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感慨万千。
此剧场面宏大,剧情精彩,人物立体,在历史性和剧情之间也做了较好的平衡,展现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
本剧可以看完整版,更为精彩,展现了不少洪秀全性格中的负面部分。
此外既然拍了太平天国的负面,却没拍清朝的负面,其实也是为清朝做遮掩了。湘军破天京后可是屠城十万,令人发指。
太平天国之败,原因很多。有前期军事问题,也有政教合一路线问题,基督教水土部分问题等等。但核心还是洪秀全杨秀清争权,最终引发天京事变。若无内讧,清朝应该会覆灭于太平天国。
与之相比,清朝对内残酷镇压,动则屠杀。对外却奴颜婢膝,量华夏之物力讨好列强。洪秀全问题再大,从不向列强低头。
洪秀全的问题很多,贪恋美色等不谈,主要是无决断喜权术,疑心病重,而任人唯亲。
太平天国的英雄豪杰们也有各自的性格弱点:东王跋扈恋权,北王阴险毒辣,翼王寡断好名,陈玉成轻信小人,忠王妇人之仁。
尽管如此,他们都是19世纪华夏天空划过最灿烂的流星。
===求蝗汉螨遗不要强行拉我认祖归宗,中国不只有满汉,而且满汉也大多是正常人,你们蝗汉螨遗喜欢相爱相杀搞虐恋play不要拉上别人,谢谢!我们正常人不想跟你们一起玩撒尿圈地盘的游戏===
从历史还原度来看,估计就算原剧人物活过来也认不出拍的是自己吧。 添加的美女倒是很养眼,可惜那些莫名其妙的感情戏把一部所谓的历史剧整成了戏说。而且还是三流戏说。 太平天国这段历史明明是很残酷,刚硬且血腥的,但是被这么一美化,犹如侩子手偏偏画了一个拙劣的小丑妆,有种令人作呕的可笑感。 另外对于主题曲那句“何以成败论英雄浩浩乾坤立丰碑” 我只想说, 呸呸呸!
1 苏三娘是广西义军首领苏三的妻子,故称苏三娘,剧中却说她姓苏。而且电视开始时,苏三娘的丈夫还没有死,剧中却说她已经和罗达纲有百年之约了。 2 所谓的洪宣娇并不是洪秀全的亲妹妹,她本来行黄,嫁给萧朝贵后,认杨秀清为义兄以促进杨萧的关系,她嫁萧朝贵在先,被洪秀全认作妹妹在后,剧中却说洪秀全让妹妹嫁给萧朝贵来实现政治联姻。 3 石达开在金田起义时年仅19岁,剧中人却有四五十岁。 4 剧中1853年洪秀全问陈玉成年龄,陈玉成说二十几岁,其实当时陈玉成才十六。 5 1852年石达开才21岁,剧中却认比他小不到十岁的石益阳为女儿。 6 萧朝贵的旗子上写的是“肖朝贵”,旗帜上只会写姓不会写名字,更不可能错萧为肖。 7 杨秀清封王后旗帜上还写着“中军主将”,其实这个职务早已被“左辅正军师”取代。 8 杨秀清的旗帜颜色错成了红字红边(应为绿边)。 9 太平军将领用棺材收葬——太平天国前期禁止使用棺木,应以绸布包裹。 10 洪秀全应称呼首义诸王为“某胞”,如“清胞”,而不是“东王”“九千岁”“殿下”。 11 洪秀全在起义时还没剪掉辫子。 12 太平军自称为“天军”“天兵”,“太平军”这个称呼是辛亥革命以后才定下的,剧中却不断出现“太平军”一词。 13 太平军卒长以下士兵是戴红风帽,卒长以上官员将领在风帽上加黄边,职位越高黄边越宽,而剧中人不分品级,随意戴黄风帽。 14 滥用红色,太平天国对红黄亮色的使用有严格限制,一般人除了裹头外是不能随便用红色的。 15 太平军的旗帜有不同的颜色和规格,诸王俱有属于自己的旗帜定制,剧中没有反映出来。 16 洪秀全厌恶喝酒,滴酒不沾,剧中却喝得大醉。 17 太平天国禁止作揖、磕头,剧中多次出现。 18 杨秀清基本上不识字,剧中却常常看书、看奏章。 19 太平天国称火药为红粉,称子弹为铅码,剧中没有使用这些隐语。 20 战争场面总是用骑兵冲锋,无论太平军还是清军都以步兵为主,不可能出现大规模骑兵冲锋的场面。 21 战争长毛总是炮声隆隆硝烟漫天,太平军最先进的武器是前膛炮,不可能造成现代战场上那种硝烟滚滚炮声震天的效果。 22 太平天国初期妇女用多抹额而不是剧中那样戴帽子,而且女性多穿大脚裤以方便战斗或劳动,哪像剧中都是紧腿 23 太平军对军容要求极严,即使在夏天也严禁赤膊,剧中却安排太平军的士兵们在光天化日之下脱了上衣操练。 24 罗大纲在北伐前的官职是殿左一指挥,剧中却说是冬官正丞相。 25 剧中1853年3月太平军中即有"殿右十二检点林"的旗帜,而太平天国第一个十二检点林启容是1854年才封的。 26 朱衣点是明靖江王的嫡系子孙,太平天国少有的诗人将领,天京事变期间他为将军,曾奉命救援武昌,剧中却说他到天京事变还是洪宣娇的马夫。 27 洪秀全最大的女儿在定都天京时才15岁,而他前三个女儿的驸马都是可查的,不可能有一个那么大的女儿出家。 28 洪秀全的女儿不叫公主,叫“天金”,“仪美公主”的封号不符合太平天国制度。 29 天京城内严禁烧香拜佛,洪秀全的女儿不可能出家。 30 洪秀全认为女孩满5岁就不能拉哥哥的手,满7岁要不能走近弟弟7岁以内,男孩7岁就不能和母亲同床,不能见祖母,洪秀全的女儿不能和陈玉成见面 31 天朝门无诏擅入者一律是死罪,陈玉成不可能擅自进宫。 32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城中实行严格的男女分居,禁止男婚女嫁,连儿子探望母亲都不能走近,洪秀全的女儿怎能和陈玉成谈婚论嫁。 33 太平天国虽然长发,但会把头发束、结起来,而不是像剧中那样披头散发。 34 太平天国以鬓角发的长度来判断参加起义的时间长短,剧中人的鬓角过短。 35 童子兵的服装上写着“太平圣童”,毫无依据。 36 陈玉成是广西口音,第一次到湖南就在长沙冒充小沙弥。 37 龙寮岭战役是伏击战,竟被拍成平地交战,太平天国几个王还一字排开对着大炮往前冲。 38 历史上的湖口战役和九江战役是两次战役,湖口战役使太平军完成了对湘军水师的无力化,反败为胜,九江战役火烧湘军战场只是乘胜追击而已,因此这次战役通常被称为“湖口大捷”或“湖口、九江战役”,但没有把它叫“九江大捷”的,剧中完全没有表现湖口大捷的曲折经过,直接上演了九江火烧战船的一幕。但没有此前肢解湘军水师,太平军是根本没有机会在九江战役中火烧湘军战船的。 39 历史上下令天京城内恢复家庭、允许男婚女嫁的是杨秀清,洪秀全是比较反对的,剧中的表现颠倒了。 40 历史上杨秀清是主张接纳、认同儒家文化的,洪秀全是比较反对的,剧中的表现颠倒了。
和大部分农民起义一样,有所成就就开始争权夺利,内部争斗,之前规定的不准饮酒,不准奸淫都是给底层人定的,熬上高层都是要享受的。洪秀全虽然别的能力没有,但权谋之术还是很厉害,东西南北翼五王,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创业之初过早阵亡,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一死,北王韦昌辉为了减除东王羽翼,大肆杀戮。石达开是诸王中能力最强的一个,但后期被排挤没办法,带兵远走,却终是孤掌难鸣啊。周迅年轻时饰演的石益阳伶俐可爱。曾国藩,左宗棠角色也是塑造的很成功。程岭南游走于天王和翼王之间,最后被天王送去领了盒饭。罗大纲,苏三娘,曾天养都牺牲的很壮烈,气节很让人敬佩。洪宣娇为人和善游走于各王之间,为解决各种矛盾有很大功劳,情感上与西王的政治婚姻,与林凤祥的真挚感情,还有最后为林凤祥收拾的镜头也是可歌可泣,巾帼英雄。林凤祥,李开芳的先锋军,一路披荆斩棘,若不是孤军深入,日后定会大有作为。女状元傅善祥与东王的紊乱关系,还有为东王收尸的气节,让人敬佩,还有后来与谭绍光的暧昧关系。陈玉成这个人物塑造也很成功,从最初的青年兵,一路成长到将军,再到封王。政治上其叔叔陈承瑢一直帮衬,情感上和曾晚妹从参军一起相知相爱,还有怡美公主的痴心。最后结局也是很惨烈啊,太平军角色悉数阵亡。不讲了,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央视拍的历史正剧,从中总能归纳出成败兴亡的大道理。最近翻看老剧《太平天国》,大半部下来,予我深刻印象的便是其中顽固不化的男权思想,主要男性领导人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个个都是冥顽不灵、忠言逆耳,而洪宣娇、傅善祥、韦玉娟、石益阳等来自女性的声音则不惜苦口婆心、谆谆告诫。可是这一切仿佛狮子吼对蚊子嗡,起不了半点作用,最终无可奈何地导致了天京事变、乃至整个太平天国覆亡的悲剧。究其原因,难道那些不可一世的天王们会理不清道理、看不见形势吗?实在是被权力蒙蔽了心智,反而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女人们,能够始终拥有明心慧眼和真知灼见,这又是“当局者迷,旁眼者清”的老话了。可是放诸现实社会中,又何尝不是依然如此呢?
女状元被东王也不是天王的潜了的时候气得吐血
题材很好!拍成这样或者说剪成这样,不是你们的错!很多事可以讲,只是没人敢再挖了
老片了,吐槽一下。剧中的女人简直都是完人,他们总是给自己的男人提出最好的建议,然后男人拒绝,最后失败。
评分有点低了,其实不比《康熙王朝》差多少,只是捧《康熙王朝》的太多。
说太平天国不好的。难道清朝就很好?!开门揖盗。对外软弱无能。对内那么心狠手辣。
央视版48集,去掉了很多宗教内容,李秀成被抓写自述和曾国藩部下劝反等,保留了情感戏份,所以感觉注水严重,目前完整50集版的不好找,不过34集的却删去了感情戏,别的都保留了,这版内容最全,看着也舒服,B站上可以找到(关键字:太平天国34集版)
美化了太平天国!擦。曾国藩#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杨秀清跳大神真是太鸡巴给力了,朕乃上帝。三八二一,禾乃玉食。人坐一土,作尔民极。尔等小的们听着,朕派次子洪秀全下凡,带尔等建立小天堂。周迅的石益阳,啧啧。
那段时间,中央一台每晚演的电视剧一家人都一起看,算是国产大剧时代
迅哥儿可是演石达开的义女来着可是小学时候还是觉得杨童舒好看。顺便在学破烂近代史之前就记住了太平天国里的人名
时间太久,忘记剧情了,只记得好多女的,而且都很漂亮。最后所有女兵都自焚了,很悲壮。是一部不错的还原史实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片子。
美化邪教
每次改编历史剧都要引发轩然大波。何况是农民起义,何况又是太平天国。考察太平天国的改编史和社会反应,是一件困难却极有意思的事情。
以2倍速度看完的第一部电视剧:感情戏注水严重,马上都成琼瑶剧了,各种为了升华主题而强行BGM,一点都没有感动啊。
竟然还有周迅?!
不知道什么时候曾剃头成了千古圣人,李合肥成了大清贤相。殊不知如果在那个年代出生,你大概率也是湘军破城之后的刀下冤魂,在你的曾文正公日记中记作“今日破xx,大败粤匪,斩杀狗贼万余人”
除了杀满狗真没什么值得称道的了
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这种片子要中立的拍。既要反映满清腐败顽固,导致民心叛离,又要揭露太平天国是邪教,泯灭人性。最好的方式是虚构一个主角,对满清失望,被洪秀全迷惑而加入太平天国,然后看清洪秀全装神弄鬼,残忍好色的本质,中途醒悟,不得不加入清军,最终剿灭了洪秀全,思考国家的新出路,这样就丰满了。
跪久了的人都打一分,不知道黑格尔说过“存在就是合理的”。“不自由,勿宁死”!武状元苏乞儿对鞑子酋长台词:要是你把国家治理好,老百姓都安居乐业,谁还愿意当乞丐!把国家治理的革命烟火四处起是统治者的无能。不是革命者的罪过。
农民暴力史,尽管史学家评价不高,但是也是旧体制的破灭之由,影片在2000年的水平还算不错的,里面的机关算计谋略都还是近年来史诗剧的起点,是此类片革新的开始,值得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