噱头——以高危自杀性的猎奇演出吸引观众。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讽刺,人民的意识形态要以流血冲突来获得刺激感以冲淡平凡生活的空虚,和奴隶制时的血腥竞技场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所以这很可能暗示着作者从喜剧中暗讽社会的倒退。

 6 ) 一场爱的华丽的冒险

电影的故事第14篇

安全至下

Safty Last!(1923)

弗雷德·C·纽梅耶/山姆·泰勒

过去很长时间我大抵是轻视喜剧的,可能跟成长的环境缺乏幽默感,和青少年时期看了不少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结束后的烂喜剧所致。所以这样浅薄的经验给我印象是喜剧是“浅尝即止”的,在事物的表面打转,只有关于即刻的满足,无关更深刻的“超越性”。

对喜剧的误读,要在成长过程中透过北方语系里二王的语言乐趣,品尝到幽默的好处,且意识到制造欢笑并不简单后,才开始慢慢解除。再后来,在电影世界里看到那些伟大的喜剧作品,例如前文的卓别林,后面将提到的巴斯特·基顿,以及雅克·塔蒂等的作品后,才算彻底地对喜剧放下偏见(甚至看待周星驰的作品都有了更多的不同体会)。

但在这中间就漏过了哈罗德·劳埃德,很多电影史都称劳埃德是卓别林的学徒,我心想哪怕是最优秀的呢,脑海里闪过的是电视里后世那些拙劣的卓别林模仿者,这多少折损了我对他的印象。直到这次写作计划的展开,我才第一次看劳埃德的作品,真是看得太晚了,但也正是这些新鲜的发现,让我觉得这个写作计划是一次的电影的探险之旅,受益最大的,可能不是别人,而是我自己。

但哈罗德确实是从以卓别林为模板开始自己的表演工作的,如同卓别林以模仿麦克斯·林戴起家。伟大的艺术家最终都需要从“路径依赖”中摆脱出来,找到自己的独特风格,这几乎是从平庸到伟大的最难以逾越的鸿沟。当劳埃德1912年第一次在爱迪生的影片中露面后,他要历经近十年,几百部的喜剧短片的摸爬滚打,一度心灰意冷萌生换职业的想法后,才找到属于自己的标签风格:黑框眼镜,柔弱书生样,懦弱却拥有运动员般的精力和能量。劳埃德自己也解释过对卓别林外形的改写:“我将卓别林的装扮,巧妙地颠覆过来,卓别林都穿得太大,我的都太小”。

▲劳埃德花了很久才找到属于自己的外形标签

劳埃德就是以他所言的这身装扮开始自己的原创之旅的。卡曾斯在《电影的故事》里没有犹豫的把它推到“作者”的高度:劳埃德虽未在影片里挂名导演,但在实际的制作中却深具影响力,对演出或摄影的角度时常提出自己的意见。这套论述对中国影迷来说倒不会陌生,后来经常看到它被挪用到评价周星驰对它主演电影的影响。

《安全至下》讲了一个典型的有关美国梦的故事:咸鱼谋翻身,发财方能定乾坤。考虑到影片上映的1923年,美国总统沃伦·哈定在任内去世,自由派柯立芝接任,减赋税的同时“一带一路”的指领美国人:最要紧的事就是做买卖。此后的技术狂潮先是让美国人目睹林德伯格驾驶飞机横跨大西洋,然后福特汽车走进千万家。宽松的金融信贷,信用卡、无处不在的广告都在催促美国人花掉手中的钞票。近一百年后,互联网狂潮,让中国梦看起来也有些像美国梦的当下,这个故事背景使人加倍熟悉,请别忘了狂飙的美国梦同样也是伴随某种保守的禁令:禁酒,我们对禁令当然更不陌生,禁娱禁低俗也禁文身。

▲福特T型车的问世推动汽车进入寻常人家

“节外生枝”的讲述电影发生的时代背景,实际上是想讲电影的故事是也是普世的。卓别林扮演的夏洛尔的淘金,劳埃德饰演的罗克从乡下到城市打拼的故事,事实上是工业化时代、城市化进程以来,人类加速趋同的,一种共同的命运。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安全至下》就是一部有关生活,生存的喜剧。

故事讲述劳埃德饰演的青年告别未婚妻,从乡下到城市谋生,期望能打拼出一个光明的未来。但光明未可知,沿途是荆棘。为保住自己百货公司店员的工作,劳埃德全力狂奔,筋疲力竭。他积攒微博的收入为女友买礼物,女友一家却误以为他在城市已经混的风生水起。牛皮即将吹破,劳埃德想力挽狂澜,提出请朋友来做爬楼的特技表演为公司做商业宣传赚取成家的钱,但阴差阳错的,朋友无法亲自上阵,劳埃德被迫赶鸭子上架,在女友和众人的注视下,完成“安全至下”的爬楼表演。

故事本身就是一出辛酸的底层奋斗史。伟大的喜剧,总是在欢笑中也让你感到困境中的张力。要在欢乐的松弛和困境中的角力间取得幽微的平衡,是所有喜剧大师的“责任”。《安全至下》里劳埃德尝试着做到这样的平衡。

当你看完电影,要是还记得电影的开场,你会感到这真是一个绝妙的开篇啊。它利用剪辑与摄影机的运动带来的景别的变化,捉弄了一把观众。一开场圆形镜头中铁栏构筑了一个像极监狱似的场景,随后圆形遮罩淡去,摄影机后拉,主人公头边悬挂一根挽圈的绳索,身旁站着穿制服的男人,和一名像牧师装扮的男子,“牢房”外站着神色黯然的亲友。我们以为这将是一场行刑戏时,摄影机被搬到栅栏的另一面,我们才发现这根本不是牢房,而是是火车站内,而那根绳索不过是月台传达信息的工具。这真是一个电影化的开场,属于场面调度的魔法时刻,带着某种善意的欺骗的玩笑时刻。

▲电影开篇的欺骗性

事实上正是这样的场面调度,将“劳埃德影像”和“卓别林影像”区隔开来。我们当然知道卓别林是一个伟大的“”灵魂的芭蕾舞者”,他生动的姿态几乎是超越电影的,这也是为何他在电视中、舞台上的模仿者层出不穷。而劳埃德当然也有肢体表演,他那笨拙的、生涩的却有些运动健儿般冲锋的表演当然也很“好看”,但劳埃德在充分利用摄影机属性做“障眼法”的方面,无疑走得更远。同时代的作者当中,在喜剧电影制作技术上的实验与精进,他可能只落后于巴斯特·基顿。

影片最后20分钟的高潮戏真是影史经典啊,我们目光跟随劳埃德攀爬大楼的外墙,一层层的关卡:枪弹、罗网、狗、老鼠、桌板,日常的或非日常的事物都一一出现成为我们情绪的阻隔。这也在一个最日常的物品到达荧幕的中心时到达了最高潮—时钟。他紧抓住时钟指针避免跌落身亡已经成为无声电影时代最经典的场景之一。劳埃德在宣传中坚称自己亲力亲为,在危险中完成了伟大的冒险可能也成功的欺骗到了《电影的故事》作者卡曾斯,和那个被称为“最伟大的影评人”的罗杰·伊伯特。他们都以为劳埃德是在有限的保护措施下,搭建临时脚手架的保护下完成这一切的。但从近年流传出的信息看,劳埃德估计还是使用了替身、借位等多种手段才完成这个伟大的时刻的。

▲影史经典时刻

这个经典的电影时刻,也被后世很多电影模仿与致敬。就我目光所及,能浮现出的就有四部:功夫迷津津乐道的成龙的《A计划》里有相似的桥段;另一位中国影迷同样很熟悉的动作巨星史泰龙主演的《弹指威龙》用了电影海报做致敬;科幻名作《回到未来》里布朗博士也有悬挂在指针的场景;马丁·斯科塞斯的《雨果》(我们之前提到过他也致敬了梅里爱)里通过直接播放《安全至下》的这个段落,以及随后主角同样被困于大钟上的情节来完成双倍致敬。

▲四部致敬《安全至下》的电影

还有劳埃德基于自己的眩晕症而设计的,撞线前的最后的桥段也堪称伟大。经历千难万险的他终于爬到屋顶后头脑袋却碰到风向仪,被撞得头晕眼花的他在旋转摇晃中从屋顶掉落,旗杆上的绳索(想想电影开篇的绳索)不但不是索命绳,在这里反而成为救命的稻草。这根绳子缠住劳埃德的脚载着他,并以他的对手即“囚禁”并使他蒙羞的城市的建筑物为背景,划出一道惊险而美丽的弧线,将他送入未婚妻的怀抱。这是一个伟大的、诗意的happy ending。《电影的故事》说连同这个不可思议的表演过程,以及劳埃德作品整体,深深的影响了1920年后期的日本电影巨匠小津安二郎。

▲迷人的快乐结局

是的,结局不是情人的眼泪,而是情人的怀抱。他为情人爬楼,冒险,爱你就顾不上“安全第一”,而将“安全至下”,这是电影的爱的华丽的冒险。电影外,劳埃德也和女主角米尔德丽德·戴维斯喜结连理。他也借助《安全至下》的巨大成功,在20年代无论是作品的产出数量和商业票房上都胜过了卓别林。

而这个单元的选片将迎来喜剧三连拍,下一篇我们将会来去到冷面笑匠巴斯特·基顿的喜剧世界。你可能要坐稳,他在喜剧电影中的锐意进取,展现的不可思议的魔法将会让你在笑声中惊叹连连。

第3节电影风格的世界扩张(1918-1928)

1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Das Cabinet des Dr. Caligari(1920),罗伯特·维内

2北方的纳努克 Nanook of the North(1922),罗伯特·弗拉哈迪

3寻子遇仙记The Kid(1921),查理·卓别林

4安全至下Safety Last!(1923),弗雷德·C·纽梅耶/山姆·泰勒

5福尔摩斯二世Sherlock Jr.(1924),巴斯特·基顿

6铁路的白蔷薇La roue(1923),阿贝尔·冈斯

7贪婪Greed(1924),埃里克·冯·施特罗海姆

8战舰波将金号Броненосец Потёмкин(1925),谢尔盖·爱森斯坦

9大都会Metropolis(1927),弗里茨·朗

10日出Sunrise(1927),F·W·茂瑙

11群众The Crowd(1928),金·维多

12圣女贞德蒙难记La passion de Jeanne d'Arc(1928),卡尔·德莱叶

13兵工厂Арсенал(1929),亚历山大·杜辅仁科

董肥楽影像观 · 微信号:dong-movie

 短评

装上司那一段 眼泪都笑出来了😂😂😂

7分钟前
  • Country Mile
  • 力荐

哈罗德·劳埃德代表作,一部伟大的默片喜剧。1.从头笑到尾,笑果横扫基顿,险胜卓别林。2.爬楼戏紧张刺激,悬吊于分针上的眼镜男是默片标志性镜头。3.大量借位镜头,如片头铁窗绳套=火车送别,及登高特技。4.小人物乐观追梦历程,正能量满满。5.光头"镜子"与消失午餐叠印。6.挂衣钩,边沿跳舞。(9.5/10)

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最忠诚的有声主义战士也会在Harold Lloyd的表演前动摇堕落。

12分钟前
  • godannar
  • 力荐

全盘交响乐的画内音效和剧情配乐十分出色,而片里除了最广为人知的爬楼大戏外,其实还有不少有趣的桥段,例如绞刑误导和经理圆谎……不过,最让我折服的倒是劳埃德的敬业表演——在1920年短片《阴魂不散》的拍摄中,劳埃德的右手被道具炸弹炸断,从此他都得装上义肢才能参与工作,尽管如此,他的演技也还是达到了观众若不仔细辨识便都难以察觉右手义肢的程度,因为他也唯恐观众发觉他卖命表演背后的危险而让观众分出不必要的神。这部1923年的作品,正是他在戴着义肢的情况下拍成的!

15分钟前
  • 子非材
  • 推荐

看的是Live Event,劳埃德孙女提供的胶片,因为是默片就请来了交响乐团现场演奏好莱坞黄金年代的配乐,连火车声、警笛甚至塑料袋的爆破都模拟得惟妙惟肖。高潮迭起的为爱爬大楼故事,劳埃德自带满格喜剧效果,完美视听体验,赞!

2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作为一个喜剧明星,劳埃德生得太帅了,因此要付出比卓别林和基顿更多的努力,尽管如此,影片深度还远不及后者,但是片中的喜剧元素已经很成熟了,有些梗远比现在的喜剧桥段要有趣

21分钟前
  • 罗夏
  • 力荐

【电影史·默片】上课观看。被爬楼抓绳那一段吓死了...

2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I'll be right back~~~Soon as I ditch the cop.

30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默片时代的经典喜剧都这么绝妙,后半部分的爬楼实在太厉害。这片同时还无意中记录下了早已逝去的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纽约街景,成了一份珍贵的时间胶囊。 8.2分★★★★

31分钟前
  • qw0aszx
  • 推荐

史上最值得拥有的主角光环。想变成一个活在1923年的人,坐在电影院体验一部这样的电影。

34分钟前
  • Ocap
  • 力荐

#SIFF#重看,4.5;即使已知最后结局,一层一层不同的惊险仍让人手心出汗,这个最终的冒险举动之前已铺设到位,剧本和人设非常完美;强调夸张肢体语言和细微表情,默片表现喜剧是多么合适啊,本片叙事之丰富、桥段之巧心思,实乃先锋。

3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看了影评轨(信息量真尼玛不是一般的大),才知道攀爬部分很多都是HL真实去爬的,而且很多楼层都是真的站在那么高的地方拍的,很多高难度动作都是真实在楼边缘做出来的,这真是太让人震惊了!!!太疯狂了!无愧于被称为经典~HL用精益求精向后人证明了,什么是搞笑,而什么才是幽默!

39分钟前
  • 伯樵·阿苏勒
  • 力荐

真是一部早期默片“不够电影化”的大全,与之相比基顿和卓别林显得多么才华横溢又有创造力。

41分钟前
  • 撕撕撕
  • 还行

【上海电影节展映】伟大的喜剧。90余年后的今天,电影院的观众依旧被笑料逗得前仰后合,也被爬楼的惊险紧张吓得连连惊呼。哈罗德劳埃德融合了巴斯特基顿矫捷的身手与卓别林对爱情的执着。爬楼的错位拍摄让无数后人模仿致敬,扮老板桥段的巧妙构思让人叫绝,了不起!

42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基顿始终在电影中不畏艰难险阻、义无反顾、信念坚定地追求着自己心爱的姑娘,劳埃德则更倾向于通过各种鬼机灵、小聪明与小把戏来蒙混过关弄假成真,这就是泡妞儿境界的巨大差距。

43分钟前
  • 喷子
  • 推荐

这大概是最早的“圆谎”类电影了吧,遍布牛叉的创意,后来多少喜剧电影的包袱来源于这里啊。小人物引人发笑又惹人共鸣,制造麻烦,解决麻烦,HaroldLloyd说:喜剧就是征服障碍的过程。哈哈,那段巨牛无比的爬楼不知道是怎么拍的啊,好玩命啊~

45分钟前
  • 树木夕凉
  • 力荐

1.相当了得的广告宣传,如果不违反某某行政法规,很多大型企业和商场或是房地产都可以善加利用,估计如今都会被取缔。2.两条线索,登高与追逐,紧张、惊悚和各种小俏皮,一过程都是惊险十足。3.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爱情的力量真伟大,一切都是为了爱,生命什么的都是浮云...

4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曾经看过关于一个黑白默片如何拍摄爬高楼“特效”的长动图?然后上个月偶然看到此片的海报,知道刚好是那部电影就纳入观影片单。—— 遥想,在1923年的时期,片中爬楼的段落,想必会让不少观众看得胆战心惊吧?——《安全至下》在故事、情节、表演等方面相当无厘头、荒诞、夸张,如果以我看现代彩色有声电影的眼光去分析的话,那这片子会让我觉得好多细节太假、设计痕迹太重。

52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劳埃德跟卓别林、基顿还是有点差距。

53分钟前
  • 易老邪
  • 推荐

是男人就上一百层

58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