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80后90后记忆中,看碟片曾是一段很快乐的时光。成龙系列,李连杰系列……一张碟片总是会被传很多人的手。
僵尸片曾是香港电影中恨耀眼的类型片,与西方吸血鬼和丧尸片不同,有着摇铃赶尸,清朝僵尸,茅山道士,画符制尸,风水等中国民俗色彩的看点。新鲜,刺激,奇幻,搞笑,这是这些僵尸片带给我们的。
今天说的这部是1988年上映的《僵尸叔叔》,这是刘观伟僵尸系列的第四部。自第一部《僵尸先生》大火成功后,引起了香港僵尸片的高潮,各种僵尸片层出不穷。之后刘观伟拍出了第二部《僵尸家族》,第三部《灵幻先生》。虽然口碑不及第一部,但剧情与技巧方面也有不少突破,奠定了林正英在僵尸片中的领袖地位。
不过在《僵尸叔叔》中,没有林正英的参演。演员中挑选了午马,陈友,李丽珍,钱嘉乐。1987年的午马在《倩女幽魂》中的燕赤霞角色大受好评。陈友的知名度虽然不及香港一线巨星,但翻翻他的经历你会发现他绝对是一个让你拇指上挑的人物。70年代与谭咏麟钟镇涛组成温拿乐队,参演过《表错七日情》《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僵尸先生》,导演过《不脱袜的人》《无敌幸运星》,其中《不脱袜的人》更是帮助张曼玉获得第一座香港金像奖影后。而李丽珍因为出演开心鬼而广为熟知,钱嘉乐则在很多动作片中客串以及幕后指导,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资源。而李丽珍与钱嘉乐也因为本片谈过一段时间的恋爱。
于是,这样一组人马组成了《僵尸叔叔》的演员阵容,在僵尸片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一休大师(午马),性格温和,总是一脸笑容。功夫了得,懂制鬼之术。
有一个女徒弟菁菁(李丽珍),一个和尚会有一个俗家女弟子,这样的逻辑在今天一定会被喷死。但在八九十年代,娱乐方式本就不多,有电影看已经很不错了。所以观众对影片的包容性还是很大的。
菁菁年轻漂亮,自然就引来的隔壁小伙嘉乐(钱嘉乐)的爱慕。
嘉乐与菁菁的第一次见面就有了乌龙,衣着中性化又戴着头巾的菁菁被嘉乐误以为男孩而被背抱袭胸。这样的桥段在现在的影片中屡见不鲜,不过在那会还是很搞笑的。影片为了增加看点,李丽珍在片中多次被袭胸抓身。
嘉乐是个活泼顽皮孩子,是四目道长(陈友)的徒弟。
四目道长的出场是在摇铃赶尸,这是中国僵尸片的本土特色。而摇铃赶尸也是被无数影评津津乐道的经典,所以基本好多僵尸片中多会有这样的片段。
四目道长利用青蛙作向导,然后自己搭上僵尸组成的尸车。
有僵尸,也会有妖鬼。
狐狸妖(王玉环)的出现,是为了抢僵尸。功夫斗不过四目,于是施展了色诱。
经验丰富的四目用铜钱代目,顺利解决了狐狸妖。
四目道长生性严肃,对徒弟嘉乐常是冷言冷语。
严肃之人自有别样的搞笑。
四目用符咒教训徒弟,却被精灵的嘉乐躲过,自己反而被僵尸毒打。
四目与一休,两人是相看生厌。
喝茶,吃饭,总会想办法整一下对方。
之后又互相利用法器,控制对方身体折磨彼此。
一僧一道,真是乐趣无穷。
四目的师弟千鹤(钟发)护送王爷的尸体回京,一同护送的还有小王爷和乌侍郎(元华)。
元华的表演真是惊艳,冷峻的脸庞,凶狠的眼神,平时饰演的角色都是令人畏惧的反派。但在本片竟是饰演一位娘娘腔的伪娘,翘着兰花指,细声细气的说话,一排黑密的胡须下是烈焰红唇。
由于遇上雷雨天气,棺材板上的墨斗线被洗涮。王爷发生尸变,咬死了众多手下,而千鹤因为被咬,不愿尸变害人而自杀。被咬的乌侍郎和小王爷则逃回四目家中。
四目与一休外出寻找僵尸,而三个尸变的手下却来到了四目家里。
菁菁与嘉乐开始了与僵尸的斗智斗勇。这一段戏非常经典,尸变后的乌侍郎依然一副娘娘腔面孔。
最后四目与一休及时回来,解决了几个僵尸。
之后僵尸王爷来到了四目家里,与众人开始了最后的决斗。
麦芽糖粘僵尸,僧道联合施展本领,祖师爷上身斗僵尸,一个个桥段都相当精彩。
最后灌入僵尸口中泡了糯米的蛇,制服了僵尸。
论起来,这样子的僵尸片是不输于国外的丧尸片。又刺激又搞笑,接地气,有看点,可惜在九十年代后期随着林正英的去世出现了断档,之后电影中出现的僵尸基本都是西方化的。但若是国内的导演和编剧用点心,是可以继续打造一个很好的电影类别的。
希望国内的电影工作者不要一味挣快钱,静下心来,认认真真打磨电影,制作出更多精良的作品。
承包了我儿时笑点的一众僵尸片其中的《僵尸叔叔》,虽然没九叔(林正英)的出演。但是午马和陈友的互掐实在是太搞笑了。尤其是这段"你用什么武器""我随便拿一个就行",结果拿了个无比大的剑!哈哈哈哈哈哈嗝~
真是看了几十遍还是会笑!致敬经典!
现在来看也是非常喜欢,虽然画质不是很清楚,但是依然好看!
今年疫情期间在家时间长,小侄子今年6岁,突然对僵尸感兴趣了,马上想到这部,不要骂我啊,这个不适合小孩子看的,侄子很喜欢看,一天看几遍,又觉得搞笑,他竟然也不怕,当年我小时候还是有点点怕的,里面的剧情有个烧香的烧成了三长二短,他还说把香掰成一样长就行了,哈哈哈,小孩子就是这么单纯纯粹,家人都笑死了,后来他妈妈不让他看了,说这个不适合小孩子看,就找了一些动画的电影给他看,不过说实话,这个真的看了好多遍还是觉得好看,记得当年还去网吧出钱看。
當年八十年代三段劇情(午馬、陳友之間的友情,屍王復活,主角與屍王的大戰)已經可以揍成一套接近90分鐘的電影,然而,三段劇情的內容皆相當豐富。
首先,主要從午馬、陳友之間的互相玩弄中見證相方的功力以及彼此的友情,過程生動抵死令觀眾抱腹大笑。
其次,則是屍王復活,主要教導大家被殭屍弄傷就要用糯米醫治,避免屍毒運行全身,而當中屍王殺害一眾嘍囉的手段十分殘忍,與鍾發的對決亦相當精彩。
最後,講迷午馬眾主角與屍王及半人半屍的對決,佔了長達30分鐘的劇情,全片掀起高潮,觀眾欣賞到錢嘉樂的動作場面,有型有款,難怪他今時今日成為出色的動作導演,而與屍王對決的過程生動有趣,同時亦緊張刺激,消滅屍王的方法亦富創意。
祖师爷上身~~~~
僵尸片里的经典之作,摄影远超当年同侪水准,搞笑频繁而不落俗套,偶有低俗也点到即止,更收获一枚青涩质朴的李丽珍。【8】
昨天是二月会,和7个朋友一起去菠菜家里玩,挑了这张碟看,公公笑得最大声,小毅和小饼干看过就不停的剧透,阿兰吃饭时还不忘伸长了脖子看……呵呵,娱乐至上嘛。
最好笑的点居然是,决战前夕,陈友踅摸出一把剑给午马。午马问:“那你用什么?” 陈友说“我就随便啦”,然后摸出一把一人高的玄铁重剑。。
这片不是看僵尸的,是看叔叔的...
陈友和午马掐起来总是很好笑。陈友尤其可爱,祖师爷上身那段儿喷死了;元华的娘娘腔儿也搞笑十足。僵尸片儿中的翘楚。
祖师爷附身!大学里乱七八糟看了些僵尸片,当时认定此为港产僵尸翘楚,现在回过头来看,还是找不到比它好的
彻底败成喜剧了啊我去···元华的扮相太恶了,值得加星。午马和陈友演和尚和道士不管是戏谑还是合作都很出戏,李丽珍还是太嫩,完全不在状态。说起来,这个系列拍到这一部,简直是各种不讲究了。
这个剧很欢乐,那时的李丽珍真是有女初长成,整剧保持了香港电影特有的轻松搞笑无厘头,继想陈友在去掉拍的最后一部僵尸电影,真是两种风格各展其势啊,好
这类电影没的说,必须顶起,现在这类题材的电影已经快绝迹了,每次都是重温,中国的僵尸是有文化底蕴的,可是没有人来继承和发展,这让我觉得很心痛,自从林正英死后,这类影片就好像是跟着他一起陪葬了一样,这部电影没有林正英可是依然很好看,说明重要的是剧本,并不是某一个人。
元华不再舞枪弄棍大展拳脚,而是化身胡子拉渣的娘娘腔,跟钱嘉乐媚眼打啵,至死不忘,约定来世再见。
8前半段很有些奇门遁甲的意思。印象最深的就是午马和陈友吃饭斗筷子。
徒弟之间恶作剧相互捉弄最好玩。
真的是将僵尸电影的喜剧成分发挥到了极致,儿时充满快乐回忆的一部电影,而且本片也没有林正英却发挥了更胜英叔的喜剧效果,陈友的四目道长形象也喜感十足另外,那时的李丽珍真的好清楚那
前半部搞笑,后半部才来僵尸,时间划分得超精准。陈友和午马都很搞笑啊。
满好的,典型僵尸娱乐片;李丽珍真靓,陈友也是个有戏的人
7.0/10 分。2018.02.15,重看。日版蓝光把这一部归结为僵尸先生(灵幻道士)第四部,完结篇。这一部虽然没有林正英,僵尸的戏份也比较少,但整体喜剧效果还是比较出色的,个别还很无厘头。。。李丽珍那时候和在富贵逼人系列里一样,青春娇嫩。。。
我萌元华演的七十一阿哥的贴身总管!!!!!烈焰红唇啊!!娘炮啊!!!!!!
棒呆了!!陈友帅呆了好么!!!虽然没了英叔而且不够专业啊你的墨斗呢你的黑狗血呢但是觉得比僵尸先生1好看很多怎么办哈哈哈哈笑到满地打滚李丽珍美元华逗死了哈哈哈
《僵尸叔叔》在80-90的香港恐怖片中只能算一般般,但是偶然发现它在豆瓣的华语恐怖片榜单中居然能排第四,排第二的居然是2013的《僵尸》,排第六的是《维多利亚一号》。。。这不由让我想起上周有个高三学生在我的淘宝店要买安娜贝尔的玩具,他说他很喜欢温子仁的《招魂》。我一听很高兴,因为招魂系列确实拍得不错,新瓶装旧酒不但有技巧还很有内容,就夸奖他说你很有品味。他回复说:是啊,招魂拍得太吓人了,简直和日本的《咒怨》有一比。。。听到“吓人”两个字我感到有些问题,就跟他解释说,等读大学有时间把西方哲学读一下,招魂就不吓人了。结果那个高三学生突然反问我一句:西方哲学是什么意思?今天回想起这件事,才模模糊糊感觉到为什么现在恐怖片的内容通常只有灵异事件或超自然现象。因为这个异字和超字只代表一种新奇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