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结构科幻片秀完创意之后,导演回归文艺片路线,绘本故事题材注定了本片的大世界小清新路线。科技冗余的时代背景,忤逆的精神文明生活,映射的还是现代或者即将到来的时代。
一个被家族宗教文化哑了的善良人,一个被家庭问题哑了的小女孩,在无助中偶然得以挣脱,第一次学会“自我”表达。
也许就是导演自身的表白吧。
“伟大的主的旨意是通过人类的双手实现的”
里昂(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饰)小时候被快艇的螺旋桨割伤了脖子,因为母亲的信仰母亲拒绝为他做手术,导致里昂终身失声。
30年后里昂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柏林生存。是一家酒吧的酒保,并且与酒吧里服务员纳迪拉成为了男女朋友,虽然生活窘迫但是两个小情人纯粹的享受着爱情的快乐。
里昂的信仰是从不碰高科技产品,于是女朋友送了他一个原始的手机作为礼物,里昂格外珍惜。一天在酒吧内有几个不识相的客人对纳迪拉动手动脚,里昂二话不说就大打出手,在纳迪拉的劝说下才平息此事。而这些不速之客与酒吧老大马克西姆做着不正当的勾当。
没过几天不速之客们又一次调戏了纳迪拉,里昂按耐不住暴脾气再一次出手,这回酒店老板没有给他机会把里昂开除了。而此时他的女友纳迪拉离奇失踪了。里昂发现纳迪拉失踪后四处寻找,却处处碰壁,因为不会说话别人都当他大傻子。
大反派凯克斯特(保罗·路德饰)与战友达克一同经营着一家义肢诊所。凯克斯特有着自己的梦想就是存够钱带着女儿回到美国,而达克只想留在德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里昂打破自己的重重信仰,为了找女朋友不得不使用高级科技产品,最后抽丝剥茧找到了绑架女朋友的真凶凯克斯特。原来纳迪拉一直在筹钱贿赂军方抓凯克特斯。但是计划并没有成功反而被凯克特斯先人一步,纳迪拉被残忍的杀害了。
达克出卖凯克斯特把地址给了里昂,得知真相的里昂用凯克特斯自己的刀刺穿了他的喉咙。最后达克为里昂安装了声带为的是让他说声对不起,达克最终也得到了应有的报应被里昂淹死在水中。
这是一部与众不同的科幻片。科幻背景仿佛在电影里起不到任何作用,但实际上寓意十足。亚历山大的无声胜有声的表演富有感染力,无法发声是他成为了及其简单清澈的人。而发达的科技并没有改变人类虚伪的本质。片中还有一个小女孩始终保持沉默,与亚历山大一样纯洁善良与浑浊的世界格格不入,最后两个人走到一起也是必然。
本片构架独特一直保持晚上的场景,映射了社会的黑暗,人心的黑暗。亚历山大直接了当的爱意和纯粹的生活方式无疑代表了对生活的希望和期许。影片中的隐喻很多,信息量极大,几乎每个人的出场有设计了有趣的桥段,这部电影想看懂非常难,每个桥段都有隐藏在地下的剧情,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如果都能看懂那绝对是天才。
背景音配得不错,细节方面处理也挺细致,如男主组织受损饮水细节、女主窒息死身体卷曲细节,没超过6分是让我觉得挺奇怪,怎么也不可能差过舌尖3吧。另外头发染蓝色一般是觉得挺不三不四的,而在未来夜店背景和女主身上意外觉得不错,还有哑巴男主水下无声呐喊情节也是挺传神的。虽然科幻镜头比不过那些吸金大片,但里面的未来风生活,我倒认识是最接近现实的发展趋势的。但花有百样,也许可能就我觉得好吧。
有多少人像我一样,跟随男主找女主想再看看她蓝发白肌美颜才一直坚持看完,才给4星的!编剧有点乱!但女主真的很有魅力!
影片元素挺多,都是高级货,但感觉导演和编剧hold 不住,崩了!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有多少人像我一样,跟随男主找女主想再看看她蓝发白肌美颜才一直坚持看完,才给4星的!编剧有点乱!但女主真的很有魅力!
不是Duncan Jones的粉絲,這部電影只是上個冬天的某個夜裡呆在家,打開Netflix和男朋友一起看完的,選擇這部電影的原因更簡單,男主演是Alexander Skarsgård而已 演繹一個聾啞角色並不容易,我認為Alex在影片里演技足夠好,忠誠到愚笨,強壯又溫柔,這樣的設定很難讓一個女孩不心動,結尾看著他抱起女主的屍體時無聲嘶吼也跟著忍不住心疼,Clint Mansell為這部電影作的配樂直戳淚點,最近幾個月都在我的playlist里捨不得刪 不知道是不是年紀大了,很難調動出熱情去看一部電影或是一季電視劇,在Cyberpunk的宏大背景鋪墊下僅僅是講一個有關真愛的小故事,恰好就是我在冬天里最需要的
我有一种偏见,那就是俗人最好别拍科幻片。这种话说起来过于绝对,而且有种法西斯的味道,容易为人所不齿,所以我一直想要换一种委婉的说法,但是到现在还是找不出更加准确的表达。
去年《攻壳机动队》真人版上映的时候我曾经这样写道:
剥掉科幻的壳,美版《攻壳机动队》的内里又是一部宣传友情、亲情、爱情的力量,对强权的反抗,对真相的追求,找寻自我,最终立足于人性高于邪恶,爱可以拯救世界的成长励志大片。在立意上可能比《疯狂动物城》稍高一筹,应该跟《乐高蝙蝠侠大电影》处在同一水平上。
其实并不是说友情、亲情、爱情、追求自由不好,它们很好,只是有点俗。俗并不是说它们低级,俗的东西也可以很高级,但这种高级的俗坏就坏在它高级——爱情、正义这类东西太高级了,简直是顶级的东西,丢出来,很少有人敢摇头说不好,你要说不好,就有点狼心狗肺,所以许多人一见到这个,蒙着眼睛就拍掌叫好,它就俗了。
更糟的是,因为知道大家一见这类东西必定拍掌叫好,创作者就费尽心思想往作品里多加一点,再多加一点,事情就变得有点媚俗。这样一来二去,心思总在这种方面打转,格局就不大,如果创作者功夫不到家,作品也不会好看,评价就不高,到头来就会说:世道变了,人心不古——就是在感叹人们都不关心正义与自由了。其实并不是不关心正义与自由,而是觉得片子实在不够好看,仅此而已。
我这样说没有指涉任何国产电影,也不是说邓肯·琼斯的科幻新片《静音》有媚俗的嫌疑。但就像新浪潮教母瓦尔达对新好莱坞电影《毕业生》的评价那样:“我几乎能想象出主创团队围坐一圈悄悄商量有什么新点子能让电影显得更下流些”,笔者也简直可以想象邓肯·琼斯先生是如何苦思冥想让他角色的命运再悲惨一些,再孤独一些,再有人文关怀一些。
例如电影名《静音》所代表的主人公哑巴的设定,就让人觉得不够意思。身处在未来世界声色喧扰的柏林城区,冷艳的瑞典男神斯卡斯加德所扮演的哑巴男主Leo在一家酒吧从事酒保的工作。除了《静音》,今年还有另一部关于哑巴的电影,那就是奥斯卡13项提名的《水形物语》,在后一部里,因为哑巴造成的孤独和不被社会接受的种种,几乎直接导致了女主对大鱼怪的惺惺相惜。
但在《静音》里,男主的哑巴似乎只在打电话说不了话、在图书馆没有办法通过语音搜索图书等场合派上了用场,认真地说,其实是可以删掉的,同样的情况也包括了反派恋童癖的取向设定,对于推动剧情的帮助并不大。
你可以说那是一种关于孤独的隐喻,是邓肯·琼斯对于信息社会噪音太多,人本身失去了发声的可能,就算发声了也会立即被淹没的一种寓言。可是说实话,这些用不着你告诉我。如果一个设定可以删掉也不影响这个作品,那么还是删掉的好。海明威告诉我们,文章里有太多的形容词,有可能是作者对自己要表达的东西没自信,所以要先弄花读者的眼,当然你也可以写唯美主义的文章,但里面还是有些道理比较好。
甚至包括影片最大噱头,也是原本最让人期待的一点:“赛博朋克”,跟电影要讲的东西有什么必然联系,也不算明朗。故事的两条线索,一条是男主角在柏林的街头游窜,找寻失踪的女友;另一条是脾气暴躁的美国逃兵想要搞到假护照逃回美国。
我猜测,邓肯·琼斯是想借赛博朋克的城市景观来表达一种社会底层的图景——混乱、嘈杂、人情冷漠并且有一种无政府的状态。但这个就像马特·达蒙那部《缩水人生》一样,通过把人体缩小的软科幻主题,去谈论种族主义和环境问题,多少让人看了大失所望,觉得想象力匮乏。
男主角斯卡斯加德曾说看了剧本以后觉得有点像40年代的黑色电影,《马耳他之鹰》或是《卡萨布兰卡》。从不断出入小酒馆找寻爱人,以及逃兵偷渡的主题来看,确实有那个意思——有点悬疑,有点肮脏,若是如此,影片中那惊鸿一瞥的性爱机器人和白眼打手又是什么意思就很让人讶异,只好解释为更多的隐喻(这是在不考虑经费不足或是片长限制的前提下)。
科幻电影一定要像押井守和雷德利·斯科特那样,探讨玄之又玄的人类命运和永恒未来的问题吗?虽然这又是一种法西斯的说法,但我私下还是有着这种期待的。前些日子去世的科幻小说家厄休拉·勒古恩女士,一生创造了许多头脑实验室,让人们去想象一个没有性别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让人们观察把世界分为绝对的无政府主义和绝对的等级社会又会发生什么;菲利普·狄克和押井守提出了人造人也有人的情感这样一种处境,进而发问:人何以为人。
都是些难解的谜,他们断然不会造出一种救赎的假象:真爱可以拯救世界、作恶者必将自食其果等等——在特定问题面前,这种结论就显得过于轻飘飘了。
不太敢看讲真爱的电影,因为真爱无敌,又不是一拳超人,无敌是多么的寂寞。也很怕批判恋童癖的电影,因为恋童癖实在是太糟糕了,你敢说你不喜欢批判恋童癖的电影?你这个禽兽!
我崇拜邓肯·琼斯的父亲大卫·鲍伊,虽然已经故去,但他的歌声坐在一辆车里,正朝着宇宙尽头飘去呢。
合作、约稿、勾搭请私信~~
没失望,很黑色电影,并没在科幻设定上纠缠,邓肯·琼斯还是拍这种片子好看。
片名应是《哑巴正传》。一个意外被割伤声带的孩子三十年后爱上个蓝妹妹,在寻找失踪的蓝妹妹过程中发现自己是蓝妹妹的四个已知男友之一(一个爆乳人妖,一个暴走军医,一个变态恋童癖)顺便洗了一个黑帮的场子,曝光了一个非法情色生意链。最后铁树开花,哑巴说话。
科幻元素背景下的一个情感伦理故事,有啥不满意的?等于同时看了两种风格的影片,且不说里面演员的演技之集体在线这一点也不至于打分如此之低。
《黑镜》、《科洛弗悖论》、《副本》、《静音》四连扑,耐飞出品必属精品神话已破,以后见了耐飞的科幻片请绕道而行。至于邓肯·琼斯,拉黑! @2018-02-24 00:02:12
邓肯·琼斯被奈特·沙马兰下了降头……
Netflix是电影坟墓!!生气!
题材老掉牙,也就导致导很多用心的设定都变成了无用功,说实话完成度这么高,换个发行应该好很多。很多名导作品让人有高山仰止的感受,而邓肯琼斯的作品,一直以来都是“我有一个同学当了导演了拍了新作品很棒可以去看看”的自发安利feel,大概是对他爹的亲切感传承下来了。
科幻与悬疑都是皮,情节是老套的爱情,就像一条英俊帅气忠实到整天抱着你大腿不要粗门的大狗狗一样,猫党可以一巴掌糊过去不屑一顾,却可以被傻乎乎的触到心底非常柔软的部分。深度和广度可挖的维度非常有限,创意审美也并没有特别出众,但在阴沉的周末路过下、仍旧相信的耐情,也很美
《源代码》8.3,《静音》5.2 ?观影人群没有自信,表现出来就是见风使舵。其实保罗·路德和赛洛克斯这两个反派非常高级——对照最近大热的三块广告牌尤有过之(可比性在于人物塑造手法)。缺点是个别逻辑bug、注定不讨好的致敬元素,以及男女主角在精彩反派角色的对照下弧光尽失。
太难看了,一星同情分……还是给爸爸的。
一部包裹赛博朋克外衣的古典悲剧。邓肯琼斯献给天下所有父母的精美作品。
三个问题让我陷入沉思:为什么放在21世纪的保定也完全成立的故事非要扯上赛博朋克和欧美亚文化;为什么拍了游戏改编电影后邓肯琼斯就变成了傻逼;为什么我会相信奈飞出品的网大是值得看的
极其无聊,极度混乱。真想不到《源代码》《月球》的导演会拍出这样的作品。
好看。大家在不滿意什麼?
年度最失望。这么多优秀的元素组合在一起,竟然拍出了这么烂的电影。邓肯琼斯你咋回事?白瞎了男女主角的颜值。本以为副本已经够烂了,mute刷新了我的认知。呸!网飞你是想用爱与金钱搞死赛博朋克!两部主角都是北欧帅哥,性感又冷酷,你让他演傻大个?人物关系乱成一锅粥,剧情副线惨不忍睹。
如果有再会 恐怕已经一世纪回忆哄骗我但凡失去也是美共你一分钟都足够我生醉梦死宝大少和宝爷隔空说了无声的爱
之前看简介整个就是一“失声痴汉千里寻爱记”的故事,结果基本也就是个“失声痴汉千里寻爱记”,支线剧情还没撑起来就垮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还不如隔壁那部剧。按邓肯·琼斯自己的话来讲,又说是《月球》的“精神续集”,又说是致敬《银翼杀手》,总之一句话:你们不能随便骂,我这部片是有来头的。呵。
感觉就是Netflix做《副本》之余,借着片场把这个拍了,赛博朋克的科幻背景对这个故事毫无用处,就像是一个普通的惊悚故事里加的那点佐料,导演说这是在致敬《银翼杀手》。故事的悬念处理方式靠闪回,支线的戏份那么多更是毫无意义,导致故事最后看起来很浅显,感觉就是Netflix用户喜好的大数据产物。
1.说好的静音呢,怎么有声音?差评!2.烂得男主连话都不想说了。3.想看个《月球》,结果看了个球。
女主太好看了,男主更好看,睁着一双泪汪汪的眼睛,随时准备哭唧唧。爱情比悬疑讲得好。剧本没问题,可是故事太自闭了,和周围环境没有丝毫的深层次交流。赛博朋克又如此眩目,只能不停将人的注意力从故事上拉走。将故事连根拔起换一个背景,不用做丝毫的修改,也能完美贴合,甚至更利于故事的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