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家庭情节剧的角度来看这部商战经典的话,巴德一开始在寻求盖葛这样的精神父亲,一个在纽约华尔街翻云覆雨的金融大鳄,而他的亲身父亲则是蓝领工人。最终巴德却握着亲生父亲的手说你才是我认识的最正直的人,虽然盖葛也表示看着巴德就像看到过去的自己。对于美国精神来说,这其实正是对东部父亲与南部父亲的选择。
巴德的亲生父亲虽然也生活在纽约,但他的行事做派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南方人,而且他也更愿意生活在纽约的皇后区而不是曼哈顿。在影片最后他拍拍巴德的手说,孩子你还是去做一些“能创造”的工作吧。影片中盖葛的死对头,一个同样炒股的英国绅士,之所以在影片最后可以在导演安排下全身而退,也是因为他毕竟是投资实业的,他控股钢铁企业和蓝星航空都不是为了转手赚一笔,而是真心想把企业搞活(虽然在盖葛的指责下也许他的行事没他自己说的那么漂亮)。
我总觉得奥利弗·斯通有点当代的弗兰克·卡普拉的意思,他们都热衷于拍摄跟政治经济寡头有关的电影。但斯通显然早已没有卡普拉轻松幽默的态度。我常常在想,要是卡普拉生活在今天,他还能拍出像《浮生若梦》、《斯密斯先生上华盛顿》、《It's a Wonderful Life》这样单纯、正直、激动人心的电影吗?
美国早已不是弗兰克·卡普拉曾经所迷恋的那个国度了,那个靠着自己的双手,在西部荒原上从无到有、一点一滴开拓出伟大的物质文明的传奇国度早已一去不复返。本质上我挺支持美国人民攻占华尔街的,作为老百姓的确不太懂得金融家除了把别人生产的财富颠来倒去折腾一番后化为乌有之外,到底在“创造”些什么?
卡普拉毕生的伟大电影,都是在善意地嘲笑东部的政治家和金融寡头们,然后用来自南方的小伙子的精神气质来感化他们一下,把他们唤回正途,唤回到美国原本的立国精神之中。这种如此天真又如此正直的气质,除了在卡普拉的电影中,就只剩下好莱坞的西部片能看见了(可惜未必每一个中国观众都喜欢看西部片)。
今天华尔街上的金融家们不会像《浮生若梦》里的那个大富翁那样了。我始终忘不了《浮生若梦》最后,这个有钱的老头和那栋怪宅子里的老爹一起坐下,两人吹起了口风琴。老爹说,千万别等到快死的时候才后悔。《华尔街》的最后,蓝领父亲也对巴德说,做些让自己不枉此生的事情吧。可是今天华尔街上的金融家们不会这样说话了。巴德问盖葛,你要赚多少才够?问题其实不在于钱,他们要满足的只是自己的贪婪,贪婪才是一切。
奥利弗·斯通的电影里,来自南部的小伙子也不再是美国精神的化身了。他们对于自己更正直的蓝领父亲的价值观充满了怀疑,而迷恋着东部的、金融寡头的新父亲的价值观。这是一个不事创造的世界,只剩下金钱数字的游戏,在数字闪烁变化下,无数工厂和实业倒闭、被拆卖,而只是富裕了他们个人。
斯蒂文·泽里安在2006年拍摄的《国王班底》,也让我不由想到弗兰克·卡普拉的《斯密斯先生上华盛顿》,但在《国王班底》中的南方小镇青年,在插足政治后只能让自己也陷入黑暗的深渊不能自拔,最后被杀害。他拯救不了任何人,再也不会有任何北方的政客会被斯密斯先生宣读几句美国宪法就羞愧得泣不成声。
好莱坞电影里,连克里斯托弗·里夫扮演的超人,都得是南方农场主养大的孩子。在《超人4》里,当北方的政客问他是否愿意把他父亲的农场卖给地产商开超市时,超人回答说自己只想把农场卖给愿意经营农场的人。
美国的南部精神正在受到东部金融和政治家的侵蚀,但正如弗兰克·卡普拉指出的那样,南部精神才是美国立国精神的根本。如果卡普拉还活着,他一定会参与到占领华尔街的运动中去,也许他真的会像《浮生若梦》里那个怪老头那样,给这些金融家们吹一段口风琴,教教他们什么才是生活的真谛。
感冒发烧后调理不周,导致我整个春节期间都只能病歪歪的躺在床上吃零食、看漫画、听音乐、看电视……
有情节透露......
Greed is Good.这是被金融界信奉了几十年的大白话。这部87年的影片狠狠剥下了华尔街银行家们的虚假面具,造就了一个金钱至上利益至善的金融大鳄Gordon Gekko,并在数后几十年里都是女人爱男人羡的魅力大反派。Gekko代表着一条投资市场永不逾时的真理:“掌握内部消息才是赢钱之道。”这条真理在现在的中国资金市场中依旧屡试不爽。
Bud Fox同学靠着泄露老爹公司Bluestar的内部消息,获得了Gekko的赏识(插话:Blue Star所代表的航空业,正是向来被金融家们嫌弃的行业,正如Gekko所评论的航空业利润低、工会强、太过依赖油价,知名如巴菲特都曾经公开评论航空业是最差的行业板块)。Bud在之后的交易行动中,俨然变成了私家侦探+商业间谍的双重身份,靠跟踪商业大佬的行程推测其收购计划,帮助Gekko和自己都大发横财,并狠狠打击了Gekko的对手Wildman。
炒作涉及Wildman收购的公司时,Bud并没有什么负疚。直到他试图重组拓展Bluestar,Bud说服工会吸纳Gekko的投资,并设计了一些商业发展计划(这个类似我们团队的日常工作,但人家做得简单明了的多T_T)。当Bud终于成功收购公司准备大展宏图时,发现Gekko打算将公司清算倒卖,才知道自己辛辛苦苦,甚至跟老爹决裂,结果是为他人做嫁衣。
Bud于是开始了他的复仇大计。这段“PUMP AND DUMP”(故意引导市场推高股价,再大量抛售套利,通常针对small-cap股)桥段在无数金融影片中重演。当然,为了符合好莱坞高潮迭起式的故事走向,金融大鳄Gekko也自自然然的上了这老当,甚至还把Bluestar拱手送给老对手Wildman。影片最末,Bud用隐藏在身上的录音机录下了Gekko内幕交易的罪证。经典毕竟是经典,这招至今都是各大罪案剧取证的招牌手段。
其实平心而论,Gekko的作为放在如今并没有太多的道德争议。如今的金融市场已经成熟到将道德风险合法化。IB做包装上市,不过是一个华丽版的撤资套利,和Gekko将Bluestar倒卖给银行并无甚区别,甚至对公众而言危害更大。上市的都是些怎样的公司,相信在业界的同志们心里都一清二楚。
推荐这篇文章,对Wall Street中出现的各个交易案例分析,分析是否有违法的风险。
http://crookedtimber.org/2003/07/21/wall-street/再抄录一段Gekko的成名金言:Greed, for lack of a better word, is good. Greed is right. Greed works. Greed clarifies, cuts through, and captures, the essence of the evolutionary spirit. Greed, in all of its forms; greed for life, for money, for love, knowledge, has marked the upward surge of mankind and greed, you mark my words, will not only save Teldar Paper, but that other malfunctioning corporation called the U.S.A.
Michael Douglas把个大反派演成了万人迷,乃么华尔街从表面到骨子里都贪婪了,乃么滚泡沫滚雪球了,乃么信贷危机了,乃么金融海啸了,乃么有了《Wall Street: Money Never Sleeps.》
“我想我终于了解到自己只是福巴德,不管我多想成为戈登盖葛,我只是福巴德。”小人物追寻自己的大梦想,到头来却被梦想所淹没,迷失了自己。成功本身即带有浓重的个性色彩,人生并不只是粘贴复制那么简单。 PS .为道格拉斯,五星
2010年最后一部电影,在华尔街看完《华尔街》。
男主角一开始在寻求盖葛这样的精神父亲,一个在纽约华尔街翻云覆雨的金融大鳄,而他的亲身父亲则是一个住在皇后区的蓝领工人。最终男主角却握着亲身父亲的手说你才是我认识的最正直的人,虽然盖葛表示看着男主角就像看到过去的自己。对于美国精神来说,这其实正是东部父亲与南部父亲的选择。
看到了那么年轻苗条的"Allan Shore”
看过帕西诺,道格拉斯的拽又算老几?
人往深渊里看,他看不到倒影,人在此刻才能了解自己,而这也使他能离开深渊。
1.金融商战片经典,由奥利佛·斯通为纪念前一年逝世的父亲——一位华尔街股票经纪人而拍,流畅性与专业性兼备,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2.对局外人来说,最大看点是演员,迈克尔·道格拉斯癫狂演绎令其斩获小金人,马丁·辛与查理·辛的父子档表演也无可挑剔,华丽演员阵容还包括达丽尔·汉纳、肖恩·杨(一直坚持要前者的角色) 与詹姆斯·斯派德。3.节奏一张一弛,观感极佳:紧张激烈的交易时刻多用快速剪辑、高速运镜,还有密集的分屏;以情感欢爱作为调剂;大量远景空镜作为转场,既是缓冲器,又使影片与主角成为纽约金融界的提喻,呈露出逐利资本的众生相。4.双重反讽的结局:挽救父业-锒铛入狱,失去大佬靠山-赢得良知新生。5.金句迭出。| 贪婪是好的、对的、有用的,贪婪激发了人类向上的动力 | 钱最大的魅力就是让你去做你不想做的事。(8.5/10)
他利用盖柯教会他的一切股市战术,狠狠地反击了大亨盖柯,帮助父亲拯救了蓝星航空。然而,因为违法操控股票内线交易,巴德不得不面临着冰冷的铁窗……
故事虽然简单又俗套,但不得不承认拍的非常精彩好看。4星半。
资本家的嘴脸就是这样,金钱面前贪婪无度,自私自利,却能成为很多人的成功学偶像。只是人往深渊里看,看不到倒影,透支了自己的道德底线,就会被深渊吞噬。
观影:《华尔街》如同预料中的那么好,金钱永不眠无法超越自然也在预料之中。开端部极其顺溜,逐场拉过一遍之后发现几乎每一个细节都有明确的指向性,这就是交待的魅力。巴德和黛拉的感情线能看出剪了大量戏份,游走和摇摆不定变成了蜻蜓点水。道格拉斯的几段台词SOLO居功至伟,但换了帕西诺岂不完美?
要么是局内人.要么出局
镜头一如既往的牛X!道格拉斯演得真有气场,把价值观的扭曲与资本的贪婪体现得淋漓尽致。可惜的是华尔街如今距离Gekko只有更近而非更远。美国制造业的整体式微,贫富分化的逐年加剧只能说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在价值观的演变中实在不容乐观。
经典商战电影。Greed is good, greed works~“各位女士先生,重点就在于… 贪婪,抱歉我找不到更好的字 贪婪是好的 贪婪是对的 贪婪是有用的 贪婪可以厘清一切 披荆斩棘直捣演化的精髓 贪婪就是一切形式之所在 对于生活要贪婪 对于爱情,对于知识 贪婪
这个游戏就是这样的:你要么抛弃良知,要么出局;但如果你是圈子里的人,钱、妞、地位、名望,神马都有。直到今天这个游戏仍然在现实中继续;同样的游戏也存在于中国的某些队伍,期待某天能看到一部电影叫做”体制内“,我会为题材打五星。
这个世界1%最富的人占了世界50%的财富,1/3靠努力工作,2/3靠继承。不懂金融知识,也无财产继承,我注定穷一辈子了。‘赚了大财之后才知道过去有多穷’‘富过而穷的人,比穷一辈子还可怜’
79/100。剧本后半部分糟糕到几乎要浪费掉道格拉斯的演技:想讲的道理太深刻,讲述的方式却又过于肤浅。“钱最大的魅力在于让你去做你不想做的事。”Charlie Sheen牛逼之处在于他几乎输掉了本片中所有的对手戏。如今很难再听到的80年代电影配乐,经典。
这片子是所谓学经济的不能不看的,所以看了,冲这评价先给五星。结尾有些失望,到头来竟回了主旋律,虽是众望所归,不免牵强。记得刚跨入金融的门槛,第一堂课,老师走进来,环顾全班,恰到好处地微笑,这样开场,"welcome to capital macket."人面临权衡选择,为得到某样东西而放弃的是机会成本。天上
道格拉斯太帅了~~有咄咄逼人的气势!很经典的商战电影,整部片子渐入佳境。
道格拉斯那段演讲哦,足够让你讨厌他并且还保持敬畏,所谓邪恶的气场正是如此。查理·西恩就是个少不更事的奶油小男生。想想还挺像都市版野战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