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镜王”竟然拿出了珍藏已久的一卷卷菲林 姗姗来迟又直抵人心 梦回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东邪西毒》:无声的胶片·遗失的记忆
在欧阳锋的独白前 张国荣究竟说了些什么呢(音频已经无法找到 这成为欧阳公子的秘密)
《春光乍泄》:何宝荣·黎耀辉的另一种结局
黎耀辉(梁朝伟)问何宝荣(张国荣)还记不记得他叫什么名字 其实何宝荣(张国荣)的名字本来就是黎耀辉(梁朝伟)的 他不还护照给何宝荣(张国荣)是为了要他的名字永远和他在一起
原来“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早就存在于他们之间
原来何宝荣手受伤的时候 都是彼此最快乐的时光
原来结局是张震代替黎耀辉去了世界的尽头
(何宝荣在酒吧门口哭泣的片段是影片里被删除的部分 这段封神 张国荣或许能够以此拿影帝)
看到何宝荣泪中带笑的瞬间 我们都在心里对闪回的那个人说了句“不如我们由头来过”
原本《春光乍泄》安排有张震和张国荣在酒吧门口的戏份 可惜当时张国荣已经离开了阿根廷 二十年后 透过声音 张震和张国荣 终于演了这场戏
“很多原本擦身而过的 终于都久别重逢了”❤️
(着重写《东邪西毒》和《春光乍泻》是因为哥哥张国荣是我的偶像 看到他的镜头直接破防)
“你知道鸡蛋的意义吗” 这是开头王家卫的问题
“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 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这是结尾王家卫的回答
鸡蛋对他来说 或许是开始或许是彩蛋 30年等待 他告诉我们 所追忆的一切 就在那里 没有改变
“越年轻时候认识的朋友越珍贵 可是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彼此疏远了 甚至于遗忘 借此向所有的曾经及可能性致意 在最接近的时候 它们距离最终呈现的电影 只差 0.01公分”——王家卫
2021年的最后一天,看了《零点零一公分的距离》,在我看来,它的名字不妨叫做《零点零一秒钟的灰烬》。
当年看《花样年华》,当周慕云离开香港的时候,我也离开电影院,因为get到影片浓得化不开的情绪,后面的剧情不再重要,就像品位一道美味的菜肴,在最美妙的时候放下筷子,好过把鱼吃到只剩下骨。
那些灵光一现的表演和深奥却矫情的旁白,以及永远不会变老的张国荣,都被定格成影像,封存在一格一格、一卷一卷胶片里,和尘土一起堆放在某间仓库。同时被封存的还有我们的青春和曾经的感动。
然而,那些影像所代表的活生生的时刻,风华正茂的明星、才华横溢导演,镀着玫瑰金的香港电影时代,都已落幕。
就像我们的青春,也随那一代明星年华老去。
影像是个二维的世界,零点零一公分的距离,记录的是其实是他们擦身而过的那零点零一秒钟。
而时间只能顺时针运转,无论是当时的那零点零一秒钟,还是刚刚过去的零点零一秒钟,当转过零点零一秒之后,前面的那个瞬间就化为灰烬,永远回不去了。
燃烧后信笺的灰烬,无法复原文字和语句,更无法复原书写文字时的钢笔、书桌、台灯和写行字的心情。
胶片是时间的灰烬。影像无法复原2046房间的温度,芝麻糊的味道,那场突如其来的的大雨淋在路灯上的气味,也无法复原我们当年的那一次心跳。
如果,把所有剪掉的影像重新剪辑在一起,展现所有那些并未发生的剧情,就像当年那些我们曾经想做却永远错过的事,会不会是一部好看的影片。
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号下午三点之前的一分钟,你在做什么?
菲林(英文:Film)是用於記錄影像的成像媒介,是一種攝影耗材。包裝好的在盒中的菲林又稱為菲林卷。常見的菲林通常由一側塗覆含微小光敏鹵化銀晶體的明膠乳劑的條狀或片狀透明薄膜片基構成。鹵化銀晶體的大小和其他特性決定了菲林的感光度、對比度和解像度[1]。
當暴露在光線下時,菲林所含有鹵化銀中的銀離子被逐漸還原為金屬銀,乳劑因而逐漸變黑。但該過程太慢且不完整,因而無法被實際應用。取而代之的是對鏡頭成像的極短時間曝光,可以產生與每個晶體所吸收的光量成比例的極輕微化學變化。這會在乳劑中產生不可見的潛像,可以被化學顯影為可見的影像[2]。
黑白菲林通常含有一層感光層。曝光後的鹵化銀晶體顯影時,銀離子被還原為金屬銀,阻擋光線而表現為負片菲林中的黑色部分。彩色菲林至少含有三層感光層,並結合了不同組合的增感染料。通常,藍光感光層位於最上方,隨後是黃色濾光層,以阻止任何剩餘藍光影響隨後的感光層,其下分別是綠光-藍光感光層和紅光-藍光感光層,分別記錄綠色和藍色圖像。在顯影過程中,就像黑白菲林一樣,銀離子被還原為金屬銀。但顯影過程中的副產品同時與包含在菲林或顯影液中的彩色偶合劑結合,形成彩色染料。因為顯影副產品的產生量與曝光和顯影的量成正比,因此形成的彩色染料也與曝光和顯影的量成正比。顯影后,金屬銀經過漂白步驟重新轉化為鹵化銀,並在定影步驟中被除去。定影步驟後菲林上只留下形成的彩色染料,它們組合在一起構成可見的彩色圖像。
这28分钟的纪录片,我看了两遍。除了意犹未尽,还因为纪录片当中有些电影片段很耐人寻味。
纪录片当中,有我喜欢的《花样年华》,甚至电影配音比赛我也想过配这部,但Maggie那具备故事性的嗓音我实在驾驭不来,或者说,我还需要去成长历练。
“如果我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和我走。”似乎很多人认识这部电影都是被这句台词吸引,但“云吞面”也是这部电影当中不可忽略的部分。
苏丽珍每天都穿着一袭旗袍去买云吞面,而周慕云每次都在档口上若有所思,云吞面档,掺杂着两人的生活情感。对柬埔寨吴哥窟的初印象也是因为片尾,周慕云也终于把藏在心里的秘密放在了吴哥窟的“树洞”里。
纪录片抛出了一个问题“鸡蛋的意义是什么?”通过影片混剪,发现“电影当中最常出现的是鸡蛋”,再引入钱老的《围城》。在我看来,虽然这句话有点结果导向,但又确实如此,结果好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纠结那么多过程的东西,生活也是。苦尽甘来当然好,实在不行就“常思一二,事事如意。”
最近感慨一些“阶段性陪伴”。说实话我是一个习惯离别的人,如果有人能陪我走完一程又一程,我会Thanks for everything.因为一些事情的处理方式,璇璇说我好暖,我的回复是:对于值得的人,我的“温柔”不做限定了,做永远吧。如果有人要在半路上告别而去,那“都是风景,幸会。”
最后这句旁白,让我想起何宝荣和黎耀辉。看过《春光乍泄》的朋友应该不陌生吧。“黎耀辉,不如我们从头来过吧。”
蛋,代表开始。所以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如果吃了蛋挺好,又何必去追问那只鸡。如果吃了一只鸡很好,要不要去看看那颗蛋是什么样呢。蛋已经碎了,不复存在了。可是电影太神奇了,93,97,00,某年的某天,在不断重映的电影里过去的每一天都可以是新的一天。电影就是生活中的2046,那里什么都没变。我们看到一只鸡的孵化
2021-12-30晚上九点过,做梦一样的迷幻愉悦。 因为我发现了这部纪念泽东映画的纪录片(由王家卫的未使用菲林构成的《零点零一公分的距离》,表达了一些墨镜王电影里的另一个可能性。)
看了开头一分钟,脑海里一下子浮现起关于墨镜王电影的所有的记忆和情绪,想起来我在初中的出租屋里,一个人吃着外卖看王家卫的重庆森林。那是个潮湿的小雨晚上。
电影三十分钟虽然短暂但是又完全足够了,足够让我把所有烦恼都抛在脑后,着迷于每一帧的潮湿情绪。
因为这部我未曾预想到的纪录片网上突然首映, 我发觉我实在低估了我对王家卫的喜欢。就像我在一开始低估了我对村上春树的喜欢。因为在我接触更多更多电影和书籍以后,我察觉到我对这两个艺术创作者仍然喜爱并且更加热爱。正如《东邪西毒》里张国荣的那句台词,我记得大概是,“以前看到一座山,就想翻过去看看,后来终于翻过去了,才发现山的那边没什么不同”。
也正如《2046》表达的那样,时间确实是检验感情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感情是具有延迟性的,这一点在墨镜王的2046的列车设定里巧妙的表达了出来(列车上王菲被木村拓哉吻了以后,过了很久眼泪才流出来,表达的就是情感在时间上的滞后性)。
见得越多,时间越久,越知道自己是谁,才能意识到作为真正的自己(或者说,经历许多以后仍然不变的那一部分“认知里的自己”)喜欢的是什么。
分享到朋友圈发现只有少数几个受我蛊惑的墨镜王粉丝点赞。(当然也只是为他们发的朋友圈)一边为不懂我开心的人感到可惜,错失了生命中的一大快乐,一边又觉得,这就是属于自己的悄悄的快乐。
(当然我还是私信告诉另一个受我传染的墨镜王粉丝这个好消息,和我一起大呼卧槽)
我发现墨镜王不仅中意“时间”,也中意“鸡蛋”。了解墨镜王越多,看的书越多,我发现墨镜王真的很擅长将各种文学作品糅合到他的电影里。比如我在前些日子阅读米兰昆德拉的短篇小说《搭车游戏》时,发现这和《花样年华》中周慕云和苏丽珍的戏份惊人相似。难怪有人问过王家卫,“ 是否受到米兰昆德拉的影响”,隐约记得墨镜王回答,他受到太多文学作品影响,已经很难只用一个人来概括。但王家卫自己说,对他的电影影响最大的是阿根廷作家普伊格,尤其是春光乍泄。
我实在低估了自己对于王家卫的喜欢,不仅仅是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实际上已经超越“最喜欢的导演”能描述的有限的情绪。 和村上春树一起作为我个人世界的重要部分。是时候重新看一下墨镜王的电影了。
组团去泽东偷菲林
失声的胶片,遗失的吻
你知不知道有一个叫2046的地方啊 那里什么都不会变的
要觉得两年拍这么个东西没白费的话,那一定是被泽东pua了吧。一整个就是高仿自己,前几天还说韦斯·安德森被风格困住了,到墨镜这边更是如此。知道你有版权,知道你好几年没拍电影缺钱,但这样出周边做彩蛋,粉丝的钱也不是天上刮来的吧。不是和朋友疏远了,是从王家卫大学毕业了而已。
如要盘点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能看到张国荣的新菲林是必不可少的一项
菲林美,甚至包括『北京之夏』未曝光片段。可明知香江年华正逝,又谈何「舞照跳」呢?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胶片可以修复,久别可以重逢但是时光无法逆流,我们只能在影像里去追寻哥哥,追寻那些逝去的韶华,恍如梦一场
…原來何寶榮和黎耀輝就已經在call me by your name了啊!!
家衛王一方面很精心包裝自己,一方面告訴你不需要知道下蛋的雞是誰,這種自相矛盾的勁頭證明他是個marketing奇才
2021年最后一片。重拾记忆中有关的碎片,拼凑成那个沉浸在无脚鸟和凤梨罐头的过期年代——记得雨夜的告别,鸟笼在脸上的阴影,楼梯上窄窄的背影,加州之梦;一切不过是时间的灰烬,它们在胶片的感光中淡成尘埃,我也在记忆太好的痛苦中学会了遗忘。
活下去的动力之一就是等待被剪掉的菲林一点点释出
第一反应是墨镜王又要用修复版来捞钱了,但就是怎么看都看不腻。留在胶片中的那些故人那些擦肩那些遗憾,还有好多以前没见过的片段。哥哥出场试镜“东邪西毒”第一个镜头时,我承认我离原地升天只有零点零一公分的距离!
厲害了,原來春光乍洩本來的故事是call me by your name啊,很時髦,我猜是從97後香港的身份認同來想到這一點的
金鸡在《花样年华》4k版之后看到,王婆卖蛋,私货惊艳。
电影公司里论“抢钱”本事,泽东若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王家卫养老保险:删减 纪实 未披露片段
北京的夏天和永远不会变的2046
建议豆瓣电影设一个“王家卫的鸡蛋徽章”。
是啊,就算是边角料都能那么美。即使未曾亲历港影的黄金时代,却也难免不生出缅怀之情。
王家卫,交出你的菲林,别逼我跪下来求你!失去音轨的菲林真的能把人看哭,因为张国荣走了,所以那段话已经不可能复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