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派势力:
一、李星云(前朝昭宗李晔之子)中天位
buff:打开龙泉宝藏的关键
CP:姬如雪(幻音坊)
二、玄冥教
秘术:九幽玄天神功
上卷《九幽》、下卷《玄天》
①朱友珪(第一季卒于不良帅)
②朱友文(鬼王)(大天位)
黑白无常(徒弟)
③朱友贞(卒于自杀)
钟小葵(钟馗)(卧底)
杨焱杨淼(中天位)
王彦章(将军)
三、通文馆
李克用(晋王,都城太原)
①李嗣源(卒于自杀)
②李存勖(卒于镜心魔)
镜心魔(手下)
③李嗣昭(卒于巫王)
⑨李存忠(卒于李嗣源)
⑩李存孝(卒于朱友文)
12.李存勇(卒于李嗣源)
13.李存忍
四、幻音坊(岐国,都城凤翔)
①李茂贞(女帝、岐王)(大天位)
五、藏兵阁
①袁天罡(不良帅)(实力不详)
②石瑶(中天位)
六、天师府
镇教至宝九雷天心诀
①张玄陵(卒于李嗣源)
②许幻
③张子凡(中天位)
七、万毒窟
①巫王(实力不详)
②蚩梦(圣女)
七、散人
①倾国倾城(中天位)
重要剧情:
1、朱友文(鬼王)重掌玄冥教;
朱友文(鬼王)秒杀李存孝(通老十);
朱友文(鬼王)跳入岩浆生死未卜。
2、石瑶(孟婆)回藏兵阁复命,恢复原貌
石瑶(孟婆)服侍朱友贞(梁王)左右。
3、李星云先被朱友贞(梁王)俘获;
(姬如雪为李星云挡箭而死)
李星云后被李茂贞(岐王)救走。
李星云进入李淳风墓,获得龙泉剑诀:
七星诀「缺24式」、佛衣百纳。
4、李嗣源(通)杀掉李存忠(通老九);
(晋王李克用亲掌通文馆)
李嗣源(通)被张玄陵推下悬崖;
李嗣源(通)后被李嗣昭救走;
李嗣源(通)杀了李存勇(通十二)。
5、李存勖(晋王之子)攻下汴州(梁);
(朱友贞(梁)自杀后)
李存勖成为大唐皇帝;
李存勖被镜心魔刺杀。
6、黑白无常从朱友文那里得到《九幽》;
黑白无常从朱友珪尸体得到《玄天》;
黑白无常练就九幽玄天神功。
黑白无常抢到龙泉宝藏。
看第一季的时候有多惊喜,有多兴奋,看第二季的时候就有多失望,多伤感。后悔看第二季。
看第一季的时候,我完全停不下来,基本上一有空就拿起手机看。看的两只眼睛眼皮都开始跳,耳朵都疼,依然甘之如饴。还特地给第一季写了一篇长评,打了五星。
怀着万分期待的心情,开始看第二季。第一感觉,画风变了,感觉画面上有了一层雾。好吧,这也没啥,可是为什么连基调都变了?第一季轻松爆笑的基调到了第二季只偶然体现在几句插科打诨的台词里,整体基调变得悲怆。
我的第一感觉并没有错,看到14集了,女主姬如雪已经死了,黑白无常死了,通文馆十三太保死了三个了,倾国倾城生死不明,关键大部分人死在同一集里。其他人死了就算了,女主这么早就死,编剧是想让她像碧瑶一样躺到全剧终吗?然后,李星云就不断想办法让她复活?
人设的变化也很突兀。李星云变得特别矫情,姬如雪的死他功不可没。张子凡变得愁眉苦脸,武功居然退步到打不过功力未恢复的黑白无常。难怪连黑白无常都问他:“你怎么连我们也打不过了?”估计这问题也只能问编剧了。师妹林轩在第二季里的存在感很弱,反倒是配角还能保持第一季的人设,比如倾国倾城姐妹。
剧情狗血,逻辑混乱。张子凡被梁国抓了,李星云前去营救,好不容易救出来了,李星云又自投罗网了。张子凡组织人力去救李星云。我很好奇,鬼王怎么会放走张子凡等人。估计编剧觉得,如果鬼王抓住张子凡,那么李星云又要来营救,这样就陷入无限循环了。李星云生命危在旦夕,武功深不可测的不良帅去哪了呢?这是个好问题。
说到台词,恭喜你,狗血大妈剧里的经典台词你都会听一遍。还有各种强行渲染情感,还有回忆杀,总之,为了把每集延长到十几分钟,编剧做了各种努力。
再说第二季新增的人物,人气最高的自然是李存勖和钟小葵了。李存勖可以媲美长相阴柔的兰陵王或者花千骨里的杀阡陌。只是已经戴面具了,还有必要搞个超长的刘海再挡住1/3的脸吗?李存勖历史上就喜欢唱戏,戏腔也算符合史实。但是,没必要说正经事也用戏腔吧?至于钟小葵,我是没看出来哪里萌了,眼睛超级大,眉毛一点点。
当然,第二季也不是没有优点。比如,场面和叙事变得宏大了,战争场面多了,动辄就是成千上万的将士。也正是这一点,造成了第二季的诸多问题。第一季围绕着三大派别和不良人,主打江湖。第二季开篇就到了朝堂,中间缺少过渡。有了战争就有苦难,所以基调也变得悲怆。江湖很浪漫,朝堂很现实。想想《射雕英雄传》,郭靖闯荡江湖时,美人做伴,练就绝世武学,何其浪漫。等到中年时和妻子镇守襄阳,就多了很多无奈。所以,中年的郭靖和黄蓉没出现在射雕,而是在《神雕侠侣》。朝堂就是朝堂,比如《鹿鼎记》,江湖就是江湖,比如《笑傲江湖》,可以有交叉,但必须有侧重。《画江湖之不良人》猛然从江湖跳跃到朝堂,观众会觉得很突兀。
另外,第一季的江湖就留下了很多悬念,第二季又铺开了很多支线,支线太多,难免顾此失彼。
如果后面连女帝/岐王也死了,我就弃剧吧。
16年看第一季的时候就入坑了,熬夜看完了第一季后,紧接着开始追第二季,每周等更新,但明显第二季在观感就不如第一季,或许是因为一开始看的新鲜感已经过了,也可能是剧情确实有硬伤。
首先第二季在第一季的玄冥教、通文馆和幻音坊三大势力的基础上,又多了朱友贞、李存勖这两个阵营,和主角团多线并行,在每集时长不变,每周更新的前提下,剧情线增多,导致吸引力下降。
其次是对人物的刻画,先说李星云,因为他的李唐血脉死了多少人,半点没看到成长,但一直没说清楚他为啥不当皇帝。女主本来第一季就刻画薄弱,人设不讨喜,好嘛到了第二季直接下线,躺了半季,多少人都忘了她是女主。男女主这一对,看不出来李星云喜欢姬如雪什么,也看不出来她到底喜不喜欢李星云。还有真的很讨厌这种女主为救男主而死的设定,要走感情线就好好走感情线,女主的死只是为了李星云去找龙泉宝藏,直接导致二三季他俩的感情线可看度很低。
其次是张子凡,第一季我最喜欢的人物,第二季花了大篇幅讲了他的父母以及他从仇恨中走出来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也太长了点,他十二叔死的时候就让他放弃仇恨珍惜陆林轩,后面他爹的幻象也是让他放弃仇恨,好家伙,转头就忘了。陆林轩也是直接沦为张子凡成长的工具人,大漠找玄铁的时候更是看得莫名其妙,到现在我都不明白为什么李张要打起来而不是联手去打李嗣源抢玄铁,我只能理解为只有陆林轩死一次才能让张子凡从仇恨中走出来,男一男二的成长一定要女一女二死一次才能实现么?那我只能再次理解为强行引出金蚕蛊为后面做铺垫。
然后还要说说黑白无常,第一季看的时候确实喜欢这两个角色,据说也是因为第一季人气最高导致第二季加了戏份,但我只想说不是为了剧情服务的强加戏份就是耍流氓,死而复活我就不说了。复活后跟了鬼王,居然还捡漏练了九幽玄天神功,甚至打断了龙泉剑,最后更是捡了个大漏抢了龙泉宝藏,这就很离谱了,这不比比主角还有光环。
虽然吐槽了这么多,但不良人仍然是我最喜欢的国漫,今年看第四季之前二刷了第一二季,并补了第三季,总的来说,第二季是在所有四季里格局最大,故事线最多的,虽然有很多硬伤,但也为后面几季埋下了伏笔。
腾讯删太多了,百度搜不到,哪里能找呀。腾讯删太多了,百度搜不到,哪里能找呀。腾讯删太多了,百度搜不到,哪里能找呀。腾讯删太多了,百度搜不到,哪里能找呀。腾讯删太多了,百度搜不到,哪里能找呀。腾讯删太多了,百度搜不到,哪里能找呀。腾讯删太多了,百度搜不到,哪里能找呀。腾讯删太多了,百度搜不到,哪里能找呀。
基本延续了第一季的质量,除了日渐觉得男主有点圣母。
女帝人设崩了,还我高冷的女帝。另 李存勖和小葵甚得朕心。
和很多人一样同感,剧情乱套,感觉没头绪,男主渣,女主也没什么意思了,朱家皇帝就在眼前,为毛女帝不秒他,狗血。但是有点上瘾,入坑了。现在就是看热闹了,特别苗女太有戏了。
大BOSS死的都太离奇。
是不是只有我看见张子凡和小师妹的cp就心烦…简直太不喜欢这俩人了,莫名其妙。剧情也就那样吧,不严肃也热闹不起来,感觉为了塑造人物,连好好讲一个故事都没做到位。真的因为是国产才看下去的,是日番的话估计在上一季前三集内就弃了…
其实我比较喜欢这部,大多数人都成长了,面对生离死别,冲突也更大了,重要的是打斗场面也大气了,大概是大家的武功都提升的原因?
女帝就是岐王,岐王就是女帝,这个英姿飒爽的人物设定本来让我眼前一亮,可惜导演非要让她卖萌,崩了。
动漫真的不是只给小孩看的那种!国漫一定要雄起!!支持!!!
第一集前后部分质量差别太大,看见李星云就烦,就像秦时明月的天明,又蠢又幼稚,塑造一个这样的主角有个屁用!还不是一个劲的给这白痴开挂,low爆了。
铺的太大,超出了编导能力。
给朱友贞和李存勖的配音演员10086个赞
第二季格局太大,剧情太散,好多人设有点崩,心疼白毛
终于等来第二季了,无论场景情节人物造型特效都是大赞,必须追,支持国漫!
第十九集里:女帝一片一片的摘花瓣泡茶,想不想心里在默默的念“他喜欢我?他不喜欢我?他喜欢我?他不喜欢我?………”。白无常突然出现,她还嘘了一下,生怕把她的顺序打乱了!
考完试后的第一件事居然是补了40集不良人…
恋尸恋母娈童人妖外加兄妹恋,要说这部动画最精彩的恰恰是编剧的三观不正,因为我也不正。
有几个配音变了,牵涉到政治太多,变得低能,剧情也变得煞笔了。总的来说,质量没第一季高,更没灵主好。
喜欢上官云阙和倾国、倾城
第一集开始就能感受到这部的野心了。会追。李存勖唱京剧念白这样真的好吗,知道你们爱国粹,但它也不一直都是国粹来着。
哇,史上最水动画。但是这一季的云南小妹妹太可爱了,不愧是我们云南人,宇宙最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