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治酒馆》是由日本著名演员高仓健领衔主演的一部八十年代的老电影,但今天看起来除了服饰打扮外仍不过时。一个小地方的小街上一座小而普通的酒馆,却演绎出人生百态:
一、关于理想:人年轻时虽然怀有美好的理想,也为之努力过,却会因为种种意外而被迫放弃。影片男主人兆治本来棒球打得很好,可能会一举成名,却因为肩膀受伤不能打了,他不甘心换另一个胳膊打,好容易练得很好了,肩膀又出问题只好放弃。
二、关于职业:人的一生可能有多种谋生手段,只要勤奋都会有好结果。兆治最初有可能成为职业棒球手,可是伤病阻碍了他;后来他有望升任造船厂的总务处长,他自己不愿意对不起同事主动放弃了;最后他和妻子开了一家小酒馆,虽然辛苦些,日子倒也过得温馨和睦。
三、关于朋友:一个人的一生少不了朋友,好朋友在困难时给你帮助,坏朋友(对手)让你快速成长。兆治的好友岩下在他心情不好的时候陪他到大山里的小溪钓鱼、烧烤。而松本则通过打架让兆治找回了自信。而他们还有许多相识都成了兆治酒馆的常客。
四、关于爱情:相爱的人未必能在一起,普通平凡的夫妻却能相守终生。兆治最初的恋人是青梅竹马的小夜,但是迫于生计两人分开各自成家,虽然如此,小夜恋恋不忘兆治,以致最后烧了自家牧场后离家出走。但是兆治并没有她这样疯狂,小夜在外面沦为舞女,她痛苦万分,天天借酒浇愁,最后吐血而死;兆治其实也没忘了小夜,他时时打听小夜的事情,只是他的性格比较隐忍,所以总是没有行动。但在小夜一次次半夜电话的召唤下他还是决定去找小夜了,可惜小夜已经死去。而等他回来时老婆就像没发生什么事情一样平和地接纳了他。兆治很感动,他烧毁了小夜的照片,决心跟老婆把平凡的日子过下去。
五、关于挫折:不管生活中遇到什么不幸,咬咬牙挺过去,日子会慢慢变好的。主人公兆治就是这样一个人,尽管生活中遭遇了理想破灭、公职弄丢、爱人分离、被人瞧不起甚至打骂,他都默默承受并努力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的环境。他始终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还去关心身边的人,最终赢得大家的尊重。演员高仓健完美地诠释了这个角色。
这部电影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场景,像一首小诗娓娓道来,却让人回味无穷,值得一看。
【【“能说出来的就不是爱”。高明的爱情故事不会直白陈说恋人如何纠缠交葛,而是在娓娓述说那段若有若无、欲语还休的距离。这就是摄影的价值吧!】】
【曾经贫困潦倒的生活迫使两个相爱之人分开,因各自的家庭他们只有将感情深深埋藏。一场大火烧毁神谷牧场,小夜终于解脱,远走札幌,对恋人强烈的思念促使她打去一通通无言的电话……】
【导演降旗康男多采用大全景、多视角镜头,利用小酒馆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
1.“回来了,我一直担心你,幸好你平安无事。”(高仓健饰演的兆治,一如既往的沉默内敛,默默吞下千疮百孔的人生所有愁苦。) “不要总是道歉,我不是一直站在这里吗?当年就是因为你窝囊没志气,我们才没能在一起的。”(女主角沙黛那幽怨而深沉的目光、无助的泪水)
2.导演降旗康男,承继东宝系前大导成濑巳喜男的风格,无情冷眼参风月,描绘着没有药膏可以疗救、千疮百孔的小人物的人生。他们被生活和命运击打拳拳到肉,避无可避,一退再退,已经到了悬崖边缘。然成濑的主人公仍有勇气和尊严,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生活的闸门,明知前面没有宽阔前途可言,仍不放弃,虽然悲观,但未厌世。降旗则让主角彻底放弃挣扎,日复一日,随波逐流,一味沉溺于命运之翻云覆雨之播弄。 成濑犹有不忍人之心,他的人物只要一息尚存,就有屡败屡战的气势;降旗则走向幻灭,让人物完全认命于无常,活着也是受苦。
兆治和小野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并相爱。兆治高大英俊,是有名的棒球手,在周围脱颖而出,小野美丽温柔。后来兆治肩膀受伤,成为小职员。两人都很穷,当时认为有钱才会幸福,在至少要有一个人能幸福的想法下,小夜嫁给了有钱人牧野,兆治和一个女船员结婚,生下2个女儿,并在晋升之际辞职经营了一家烧烤店,妻子能干顺从,与客人和睦相处,生活平淡却也温馨,尽管心里有遗憾和缺失。小夜却没有这么幸运,她心里始终没有放下兆治,爱而不得,埋怨兆治没有坚持,告诉丈夫不爱他,和不爱的人私奔,并在发现火苗后任由大火烧了丈夫的牧场,逃到外地做了舞女,有不爱的情人,等到兆治找到她时已经酗酒而死。最终兆治烧了小夜的照片,告诉自己,要振作,活下去。
故事讲述的是爱而不得的故事,但是男女主角所走的道路却不同,男主角虽身体,职场,爱情受阻,还是平淡地走下来,而且觉得老天爷总归是公平的。女主角嫁给了有钱人,却能因为感情而走上绝路。爱情对于男女来说,除去性格的因素,影响力还是不同的,女人可以为此生死,男人还是可以走过去。社会对男性的期待,以及男性对自己的期待更多,因此爱情的致命性对男性来说弱很多。
男主角可能也没想到小夜一直还对他有期待,难道她还在等我去找他?有了无论如何要找到她的想法,并放大小夜的照片,而在找到并发现小夜死去后,也是悲痛万分。当老婆平静告诉他,以为他会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时,他说放不下客人女儿还有老婆。烧了小夜的照片并对着黑夜告诉自己:振作点,活下去!可能经历了和小夜的种种,他的灵魂也失去了一部分吧。
女主角显然更脆弱,在失去兆治后,无法走出,也失去了爱的能力,只能破罐子破摔。兆治的老婆更有韧性,在兆治晋升辞职时无怨跟随,深爱丈夫,帮助丈夫经营小酒馆,却也给予丈夫足够空间,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能守住兆治吧。
活在当下,即使没有了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生活。毕竟活下去更需要勇气。
相较于看起来华丽却空洞的泛论堆砌,我更喜欢那些叩击人心,让人可感又亲切的朴素篇章。其实,电影也一样。我天生讨厌那些浮华的流俗,跃于表象的“伪情”,更倾情于素面朝天的温润静影。降旗康男的《兆治的小酒馆》(1983),就是这样一部触及人心的温情之作。降旗康男总是以他独有的镜语,阐释人性中复合的因子,以及那留存人间尚可期许的一份爱和真挚。
它会让我们想到“正直、冷峻、隐忍、屈辱、坚韧和深沉”这样的关键词,但这几乎是高仓健饰演角色的代名词。只是说在《兆治的小酒馆》中,表现的格外明显,如同他身着棕色皮外套,拎着不大不小的漂亮旅行包,沉着的走在札幌街头。那个背影多少有些落寞。降旗康男对于北海道格外垂青,好像只有在那才能找到真正的铁汉柔情,这也正契合了高仓健的本色,与他的家乡九州确有某种凛冽的相似之处。
影片《兆治的小酒馆》根据山口瞳小说改编,兼顾枝蔓的同时,始终不离兆治与初恋情人莎黛的情感纠结。各人有各人的伤心事。兆治不可能像莎黛那样沉湎于爱之中,他只能把那份真情深藏于心。因不愿听命上司吉野开除员工的指令,而主动离开函馆船厂的藤野兆治,在小街和妻子茂子(加藤登纪子饰)一起开了一家小酒馆。大家来到这,喝个小酒,聊个天,无非就是图个愉快。这是工人阶级所乐享的简单生活场景。
发小岩下(田中邦卫饰,因其在《追捕》出演横路进二而为中国观众所熟悉)等一帮友人,总是会大家带来插科打诨式的逗乐。善良的兆治,不分老少,对于友人们的关心,都让人感动。比如,从小就痴迷唱歌的“人妖”歌手井上,被岩下误解追打,兆治在女歌手芳子请求下劝解。兆治来到井上的船屋,理解并感受到了这位歌手痴迷歌唱的真切之情。
当年轻的棒球手左野,因为肩部受伤萌生退意,兆治结合自己当年想做一个棒球明星的梦想,也因为肩部受伤遗憾地退出了赛场,鼓励他不要轻易放弃。在最后寻找莎黛的过程中,兆治还不忘前往医院看望当年船厂勒令他辞职的吉野。如同他对岩下说的,如果不是吉野,他就开不了小酒馆,也享受不了这难得的人生,吉野是我的恩人啊,现在人家得了癌症,看看人家也是应该的。人生没有宽容,那剩下的就只有恨意,也太不值了。
片中,兆治与好友岩下有过一次野外山谷溪流的垂钓及烧烤,二人一起回忆了青春往事,这可能是兆治开小酒馆后,最为休闲惬意的时光。岩下对于他与莎黛的恋情最为清楚。他们早年在“青年会”即结下深厚的友情。神经兮兮的岩下,冲动起来,是一个暴脾气,与沉稳讷言的兆治本就是两种人。但他们却能玩到一起,这恰好说明兆治心胸的广阔,以及对友情的珍惜。
当然,片中最为感人的情节,乃是出租车司机秋本(伊丹十三饰),本来他是一个喜欢赌马,以及偷窥女孩裙底的“咸湿佬”,但在他妻子突然去世后,看到他深陷于痛悔之中,却遭到地头蛇河原的羞辱。兆治不惜冒着得罪河原的风险,跑出来淋雨请求河原以后别再如此说话。这种执着,真是让人吃惊。要知道,在这之前,兆治因小酒馆和师傅店面的经营,对这街头小霸王从来就是一忍再忍,哪怕受到他的掌掴和殴打,也从不还手。
这次,他却要为朋友挺身而出。不听劝告的河原,依然一副狗不吃屎的样子,兆治实在忍无可忍,给了他一拳,没想到,竟把他的脾脏都给打破了。兆治由此被警方刑拘,警察更想询问的是他与神谷莎黛的关系,以期能找到她。这对于兆治来说,本来就是不想提的痛苦往事。透过牢房铁窗,新年的焰火绚烂于夜空,犹如他们擦亮又远逝的爱。
当年,他与莎黛的爱很深,只因双方贫困,兆治为了她的幸福,主动放弃,莎黛伤心之下嫁给了神谷牧场的主人神谷九太郎,但她过的并不幸福,整天神思恍惚,度日如年。在育有儿女后,她仍一直痴恋兆治。这也说明,幸福并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更为深悠、连绵又广大的爱。想想,似乎这样痴情的女子,有点儿不现实,但生活之中,各色人总不可或缺,于此也就构成了人世间的万花筒。
片头,即是沙黛在菜场看到兆治专注挑鱼,心花怒放,正准备上去时,却发现了他妻子过来。痛苦不已的莎黛回到家,看到小火苗燃着柴火,她也懒得理,任小火变大火,终而烧毁了整个牧场和自己的家。逃亡的她曾经一早到小酒馆找过他。这一幕精妙感人。背着的兆治,并不知是她进来,说还没开门,需要等一下。转身才知是她。他讶异地只是说对不起。
泪水涟涟的她难过地说,我不是一直都在这儿吗,兆治,是你不好,你太软弱了。不知所措的兆治照旧背对她串鸡肉,正说着什么,却发现她悄然离开了。他跑出来,大雨倾盆,淋着雨呼喊着她,却再也看不到她。其实,她就躲在桥下,泪水雨水齐飞。自此,兆治除了时常接到不吱声的电话,就再也没见她来过。实情是,她去了札幌,在一家夜场当陪酒女。
即便莎黛堕入风尘,但她心里依然只有兆治,谁也入不了她的法眼。曾是兆治下属的小伙越知爱上了她,向她求婚。殊不知,她亲近他只是想打听兆治的近况,不可能再移情别恋。最终,莎黛思念成疾,身体每况愈下,加之日日借酒消愁,因血管爆裂死亡。当兆治找到她时,她手上还紧攥着那张他俩年轻时一起相爱的黑白照片。他难过地把那张照片放进自己口袋。
饶有意味的是,在给莎黛出殡时,三个与死者有关的男人,集聚一起,深怀悲切,因为一个无可挽留的美丽,各自以不同方式表达哀伤。沉重内疚的兆治,独自啜泣的越知,还有难过的沙黛丈夫九太郎。九太郎请求兆治的谅解,说以前误解了他许多,并告知兆治,莎黛一直爱着他。这时,片中的背景是一片青绿的草地。我想,这是导演刻意为之。一个生命的离去,却给世人留下青葱的希望,这不正是她所向往的吗。
令人痛惜的是,出演莎黛的大原丽子,命运多舛,这位被认为具有典型日本知性美的女演员,其婚姻屡遭不幸,结婚离婚、再婚再离婚,1999年,因手脚神经麻痹步行困难,在饱受十年的病痛折磨后,于2009年去世。如同她饰演的莎黛,天生的抑郁,苦命的人生,红颜薄命的劫数。如果人生隐含着宿命,那我们每个人的命数,也就命中注定了,想来这是多么悲哀的事。
最后,影片回到小酒馆,兆治对妻子坦陈心迹,妻子抱以理解的微笑,并说我先回去,等着你夜宵。片中的妻子,更多的是一个善解人意的旁观者。她给了丈夫身处压强下喘息的出口,这是影片看似不露痕迹的节制表达。
独自在小酒屋的兆治,烧掉了与莎黛一起的黑白照片,跟过去作一个彻底的告别,然后,他端着酒杯,对着镜子中的自己说打起精神,好好干,干杯!
影片在高仓健自唱的主题曲中结束,这可能是我所听到的,由主角演唱的最为动听的主题曲,低沉粗犷的音质中,透气透亮,真挚动情,显露出这位卓著演员对于影片的独特理解和体味。这首歌就好像是高仓健献给已逝妻子江利智惠美的哀歌,让我感受到了那种细微又深沉的丝丝沉痛。打碎了牙,只能往自己肚里咽。这就是必须隐忍又肿胀于心的现实人生。
2017、12、15
(2022-11-11首发于影评公微“经典光影手册”)
【DVD观看】应该是没有想当然的上译毕克的译制经典,所以自己迟迟没有打开DVD而这一耽搁就是好几年过去了,也是手里唯一一张没有破处的高仓健电影。兆治(英志)与年轻的恋人沙黛青梅竹马,生活的贫困让他们不得不选择一个人先嫁给富有(至于是不是有警方猜测的阴谋电影没有挑明)而沙黛一直对英志念念不忘,她也因为现在的丈夫身体健康而选择离家出走;当夜深人静,兆治酒馆总会响起没有人开口的电话铃声。而远在他乡的沙黛也是百无聊赖靠没有愛的情欲也不能释怀她对恋人的思念和苦闷,只能借酒浇愁。而兆治无可奈何的说有了这家店,有来光顾的客人,还有一双可爱的女儿,而他不好意思说是还有做好夜宵在家等你的老婆(一旁看着隐忍的他大度的妻子忍不住插嘴道)。电影继续描写高仓健式的那种迷恋各种年龄段女生的那种对愛的隐忍和压抑,不纵欲
丘本:“搂着老婆睡觉习惯了,她死了,我只好抱着棒球棒睡”😂
努力活下去不放弃的人其实才是最可怜的,最后的一段话虽然有点画蛇添足但是也足够煽情了。。。通过这个小酒馆以及高仓健这条主线,引申出了整个八十年代日本寻常百姓的生活,喜怒哀乐皆成戏。。。ps伊丹十三演技还挺不错,尤其和高仓健的几段单挑戏很像那么回事。。。
如此窝囊受气的高仓健还是头一次见到,大原丽子出场时间虽短但贡献了绝佳演技,幽怨悲苦简直要溢出屏幕。降旗康男经典套路:酒馆+海边小镇+苦情男女,看多了就有点腻。
饥饿海峡>幸福的黄手帕>夜叉>车站>远山的呼唤>兆治酒馆
不明白这片子想表达什么,一个长年封闭的小社会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每个人怎么维持表面的混日子?大原丽子出场并不多,但是我眼里只有她的每一个身影,纤弱,哀愁,孤清,美得让人心颤(saya吐血死时背景里隐约响着猫眼三姐妹的主题歌,83年的电影紧跟潮流纪实风啊)
为什么明明这样狗血,却很感人?可能因为他们话都不多吧
6.0 北海道造船社区青春记忆剧情,点到为止的现实主义及酝酿中变化的气氛中化为杯中酒的微醺
小夜的悲剧不都是兆治造成的么,遇事总是隐忍退让逃避,河原骂得没错黏黏糊糊窝窝囊囊,看似老好人,其实伤害性挺大。
穿着“市役所”背心、唯恐天下不乱的市政府小职员绝对值得一颗星。。。和好基友岩下的互动显得兆治很有人情味啊~
一般到诠释了三星的含义..........
#佳片有约#CCTV6上译配音,80s日本小城悲喜交加的人生片段。“在一条不合时宜的街上,坐落着一个落后于时代的酒馆,即将来临的深夜里,疲惫的男人从风中而来……”这或许可看作《深夜食堂》的前传,关于高仓健演的酒馆老板兆治的风尘往事,从他离开安稳的体制又失去挚爱追求想要的生活说起,而不是《深夜食堂》里那个沉默寡言冷眼看人间的神秘老板。所以这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甚至有点窝囊的高仓健(其实个人觉得高仓健最适合《深夜食堂》里的老板了)。不足在于故事架构松散,对女主小夜及她与兆治之间的爱情交代不多,让人难以共情共鸣。幸而结局在绝望中透着希望和力量,高仓健烧掉曾经的照片对镜自饮大喊一句,“好好活下去!”是的,活下去就有希望。ps,伊丹十三还客串了一位老和高仓健过不去的顾客,千秋直美好可爱啊,几首插曲很怀旧。
就欣赏不了这种伟光大男性形象……反而为情所困为爱而死的沙耶令人怜惜。妹子还是应该看开点,这人哪点好………我们細野又来客串搞笑了……
三星半吧,又怎么能喜欢上兆治这样的人呢?开头莫名的忍让,打河源的一拳非常的突然却又感觉准备了很久,拘留了六天该说的也不说,很难相信他是坦荡荡的,那么错又在谁呢?不能推给时代吧。总的来说还是挺喜欢这种日本式的电影,不是好莱坞那样的目明确,需要品。才发现河源是伊丹十三先生扮演的。
纱黛好可怜,最后死在兆治怀里竟然也不能知道,孤独而去。面对这个想爱不能爱想解脱不能解脱的可怜女人,三个男人的反应是让人错愕的:丈夫神谷一点也不伤心,倒是有一点点解脱的轻松,虽然也说了些感谢她的话,但总是感到客气如路人;她的最爱兆治感觉想把自己闷死,假如他勇敢一点,她不至于一死;最深情的竟然是向她求过婚的寻欢客,哭得一塌糊涂,并且可以为维护她的尊严而驳斥神谷:“她不是个奇怪的女人!”是啊,到底谁奇怪呢?难道是时代吗?
所谓现实主义者与理想主义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会随着时间的流变搬家到《兆治酒馆》里,而后者却宁愿永远泡在当爱已成往事的“清水池”中。降旗康男在这个“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初恋故事当中看到了人的变化和成长,然而他将理想主义者之死以及那种沉湎过去的状态归咎于政治上的迫害未免有些认不清现实的一厢情愿。
隐忍的高仓健,苦情的大原丽子
高仓健塑造了不少这样的角色:一个有着太多过去的人,韶华已过,试着安详地放下一切,解甲归田,却总被过去的人和事回来打扰,总有女人对过去的他念念不忘。——“您不正是我们青春的象征嘛。”不过高仓健还是完美得有点不真实了,类似的电影,最好的一部还是瓦伊达的《威克的女孩》,讲一个成年后生活愈发乏味的人,回到威克,却发现威克的女孩们都记得自己年轻时的事情,年复一年,那些事情被淘洗得只剩下光辉而潇洒的那部分。大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威克的女孩,她们记得你最好的样子,于是你舍不得继续沉沦下去。他们不想看到兆治开居酒屋,可是开好居酒屋已经不容易了啊。
当年根本没有看懂啊,而且还是删节版。现在才看明白。应该给七星的。这不是兆治一个人的故事,是兆治那代人的故事,每个人都那么真实可信。日本人能够如此细腻,淡淡的衔接起每个故事,娓娓道来,令人心碎。
第一弹。2018.7.24想看。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