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爱在记忆消逝前》讲述了患有阿兹海默症的丈夫约翰与患有癌症的妻子艾拉,为了避免疾病将两人分离的命运,开着名为“求闲者”的房车展开了一段有爱有趣的夕阳之旅。自电影上映以来,老夫妻说走就走的人生态度引发了众多观众热议,更有人笑称:电影简直就是真人版“飞屋环游记”!
电影中夫妻两人在疾病与死亡面前果断选择了即刻上路,用一路乐观前行的方式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段旅途。这对老夫妻用实际行动力证:虽然每个人不能选择如何与世界相遇,但至少可以选择如何与世界告别。影评人纳兰惊梦评价道:“如此精彩绝伦的行程,断然不是躺在医院病床或者养老院穿着纸尿裤所能领略到的。”
四颗小星星 额外一颗给那美丽的风景!
比不上 爱。比不上 45周年。是喜剧,但有些地方还是十分老道啊。表演真好,叫人落泪。
公路 风景 临终关怀 爱情 亲情 老年生活的尊严。喜欢女主出发时 在车内化妆。喜欢她不给别人的wedding ring。喜欢她睡前才摘下,醒来就带上的假发。喜欢她临终不忘红唇。 就像喜欢男主 时不时的告白。喜欢他 工整的领带。喜欢他的海明威。喜欢他的淡定自若。也喜欢他对女主初恋的耿耿于怀。虽然猜到邻居与他风流,孕期出轨啊!但喜欢女主说的you are back to me. 虽然老套造作,但又何妨。更喜欢最后的It's there.
They suicided themselves but they had their happy ending. It’s so touching.
《爱在记忆消逝前》将原影片名“the lexure seeker”翻译地直白而贴切。
患阿兹海默症,时常忘记妻子和儿女是谁。还尿床尿裤子,打嗝放屁耍孩子气。这或许是我们老了以后回归孩童“逆生长”的模样。
而老妻患病需要住院,还得照顾你的饮食起居,替你洗裤子擦身子,满足你要吃冰淇淋的愿望,甚至还不得不原谅你的风流往事。这也可能是老了之后她与你共同生活、继续付出的模样。
是在老屋中、病榻前熬完这一生,还是走完最后一段精彩的人生旅程?还是让我们继续手牵着手,再走一遍年轻时旅行的路程吧!
尽管行动缓慢、老态龙钟,但老有所依,就是最大快乐。尽管有争吵、有无奈,但床头还能有你相拥就是最大的幸福。
“我已经处理好一切事情和所有安排,你们不用担心。……很抱歉给你们带来伤害,但临终前我们是愉快的。
你们现在会感到痛快,但不久之后就会感到解脱,那种不必看到我们身体和思想逐渐消逝到解脱。
我很爱你们到的父亲,我自己已经时日无多,我不能让他一个人孤零零的。我们总是在一起,这是我们最后到完美假期,是最美好的结局。”
最美好的结局,就是当我们都老了,还能彼此相依,共同度过最后的美好时光。
《爱在记忆消逝前》想忘了我?没门!带你一起走!一对深爱着彼此的夫妻,开始一段只有彼此的旅行,与其让爱在病魔中消逝,不如一共奔向生命的终点,他们用对彼此无私的爱自私的支撑着自己走向尽头。全片采用明亮的色调配合轻松、幽默的氛围讲述这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喜欢这种积极、阳光的表达!但感觉整体戏剧性略微过头,表演的痕迹略重。7分。ps:如果说春节档的几部高票房片都算主菜,略显油腻,那这部就是爽口凉菜,专解油腻!
影片涉及了的死亡与亲情,与《寻梦环游记》中美好绚烂的亡灵之路有共通之处。片中把理应可怕的东西表述得阳光温暖,用俗套和不断布下的温情陷阱,不断给予观众糖衣炮弹,这点上,与《奇迹男孩》的观感很像。
该片由保罗·维尔齐执导,奥斯卡影后海伦米伦和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得主唐纳德萨瑟兰主演。观完影片后很多人都泪流满面,也是啊,谁不想一房二人三餐四季共度一生呢。
与赶在记忆消失前抓紧报仇,或者是凭着一丝一毫的记忆碎片寻找亡妻真相的这些电影桥段相比,这部片子的故事内容就要简单得多——一对已过耄耋之年的老夫妇,背着儿女偷偷将家里老旧的房车开出来,准备抛下一切,上路旅行。
剧情简单,镜头无华,语言平实,笑点与泪点交织舒卷。这是一部令人嫣然泪下的老年婚姻爱情片,又是一部像海明威致敬的公路片,亦是一部深入探究老年人临终关怀的深刻伦理片。充满了公路片特质的电影,旅途的不确定性与渐进式的体验,随性又浪漫,而该影片讲述的是老夫妇的“逃跑计划”,而不是以失意、反叛又或者颓废的青年人为主角,这也是一种对于老年题材影片的年轻尝试,影片也用时间切入,不断变化时间,带来一种形式上的反转。
影片中用缓慢的前行速度和轻巧明快的旅途画面,来表达他们在婚姻甚至生命尽头,对于时间意义的多向阐释,抽丝剥茧般道出爱情的真谛。
惊讶在于开始发现老先生竟是阿兹海默症患者,失忆和记忆都成惯性,原来,这是一趟妻子专门为丈夫准备的拾忆之旅。接着,才猛悟那个几次面露痛苦的老太太身患重疾,又或许命不久矣,这是丈夫有妻子陪伴的最后旅程。最后是妻子安排丈夫与自己一同了结生命的结局,爱到极致是一起消逝。这趟旅行,原是两个人约好的的生命终结之旅。
导演适时地安排了几处颇具戏剧性的另类“回忆杀”。比如丈夫脱口将自己出轨的事实说了出来,还执意的去看望妻子的初恋情人,老先生记不清孙子的名字却能一下子认出年轻美丽的女学生。
导演在结尾时的将危险和残酷都被一笔带过,就如奇迹般忍耐住了病痛却一度因为丈夫的失忆而崩溃的妻子一样,影片仿佛在告诉我们,最可怕的并不是死亡,不是失去生命。
有【45周年】和【爱】在前,这个是更大众版的爱情小品。
油腻春节档后最好的舒心甜点,可以顺利忘掉之前看过的N多烂片以及各家的骚操作。还喜欢电影中透过主角和文学的“眼”观察这个在疯狂变化的世界:Trump/Pence的竞选,外来移民的进入还有那不能理解的高物价。“到底是我太贱还是你太渣”,这样潇洒又逍遥的宽慰是爱过一生后最粗俗直白的感悟。
表面的自然和内在的精准才是正确的,这片子完全搞反了。这种题材,在电影语言层面应尽可能自然主义、写实,而不是有着好莱坞电影般的做作,包括表演风格。反倒是在剧作层面,即便是公路片,也要有段落间的逻辑性和精准的结构,而不是现在这副走一段拍一段的随意性,完全没有逻辑。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天堂是什么模样?一起去看。死亡不过是通路,有你作陪。生动可爱的人间夫妻,也犯错,有执念,所以真挚。那抵死相守的浪漫里是俗世难得的赤诚,所以动人。
用一段旅程将老夫妻的(爱)亲情、病痛、临终娓娓道来,显示了他们的危机、依赖和最后的尊严,秘密的暴露使他们的关系更加亲密。不过剧作上闲笔太多,不断在组织事件建立冲突,好在有老戏骨的表演动人,包括最后一次露面的迪克·格雷戈里。
相比迈克尔·哈内克的《爱》,这部其实温暖很多,结尾甚至有些释怀。该怎样走完一生,这样的故事也是一个选择。在伤感又浪漫的同时,还穿插了很多生活的小幽默与小花絮,加上两位演员出色的表演,整个观影过程也算是百感交集了。
虽然有些片段有些刻意,但瑕不掩瑜,残酷又美好。他们都偷走了曾经那个年轻气盛的对方,但能相伴一生就足够幸福。
3.5 这个片很有趣的是,完全架空掉了人物的现实性,不管不顾一股脑地陷入到情调中去。无论是癌晚期快死还是痴呆到不能自理,亦或狗血的陈年往事,在电影中都明确地呈现出虚幻荒诞、脱离现实的叙述版本。但也就是这种“管什么真实”令这部电影成立,哪怕温情脉脉是陈词滥调,够感人我也照单全收。
将死之人啊,还有什么不能原谅,又有什么值得害怕。
记忆这块幕布拔掉电源就空无一物,生活这本小说读了结尾就忘了开头。娶了你才知道梅尔维尔和海明威写不出的人生,嫁给你才明白吉普森或白兰度媲美不过的深情。你不在意我放屁,在意初恋穿的平角内裤;我不介意你尿床,介意隐瞒的风流。房车穿山,药剂穿肠,48年前在浴缸里我就知道,我在意的也只有你。
虽然台词三句不离海明威,导演却并没打算贯彻冰山原则,略显直白啰嗦。
爱到极致的一起消逝,意大利人拍一部美国的公路片,还把完美结局弄得那么轻松的感伤,风景再美争吵再多也抵不过陪你回忆在一起的日子。主线海明威和失忆症制造了不少笑料也比较戏剧性,但光看老戏骨女王和大腕信手拈来浑身是戏的表演也完全值得了。
在死亡和衰老将我们分开之前,去南方吧,去那金光闪闪的南方,去和海明威一起梦见狮子,去缓缓背诵刻在脑海的乔伊斯;与子携手与子偕老的温情背后,亦有现实的残忍苛酷,但我最终总会原谅你,因为你是相处不用说话也无需尴尬的人啊!《爱》的温馨版,八岁以后未出口的“小南瓜”泪目。
三星半。依托于极好的故事蓝本,以及米伦和萨瑟兰几十年的人生历练,影片生活化的影像由始至终抓着观者。但导演在叙事处理上,显然太倚仗演员的优秀,伴随故事展开,枝繁叶过茂,细节上的粗粝感愈发叠加,结局想要的效果也多少打了折扣。
风格迥异的美式的哈内克《爱》。将沉重的话题变得轻松、简单,变成了旅途一连串幽默的生活情节,彰显婚姻之美。电影镜头流畅、细腻,如同片中的夕阳、树林、公路和大海。海明威爱好者必看。海伦-米伦状态非常轻松,演起来得心应手,而唐纳德-萨瑟兰老帅哥也奉上了旗鼓相当的表演。3.5
“你不说话的时候,我也不会觉得尴尬” 太忧伤的故事…
和直男谈恋爱的感觉是这样 他忘性大 随地撒尿 固执己见 随时睡倒 却甜
我不苛求白头偕老啊,也不奢望恩爱如初啊,只愿记忆消逝前,我们仍是爱着的。
“世界上没有比婚姻更美好更深刻的结合方式了,因为它象征了最高境界的爱、忠诚、奉献、牺牲和家庭。在组成婚姻关系后,两个人都成为了比他们本身更深刻的存在。婚姻代表了甚至可以超越生死的爱情,在婚姻中找到自我的归属...”,看完就想起安东尼大法官对同性婚姻的判词,看得想谈恋爱想结婚想有个家
同样关于相濡以沫又不可避免的一同衰老,迈克尔.哈内克展现了身体相伴走到终点时的残酷真相,而《求闲者》则以持续不断的老伴间拌嘴和自嘲,以乐观的影像基调和明快的叙事节奏,让观众重新相信,“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