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1986)

25集全+插曲

主演:六小龄童,迟重瑞,马德华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1986

 剧照

西游记(1986) 剧照 NO.1西游记(1986) 剧照 NO.2西游记(1986) 剧照 NO.3西游记(1986) 剧照 NO.4西游记(1986) 剧照 NO.5西游记(1986) 剧照 NO.6西游记(1986) 剧照 NO.13西游记(1986) 剧照 NO.14西游记(1986) 剧照 NO.15西游记(1986) 剧照 NO.16西游记(1986) 剧照 NO.17西游记(1986) 剧照 NO.18西游记(1986) 剧照 NO.19西游记(1986)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西游记(1986)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东胜神州的傲来国花果山的一块巨石孕育出了一只明灵石猴(六小龄童 饰),石猴后来拜须菩提为师后习得了七十二变,具有了通天本领,于是占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玉帝派太白金星下凡招安大圣上了天庭,后来大圣因为嫌玉帝赐封的官职太低,大闹天宫,被太上老君困于炼丹炉内四十九天后,大圣踢翻炼丹炉,炼成了金睛火眼。如来佛祖见局势不可收拾,于是将大圣镇压于五指山下。一晃眼五百年过去了,唐僧被观世音菩萨选为西去取经普渡众生的人,大圣受观音指引,拜唐僧为师,师徒踏上了取经的路途。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魔界契约单身毒妈第三季人生主竞赛风啊暴风雨啊甜蜜间谍极速格斗一夜桃花运第二季天启·惊蛰变红白黑黄 第八季决杀危城三个火枪手的性福之旅机密档案实录火蝴蝶生化寿尸粤语恶梦再临决胜荒野第三季战国2011猴票世界末日2013与贝弗莉·莱夫·林恩的一晚卢卡的血红色好仔不如好新抱大都市小爱情21世纪海上丝路山旮旯拯救队画江湖之侠岚超级无敌掌门狗:企鹅的复仇

 长篇影评

 1 ) 再谈《西游记》

这两天86年央视版的《西游记》突然又火了起来,原因就是导演杨洁女士离世了,又引起人们的一番热议。(一点题外话,也就是杨洁女士离世,才知道86年央视版的《西游记》导演原来是位女同志,也才知道导演的名字。跟现在的影视剧比起来剧还没播一听说是哪位导演导的就先热火起来比,确实有点小讽刺。)
   言归正传。小时侯看《西游记》,是在看孙悟空有没有打败这个妖怪,唐僧有没有被救出来,那个懒猪八戒又偷吃了什么东西等等,那时侯的心理很简单,就是好人有没有胜,坏人有没有被抓。
   后来慢慢长大,每年暑假再看《西游记》时,就会思考,唐僧为什么要去救那个妖精?是被美色所诱?还是真正的慈悲为怀?是真大爱还是假无欲?
   随着岁月的沉淀,《西游记》每年还是一遍一遍地播,剧还是同一个剧,看者的心却不再是过去那片心。
这么多年过去了,居然看不厌,为什么看不厌?
现在影视剧圈每年有几百部、甚至上千部在播,每年也都有几部风风火火、热热闹闹,收视纪录破3、破4,打破什么播放量纪录等等,可是风头过后,反过头来再让你看第二遍时,有几部是能耐心看完第二遍的?
《西游记》的重播量能达这么高,为什么呢?比起现在当时的拍摄环境和条件要差太多,当时的演员能够静下心来为一部剧在剧组一呆就是几年潜心创作,中间还因资金链断而停拍,当时甚至现在听来都脍炙人口的歌曲创作者现在居然还开不起一场音乐会,还有开头所说的导演至到去世才知其名……这部剧创作者的匠人精神,现代影视圈应该从中领会哪些宝贵的财富?是该好好反醒了。

 2 ) 86版的《西游记》到底好在哪

转自知乎 文/六神磊磊 一 老《西游记》很厉害,但是究竟厉害在哪里,大家不一定全都知道。 我们经常不知道经典为什么是经典的。金庸的江湖地位为什么比梁羽生高?梁羽生为什么又好过诸葛青云?很多读者其实说不出来。 作为一个读书写字的人,我从自己的角度给大家解释一下:老西游记到底厉害在哪里? 这篇文章不谈演员们的表演,不谈词曲音乐,也不谈摄像、取景之类,只讲文字上的东西。 在这一方面,后来的所有西游电视剧和它相比,都有巨大的差距,简直是尹志平和洪七公的差距。 二 比如大家都知道一句台词: “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 这是红孩儿的台词,被问的人是观音菩萨。这句台词在《西游记》的原著里有吗?有的,但是有一点点不一样。原著是这样的: “你是孙行者请来的救兵吗?” 拍电视剧时,“孙行者”被改成了“猴子”。到底哪个更好呢?当然是猴子好。 看起来是一词之差,但改成“猴子”,这句话就更容易钻进你的心里;你就更容易记住红孩儿,这个光着腚的“黑社会二代”、海淀银枪小霸王,正作死地对着观音菩萨发问。 据说86版《西游记》是三个人编剧的,包括导演杨洁。仅仅从这一句上说,编剧青出于蓝了。 再随手举一个例子。第四集里,孙猴子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有一天观音菩萨路过,两人发生了一番对话。双方的台词不过几句,有的是保留原著的,有的是编剧导演自己发挥的。 保留了哪一句呢? “特留残步来看你。” 发挥了哪一句呢? “世上自有救你之人,却不是我。” 多么好的一句台词啊。菩萨这淡淡的一语中,有茫茫宿命,有莫测天机,有些微逗弄,有谆谆诲谕。 它给了猴子多少遐想:世上确有救我的人,可红尘万丈,他在哪里呢?既然不是你,那又是谁呢? 这得是一个文字功力多么扎实、又多么聪明有情商的人,才能为菩萨想出这样的台词啊? 三 再给大家来讲一个小情节,看看老西游记的功夫。 有这么一段情节:取经路上,唐僧来到了一个叫“木仙庵”的地方,里面有几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其实都是松树、柏树等变的妖怪,非拉着唐僧作诗联句。 唐僧禁不住几个老妖怪的撩拨,动了诗兴,就和他们唱和了起来。 一共作了多少首诗呢?在《西游记》原著里,他们你来我往,共作了七首律诗。吴承恩大概是有点想炫耀诗才,但这些诗其实水平不高,空洞乏味,而且这一段情节也很拖沓,啰哩啰嗦。 而在电视剧里,七首律诗被砍得只保留一首,恰恰是选了最好的一首。 它的开头两句是这样的:禅心似月迥无尘,诗兴如天青更新。 作到最后两句时,四老一致要让唐僧来收尾。大家记得是怎么收的吗? 半枕松风茶未熟, 吟怀潇洒满腔春。 众老都鼓掌:“好一个 ‘吟怀潇洒满腔春’!”而作为观众,我也想说,好一个“吟怀潇洒满腔春”! 大家想一下,当时拍《西游记》篇幅那么有限,狮驼岭、比丘国等等大戏都砍掉了,却认真保留了这一段,拍电视剧的人真是有一份诗情画意在。 更难的是,能大段砍掉原著里堆砌的烂诗,唯独选出最清新的一首,大加发挥,说明拍剧的人识诗、懂诗。 于是,原书里一段冗长乏味的情节,变成了荧幕上一段紧凑、风雅的诗会。它是很有作用的:一路上懦弱无能的肉鸡般的唐僧,抓住了这次机会,展露了自己的风采。 它会让你恍然领悟到:“御弟哥哥”并不只是个光会叫“大王饶命”、“悟空救我”的窝囊废。他一路迷倒那么多女王、女妖,不只是靠一张小白脸,更不是靠器大活好。他是有禅心似月、诗兴如天的一面的,是有吟怀潇洒、满腔才华的一面的。 四 更厉害的是后面。 在这一场文绉绉的诗会过后,四个老妖怪图穷匕见,现出了皮条客的当行本色,推出一个女妖怪——杏仙来迷惑唐僧。 在原著里,杏仙用来勾引唐僧的也是一首诗,水平仍然很差劲,说文艺不文艺,说尺度又没尺度,我看还不如咱们陕北信天游的“白花花的大腿水灵灵的逼,这么好的地方留不住你”来得刚猛直接。 然而拍剧的人是有慧眼的。在杏仙这首平庸的诗中,他看见了一句“雨润红姿娇且嫩”。他的灵感被触动了,觉得这里面有文章,可以发挥。 于是在电视剧里,它被生发成了一首歌。庸俗的“娇且嫩”不见了,变成了文艺十倍的“雨润红姿娇”。这首歌还被加上一个名字《何必西天万里遥》。 大家还记得这个开头么: 桃李芳菲梨花笑,怎比我枝头春意闹? 芍药艳娜李花俏,怎比我雨润红姿娇? 这两句词,瞬间画出一代名妓(妖)的袅娜和妩媚。这词太切合妖怪的身份了,因为她是杏,她自然要压倒桃李、盖过芍药的。 按理说,“枝头春意闹”这一句是不该出现的,那是宋词里的句子,唐僧不该早几百年听到。但我们是可以原谅这一细节的。 香茶一盏迎君到, 星儿摇摇,云儿飘飘, 何必西天万里遥? 欢乐就在今朝, 欢乐就在今宵。 听着杏仙一唱三叹,是否连我们不禁都会想:是啊,这美好的良夜,何必西天万里遥呢? 就像原著中说的:“若肯放开怀抱,长发留头,穿绫着锦,胜强如那瓦钵缁衣,雪鞋云笠!” 我经常想,如果换了是我,有没有这个功夫,把一句粗直的“雨润红姿娇且嫩”,变成一首《何必西天万里遥》?我真的很怀疑。 五 再随便举一些86版《西游记》里厉害的文字功夫吧。 例如观音菩萨曾变成一个老和尚,给锦襕袈裟打广告,勾引唐太宗来买。她是怎么打的呢?在原著里,这是啰啰嗦嗦一大通话,并不精彩。 但在电视剧里,经过大刀阔斧修改,最后拼接锤炼出几句: “这袈裟,冰蚕抽丝,仙娥织就。穿我袈裟,不入尘轮,不堕地狱,坐有万圣朝礼,动有七佛随身。” 接着,观音菩萨又给西天的真经打广告,精炼到只有四句: “能超亡者升天,能渡难人脱苦,能解百冤之劫,能消无妄之灾。” 熟悉华文的你不妨把它念诵一遍,有没有感觉到语句的工整?有没有感到音韵的铿锵? 一部25集的戏,数千句台词,处处能见到这样的锤炼功夫。有些是原著本来就有的,被精炼出来了;有的是原著里没有的,被演绎生发出来了。 比如在花果山,孙悟空喝问猪八戒: “俺老孙身在水帘洞,心随取经僧。师父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他现在在哪里受难?” 听了猴王这话,我们是不是不由自主像猪八戒一样感动了:“师兄,你好仁义啊!” 又如三打白骨精那一段,唐僧要赶猴子走,怎么才可以用一句台词,就体现出唐僧最贱、最作死的效果,而且最能戳伤大徒弟的心? 答案是: “难道八戒、沙僧就不会降妖?” 又譬如在女儿国,唐僧半夜被女王勾引,满头冒汗,给女王猛发“四大皆空”卡,女王该怎么破? 她的回答是:“你说你四大皆空,却紧闭双眼。要是你睁开眼看看我,我不相信你两眼空空。” 唐僧只好又发来世卡:“来世若有缘分,我们……”女王该怎么用一句话,表明自己追求真爱的决心? 回案是:“我只想今生,不想来世。” 六 这就是老西游记的厉害,一字一句都那么洗练、那么直白,悄无声息地钻进你的心。我们被这部剧征服,绝对不仅是因为几根威亚、一点特技。 你可能把这部剧看了10遍、100遍,也看不出它的这份功夫。的确,文字的力量,我们常常是察觉不到的。经常是它征服了你,你还浑然不觉。 有趣的是,一个作者或者编剧,他的功夫越深、积淀越多、在人情事故上越练达,就反而越没有所谓的“文采”了。很多作者以为金庸“文笔不好”,但却永远写不出洪七公出场的那一句话:“撕作三份,鸡屁股给我”。 就好像《西游记》剧集里,黎山老母不停地催:商量好了没,谁留下来娶我女儿呀? 我们如果功夫不到位,也永远写不出沙僧的那一句精妙回答: “商量好了,留下那个姓猪的。”

 3 ) 又见女儿国

    一直以为,女儿国是西游记里最华美的一幕,至今百看不厌.

    女儿国最精彩之处,莫过于六根俱净不近女色的俊美唐朝和尚竟然也动了凡心,那段若即若离的扑朔爱情...

    在两人独处的片刻,女儿国女王问唐僧:难道你就不看我一眼?唐僧满头大汗.女王又问:你难道真的不喜欢我?唐僧停顿了许久,才说出那句值得玩味的话:我已身许佛门,倘若来世有缘份……


  倘若来世有缘份...是啊,今生,你我只能擦肩而过,萧郎路人,用尽一生心,也无法让你留在我身边,相伴终老.

    二十年后,花开花落,岁月留痕.


  当朱琳站在《艺术人生》舞台上时,却亦如二十年前女儿国的国王,仪态万方、兰心蕙质、明媚动人.

 
  “自女儿国一别,二十年不见,御弟哥哥,别来无恙?”

     此时,台下的徐少华早已盈满泪水.

   二十年,山高水长,牵挂无声.

     二十年,终不曾忘掉那段若有若无的爱恋.

    二十年,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女儿美不美?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只愿天长地久,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

 4 ) 我来谈谈片头曲

先向经典致敬

央视老版四大名著真是拍的太经典

直到现在,一听到红楼梦片头的第一个拨音,就想起片头画面 高山云海一轮红日,然后宝黛钗初会荣庆堂,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最后白茫茫厚地高天,各种画面,渗入心底的悲凉感。

而一听到 西游记 开头的 Biu biu 两声,马上脑补 猴子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直蹿云霄,腾云驾雾。虽然画面特技现在看起来还是粗糙了,但相信每个人脑子里都能蹦出

孙悟空的火眼金金

猪八戒的憨态可掬

唐僧说的 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

再不济,也有沙僧的 师傅被妖怪抓走了!

光评音乐其实很难,有时候自己也不知道是不是夹杂了太多感情在里面。毕竟陪伴成长的电视剧,到底被吸引是音乐本身,还是音乐唤起的记忆?

试着说几句,

1)像很多人已经说过的那样,无可置疑,这音乐在当时是Avant-Garde. 关于这里合成音乐的应用前面舌在足矣已经说得非常好了。。。。我就记得艺术人生西游记聚首那集,采访许镜清的时候,他说结合电子乐民乐西洋,是一大创新。比如一直找不到什么音效能让孙悟空飞起来,古筝不行,竖琴也不行,最终好不容易才找到现在我们都熟悉的那个biu biu~

(此处应该有掌声!)

电子合成音乐一来契合画面,二来也把观众带到了那个神话世界里面。

2)虽然没有歌词,但是整个音乐发展和片花内容简直是无缝对接。而整个片花选取也是概括了这部连续剧的精华脉络。

一开头的音效,先是水花四溅的感觉

然后biubiu的音效出来,石猴出世!

然后主题动机出来,画面是猴子上天入地

—想来这也是大家对这部连续剧最基本的印象。

长长的动机➕引子,画面基本都是热闹的场面—猴子和各路妖怪。

一来这是大家对西游记最最基础的画面印象,猴子打妖怪嘛,而来也有了兴奋的感觉—

好,进入主题

主题音乐响起的时候 唐僧师父终于出现了。。。毕竟目的是取经。。。

然而背景不变,还是那个biu biu以及开头动机的音色

按照整部电视剧的基调,如果没有这个东西,光旋律就太严肃了

你看画面,第二句就切回了猴子酒醉天宫。。。

之后,人声响起,画面仙女的舞蹈美啊!

'因为女声在很高的音区,再加上混响运用,给人仙仙的感觉。配画面绝配

之后主题二次 三次 进入,音区低的时候是猴子醉酒,天庭骏马,音区高的时候是嫦娥的舞蹈

人声再次想起,这儿哼出了一条完整的旋律,于是画面是唐三藏孤独的背影。。(那时候是刚开始没收徒弟是吗)

这儿唐僧走在夕阳下,还有猴子孤独泛舟,都好凄凉。。。。。

但是主题再次出来的时候,师徒四人齐了!

几句突然插入的短句,让主题嘎然而止,各种戏谐的画面,猪八戒撞天婚啊,调戏嫦娥啊。反正到这儿,我一定会笑。

最后 师徒四人的影子消失在天边。

片头的特点

1.电音+民乐的绝妙融合,在80年代那是刷三观的节奏;

2.序曲所呈现出的节奏、曲风、递进关系均与《西游记》影视剧无缝衔接;

3.民乐的弹拨配合女声简直美哭,配合手鼓电音管乐的推高,将歌曲的玄幻色彩异域风情升华。

 5 ) 流泪眼观流泪眼 断肠人悲断肠人

说到西游记对于原著的改编,细算起来其实是非常多的,比如对于主要人物唐僧的改编,原著中多处可见唐僧自私、怕死、偏心又喜欢骂人的方面,但是电视剧在这些地方做了大改,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完全符合大众眼中出家人苦行僧形象的十世活佛,因为这一改编的深入人心,以至于我读原著发现原来唐僧其实是那样一个角色以后,几度瞠目结舌。

除此之外,对于原著的部分情节,电视剧做了增补或者二次创作,比如“受阻狮驼岭”一集,新加入了孔雀公主的角色,把原著中本来是太白金星报信说前方妖怪险恶的情节换成了由孔雀公主来报信,并且还新增了孔雀公主爱恋唐僧而大鹏三魔王爱恋孔雀公主的三角恋,以及特地为孔雀公主这个角色编排了孔雀舞——这一舞蹈也成了电视剧里的经典之一;这些改编是成功的,从这些能够看出来电视剧主创们的创作和改编能力、审美水平等,也能看出来电视剧对唐僧这个角色倾注的感情。

个人对于电视剧最难忘最喜爱的改编是孙悟空在五庄观打坏人参果树这一回,这属于很早期的情节,彼时孙悟空还并未全脱了邪气恶气,本来就是他偷人参果在先,结果一怒之下把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打了个精光。

这人参果树:

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镇元大仙发怒,孙悟空完全不是大仙的对手,他又恐大仙连累无辜伤了唐僧,于是信口开河夸下海口说能医好果树,但是去找了各路神仙,大家都束手无策,他这才知自己闯了大祸。这是对于孙悟空的受戒,这是继如来之后,让他再次知道人外有人仙外有仙。原著中,孙悟空找完东海蓬莱仙岛福禄寿三星求医方无果,便去了南海找菩萨帮忙;电视剧里,在去南海之前,新加入了悟空重回方寸山找菩提祖师的情节。

孙悟空驾着筋斗云回到昔日拜师学艺的地方,却已是人去山空,他唤了一声又一声的“师父”,无人应答......他流下泪来。

我觉得这一段改编非常棒。原著中,跟随唐僧以后,孙悟空第一次落泪应该是在三打白骨精后被逐回花果山时,电视剧里新加了这一段,让孙悟空的西行修行之旅再多了一些苦与泪。当日菩提祖师的话再次涌上脑海,菩提祖师要将他赶下山去,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那里去?”祖师道:“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并且严厉命令他从此往后不得提起一句他曾拜师于自己,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叫你万劫不得翻身!”这番话相当于就此和孙悟空划清了界线。于是,电视剧里,孙悟空哭了,他自言自语说“师父真的不见我了么”,然后他满脸的泪花,继续在这空山里一声一声地唤着“师父”,他的呼喊绝望又无力......

我不由得又想到悟空的出身,无爹无娘,无依无靠;电视剧让他重回方寸山,又再一次加深了这一痛苦影像,把这铁铮铮冷冰冰的现实砸到齐天大圣面前。几把辛酸泪,几多酸苦楚。如今,师父真的不见他了,一方面,他真的再无依靠,只能跟随唐僧了,另一方面,他自己闯下的祸事无法收场了。

大圣悲痛万分,泪眼婆娑。这里曾是自己待了近二十年的地方,他在这里扫庭院、习武艺、修仙术,师父在这里教给他七十二般变化、送了他筋斗云,可如今,只有大门紧闭,物是人非也。“师父真的不见我了”,电视剧里大圣的这一双泪眼直烙在我心里,记了许多许多年。今年夏天在家重新再看,看到这一集处,仍然备受触动。

电视机里大圣淌着泪,电视机外我也双眼朦胧,一双流泪眼看着另一双流泪眼,悲伤不已。

大圣绝望万分,屋内传来一句南海或有医树仙方,这是菩提祖师和大圣的最后一次对话,是菩提祖师对大圣的最后一次指点。至此,电视剧衔接上了原著,孙悟空驾云至南海,求菩萨药方。


电视剧对于原著情节的删减和弱化也非常多,毕竟西游记是一部描写妖魔鬼怪的小说,如果要还原书中文字,首先是当时技术不够,再者,还原以后大概要被列为禁片。比如狮驼岭时,书里的描述简直就是人间地狱,当时电视剧里这种感觉并不强烈,我看电视剧时甚至觉得狮驼岭这一关还没有大战红孩儿时来的困难——因为大战红孩儿时孙悟空被三昧真火烧的快丢了性命,而狮驼岭并没有,这种直接的视觉对比造成了这种误解。不妨看看书里对于狮驼岭的原文:

却说孙大圣进于洞口,两边观看,只见:骷髅若岭,骸骨如林。人头发躧成毡片,人皮肉烂作泥尘。人筋缠在树上,干焦晃亮如银。真个是尸山血海,果然腥臭难闻。东边小妖,将活人拿了剐肉;西下泼魔,把人肉鲜煮鲜烹。若非美猴王如此英雄胆,第二个凡夫也进不得他门。
攒攒簇簇妖魔怪,四门都是狼精灵。斑斓老虎为都管,白面雄彪作总兵。丫叉角鹿传文引,伶俐狐狸当道行。千尺大蟒围城走,万丈长蛇占路程。楼下苍狼呼令使,台前花豹作人声。摇旗擂鼓皆妖怪,巡更坐铺尽山精。狡兔开门弄买卖,野猪挑担干营生。先年原是天朝国,如今翻作虎狼城。

原著中,各个角色并没有绝对的好与恶,比如黄袍怪那一章,孙悟空和猪八戒把妖精的一对儿女活活摔死,看了让人心惊:

却说八戒、沙僧,把两个孩子拿到宝象国中,往那白玉阶前捽下,可怜都掼做个肉饼相似,鲜血迸流,骨骸粉碎。

再比如,书中的妖怪全真还有朱紫国的吼怪,其实都是其实都是这些菩萨佛祖安排下界的,但是电视剧里就只说了一半,只向观众说了这些妖怪原是菩萨坐骑。

你不知道;当初这乌鸡国王,好善斋僧,佛差我来度他归西,早证金身罗汉。因是不可原身相见,变做一种凡僧,问他化些斋供。被吾几句言语相难,他不识我是个好人,把我一条绳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亏六甲金身救我归西,奏与如来、如来将此怪令到此处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报吾三日水灾之恨。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今得汝等来此,成了功绩。

所以,看原著时会觉得菩萨并不一定就有菩萨心肠,佛祖也不一定就常怀悲悯之心,作者笔墨之间暗含许多讽刺,到了电视剧里,电视剧将很多角色都进行了包装,让很多角色更趋完美化,一开始提到的唐僧也是同理。

最后说一下西梁女国一段,电视剧对于这一段的改编也堪称鬼斧神工。女王和御弟的爱情其实完全是属于电视剧的二次创作了,原著只是提供了一个女王要与唐僧成亲的框架,电视剧在此基础上做了内容的填充,还创作了广为流传的《女儿情》,这是创作者们的智慧。

我在看书里西梁女国一段的时候,觉得骇人听闻。唐僧师徒五人刚到女儿国的边界,误饮了河水,一行人找到一户人家求助,那老妈子说道:

我一家儿四五口,都是有几岁年纪的,把那风月事尽皆休了,故此不肯伤你。若还到第二家,老小众大,那年小之人,那个肯放过你去!就要与你交合。假如不从,就要害你性命,把你们身上肉,都割了去做香袋儿哩。

细想一下老妈子这段话,不禁觉得这些女儿凡人手段不输妖怪,见了男人就像狼见了肉一般,不答应交合,就要把肉给活生生地割下来。后来唐僧一行人进了城,大家见了都直呼“人种来了”,在他们眼中,他们并不是活生生的人,而只是可以用来交配的人种。细思极恐。

后来女王就要与唐僧成亲,理由其实也很简单,只是为了交配繁衍。

电视剧把这方面做了柔化处理,加工为打破清规戒律的爱情,完全转化成了另一种价值观传递给观众。这些改编也让电视剧内容更加多元和饱满,让电视剧突突跳动着散发着热度与温情展现在观众面前。

 6 ) 长驻心中的《西游记》经典台词



    说到心目中最经典的电视剧,在我来看无疑是《西游记》,当然是前25集版本。

    小时侯每到要过年的时候,许多周围县台都会放两遍《西游记》。每次收看我们都不会烦,即使有些情节已经烂熟于胸,甚至有些台词都倒背如流。没办法,就是喜欢。

    记得那时候同学之间经常拿剧中台词开玩笑,互相心领神会,不胜其乐。在很长一段时间,西游记的台词成为我们之间的一种特定语言,用现在话说,它影响了我们的语言习惯,改变了话语模式。就像上一辈人总在说——“看在党国的面子上,拉兄弟一把”、“他已经不咳嗽啦”、“为了斯大林”、“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等等——一样。

    这次,把能想起来的台词尽量贴出来,在心里过把瘾。相信很多台词这一辈子都忘不掉了。
  
    《猴王初问世》
    (师父发现孙悟空正在卖弄本领,心中不快)
     师父:悟空,你走吧!
    (悟空转身走,又停住)
    悟空:师父,您叫我往哪去?
    师父: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今后你不要说我是你师父,我也不再见你。
========================
    《偷吃人参果》
    (孙悟空去寻医树的方子,到当年学艺的地方去找师父,发现人去屋空,灰网遍地,有些绝望,手抱着廊柱,万分悲伤)
    悟空:师父果然不再见我,师父果然不再见我……
    师父:悟空!
    悟空:师父,师父!
    师父:悟空你知错吗?
    悟空:弟子知错了。您快告诉弟子一个医树的方吧。
    师父:茫茫南海,自有医树之方。
    悟空(跪拜):多谢师父。

    (悟空去蓬莱仙岛寻方,福禄寿看到他)
    福禄寿:有闻大圣保唐僧西天取经,莫非已经回来了?
    悟空:早呢,早呢。这次经过武庄观,遇到点麻烦。
    福禄寿:莫非是偷吃了他的人参果?
    悟空:偷吃算的了什么?
    福禄寿:算的了什么,那乃是天地的一棵灵根哪!
    悟空:灵根灵根,我弄了它个断根!
    福禄寿:断根,莫非大圣推倒了人参果树?
    悟空:正是正是。
  ======================
    《祸起观音院》
  (悟空见到黑熊怪,不禁笑出声来)
  悟空:你到底是烧窑的,还是卖炭的,真是黑的俊俏!
  [高中时候有个女生长的还可以,就是有点黑,有男生曾经当面这样开她的玩笑]
========================
八戒的确是〈西游记〉中重点搞笑的角色,有了他,奇幻色彩中就多了一些轻松。
  《波生极乐天》
  (唐僧献出自己的紫金钵盂做为“人事”,那和尚拿起来正在敲击)
  八戒:敲,敲什么敲,紫金的!唐王赐的宝贝。敲,敲!
============================
  《祸起观音院》
  (悟空不得不到南海找观音帮忙,刚到门口,就见黑熊怪做的山神拦住去路)
  悟空:好你个黑熊精,看在我饶了你的份上,难道你不应该叫我一声老爷?
  黑熊:咳,君子不念旧恶,还提那些干什么呀?观音特意让我在此迎你!
  悟空:真的?请!
  (见到观音)
  观音:悟空,你干什么来了?
  悟空:观音,你为什么请了贪心的长老做院主,还让一个黑脸的妖精做邻居?
===============================
  《官封弼马温》
  (悟空喝醉休息,被带到阎罗殿)
  悟空:我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你为什么来抓我?
  阎王(刘江 演):万物生灵,哪个不归我管,我叫他三更死,他就活不到天明!
=========================
  《大圣闹天宫》
  (太上老君得知悟空可能去他的兜率宫,不禁大惊失色)
  太上老君:不好,我的仙丹!
  (炼丹炉里烧了很长时间,太上老君估计悟空早死了,不料里面传来声音)
  悟空:我老孙还活着呢!哈哈哈
  太上老君:童儿,煽!煽!
==========================
  《困囚五行山》
  (悟空被无情的压在山下,苦不堪言,而天宫之上,众神仙开怀畅饮,大笑不止)
  悟空(仰天长叹):如来,玉帝,俺老孙被你们骗了,被你们骗了![每次看到这时候心里都不好受,再加上那首歌的陪衬,悟空在山下倍受风吹雨淋]

  (观音化做一位僧人,叫卖袈裟)
  唐王:敢问卖价几何呀?
  观音:识得此宝者分文不取,不识此宝者千金不卖。

  (唐王给唐僧敬酒,把一点泥土放入酒中,唐僧不解)
  唐王:宁爱本乡一捻土,莫恋他国万两金。
  [唐僧一饮而尽。]
 ==================================
  《猴王保唐僧》
  [唐僧去掉了五行山上的咒符]
  悟空:师父,离远些!再远些!
  还远,再远!
  好,俺老孙出来啦!
  [这时候我也经常激动的不行,尤其看到慢镜头下悟空跑向唐僧,双膝跪地,而唐僧很慈祥的替悟空摘去头上的枝叶,真为悟空感到高兴]

  [师徒两人到一家住宿,家里有祖孙两人]
  悟空:你这老头,论起来你还是我重孙子呢!
  唐僧:悟空,休得胡言。
  老者:长老,他所说倒也不假呀。听祖父说,五百年前,天降大山,山下就压着一只神猴啊。今日您老人家终于出来了。
  悟空:我老人家?我老人家?哈哈,哈哈……
============================
  《趣经女儿国》
  (女官过来提亲,唐僧不答应)
  八戒:师父不答应,那你把我老猪给招赘了吧!
  女官:可,可是,猪长老虽说是个男身,但是您这容貌……
  八戒:我这相貌是丑了点儿,但俗话说的好啊,粗留簸箕细留斗,世上谁嫌男人丑哇!
===================================
  《祸起观音院》
  (长老要看唐僧的宝贝,唐僧婉言谢绝)
  悟空:师父,你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小家子气,把咱们的袈裟拿出来让他们瞧瞧!
  长老(程之 演):哈哈,别的我不敢说,可要说这袈裟嘛……
  二长老:要说这袈裟嘛,多年来我们长老倒是存了几十柜子。

  (悟空化作一粒丹丸,观音作蛇精)
  蛇精:大王,您应该吃这粒红丸呀!
  黑熊:怎么?
  蛇精:这黑丸小弟才炼了七七四十九天,而这红丸我可炼了九九八十一天啊!
  
  (观音收服黑熊怪,悟空举棍要打)
  观音:住手,悟空。我的山上正好还缺一个护山的山神,你就饶了他吧。
  悟空:还是菩萨心肠软,要是我非让他熊子熊孙都一起了断!
  观音:你这猴儿。记住,这袈裟以后不要再在人前卖弄。
  悟空:弟子记下了。
================================
  《偷吃人参果》
  (悟空弄来三个人参果,八戒一口吞下,见悟空和沙僧正细细品味)
  八戒:沙师弟,你吃的什么呀?
  沙僧:人参果呀。
  八戒:师兄,好吃吗?
  悟空:你自己吃光了,还来问我?
  八戒:猴哥,我自己是吃的快了些。你再弄两个,我也像你们一样细嚼慢咽的!
  悟空:这果子几千年才结一个,你我吃它三个,已经造化不浅,你还想吃饱啊!
 ==============================
  《三打白骨精》
  末尾是让人落泪的镜头:
  悟空无数次跪拜,唐僧绝情无义,悟空只有离开。他托付八戒沙僧好生照顾师父,如果有妖怪阻拦就提他,还走到白马身边,耳鬓厮磨,言中含泪。
  这时离歌响起:
  恨悠悠,通悠悠……
  悟空翻向远方,跳上筋斗云后,一个深情回望,然后绝尘而去。
  最后的镜头是流水匆匆过,水面浮着几瓣黄花……
======================================
  《智激美猴王》
    (唐僧被星宿抓住,黑狐精也跑到这里)
    黑狐精:唐僧,你看看我是谁?
    唐僧:啊?你你……
    黑狐精:哼,我是白骨夫人的军事。
    唐僧:白骨夫人?
黑狐精:对呀。你家大徒弟孙悟空打死的一家三口,都是我家白骨夫人变的。
  唐僧:原来那一家三口全是妖怪!
  黑狐精:哼哼,你肉眼凡胎,不识真假,中了我家夫人的离间之计,赶走了你家大徒弟,看现在谁来救(拉长音)你!
唐僧:啊?(音乐)(仰天)悟空,为师的错怪你了。

  (师父被困,沙僧被捕,八戒手足无措,正在夜里行走)
  白龙马:师兄,师兄!
  八戒:谁呀。
  白龙马:是我呀,师兄。
  八戒:哎呦,你怎么说开话了你?
  白龙马:师兄,你快去叫大师兄吧。
  八戒:当时师父那么狠心,赶人家走,现在又去请,我不去。我看呀,你回你的龙宫,我回我的高老庄得了。(转身走,白龙将他袖子叼住)
  八戒:哎你这是干什么呀?
  白龙马:师兄,大师兄他是有情有义的美猴王,[很普通的一句话,但当时每听到这句话,我都要感动一下]他一定会来的。

  (八戒到花果山找悟空,被押了起来)
  悟空:呔,哪里来的生人?
  八戒:不是生人,是熟人。
  悟空:欧,原来是八(发扬声)戒啊。
  八戒:是我呀猴哥。
  悟空(怒视):你干什么来啦?
  八戒:师父想你,让我来请你。
  悟空:想我。当初赶我的时候,他好绝情啊。
  八戒:他真的想你啊。那天在马上,他就想起你来啦。说你以一当十,一叫就应[小时侯不懂这两个成语的意思],我和沙师弟都没听见[没听见你怎么知道的,八戒真可爱]。
  悟空:不忙不忙,你我逛逛景色如何?八戒,你看我这花果山可过的日子吗?
  八戒:过的,过的,师兄,咱们还是快走吧。
  悟空:好。(消失)
  (八戒看悟空没了,急了)
  八戒:你个遭瘟的猴子,你不当和尚,你想做妖精啊你!
  悟空:小的们,把猪八戒给我绑起来!八戒,此次西去雷音,步步有难,四处有妖,我身在水帘洞,心系取经人。师父他一定有难呀。
  八戒(感动):师兄你好仁义呀。师父他受苦了。
  悟空:八戒快说。
  (说完)
  悟空:我不是让你们提我吗,你们怎么不提呀。
  八戒:提了,可那妖怪说,什么孙悟空啊,他来了,我就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掏了他的肝脏,挖了他的心![记得有一次在胡同里,我们几个小伙伴在一起玩,突然想到这么几句,就唆使一个更小的小孩冲着一个邻居的大人,喊这几句。没想到,这个大人不识逗,一下就急了,他哪知道是什么地方的语言,上来非要去见小孩家大人,好好教育一下,怎么这么小就这么暴力呀。小孩毕竟小,一下哭开了。我们当时不敢乐,等大人走了以后,笑得几乎躺胡同里。]

  悟空:啊啊?这就走。
  (小猴不让走)
  悟空:孩儿们,现在全天下都知道俺老孙是唐僧的大徒弟,师父有难,徒弟哪有不管之理?等我取经回来,再享荣华!八戒走!
  [在最初的旧版本里,到这里这一集也就完了,后来补拍后十几集,才在后面补上降妖一段]
======================
  《夺宝莲花洞》
  (干娘来到洞中,等着吃唐僧肉)
  八戒:我还以为老妖婆来了呢,原来是弼马温到了。
  金角:来,把唐僧放下来煮着吃。
  妖婆:孩儿,唐僧先不忙吃,我听说猪八戒的耳朵甚是好吃。
 ===========================================
  《大战红孩儿》
  (悟空被烧,八戒去请观音,谁知碰到红孩儿变的观音)
  红孩儿:我听说那个大王不是个不讲理的,一定是你冲撞了他。
  八戒:不是我冲撞了他,是我那猴哥冲撞了他。

红孩儿:小小法术,岂能降我?
  (观音给他束缚住)
  悟空:我的儿,菩萨怕你长不大,给你带上金项圈,金镯子。哈哈……
================= 
《趣经女儿国》
 (琵琶精把唐僧抓到洞中,唐僧誓死不从)
  琵琶精:告诉你,我可不是娇滴滴的女王,我有的是法术和手段。
  (说着,就把唐僧弄到床上,正要执行,八戒把洞口打破了。)
===============================
  《传艺玉华洲》
  (国王、大臣头发全被悟空变没了)
  悟空:你这个荒唐的国王,做了一个荒唐的梦,便下了荒唐的令,俺老孙这是以荒唐对荒唐!
  八戒:哎,对!
================================
  《四探无底洞》
  (师父丢了,八戒去打探,遇到两个小姑娘,结果被打了一顿,经过悟空和沙僧教诲,又走上前,还变化了模样)
  八戒:啊,二位,二位……二位奶奶,二位奶奶。
  姑娘:啊?奶奶!哈哈……
  八戒(眼珠一转):姑娘,二位姑娘,贫僧稽首啦。
  姑娘(对视):这和尚不错啊,不错。哎,你从哪儿来呀?
  八戒:我从那儿来呀。
  姑娘:要到哪儿去呀?
  八戒:要到那儿去呀。
  姑娘(小声地):你叫什么名字?
  八戒:那你叫什么名字呀?
  姑娘:原来是个呆和尚。我们住在悬空山无底洞。
  八戒:无底洞离这里很远,为什么来这里打水呀?
  姑娘:无底洞的水不好喝,我家夫人要和一个和尚……(被打断)
  八戒(小声念叨):夫人、和尚……了不得啦!

 短评

经典呀,最近看到这样演员重聚发现时间真的过得很快,这个剧已经三十多年了,记得曾经年年播。虽然只有二十多集,但是总感觉看不完,内容丰富。

6分钟前
  • 烟雨墨冷竹离殇
  • 力荐

看了一辈子了,偶像还是孙悟空。

9分钟前
  • 左加菲
  • 力荐

暑假 凉席 西瓜 煮花生

11分钟前
  • 逍遥兽
  • 还行

悟空 沙僧 八戒,快来啊!

15分钟前
  • 淡定哥走路带风
  • 力荐

现在电视里放我还是要看的

17分钟前
  • 小儿勾
  • 力荐

《西游记》四大名著之一,小时候的回忆,永远的经典。

22分钟前
  • 仲楚
  • 力荐

六小龄童的猴王,目前无人超越。。。

25分钟前
  • 沉水
  • 力荐

即便今天看来,《西游记》仍然极其豪华、完美。在条件艰苦、技术落后的年代,它所达到的审美格调是电脑特效无法企及的,服饰、音乐都是纯正的中国风。《西游记》象征着一代中国文艺工作者理想主义的追求,是一部用心创造的永恒经典。

28分钟前
  • 韩伯愚
  • 力荐

那天,猴哥还来我们学校了呢

32分钟前
  • 叫我摩西
  • 力荐

蹬蹬蹬蹬,蹬蹬蹬蹬(升调)^

37分钟前
  • phoebe
  • 力荐

想说的实在太多!但那首首超赞的八十年代合成器disco金曲啊!!:)。。

38分钟前
  • virgin
  • 力荐

我爷爷最爱看。每看到悟空被唐僧赶走,他连磕了好几个头,我都会哭。

42分钟前
  • 驴打滚
  • 力荐

似这般可得长生么?

44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86年西游记——他们的拍摄资金被央视砍断: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17133094/

46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三打白骨精那唐僧赶悟空走,把我哭惨了~~

48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看过不下三遍|| 这片里的美女啊。。。。海了去~~

50分钟前
  • jun.
  • 力荐

怎么能是9.4??不应该是10么

51分钟前
  • 薯条
  • 力荐

西游记不仅是童年美好的记忆。许多年以后观看发现,其中造型与性格塑造完美,准确把握原著,时代影响力巨大,印象极其深刻。

52分钟前
  • TJ
  • 力荐

只认章老师一个人演的孙悟空 其他的连耍猴都不配 还有女儿国那场戏 绝了

54分钟前
  • hotzenplotz
  • 力荐

印象最深的是白骨精和蜘蛛精。看着唐僧把孙悟空赶走,才几岁的我,特别的恨唐僧。

58分钟前
  • 伊豆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