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人觉得杂乱无章,看得懂的人就知道这部电影脉络清晰,其主题和胡老以往的作品是一脉相承的。
后妃干政,宦官专权,炼制长生不老药的道士,能看懂中国历史上这些人是在什么位置,起什么作用的人,就知道这部电影是胡老的大成之作。
胡老在那个年代为了找出民族国家衰败的缘由而翻遍史书,考据的电影不过是这之下的附属品罢了。胡老并不是专业的历史学家,仅凭着一腔热忱和敏锐直觉,就能明悟历史至此。天下第一并不是一部商业电影,而是一部比以往更彻底的艺术电影,更是一部寓意深刻的政治讽喻电影。有些人连这部电影的主题和主线都没能辨别出来就敢肆意批评,真是无知浅薄至极。
有人说胡老晚期放弃了之前的武侠题材十分可惜。在我看来这恰恰是胡老终于能专注于自己想拍的东西。胡老拍的从来都不是武侠电影,以武侠论胡金铨者皆是拿了木头匣子、丢了明玉宝珠之人。唉,天才活着的时候没人理解他,死了之后名头响亮却一样没有人理解他,何其可悲!!!爱国者之赤忱心又何其可悯!!!
现今之导演包括陈张之类不过食他人屎尿之走狗,拍的那些古装大奖电影真是狗屁不通,其人怎知何为文化。
故事取材于古代历史故事,没有根据现代电影工业流水线进行套路化改编,反而让剧情发展显得很独特另类。这部戏头重脚轻太过严重,开始布局时摊子铺得太大:由天下第一的文治武功,引出天下第一的医术,天下的画术,天下第一的美人,天下第一的小偷,环环相扣,扣人心弦。结果到了结尾高潮处戛然而止,草草收尾。前面的铺垫大部分都没来得及用到,影片就结束了,令人始料未及。多加十分钟二十分钟可以让影片收的更从容。本片是一部群戏,出场人物众多,每一个角色都服务于剧情主线。当演员表上排名首位的郑佩佩出场时,影片时长已经过半了…但这样的缺点就是每个人都浅尝辄止,全片看下来人物形象都不够完整立体。
看胡金铨的电影是最能提高古典审美的。他拍出来的古装电影最具古代文人气质,没有人能超越。包括李安在内的后来者很明显都在模仿和追赶他。
这部戏服装道具礼仪还原度极高,很多镜头单拿出来都是一幅优美的画卷,令人赏心悦目。
这种题材,只有胡金铨能拍。也只有胡金铨才能拍出应有的感觉。
整体质量本来是完全有希望成为影史神作的。可惜烂尾极大地破坏了观影体验。就像是片中画圣韦布衣那幅画了三年就差一张脸的画作,让人觉得无比遗憾。
这部老片,说实在的,就像古董,唯一的价值似乎就是够古老。
但是我还是耐心看完了。电影讲述的是后周皇帝柴荣的故事,一方面,柴荣南征北战,的确有自己的贡献和才能;但另一方面,他又痴心长生仙药,重用术士。所以他的手下就有四个代表,阿谀奉承的术士,忠心顺服的良将,忠心而又精明的宰相,还有忠心而又耿直的大臣。结果耿直的大臣,一直敢言直谏,却遭到赐死;精明的宰相开始曲线救国,为皇帝找医生,为了找医生又绕进了一些无谓的事情;术士一方面给皇帝服用五石散(说是仙药,其实是兴奋剂,副作用很大),一方面洞悉皇帝的内心,想要成全他与心上人的婚姻;一方面还给自己留后路,找到下个“皇帝”。而最终医生来迟了,皇帝折腾死了, 围绕着皇帝的种种斗争还在开展中。结果赵匡胤这个配角,最终脱颖而出,成为新的皇帝,并且建立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王朝。
开始我们会觉得电影很奇怪,很多铺展,很多事情最终都没有一个结局。这很违背我们的“故事定势”。但其实转念一想,我们就会明白,这很现实。历史的必然性,不是强弱的必然性,而是各方势力互相抵消,最终剩下的力量,就是决定性的存在。偶然性就在这里呈现价值和力量。18.5.7
天下第一:皇帝的病需要天下第一神医,神医需要天下第一画师的画,画师需要天下第一美女做模特,美女有需要一块美玉,这位美玉得找天下第一神偷,这简直就是个无限循环。 你我名为夫妻,情同…兄妹,我怕我守不住,哈哈哈。 神医一听说有官帖立马没有了架子。 画师在寺院里作画,和尚做中介,小和尚看门收钱就放行。 画师有钱收就给画画,不论给谁。 寡妇要上吊,听说改嫁可以转运,立马想改嫁。 这片子好多小细节都好逗。服装头饰认真考究。
讲究,古色古香,有趣极了,终于等来高清,编剧居然有小野和念真!这收放自如的腔调,这精致的服化道,这演员的气场,这布景和调度,只有胡金铨大导演才能把玩,尤其对天下第一神医、天下第一画师的刻画,太有味道了。田丰老先生饰演的后周皇帝,放开来演了,就像一个现代嬉皮士,嗑药嗑嗨了就放浪不羁,癫狂迷幻,帝王不重要,爱欲是灵药……
推荐观赏。胡老的品味就是高,在那个年代服道化和影片中的趣味性都出奇的好。3257人在豆瓣标记看过, 2657人评分。2023年5月10日。
天下第一的种种机巧反成虚幻。
好就好在结尾的嘎然而止,全片张力十足,古韵悠然 进华语电影20佳毫无问题
三半。结局哪里不好,简直太好,我要打滚鼓掌。胡金铨写人对权的迷恋可不像徐克那么露骨。权钱色利名,人心皆有,偏颇不同,绝技傍身为的是待价而沽。皇帝手拉平安钟,医馆请在挂号台叫号就诊,画家代步滑轮车。美术越庄重盛大,天下第一荒谬感越强。本来是为了路引,后面神医大殿施针,难道是做了按揭?拿皇上一块玉本也不难,搞一场“夜宴”为的是好看,老胡就是要好看。美人那句“名为夫妻,情同兄妹,怕守不住”,妙啊,心里想着小柴荣,却不肯受道长撮合,偷玉为她,偏偏她破坏了偷玉,因果之中藏着业力。两国之间兵力相当以兄弟相称,好好,愿天下有情人终成兄弟
就……结束得特别突然。天下第一的皇帝、天下第一的神医、天下第一的画师、天下第一的美人、天下第一的神偷。每个“天下第一”的故事都引出下一个“天下第一”,多个线索搁置等待,最后所有人集中到一场歌舞筵席上来一场大戏。很热闹很有趣,风格相比之前稍微有不同。宫闱稗史相关的题材,有李翰祥六十年代那味儿了。唐宋之间五代时期的服化道,还有专门设计的”金钱豹“戏曲,都很贴近古风。演员里有些久不见的熟悉面孔,郑佩佩八十年代出来演戏很少,不减当年风采;开场扮演说书大和尚的李昆以前和胡导演一起常在邵氏演戏。
不玩禅改玩套娃,结果套了个寂寞。每个第一都有自己的盘算,只玩死了无脑发疯的世俗权势第一周世宗,和有点本事的方外投机第一李真人,便宜了暗藏野心的兵权在握第一宋太祖。
7.0/10。五代十国:为了给自命“天下第一”的周世宗柴荣治病,柴荣的大臣们四处奔波最终找到并请来了能治柴荣的人,整个过程牵涉了各种方向/行业的天下第一(画师、名医、美女、神偷等),闹出了各种啼笑皆非。影片服化置景等美术设计精致很有古韵,各种黑色幽默也蛮有意思(整体水平≤7.5或≤8.0)。但结局柴荣死的太突兀导致叙事线略烂尾。
可见一个好故事未必可以成就一个好剧本,胡老终究没有把这个圈画圆.
什么天下第一,明明就是鸡鸣狗盗。漏洞百出,人物单薄。周世宗意外被鼎砸死,小喽罗的赵匡胤黄袍加身,草草收尾。
胡金铨大可不必让柴荣如此癫狂,内敛含蓄一点,才是君王之道。
算是他作品中风格最为怪诞的一部,编剧中看到了吴念真的名字,剧情略带科恩的黑色,就当时而言太超前了一些,大部分人一定不太能接受,但我很喜欢,古韵依旧,只是结尾的嘎然而止有点意外,胡金铨之后一直不得志,这样的片尾安排可是他有意透露的颓废?
天下第一名医、天下第一画师、天下第一美女、天下第一神偷,听着名头都牛逼到不行,神秘到不行,一看才知道原来也不过如此,不是贪慕虚荣就是好大喜功,不是圆滑世故就是高贵冷艳,一点高人风范都没有,还不如皇帝这个天下第一神经病来得真性情。电影后半截节奏乱了,田丰疯疯癫癫的也挺让人出戏
编导有心经营《韩熙载夜宴图》:片段独立成画,连环一幅长卷,林林总总,兼顾闳中。髯公亲擂羯鼓六么舞,兼悉载入。此片为影中能品,可供传移模写
依然是精彩的群像,可惜第三幕崩盘了,一直算是胡金铨的短板吧。
當年港台電影的英文片名喜歡仿襲好萊塢,絕非僅此一樁,可本片絕對是其中比較妙俗的例子,因為它跟胡導的土洋名直接發生了聯繫。本片怎麼不是他的個人秀呢?那手自命不凡的毛筆字時時現身就說明了一切。至於妙俗,它的意思通常是:自以為妙,而雅人知其俗,而通人尚能賞玩俗中之妙。
开头老和尚讲故事拍的可真是够不赖的。服装居然是王童,编剧有吴念真,真是吓人。剧情的话我现在还在“十分深刻”和“有些傻逼”之间徘徊没想好。
非常无聊的递解式叙述,每个天下第一都在追求另一种天下第一,到最后,却都是装疯卖傻配合那个天下第一神经病演戏,给外宾看笑话。
天下第一周皇帝,欲求神道得长生。第一神医治皇疾,欲求第一神画笔。神画欲得第一美,须得天下第一偷。神偷要偷第一玉,一击暴毙周皇帝。赵氏黄袍又加身,天下第一重开场。
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结尾大转折略懵逼,不过胡金铨拍古传奇真心牛逼啊,不论是字幕前的卷轴式说书戏,还是开场写实的朝廷戏,以及神医看病和大师作画两场戏,太精彩了,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