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村昌平导演《猪与军舰》,那是3年前我拿到手的套碟,猪与军舰和被偷盗的情欲,粉红色的封面,黑白的影像海报。这部电影是他的早年的创作,1951的被偷盗的情欲接着两年后就是这部猪与军舰。二战后的日本出现一系列的现实主义,先锋主义新浪潮的电影。大岛渚,小津安二郎,黑泽明这些都是大家应该很熟知的。今村昌平在二战后以他特有的表达呈现了他关注的小市民边缘的人,妓女,黑市。在现实主义的构架中创作了独特的“审视丑”的电影风格,并不同于小津安二郎传统道德的美的一面,他是反其道而行之,与黑泽明小津的故事也不用多讲什么。这部电影的电影语言慢慢渗入到之后一系列的电影中。跟拍,特写的叙事掌控节奏,迷人的跟拍。在二战后的日本他看到了人性本存在的生存的本能,在边缘黑市小人物中不断的周转和挖掘人性中道德的对否的绝对的意义中。猪吃了人的尸体,人吃了猪。人们所批判阐述的恶怎能不体现真善美,其实那些美都体现了,在焦躁困顿的人群中每个人有自己的行为方式,这些方式可能并没有经过大脑的审视,其实是自然而然为了生存而存在的基本的本能。欣太的女友被美军轮奸,在这个摇镜头的处理上表达了一种愤怒也带着一丝的正泰若然和审视这是一种情绪上的宣泄。一个故事可能给不同人的出表达,通过镜头和语言可能呈现的完全不同,有的搞成娱乐,有的搞成A片,有的去寻求一丝的寄托,有的去挖掘美好深思的地方,有的针一样深插残酷的现实,这些都属于常态。今天下了一阵的暴雨,很大,雷声持续,虽然半小时就结束了,但是我也不得不关上了窗户,为什么?因为我坐在窗口,在这个房间内,我并不能只考虑我是否被淋湿,还有考虑屋内会不会被打湿。一个残酷深思的电影,却是一面粉红色的封面。不是很有趣吗,在可能性中,是否能达到意向?让我们来看看平哥的一句话“谁能让三船敏郎这么烂的演员演起帮派分子时,竟然如此真实?那副嘴脸,简直跟我厮混的那些黑道分子一模一样。黑泽明一定是最伟大的导演,才能将他调教得这么杰出。”我想说的是,可能这句话就会遭受各种的评击,但是有趣的是,你却不能说他在胡扯。到此为止,洗内裤去了。
六十年代,美军军队进驻日本海湾,一艘艘军舰开进港口,给这个落后的村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从物质到精神。男人们给美国人打工,期望从美国人指缝里扣出一点潲水用于养猪——对于他们而言那甚至是一笔天文数字,需要各方筹钱,卑躬屈膝地讨好美国人才能办到。女人们要么成为娼妓,出卖身体,最后落得个被警车带走的下场,要么选择当美国官员的情妇,无论是出于自愿,或者家人的劝诫。 主人公欣太与女友春子却是这个社会的一抹异色,欣太仗义,单纯,又对生活充满干劲,希望早点攒够钱租下高级公寓,过更好的日子。春子在姐姐、母亲都逼迫她去当美国人情妇的环境下,仍然坚定不移站在欣太这方,盼望着和他离开这里,去别的地方开始崭新的生活。然而残酷的社会没有给他们反抗的机会,造化弄人之下,欣太与春子决裂,他在黑帮中愈陷愈深,悲伤买醉的春子也被几名美国大兵玷污。剧情越推进,其摧枯拉朽的力量就越爆发出来,两人最后还是没有选择臣服于命运,春子与欣太约定一起去川崎开始新的生活,欣太也向他的黑帮兄弟们提出抗议,不愿再做替死鬼,却遭到背叛,走投无路的他举起枪四处扫射,还放走了他人想要分赃的猪。结局在意料之中,英雄孤零零地死在无人之地,春子则远去他乡。 直到看完影片的最后一秒,我们才能明白电影所表达的深刻含义,这是一场无法抗拒的、不可挽回的英雄主义消亡史。 猪与人的区别在于什么?猪不能抬头,永远只盯着眼前的潲水,困在狭小的圈里,而人在千万年的进化中孵化了自主意识,是拒绝逆来顺受而选择抗争的物种,大概这也是欣太在最后发了狂一样胁迫运输司机将猪放走的缘由所在,在生命最后一段旅程中他终于知晓作为人的意义,不愿再当一头任人宰割的猪,而是想要堂堂正正地做一个人。当铁栅栏放下,这些被囚禁了大半辈子的生物在此刻仿佛拥有了莫大的勇气,横冲直撞,穿街入巷,连驱赶它们屠宰它们的人类也被卷入其中,不分你我。这个时候,谁才是猪?谁才是人?我们不得而知。 在导演充满暗喻的手法下,欣太的行为被赋予了一种英雄式的悲壮,这个社会上多数日本人选择服从强权,跪在泥土里像猪一样苟且偷生,而欣太在最后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他高高站在车顶,朝街巷上方的英文招牌、美国人的“脸面”开枪,这何尝不是他的抗争与呐喊,即使所有人都要当一只猪,他也不放弃做那个开枪打醒梦境的人。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一只白鸽要越过多少海洋,才能在沙滩上长眠?炮弹在天上要飞多少次,才能被永远禁止?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 ” 最终欣太成为了真正的男人,成为了英雄,也成为了一场悲剧的余烬,在肮脏的便池里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秒。春子则延续了他的反抗之举,跨过水坑,擦掉口红,逆着汹涌人潮,一往无前地朝着那英雄主义灰飞烟灭的方向走去。
这是建立在被入侵者统治基础上的生活,所有的人都矛盾地活着 欣太在最后用枪打碎那些英文字符的霓虹灯就像是反抗美国对日本的入侵,解放了那些猪也最终达到对自己的解放,而在最后却被人们当作一场笑话,称他为“疯子”“流氓”,讽刺了日本当时的人们,依旧会重复以前的一切会有更多像“猪场”一样的人与事出现
补标。只记得政治隐喻了。印象深的是吉村实子,总让人想到《鬼婆》里的角色,接地气的粗糙鄙陋。。。
7.8/7.6
猪打三分
在日本混的中国黑帮永远那么事儿逼那么鸡贼穿得还得那么表现主义。
日影史补遗;第20部今村昌平.讲述主角金太是黑帮组织“日森组”的小喽啰,日森组掌握了向当地驻扎的美军基地运送生猪的买卖,却在发财之后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厌倦这一切的金太计划与女友远走高飞,未曾想在最后一夜,日森组内两支队伍的矛盾竟彻底爆发,1.本片是对美占时期日本的定位和日本人民于自我身份认知(猪与军舰)提出的深刻质疑.导演以金太作为战后日本被美占期间社会底层的象征人物——即使他能倚仗黑帮名义强抢平民,但在整个体制环境(黑帮)中仍处于不断遭受剥削的卑微地位,由小人物命运的幻灭映至整个国家的境况&男女主互位如[青春残酷物语]变奏.2.原子弹威吓下屈从的民族情结,男性的懦怯形象和悲惨遭遇或指及战后父权社会的崩塌.而在扭曲中获得觉醒的女性意识,其隐忍/坚决姿态或许更能引导动荡时境走向正确的未来.3.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
在美国管制下的日本,男人是笼中猪,女人是舰上鸟。略显讽刺的手法呈现,黑帮争斗半天是为了养猪,老大放弃卧轨自杀后广告牌上写着”日产生命“,猪群冲向街道的一幕把荒诞感提至最高,机关枪误打误撞射出子弹,猪终于获得自由,反过来将人围困。几个俯拍镜头值得玩味,女主被美军强暴时是用俯拍旋转实现无缝转场,男主毙于厕溺也是一个俯拍。有中国人角色说中国话,可听着和美国电影里的中国话一样发音古怪。
从黑泽明转向川岛雄三,从大场面到下半层,黑色荒诞剧,日活雪藏史,横须贺的妓女地痞三教九流。民族劣根性,直白的比喻与讽刺,猪吃基地泔水,人猪互吃闹剧,群猪过街狂欢。开场拥挤混乱的红灯区,美国水兵轮奸春子的俯拍旋转,流畅自然的转场,结尾拉猪车间的枪战,以及春子逆人流而上走向自由车站
战后日本,猪一样的生存状态:不论男女老少,均是惟利是趋,通观全剧,唯春子和今父例外。即使是猪,亦会互侵互食,猪食死者后为凶手食、猪群挤压重创猪贩两幕,是为黑色荒诞影像之高潮。“最后一票身亡”的设定,不似今村固有的格调。导演正处风格初成之时,故事结构中尚存“意外”节点。【★★★★】
有好几个长镜头,明显没有今村后期那些作品那么的“写实”,明显调度方面有炫技的嫌疑,但它独特的那种写实方式已经呈现出来了,不着调的节奏以及荒诞的故事,全方位的社会以及家庭人物侧写,还不错,至少开篇那段就挺有风骨了。倒是批判视角选择的那种小聪明,依然有。让人觉得不舒服。以及很多刻意的剪辑转场隐喻,做的很差。
今村因为这片的剧本被小津吐槽净写些蛆虫,而他却立誓至死书写蛆虫。小津爱榻榻米视角,人物端正,环境宽敞明亮;今村爱逼仄的构图,人物狰狞,环境污秽混乱。他经常将摄影机放到低于榻榻米高度或是一个近似窥视的角度,仰拍偷情、悲伤、困苦、作恶的情节。他让摄影机像片中的小混混一样灵活运动,介入到直白的视觉隐喻中。
感觉不如今村昌平后面的作品惹火,幽默不起来。豚群挤压死贼人,战败的日本畸形变态,光怪陆离的半殖民地图景。
8/10。今村昌平的狠劲,对驻日基地周围的社会形态结构刻画极为露骨,男人以为拉皮条可以讨好美军,女人打扮时髦涌向港口欢迎美军,街道上横冲直撞的猪把地痞全压成肉饼足够反映作者的愤慨情绪。今村爱学小津一样压低机位拍摄中景,女主角酒吧遭迷奸时高速旋转的俯拍和结尾擦口红的大特写尤其印象深刻。
当年今村昌平好直率,长门裕之的表演很不习惯
可怕的是,我们不仅是韭菜,还是蠢猪。最可怕的是,我们知道自己是韭菜,不知道自己是蠢猪。最最可怕的是.........
战后日本的街头满是混乱、肮脏的闹市与贫民,而镜头里的底层人物又是如此卑劣、苟且,暴露着最赤裸的欲望,但是能够看到今村仍旧对他们保有着同情,为了更美好的生活(美军军舰的那端)可以忍受着不堪的一切,纵使结局注定悲剧,也要坚韧着义无反顾的向那端走去,因为已无退路可言。这是底层人的无奈挣扎。
技术上可圈可点,但剧作上问题太多。整体过于夸张,后半程失控的比较厉害。前半部分调度上还是相当大胆的,但逻辑上的诸多问题以及人物关系的凌乱无法支撑这部作品,导演比剧作强的典型。难上四星。75分
标题很大胆地影射着日美两个国家。整个影片弥漫着怨恨的依赖,生活建立在入侵者基础上,所以每一个人都矛盾地活着,亦如日本国家矛盾的现状。影片的类型是喜剧?唯一的英雄色彩是金太放走了所有猪,人被猪吞噬了,死在了猪群里。在所有女人迎着军舰走去时,还好春子走了相反的路。
今村对于人生的态度完全体现在结尾部分金太像一个黑色电影的男主角一样死掉之后,影片却没有像黑色电影一样戛然而止,反而荡出一笔来写春子如何开始新生,人养猪猪吃人,世界再肮脏,永恒的女性还是有一条飘舞的花裙子。
不管是今村昌平自己还是这些演员,都透露出一股生命力、创造力。总体故事比较常规,但拍摄略有点花哨,增加了精彩的成分。很喜欢最后猪的那段。女主逆着人流出走家乡,也有些感动。男主演得极好。
莫怪乎小津安二郎受不了這劇本了--與民族主義也與美日關係無關,而是階級話語權的乖謬諷刺:人與豬都是動物,後者卻在人類強勢文明的刻意區分下成了醜陋象徵,美人與日本人都是人,後者卻在美軍強勢政權的刻意引導下成了次等公民--「軍艦到來,才有了豬」。荒誕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