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篮球迷,这是欧文的小迷弟一直很期待他的这部电影,但是看过之后觉得真的很一般,可能跟我想像的那种感觉不一样吧,我真的很不喜欢它。剧情不想我想的那样整部电影感觉乱乱的。冲着欧文去看的,感觉很一般,还不如看看欧文的比赛剪辑。在电影里面欧文已经是一个老年人了,跟一帮自己之前的朋友组队参加比赛最后取得了胜利,感觉好像就是说不管你年纪多大,有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勇敢的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勇于去实现它题材是不错的,立意也符合篮球的精神就是永不言弃拼搏到最后一刻,但看起来还是怪怪的。不推荐!
奥尼尔饰演的大块头,跟德鲁大叔说要给我喂球
第一反应就是科比
奥尼尔还在惊声尖笑中玩过这个梗
当奥尼尔醒来发现自己被人关在地牢里,第一反应就是,科比把我关在这了
酒吧里老爷子们热舞
奥尼尔是出名的爱跳舞
训练时候和詹姆斯斗舞,他在太阳队的时候全明星赛自己单独出场为大家舞一曲
奥尼尔教武术
奥尼尔还真喜欢功夫这些,过去一到中国拜个师啥的
德鲁大叔跟他说话的时候他不爱听,带上耳机听的是佛经还是啥的
当年湖人主教练是禅师杰克逊
科比说禅师真是禅师,喜欢讲禅,虽然科比听不懂但是觉得说的挺有意思的还继续听
结尾大战的几个扣篮
挂臂扣是文森卡特的标志性动作
其他几个扣篮忘了,但是都是NBA的标志性动作
穆大叔开头的摇手指
还有不少梗
等我在看仔细一遍
德鲁大叔》是1部来自美国的运动喜剧电影,由凯里·欧文和里尔·莱尔·哈瓦瑞等主演 。
德鲁大叔,年轻时候称霸球场,无人能敌,在洛克公园篮球锦标赛总决赛前夕与队友大个子产生冲突,从此,德鲁大叔的球队解散,德鲁大叔杳无音信。
传教士,贝丽卢的丈夫,是德鲁大叔最好的前锋,后在教堂里工作。
光光,视力极差,接近失明,但仍每天中午都要去电玩城投篮。
老靴,球队解散后精神失常,几10年在轮椅上度过。
大个子,之前与德鲁有冲突,在总决赛前夕受伤。
dax小时候被1个白人小孩帽掉,从此不打篮球,改当教练。那个白人也是教练,并且抢走了dax的队员。dax1无所有,被女朋友轰出家门。但是dax因祸得福,找到了德鲁大叔和他原来的队员,组建了1支球队。在洛克公园锦标赛开打时,大个子与德鲁在场上产生了剧烈矛盾,但德鲁最后给大个子道歉了,大个子谅解了德鲁,1路顺风直到总决赛前夕,大个子受伤了。
总决赛,大个子的位置由原来组织传教士打球的贝丽卢顶替。第4节末的1次快攻,光光和对方的1位前锋同时受伤,双方教练同时上场。这次的3分球在一样的位置,晃开了那个白人,绝杀掉了整场比赛。
一部让翻译耽误的好电影,每一分钟都很精彩,吊胃口能力超强,不看下一秒,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情节就像最惊险的过山车,高时直入云霄,低时坠入深渊,偶尔来个九曲十八弯,惊叹佩服的我,看完直呼:“爽。”
小矮个黑人,篮球教练达克斯,同白人教练蒙奇,之间的矛盾,为主要矛盾,贯穿始终,也因为二人的矛盾,引出销声匿迹五十多年,街头篮球的神话德鲁大叔,剧情平和的走入德鲁大叔的生活。
德鲁大叔同自己当年队员之间的矛盾,是影片的次要矛盾,其中又以与大块头的矛盾,为主要的矛盾,两人之间的恩怨,直到洛克公园五十周年锦标赛才结束。德鲁大叔放下,强烈的自尊心,为自己当年的错误,向大块头道歉,兄弟间的怨气,消散在珍妮弗的墓前。
除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外,还有许多丰富影片的小矛盾,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勾引起我的兴趣,紧跟故事情节走下去。
例如:
蒙奇挖走达克斯的明星球员卡斯铂,导致达克斯前女友,将他扫地出门,于是流落街头的他,才有机会遇见德鲁大叔。
达克斯和固执的德鲁大叔相处过程,两个人思想观念的冲突,体现在音乐的选择,是否开暖气这些小细节方面,很好的刻画两人的性格,达克斯急躁呆板,德鲁大叔沉稳乐观。
看着德鲁大叔找来的队员,达克斯和我的心理阴影面积,大概是他黑色皮肤面积的十几倍。阿光看样子是个瞎子,自动投篮游戏机前,投不进去一个。鞋子坐在轮椅上,怎么看也不是,可以打球的人。
德鲁大叔知道,鞋子可以站起来,只是缺少一双,曾经的破鞋子,阿光也可以看见,只是不愿意戴眼镜,当德鲁大叔将这些交给他们,一只曾叱诧风云的篮球队,彷佛重新矗立世间之巅。
比赛过程中,解开心结的大块头,出现身体不适,一直反对牧师打球的贝蒂,此时刚好赶来,加入篮球战场,决赛时前女友跳出来,怒骂达克斯和蒙奇秀恩爱,鞋子又跟卡柏斯互撞,导致双双下场,达克斯除了自己,没有可以上场的队员另一边蒙奇也是如此。
达克斯与蒙奇的矛盾由来已久,渊源追溯到小时候,蒙奇给他一个盖帽,让他成为所有人的笑料,后来抢走他的球队,睡他的女朋友,屡次出现制造羞辱。
这个短腿小黑人,一直活在蒙奇的阴影里,他对世界是失望的,对自己是不自信的,所以他总是拒绝参赛,不敢去投篮,只会自我放弃,说我做不到之类的沮丧话。
达克斯的阴影,从影片开始,就引起我的注意,一次次矛盾的制造,更是将我带入,同情理解他,又很迫不及待,希望他可以一雪前耻。
影片直到最后,球赛最后三秒,德鲁大叔专门传给达克斯,达克斯投篮,蒙奇又来盖帽,只见他一个假投,晃过蒙奇,三分球胜利结束球赛。
过去所有屈辱,压抑多年的负面情绪,都汇聚在这一球,情绪火山喷发式释放,达克斯真是好样的。
达克斯不再是孤儿,找到了家人,德鲁大叔这些人,有了一位值得珍惜的女孩,鞋子的孙女杰丝。
受限于个人文笔,影片中不少笑点,无法写出来,逗大家一乐,只得说,强烈推荐,各位观影。
影片层级划分鲜明,故事叙述犹如拨洋葱,一层层深入,最后没有整苦我,是因为这是喜剧,但触动到了我,人不该活在屈辱里,既然见过了阳光,那就拼尽全力,奔跑出黑暗,拥抱美好的阳光。
美中不足的是,毕竟是一群老人,按照客观来看,身体强度如何也比不了年轻人,还能一场场比赛,高强度运动,是否有些违背了事实。当然不排除存在这样的人,我不能受限于自己的眼见,去否定所有超过我见识的事物。
以上图片来源网络
出于对篮球节目的热爱,观看了这部电影。整体来看,中规中矩,但不乏亮点。
中规中矩之处在于整体剧情优势过于流水,没有太多出人意料的东西,但是作为这类节目,也正常。
对我开说,亮点在于德鲁大叔参加比赛的心。正如影片中所说,为了教育年轻人篮球是什么,该怎么打球。对我而言,是一场热爱与现实的冲突。
拿现今的nba而言,拿亚当萧华时代和大卫斯特恩的时代做对比。不可否认,亚当萧华的时代推动了博彩业的发展,推动nba经济的发展,但带给我的感觉,仅仅是商业而已。而大卫斯特恩时代,更多的是出于篮球本身,推动篮球的发展。在小球时代初期,大家对于远距离三分是一种新鲜,但随着发展,似乎已经找不到20世纪初肌肉硬碰硬的画面,找不到激烈的清洁,也找不到当初对于nba的期待。
实际想想,可能是时代的不同。早些年,没有手机,没有pc,娱乐较少,大家对篮球的投入可能会比现在更多。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大家对于一件事的热爱,真的那么持久吗?
本来以为,能在CCTV-6看到杨德昌[请假装你会舍不得我],已经够稀奇了。
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在大银幕看到凯里·欧文、沙奎尔·奥尼尔、克里斯·韦伯、雷吉·米勒、内特·罗宾逊。
这真的不是CCTV-5吗?
不,这是[德鲁大叔]。
它是一部“荒谬”的电影。
咱90后都肩周炎、颈椎病、腰间盘突出了。而电影里,一群七老八十的老大爷,骨架子都快散了,还在篮球场上,教年轻人做人。
电影院里应该配有张卫平指导解说:这球打得不合理啊。
但这“不合理”,引得人极度舒适。它不是真荒谬,而是好看的荒谬。
就好像[王牌特工]里,见到科林·费斯关门打狗,一句“不知礼,无以立”,打得小混混们落花流水,夹着尾巴逃。
这个赛场,需要已经退隐的扫地僧,出手告诉你们什么是江湖规矩,武林正宗啊。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德鲁大叔,让你吃土。
[德鲁大叔]原本是百事可乐2012年起的系列广告。
1992年生人的凯里·欧文,在其中扮得老态龙钟,血虐街头篮球场上的路人。
2012年,欧文尚未叱咤风云,还没拿过NBA总冠军,也没拿下世界杯MVP。
但他已经崭露头角,当选2011-2012赛季NBA年度最佳新秀,不缺实力。
拍摄短片时,摄制组对路人谎称要拍摄一个年轻球员“凯文”的纪录片,而这个乱入的德鲁大叔,是“凯文”的叔叔。
“叔叔”上场练练手,就把年轻人们,虐得妈都不认识了。
真相揭晓,路人只能“怕了怕了”,太“欺负”人了。
短片大获成功,拍了一部又一部,欧文还自编自导。
后来就有了这部长片。
一边拍电影,一边还能在场上狂轰得分。也就是刚过去没多久的11月17日,欧文为波士顿凯尔特人出场39分钟,拿下43分。
欧文一定和他偶像科比一样,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波士顿。
1月11日,中国内地终于也能大银幕看欧文打球了。
CCTV-5看他打球,是硬核。但大银幕的欧文,你永远无法在央5见到。
他头发胡子全白;一咳嗽就能听见肺的心声——世界那么大,我想出来看看;一边闪着腰,一边运球、过人、上篮、得分。
不止是他,你还能在这部电影里看到沙奎尔·奥尼尔、克里斯·韦伯、雷吉·米勒、内特·罗宾逊。
而这些NBA传说们,都过了一把扮老的瘾。但他们都老得鬼斧神工,老得一口气爬五层楼。
克里斯·韦伯饰演“牧师”,和女篮运动员丽萨·莱斯利演一对老夫老妻,欢喜冤家。
雷吉·米勒饰演视力障碍的“阿光”。
阿光是熄灯见不到光了,但仍相信自己投篮百发百中。
内特·罗宾逊是瘫在轮椅上的“鞋子”。
明明被医生判定就在轮椅上颐养天年吧,可一触到篮球就垂死病中惊坐起。
沙奎尔·奥尼尔演名副其实的“大块头”。
开了个道馆教孩子们武术,可连馆内的弥勒佛摆件,都用指尖顶着个篮球。
这球打得不合理,按他们头发的花白程度,应该刚上场,就倒在地上,分别产生心悸、高血压、骨折、昏厥、中风等症状。
但相反,只要碰到球,他们身上的老毛病,就全好了。
“鞋子”说,不是老了才不打球,而是不打球的那一刻,才真正的老了。
[德鲁大叔]“球治百病”的设定,真是最荒谬的真理。
当然,治百病的,不是那个还要麻烦你给它打气的球;
能给你打气的,是到80岁还要和兄弟们一起打球的热爱。
德鲁大叔这么解释他对篮球的爱:
“篮球有让人不爱的理由吗?它是世界上最可靠的东西。它不会抱怨,不会问任何问题。你运球,它就弹回你手里。”
2013年,欧文在对纽约尼克斯的比赛中,单场拿下41分,超越乔丹,成为在麦迪逊花园广场拿下40分的最年轻球员。
2009年,身高175cm的罗宾逊在NBA扣篮大赛中,越过2.1米的德怀特·霍华德,结结实实地灌入一球。
1998年,韦伯不情不愿地被交换到国王队,因为他们老是输球。可那个赛季,他们差点打进了总决赛。
1996年,奥尼尔和湖人签约时,媒体报道其七年的合同价高达1.21亿美元,而他说:“我厌倦了听见钱钱钱钱钱,我只想打篮球、喝可乐、穿球鞋。”
1995年,步行者对阵尼克斯,在最后18.7秒里,99-105落后,但在米勒花了8.9秒,连中两个三分球,又两罚全中,将比分逆转至107-105,绝杀。
你在球场上看到的他们,都是闪闪发光的。
而电影只是换了一种夸张乃至荒谬的方式,闪耀他们的光。
你在电影里,依然能看到欧文狂进40分;
能看见罗宾逊乐呵呵地灌篮,奥尼尔甚至很萌地托举着他;
能看见韦伯杀进总决赛;
能看见奥尼尔在球场上快乐地扭腰,简单地打球、穿鞋、喝可乐;
能看见米勒魔术般的三分球。
你好像看见几十年后,曾经的辉煌人物,依然宝刀不老。
荒谬吗?可是我信了。
热爱,本来就是荒唐的。为了所爱失去理智,扛着一身快要散架的骨头,也要把骨头折在球场上。
就为这,1月11日,我可得上影院,看一次CCTV-5。
好失望,期待了很久…
这些球星就本来都是戏精啦!
“就跟呼吸一样,篮球已如本能,想忘掉都做不到。”——也许,多数人是为了个中炫炸的球技而来。而我,看到的是梦想渗透进骨髓,已然超越了梦想本身。不足之处,莫名的聒噪,以及教练上场过重的设计痕迹。篮球版《赤焰战场》,同样多的碎屑。
歐肥提早下場住院,是為了順理成章給自己一堆單獨特寫的獨腳戲嗎?哈哈哈哈哈哈哈。
满满的NYC街头风格:简单粗暴的切镜头与“决胜时刻回放”大概来自MV或体育节目,它是冲撞着的。对于影迷而言,可能仅仅是一部美式励志电影,但是对于真正懂得何为“篮球精神”之人对这部影片的所感我们无法臆测,夏虫不可语冰。只能尽量通过字幕翻译,把它介绍给需要它们的观众,如同影片中那位嘻哈风格的黑人牧师,自己也但愿这部影片能为他们的生活中带来一定的改变,或冲击。
不如百事的广告
空中大灌篮No.2,属于这一代篮球迷的记忆
德鲁大叔的梗强行串成电影其实挺别扭,出彩的大多是篮球梗了。像“科比传球”、韦伯最后时刻的暂停,老球迷才会懂。5
米勒!!!三井既视感
是我眼花看到绝杀三分其实一条腿都过线了?...
找真正的运动员拍体育电影就是不一样。
湖~人~总~冠~军~
侠客的黑屁股真是亮瞎眼了...
套路很老,剧情有点弱,没有短片那么惊艳
作为NBA粉丝还挺满意的 几个真的快要打不动了的雷吉米勒 克里斯韦伯 内特罗宾逊 奥尼尔还有丽萨莱斯利老球员在荧幕上动动骨头都已经让人挺激动的 虽然梗不好笑心理变化生硬剧情也老套得像德鲁大叔 然而最后让Dax去投球无条件信任队友的桥段还是轻易戳中自己心窝。再者 看到他们几个在夜店跟年轻人斗舞 我突然意识到 在享受这堆球星带给我们篮球的愉悦的同时 好像挺会轻易忽略掉其实脱了球衣他们也有很多闪光点值得我们去挖掘 就像这电影就像打篮球的欧文现在拍电影了 我们应该提醒自己 人生活在世不应该太执着一个东西 多姿多彩地活着会更快乐更充实。“你不会因为你老了而不打篮球 而是因为你不打篮球才老了” 很喜欢这句台词。PS 仔细想想 这几个人组队简直完虐今年五巨头的勇士啊喂!PPS 韦伯一出场的时候在教堂 我特么以为杜兰特!太像了!
剧情一般,但是想不到还能看见米勒投篮真是让人感慨,看见奥尼尔扣篮,青春易逝,篮球永恒🏀到了80岁也要跟兄弟一起打球💪Nothing is impossible
故事性2,传奇性1,篮球版《少林足球》+-《龙三和他的七人党》。
没想到还挺招笑的
超难看,难以下咽的那种,又吵又无聊,还充满了都能放进博物馆的老套笑料,这样的故事,伪纪录片才是你的活路。
对于不看NBA的同学来说,看这片堪比嚼蜡,而对我这种多年伪球迷,乐趣全在数星星,剧情本身太亚当桑德勒了,必须得一路忍受无聊的剧情,遇见笑点以后赶紧笑一笑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