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很久很久没有再看爱情片而感动过了,所以不得不认真对待这部电影。在看到金城武站在天涯海角的石滩上那不确定而又略带委屈的眼神的时候,很惊奇怎么陈慧琳还不奔过去呢?男生说:“组织审查队到可能地区作彻底搜查。”女生有些哽咽地说:“价钱另议。”两人拥抱在一起,男生如释重负道:“搜 查 完 毕。”也许是荷尔蒙的关系,偶忍不住感动得想哭了。
两人拥抱之后,立刻就是灰色画面描写女生的葬礼。非常写实,写实到起死回生的地步。
一部在绝对没有奇迹的状况下展现奇迹的电影,一部在看不到希望的故事里予人希望的电影,怎么能不让人倍受鼓舞。
电影是在香港穷人居住的小街道开始的,确切地说是从金城武饰演的蒙古移民阿虫在垃圾桶里充满热情地挖皮夹子开始的。Leonard Cohen 颓废而又略带嘲弄地唱着:“dance me to the end of love……”(这首歌和贫民区的街景在剧终的时候又重复了一遍)如果说阿虫自己身为寻找失物的专家却在找到皮夹后,把自己的手机随意地放在垃圾桶盖上是一个不应该发生的错误的话,这个错误无疑是电影里面最美丽的错误了。我无法想象,陈慧琳饰演的船王之女小齐在没有与他邂逅的情况下孤独而又充满困惑地死去是多么遗憾的事情。
小齐最后还是死了,她患有急性白血病。这部影片的高妙之处正在于此——它告诉你奇迹是没有的,同时又告诉你如何在意识里让奇迹发生。在死之后,小齐作为灵魂在关心她的亲人朋友中走了一圈。音乐轻柔地响起,一种非常美妙的告别。她说:“有一个秘密他一直没有告诉我,而现在我知道那个秘密是什么了。我们身边每一点一滴都可以是魔术,每个人都可以是魔术师。”这样的告别感悟是对生命的一种肯定吧。
影片中的人物环境万事都以最不可能为可能。在香港贫民区的一个来自蒙古的移民,创办了一所失物搜寻的小公司,请的全是有生理缺陷的职员,公司价目表写得异想天开,比如“组织审查队到可能地区作彻底搜查”。
小齐渐渐发现阿虫的公司寻找失物也是在为人们寻找失望。像阿虫跟她说的有人用一万元寻假发,说寻回的实际是自尊。善意的谎言也是阿虫公司的内部方针。像欺骗妻子已死的卖馄饨的男子说他妻子没有找到,但又催着他付搜寻的欠款,是为了让他不要放弃希望,努力挣钱好好地照顾四个子女。又比如帮妈妈得了肾病的小女孩整理玫瑰园。虽然千辛万苦玫瑰后来开花了,但是小女孩的妈妈还是死去了。那一幕是非常高妙的。虫齐二人等了一个通宵花终于开了,于是二人相信世上是有奇迹。但是兴高采烈地去敲小女孩家的门时,邻居却告诉他们小女孩的妈妈病情恶化送医院了,要动大手术可能回不来了。二人顿时呆住,下意识里慢慢地朝着两个方向走去。两人的信仰在这个时候第一次动摇了呢!陈慧琳的画外音说:“我不肯定我们真真正正做到些什么,是为了婷婷,为了她妈妈,还是为了自己?”但是过了三天小女孩和她的爸爸并没有选择用玫瑰花去陪葬,而是让玫瑰花待在玫瑰园里。
看似没有希望,而希望尚在人间。奇迹是没有的,但是希望不一样是很美好的东西么?这就好像小齐死了,但是她给阿虫生了个孩子,孩子会代替她留在了阿虫和齐父身边。Dance me to the end of love……
值得一提的还有一幕非常美好的,是二人在卡拉ok里唱“何处觅蓬莱”的时候。两人对望的眼神越来越深,而歌曲到了高潮的时候音调越来越低。金城武和陈慧琳在这部电影里的充分运用眼神的表演让很多无法言传的感觉得以意会。影片里陈慧琳的第一句台词是:“阿虫告诉我,没有什么东西是找不到的。”而金城武的第一句台词是:“我找到了!”(注意:说这句台词的时候,他的头还在垃圾桶里。)
所谓失去和得到究竟与天涯海角有什么关联呢?没看电影的时候,我看了英文和中文的片名想道。
天涯海角是苏格兰的一个小岛。那里最充满希望的角落也腐朽不堪,所有年轻人都离开了那里。他们回到那个小岛只是因为送故人的骨灰回去或者死后成了骨灰被别人送回去。那里有好多墓碑。所有的墓碑都向着海而又朝着天。小齐看了照片问王敏德饰演的当地人道:“为什么死了还想着离开呢?都已经是天尽头了,还想走。”德说:“去或留不是问题,家始终是家。没有人会忘记家乡的。这是爷爷的照片,在苏格兰,每一年有一天,海洋的冷流遇到流出海的暖流。这一天,他们都跑到悬崖前。让暖流把他们的心带回家。这是不是你想知道的事?”
后来我终于明白“天涯海角”和“失去寻回”的微妙关联了。因为它们两者都指向着希望,而同时希望和失望仅仅只有一步之差。一个小小的孤岛,每年都有人从很远的地方过来等着冷流变成暖流。这是大自然的奇迹,却是凡人的希望。人因为自然的奇迹而领悟到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天涯海角教会人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待生活。大自然多么奇妙哦。电影里也说:“大自然的奇妙不是那么容易被理解的。”阿虫的口头禅是:“不去找肯定就没有了。而实际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找不到的,这个世界什么事情不可能发生呢?”所以说即使看不见希望,不代表希望就不存在了。
一点一滴,希望就在身边,大自然妙不可言。
借着嘉禾出的蓝光,随便说说。
演员和角色
96年的阿武还是单眼皮,广东话带口音。阿虫整体又憨又木,编导没给太多空间去让角色释放情感。96年的陈慧琳肤白腿长,挑眉配上婴儿肥,真的太有特色了。这次扮演第一主角,面对两个男对手,感情戏略显青涩。但编导确实将感情戏做了淡化处理。王敏德无功无过,英语广东话混杂估计也是他私下的样子。张达明马浚伟方平徐濠萦何超仪打了个酱油,陈豪和陈小春更惨,本来有戏的角色后半段直接没戏了,我说编导你们是不是有点省略过头了啊。
节奏
中段红嘴鸭段落跟前段寻人脱节有点大,而且冗长,实为败笔。苏格兰的段落风光迤逦,细节确不少毛糙处:阿琳突然出院奔赴天涯海角,阿虫片尾想当然的出现,陈豪的求婚没了下文等等,难免令人狐疑。
主题和诠释
断定电影跟97有关是在太容易了。阿虫是蒙古人,阿德是苏格兰人,阿琳是香港人,还是末期绝症。起初向往苏格兰和天涯海角,中段跟阿虫暗生情愫,感触本港的人事。后段发现天涯海角也尽是人情世故,游客遍地,谋生不易。所谓何处觅蓬莱,回归故地,勇敢拥抱香港和家族,乃至安心入土后自有子孙延续。李志毅借阿琳讲出,身边的点滴皆是魔术师。一头一尾的香港街拍,一黑一白,含蓄地传达着编导对这片土地的深切情感。借着失物搜寻的点子,导演还向人们展示那可贵的探索抑或努力。呐,即便结果看似注定,但大力出奇迹这事儿,也并非绝无可能。片尾的合影戏,中西共聚,阴阳互通,着实饶有深意。
我怎么那么喜欢看这种调调的电影啊。我超爱这个电影的配乐。超爱这个电影的独白。超爱这个电影的故事。那种热烈的,纯粹的,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多么让人羡慕。
失语的香港 p.s. 陈慧琳的造型真的仿佛是我妈在90年代的造型再现……港式smart lady
中港英三角隐喻,感伤爆棚之作。
今天珍宝海鲜坊沉没,又把这片找出来看了一遍。逐渐觉得这是九十年代后半程最好的港片。三个地域化作三个人物交错留情又生离死别。再没有看过比它氛围更伤感的华语电影,而且它的悲伤都是用笑容承载,即使是面对永别都无法磨灭的释怀笑容。王敏德因为演了这个片终于可以说自己是个演员而不仅是型男,陈慧琳前所未有的童话般苍白脆弱,金城武更神,他在重森和本片里几乎演了同一个角色,但人物的内在实质却是截然相反。这么多电影都曾用科恩的歌,唯有天涯海角赋予了旋律最感性的画面,仅仅开场几秒黑起镜头穿出过海隧道时歌声一起就会泪眼朦胧不能自已。
三星半吧。(还有,陈小春根本是个龙套好不!那里是什么主演!!被坑了啊!~就露了两三下脸!)
风格杂乱 前半部是香港市井电视剧 后半段是苏格兰旅行风光片 最后几分钟是温情戏码 陈慧琳的演技永远是减分的 两位男主和配角们无论多么卖力都无法拯救这部手法凌乱主旨含糊的早期港产片
夕阳舞曲,浪漫悱恻。只是选角方面有点问题,陈慧琳最终从苏格兰回香港我看主要是因为金城武帅出鬼佬王敏德几条街,而这就是贯穿全片的主线:要找回失落的东西,所谓真爱,所谓家园
2008-5-10 15:05:54 8/7.8(172) 心向往蓬莱/想身处蓬莱/仰望蓬莱所在/似被浮云掩盖/想找到蓬莱/偏不見蓬莱/遍历人间世外/费尽劳力钱财/遥看天边飞鸟/原野夕阳照耀/顿觉宁静舒泰/恨怨渐似开解/方知却原来不必盼蓬莱/已是埋藏心内/蓬莱就是爱
小心肝哦
世界有尽头,爱没有
散文诗一般,温馨,浪漫,却又伤感。97后UFO创作组拍不出这种味道的电影了。
居然把九七心态拍得那么唯美倒是真没想到
【嘉禾】“去找就还有希望,不找什么都没有。”“结果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但起码我们尽了力。”为啥小武的角色总是那么萌,笑起来眯着眼睛两个酒窝儿真是……因为才看完南极探险,更觉得早期一些角色真的好贴合他本人的个性。(配乐雷颂德;摄影指导黄仲标。
编剧太棒了。那个时候的香港电影水平可真高。滴水渗透的那种人生无奈与美好。金城武啊,太帅得总是让人忽略他的演技,替他抱不平。
陈慧琳早年也有些好片的
以三角恋爱的小戏码暗喻港中英的大关系。港女在“蒙古族青年”与“苏格兰船长”之间二选一,一面是“真脏真乱”的故乡,一面是“好山好水”的异乡。寻找的答案即“何处觅蓬莱”。全片虽略显松散零碎,却呈现出97独特的影像气质:迷离忧伤。自呓、苏格兰音乐、黑白镜头、定格全家福颇耐人寻味。
电影像一曲悠扬的爱尔兰风笛,隽永、动人。有些隐喻中港英的三角关系,可动人的还是爱情。
不知不觉被感动
“原来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皆是魔术,每一个人都可以是魔术师。”记得那年电脑被偷窃后一度生无可恋,后来被这部电影带出低谷。很喜欢九七前港片的末日情怀,惆怅缠绵。那口虫、琳、阿德,何处觅蓬莱,苏格兰如泣如诉的风景,Skye岛,心向往之。
卧槽。。。出来看个电影,老师居然点名了。。。。。