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故事最有趣的一點,就是,觀眾看到的是「感性男人」的表象,而就主角的認知中,在成年前,認為自己的本質是女孩。有個關鍵的場景,即在經歷了戀愛的失敗後,母親給主角一個說白了的建議:去找同性戀戀愛,你就不會受傷。正是此刻,主角心中充滿了困惑:我是您的女兒,我愛上男人,我是異性戀!(此刻,愛男人絕無歧義的,身分才是重點)
2、我認為,以「刻板印象」為開頭,以「妥協」為結尾,這是一個隱藏在歡笑中的悲劇。電影中的社會對男主角過度感性的一面進行了一連串的「矯正」:父親的斥責、兄長的嘲弄、丟入男孩子堆中長大、以基督教教義開示(寄宿學校熄燈後,我們看見背景是一個十字架)、藥物控制、心理治療……,最後,男主角遁入一個虛擬而安全的世界——戲劇中,宣稱他符合社會的要求,決定當個男孩(他說:我不能哭,因為男兒有淚不輕彈),決定當異性戀(和一個可疑的女性人物結婚)。當然,這不是Guillaume Gallienne的本意。該隱的封印(Raising Cain: Protecting the Emotional Life of Boys,1999)第一章、男孩與其內在生活的疏離:
雖然說近年來「新好男人」的呼聲逐漸興起,「感性男人」的時代似乎來臨,但事實上,男性的刻板印象仍無所不在。過去,男孩們模仿約翰韋恩或是詹姆士狄恩,今日男孩仍然看著電視上、電影上、電腦遊戲中所呈現的剛毅、暴力或擁有超能力的誇大男性形象。媒體將暴力職業摔角手捧成模範角色、曲棍球手準備隨時挑釁、丟擲球棒、痛擊對手,……到處都有憤怒、嗑藥與厭女症的搖滾明星。……我們的文化加重了男性所擁有的特質,包括體力、粗魯、好奇與行動取向,使他們對於男人身分的認同產生扭曲,對男子氣概作出具懲罰性而危險的定義。……不論這些男孩的種族、膚色、住家區域或是經濟狀況為何,這種「心靈的符咒」都會對男孩們造成困擾。大眾文化對男孩生活扮演著破壞的角色,但男孩們所受的錯誤情感教育,卻早在他們接觸大眾文化之前就已經開始了,而且大部分發生在家裡。圍繞著男孩身邊大部分的成人,如父母、教師、長輩等,教育著男孩如何與世界及其他人相處;然而當我們自以為在教導時,我們表現出的行為卻是相反的,甚至殘害他們的情緒潛能;當我們回應或者教導男孩們回應他人時,性別的刻板印象無所不在。……當男孩表現出普通程度的憤怒、激烈反應、武斷或沉默時,這些行為是被接受的。反之,一旦男孩表現出一般程度的恐懼、焦慮或是悲傷時,大家會認為這類情緒的反應應該是女性才具備的特質,因此,周圍的人會對男孩說:這是不正常的。
3、宏大的主題,輕巧的處理。一、在自我探尋和確立的過程中,主角承受巨大的刻板印象而來的壓力,這一分壓力,Guillaume Gallienne甚至表現在眼皮眨動上:在軍醫處如同嚴刑拷打的問診時。二、形象充分的變形,童年時期的回憶由成人飾演,吻合喜劇基調。
4、電影片名Les Garçons et Guillaume, à table!(男孩們和吉翁,上餐桌吃飯了!)原文直譯是最優秀的,美國與台灣的翻譯無法表現出其美妙之處。結尾的「女孩們和吉翁,上餐桌吃飯了」,更將性別流動表現得十分自由。
5、結尾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當主角告知母親他將迎娶Amandine,媽嗎問了:誰?這時,我想起電影開頭,主角問母親記不記得他的初戀Anne,母親說:「他」最近如何?而這一切,又不過是戲台上的一齣戲。究竟男主角自稱他是異性戀是真的嗎?回顧他的兒時志願是當記者,最後卻成為演員,這樣的轉變意味什麼?
6、與女性有性體驗的姑姑結婚了,相較於與男性有情感體驗的男主角結婚,更易令大眾接受。有趣!
喜欢!看了好一阵子才发现男主的妈妈竟然是男主角男扮女装演的,最后终于换回母亲的真身出镜,说明男主愿意敞开胸怀去面对这段母子关系的畸形!具有雌性妩媚肢体语言却性格雄性化的妈妈和被教导要女性化的直男儿子,两个角色一个演员,Guillaume集演编导一身,太有才了!故事除了结尾略硬其他都很好
好好笑,好笑之后,不由想到当腐女一代开始当妈的时候。。。
一直在出戏。。
很久没有看了二十多分钟就关掉的电影。
There you have it: homosexuality is not nurtured. "Les filles et guillaume à table!" Sometimes all you need is a different context.
果然很法式,創意挺好,但情節嘛嘛吧.. OST好!
一般吧
反向出柜的青春片,性取向不是被洗脑去尝试或直或弯想变就变的,这样的创意很神奇,更神奇的是,这算是圭洛姆·加里尼的亲身经历。故事的细节很扎实,插叙的结构和很冷很无奈的笑点让那些青春片的俗套桥段镀了一层金。一个男孩最好的朋友是他老妈,每当这时候问题就来了。★★★★
从“男孩们和吉约姆”到“女孩们和吉约姆”,一个男孩经历欣赏女性、模仿女性、成为女性后,决定深爱女性,一份绝佳的剖析性别蓝本,一场大胆而温馨的冒险。“我决定写一部戏剧,关于一个男孩学着接受他是异性恋,在一个提前假定他是同性恋的家庭。”
学了半年的法语居然还能听懂好多。一个被认为是gay的直男重新爱上女人的心路历程,舞台和现实促成一出结构漂亮的小品,吉约姆无论演伪gay还是女人还是戏剧舞台上的monologue都超棒
文艺片,喜剧部分有点难懂,音乐挺不错
主角太丑了,要是换个演员也许更好看,法式幽默除了好笑以外都没啥内涵,结尾直得太突兀了
这货是YSL的攻君我不说你们几个认得出来!他2005年跟现任太太结婚我不说你们几个能想到他不是弯的!这是人亲身经历。在青春期之前一直坚信自己是女孩。但又不是真的性别错位,只是为了讨妈妈欢心。世界之大!读得一口好audiobook,改得一手好剧本,做导演处理段子也不落俗。这是真·天才。
今年看过的最好的喜剧。娘炮的男主一直被母亲当姑娘养,直到遇到真爱,才认清了自己的性别。而母亲的举动纯粹是对儿子爱的占有。结尾笑中戳泪点,身边的法国老奶奶一路笑到最后,忍不住哭出来。男主神诠释男主和母亲两个角色,个人觉得母亲比娘炮更天衣无缝。
主演的个人魅力大于电影,笑点不断抛掷到最后就开始审美疲劳了,像听几千只鸭子从头叫到尾。突然好怀念默片时代的肢体喜剧啊...
【C+】从表现形式到表演都充满了新导演想在处女作里展现才华的炫技欲,过头了
这其实是在剖析女性,作品不错,演技也不错!
最后突然就升华了!而且,这片完全是导演自编自导且一人分饰男女主角!屌爆!PS:外婆过去是个大美女!
3.5
@插队巴黎 看了这不?蛮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